当廷受辱:他把明仁宗给”骂”死了
李时勉,永乐时中进士后被封翰林侍读,是个级别不太高的小京官,他为人耿直,曾因批评朱棣迁都而被劾入狱,一年后才在朱棣宠臣杨荣的请求下被释放,继续做翰林侍读。
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当政后,号召大家多给皇帝提意见,作为直臣,李时勉一想就热血沸腾,立马积极响应。
不久,李时勉就向明仁宗进谏,直言不讳地当廷揭发明仁宗在为先帝朱棣服丧期间依然接近女色,并奉劝皇帝知错就改,不能文过饰非。明仁宗被人当众爆料私密丑闻,可以说是相当生气,但鉴于大殿上言事不便,他便压住火气,把李时勉召到了便殿,对其说:“有些没影儿的话不要乱说!这样吧,改日你上奏请罪,说自己是误信人言,然后请求皇帝陛下的谅解!”明仁宗这么做很明显是让李时勉服个软,给他个台阶下。
哪知这个李时勉太直了,不愿为明仁宗“遮丑”,不依不饶,大有一副不把皇帝拉回正路不罢休之势。
明仁宗是越想越生气,认为这个李时勉管闲事有些过头了,竟然将我皇宫里男欢女爱的事当着大家的面给说了,多羞人啊,多毁形象啊。于是明仁宗命令手下武士对这个缺根儿筋的李时勉使用暴力,让他们用一种叫金瓜的凶器去打他。没几下,李时勉三根肋骨就被打断,当场昏死过去,随后被拖入了锦衣卫大牢,让他等死。
这时好多人都觉得李时勉必死无疑了。可他命不该绝,有个锦衣千户以前受到过李时勉的恩惠,一直苦于没法回报,正巧遇到了牢狱中的李时勉,便把他安顿在狱中条件较好的地方,然后派人秘密叫来医生医治,这样李时勉算是活下来了。
生命垂危的李时勉没死,而原本好端端的明仁宗却在怒惩李时勉的第二天就突然开始“病危”了。弥留之际,他口中嘟嘟囔囔地说:“李时勉廷辱我”,说着说着,火气又上来了,在旁的近臣夏元吉赶紧劝慰。当天夜晚,48岁的明仁宗就驾崩了,距离他当皇帝才十个月。
“李时勉廷辱我”,这是明仁宗临终前说的话。对于先皇帝的遗言,后继位的皇帝按理应该有所表示,可明仁宗死后不久,朱高煦就在山东发动了叛乱,新皇帝朱瞻基率兵亲征去平叛,一晃到了宣德元年十月,凯旋回京的朱瞻基才有空询问大臣:“父皇生前还有别的遗言吗?”夏元吉赶紧将李时勉得罪明仁宗的经过如实讲了一遍。朱瞻基听后大怒,命令手下:“你们赶紧去将那个胆大包天的李时勉绑到大殿上来,朕要亲自审一审,完了一定要杀了这个胆敢侮辱先帝的狂徒。”狂怒之中的朱瞻基越想越生气,一个六七品的小官竟然敢在大殿上侮辱我家父皇,真是吃了豹子胆。算了,这样的逆臣还审什么审,直接杀了算了。随后朱瞻基叫来一个姓王的锦衣卫指挥,让他直接把李时勉拖到西市去斩首。
这下李时勉总该死定了吧,并没有。去大牢提人的王指挥走的是明皇宫端西旁门,而前面去执行朱瞻基提审任务的走得是端东旁门,两人走岔了,没碰上。等王指挥赶到大牢时,李时勉已被皇帝使者带到了皇宫大殿。朱瞻基看见,就开始骂骂咧咧:“一个小臣竟然辱慢先帝,赶紧跟朕说说,你在奏章里到底说了什么?”李时勉当即下跪,不紧不慢地说:“小臣说:‘凉闇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
在当太子时期,原本就不愿意奉命留守南京的朱瞻基听到这里,心花怒放,原来这个“李大嘴”当初还护着我呢!当即为李时勉松了绑,并盛赞其为忠臣,恢复了他翰林院侍读的官职。
那么李时勉所说“凉闇中不宜近妃嫔”是什么意思,使得平时温文尔雅的明仁宗大怒不止?
凉闇,就是居丧守孝的庐舍,李时勉的意思是,你家老爷子朱棣的丧期还没过,陛下您就不应该急吼吼地跑后宫里去放纵。
在古代,“居丧守制”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而明仁宗朱高炽偏偏被手下的大臣李时勉所指摘的就是这个,按照那时的伦理道德和法制观念,明仁宗不顾父亲大丧,寻欢作乐,这就犯下了“十恶重罪”之一的“不孝”大罪。由此,身为天子,且一心要做儒家理想之治世的贤明君主的朱高炽,将会因此受到无尽的谴责和非议,甚至连配不配当皇帝都成了问题。所以当李时勉上言点出这个极其敏感又不堪的话题时,朱高炽的反应自然十分强烈,但在朱高炽暗示李时勉改口后,李时勉却依然紧抓不放,继续得理不饶人,朱高炽自然会越听越恼火。
“凉闇中不宜近妃嫔”的第二个致命话题就是皇帝好色,好色的皇帝普遍被认为是昏君,朱高炽一直致力于做个千古明君,却不曾被李时勉几句话给毁了,这实在是羞死人了。所以明仁宗至死都念念不忘“李时勉当廷辱我”。
死前两天还能好端端地临朝理政的明仁宗,忽然支撑不住,过了一昼夜就死了,这或许跟李时勉的“揭发”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