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义工会在举办庙会时做好事,免费帮百姓修鞋

来源: 摄影世界

最近这几十年,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学雷锋纪念日”,在那一天,“青年志愿者”和其它年龄段的志愿者会“做义工”、做好事,比如免费帮人理发、帮老年人量血压,免费帮人修理家电或自行车等。同样,民国和清朝时也有各年龄段的志愿者、义工在某段固定的时间(每年的阴历4月1日至15日那半个月)做各种好事、善事,形成了“学雷锋月”,详情见下面摘自图书《风雨如磐——西德尼·D·甘博的中国影像(1917-1932)》的一段内容:

1925年春,妙峰山“朝顶进香”期间,甘博与社会学家李景汉等人于4月28日-4月30日,民俗学家顾颉刚等五位学者于4月30日-5月2日,前后不约而同前往妙峰山进行庙会调查,各自在不同的报刊上发表了研究报告。甘博还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纪录片和大量的照片。(楼主附注:西德尼·D·甘博是美国“社会经济学家”兼摄影家,一生共四次旅居中国,曾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以及“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外藉干事;而顾颉刚不只是民俗学家,还是一名著名、全面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古史辨”学派的的创始人)

妙峰山位于京城“门头沟区”境内,距市中心50余公里。依山取势而建的三处庙宇群,分别供奉着道、儒、释(佛教)、俗各路神灵,明朝末年民众开始朝顶进香,尤以金顶“碧霞元君”祠,又称“娘娘庙”,自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香火鼎盛,是京、津、冀民众心目中的精神圣地。(楼主附注:“碧霞元君”又称作“泰山老母”、“万山奶奶”,是道教中的一位女“山神”,在我国北方地区很流行,与南方流行的女“海神”——“妈祖”齐名。)

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华北地区的民众沿着山道前来行香、走会,日以万计的香客络绎于途,拜谒“碧霞元君”,其中有的人可能并不清楚“碧霞元君”是何方神圣,他们朝顶进香的目的朴素而单纯:多做好事、积德行善、祈福结缘。作为延续多年的传统,民间形成了自己的规矩和讲究,各档文武香会为香客、庙宇提供服务和表演,分文不取,钱粮自备,茶水不扰。(楼主附注:据百度百科“碧霞元君”词条中说,她的生日、诞辰日是3天后的四月十八日)

文会,是由各行的“行会”(行业协会)自发组织起来为进香者服务的慈善会,如“粥茶会”,在香道的沿途每隔大约4公里地设立的茶棚里,免费施茶、舍粥。茶棚里都会供奉着碧霞元君的神像,香客到了茶棚,先会对神像进行参拜;“缝绽老会”,来自京城皮匠行业,在棚内等候香客,有鞋破或开绽者,为其补鞋钉掌,修好后,便敬一声:“您多虔诚!” 为的是广结善缘;(楼主附注:这里的“开绽”应该是指鞋底跟“鞋面”——鞋身之间的连接处绽开了“裂缝”、豁开了口子) “攒香老会”,是由穷苦的中老年妇女组成,在香道上为香客们缝补衣物、袜子,用她们的一针一线去“缝善、补德”。一切都是义务服务,分文不取,行善为主。“武会”在行进中或庙前、庙内以仪式与表演技艺,趣味、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来娱神,表达人们对神的敬意,象征性地实现人与神的沟通,同时也带有赛会竞技性,展露身手。

图为一名“缝绽老会”的成员拿着绣有“縫綻老會”四个字的“会旗”。甘博 摄

1. 背香 妙峰山 1925年

……甘博在他拍摄的《妙峰山朝顶进香》纪录片中这样描述当时亲历的景象:
“妙峰山平时寂静、甚至荒凉的寺庙,在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会热闹起来。约有5万善男信女前来还愿并祈祷来年健康、幸福。香道千回百转,只有雇用得起‘爬山虎’的人坐着‘滑竿’上山进香,……此时上百个“香会”为庙宇和香客服务,如维修、照明、施粥布茶、提供休息处,其他香会修理茶杯、茶壶、鞋子,为庙宇提供香火、蒲团、拜垫、鸡毛掸子。 “香会成员成队上山,挑着有会旗和铃铛装饰的‘会箱’,里面装着自己的行当。‘太狮圣会’表演、献艺,‘五虎打路会’用他们的刀棍表演来表示他们对神明的敬拜。乞丐也乞讨进香,一位极为虔诚的穿着仿似囚服的人乞讨时说道:‘修缮这座寺庙是我的责任,但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向你们寻求帮助。’(楼主点评:清朝晚期受到清廷表彰的清朝版“雷锋”——名叫“武训”的“义丐”,就是通过乞讨获得的钱去捐资助学,办“义学”——免费学校的。) 一些香客为了病愈而前来还愿的方式比较特殊,每走10步就会跪下叩首。

一些虔诚的信徒、香客走在上妙峰山的山路上时就每走X步便下跪磕一次头。
……(中略)

图为一些虔诚的香客以“山背子”背负数十斤重的香火,跋涉几十里的山路朝顶进香,这些香火不仅自用,也免费施舍给他人。“山背子”除背筐外,并带有一根桃木棍当拄棍,顶端安有木把,用布缝裹,休息时,以棍支撑筐底。

这是1925年那次妙峰山庙会期间甘博拍摄的电影纪录片《妙峰山朝顶进香》的一张视频截图。

2. 会箱 妙峰山 1925年

……各香会各司其职,文会行善服务,武会献艺、表演,分文不取,钱粮自备,茶水不扰。他们互道虔诚,相互礼让。文会行香、坐棚,粥茶老会、缝绽老会、攒香圣会、鲁班老会、献盐老会、茶烛老会、盘香老会、拜席老会、燃灯老会等在香道沿途和庙宇免费向香客提供粥、茶、盐、干粮、照明、香火以及休息场所等。

从甘博拍摄的这张老照片中可以看到,一面墙上分别贴着写有“茶叶老会”、“攒香圣会”、“粥茶老会”等行会的名称的“会启”。

图为香会一行人成队走在香道上,挑着用“会旗”和铃铛装饰的“会箱”,里面装着自己的行当。

这座“茶棚”顶部的门眉上写着“(孟)常嶺 雲聚寺/誠獻粥茶”

3. 戴枷为寺庙募捐 妙峰山 1924年

前往妙峰山朝顶进香的香客,有些用“行大愿”的方式表达虔诚,即以自虐的方式上山进香、还愿,有的一步一揖(作揖),三步一叩首;有的背负马鞍,模仿马匹赤手赤脚跪地爬山,有的插耳箭,有的戴镣铐。香道上所有的人都要给他们让路,静静地靠向路边,请“行大愿”的先过去。一句虔诚的相互问候,在朝顶进香过程中不断被重复、强化。

图为一名头戴枷锁的香客,他身旁的招牌上写着:在募得足够的捐款以维修该寺庙之前,他像犯人一样,一直把枷锁戴下去。(楼主批注:脖子上的木枷——木板很重,时间戴得长一些,人是很累、很难受的。清末著名的“义丐”武训也曾经用自虐的方式“化缘”——募捐用于办“义学”)
……(中略)

4. 舞棍 妙峰山 1925年

武会有传统的“幡鼓齐动十三档”,有段顺口溜解说了十三档武会的排列顺序:“开路打先锋,五虎紧跟行,门前摆着侠客木,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石锁把门挡,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响连声,杠箱来进贡,天平称一称,神胆来蹲底,幡鼓齐动响太平。”民国后又加入三档,演变为十六档。开庙期间,武会在去妙峰山的沿途中边走边练,每到茶棚、庙宇都要赛会、献艺,幡旗飘扬,鼓磬齐鸣,沿途香客围观,香道上十分热闹壮观。……

图为五虎打路会在庙内表演少林棍。

一个“武会”在表演杂技。

5. 头顶鲜花 妙峰山 1925年

妙峰山朝顶进香,上山的时候他们打招呼时都会互道“虔诚”,而此刻进香完毕,香客们头戴绒花、纸虎、纸蝙蝠、纸蝴蝶等寓意福的饰物下山,会彼此致意说“您带福还家”。

图为一名拜完神、进完香的信徒戴上了绒花。

图为1925年4月30日甘博(右)一行人从妙峰山回城的途中。(三人的帽子顶好像也都戴上了绒花、纸蝴蝶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