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被“家暴”:有时皇帝也窝囊

宋仁宗赵祯,在位四十二年,也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去世后,不仅百姓痛哭流涕,连辽国皇帝都为之悲伤。

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七百年后,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不过,这样一位仁君,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男人,有点儿窝囊。

中国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讲究夫为妻纲,但中国男人又大多具备一个良好的传统——“惧内”,这就很有意思了。这种矛盾性,放在普通人身上,或许可以理解,但如果放在古代地位最高的人——皇帝身上,那就更有意思了

话说宋朝的第四个皇帝宋仁宗,在宋史上有盛誉: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但他也是中国男人的典型代表。

01窝囊皇帝的离婚案

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是郭皇后。两人并不是自由恋爱,而且当时仁宗十分不情愿。因为他已心有所属,一位张氏小姐。但仁宗的养母,当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却选中了郭皇后,仁宗不得不从。插一句,这位刘太后大家也并不陌生,她就是“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位太后。

婚后的郭皇后,酷似一个小辣椒,不让宋仁宗前往其他妃嫔处,还时不时给刘太后打小报告——这整个儿一个潜伏在皇帝身边的女间谍啊。

刘太后在的时候,仁宗也就忍了,但皇帝多亲近嫔妃是一种责任,这样才能及早诞生继承人。皇后阻止皇帝接近其他嫔妃,也算是犯了“七出”之一。以现在法律而言,这属于包办婚姻,感情破裂,调解不成,是要判离的。

皇帝要离婚,从来不是皇帝自己下决心就行的,所谓天家无私事,过不了朝臣这一关,那就不要想。

仁宗要离婚的原因是感情不和,从朝臣的角度来看皇帝离婚从来都是政治问题:皇帝离婚明显是把个人放在了国家之上。一旦涉及国家安定的大事,皇上就应该少给政府添麻烦,要相忍为国才对,所以如果不是皇后淫荡或是谋反,他们天生就是皇后的律师团。宋朝的大臣和明清不同,是和皇帝坐着讨论朝政的,战斗力超强,遇到这样妨害安定团结的事情,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呢?

偏偏仁宗不是一个强势的皇帝。有一次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让自己伯父张尧佐升个官,枕头风吹了无数,临上朝的时候还在谆谆嘱托。结果仁宗一提出来便遭到众官喊打喊杀。仁宗吃不消了准备跑路,竟还被包拯抓住衣袖苦苦劝谏,被唾沫星子喷了一脸。这位皇帝回去也只是唠叨了一句“险被臭汉熏杀”,也就没了下文。在朝堂这个大法庭上,作为原告,一贯好脾气的仁宗皇帝,怎么能打得赢这一朝“穷凶极恶”的皇后律师团呢?

02皇帝家的葡萄架子倒了

说起来,仁宗也是有支持者的,这就是当朝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出身名门,所谓“大事不糊涂”的名相吕蒙正是他的叔父。不过他能够当上宰相,并不是因为家世,而是确有治世之才,后来的宰相王珪称赞他“聪明亮达,规模宏远”,但他也以善权谋、工于心计著称。

不是说大臣们天生都是皇后的律师团吗?吕夷简怎么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他和皇后有私怨。郭皇后一句话害得他被流放了。但吕夷简是社稷之臣,不久仁宗觉得离了他还真不方便,就又把他召回来当宰相,但老吕和皇后的梁子,自然是就此结下。

不过,吕夷简虽然位居宰相,堪称“大律师”,但面对废后这样的事儿,他也不敢明确支持皇帝。

明眼人看来,皇上有理,皇后有势,虽然律师团里有皇帝的内应,但总的来说对皇帝不利。不过,仁宗皇帝在召见重臣们讨论离婚的事情时,一个小人物给他出了个绝妙的主意,彻底扭转了局面。

这个小人物,便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宦官阎文应,面对随时可能来哭谏,甚至死谏的大臣们,阎文应对皇上说:请您把领口解开给各位宰辅看看。当皇上真的把衣服一脱,满堂皆惊,鸦雀无声,人人心中不由自主地嘀咕着——那啥,不作不死啊。

“宫人尚氏、杨氏骤有宠。尚氏常于上前出不逊语侵后,后不胜忿,起批其颊,上亦起救之,后误批上颈。”仁宗宠幸宫中的尚美人和杨美人。尚美人恃宠而骄,在皇帝面前说对皇后不恭敬的话,皇后大怒,起来打她的嘴巴,仁宗赶紧跳起来去救,皇后误打了皇帝的脖子。

难怪仁宗要离婚,这实在是受不了啊。

要知道男人多少都好面子,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屡次被老婆家暴,有一次连胡子都被扯下一绺,却还要百般掩饰,留下“家中的葡萄架子倒了”这样的典故。把老婆抓伤的地方给大臣们看,仁宗这也是豁出去了。

在众宰辅瞠目结舌之下,吕夷简大律师当即发难,要求法庭接受皇帝的离婚请求。

大概是平时被群臣欺负惨了,皇上还有点儿战战兢兢——“仁宗疑之”,但吕夷简马上发表了雄辩的公诉:“汉光武帝刘秀可算明主啦,他也有一个郭皇后,只是因为怨怼就被废掉,何况这一位伤了陛下您的脖子呢?”

果然,这件事很快在重臣中便达成了共识,唯一给郭皇后留有颜面的是将离婚理由从“家暴”改成了“无子”。

等等,本案被告连申诉的机会都没有,难道不值得同情吗?

这件事还有后续——仁宗是个重感情的皇帝,离婚后再娶了曹皇后,过了一段时间偶然在宫中看到郭皇后用过的轿子,顿时忆起小辣椒的种种好处,不觉想念起来,于是派人探望已经废为净妃,幽居长宁宫的郭皇后,赐以乐府。此后,还想召她回宫。结果,这位前皇后回答说:“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也就是说,让我回来可以,需要百官出席,重新册封我为皇后才行。

这么一来,宋仁宗也不好做什么了——你派人探望前妻,送东西,曹皇后都没有说什么,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现在若是照着她的要求来,把人家曹皇后放在哪儿啊?

于是,这件事只能就此作罢。

03史上最“真”的皇帝

大家一定听说过《狸猫换太子》,这位宋仁宗就是那个狸猫太子。据《宋史》记载,其母李氏生下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氏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成了《狸猫换太子》。戏里的刘太后是个老刁婆,历史上她虽然有夺人之子的残忍,治国倒是很有一手,宋仁宗早期就是她“垂帘听政”,天下太平得很。

仁宗时期,于内,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无疾而终;于外,偌大的大宋,竟然向少数民族政权送岁币,几十年没有改变,大伙儿觉得这位皇帝窝囊了点儿。

不过,宋仁宗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宽容仁厚,能容忍各种激烈的批评意见,哪怕是对他的私生活妄加非议,也从不挟愤报复。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庙号中有仁字的皇帝。他的很多事情被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些趣事让我们时隔千年,仍能感受到这位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

仁宗的才华:

宋仁宗深受祖辈熏陶,和宋徽宗一样,也是一位附庸风雅、爱好书画的皇帝。他擅长飞白书法。宋欧阳修云:“仁宗万机之暇,无所玩好,惟亲翰墨,而飞白尤为神妙。”

仁宗好色:

仁宗喜欢女色被写入史书,看来不假,奇怪的是却没有后代,生了三个儿子都是早夭。他的飞白书法,其实是和皇后一起研究的。曹皇后是北宋大将曹彬的女儿,虽然出身将门,却熟读经史,也善飞白书,又和仁宗一样喜欢节俭,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两口子一起写写字,谦谨节俭,是模范夫妻。

可是仁宗确实好色,于是,有个大臣王德用就进献了美女,皇上很受用。

但是马上就有那种死羊眼的大臣来劝谏了。来的这位叫王素,他老爸王旦也是宰相,父子都是敢于对皇上扔砖的——请皇上以国事为重,不要贪恋女色,等等。仁宗皱着眉头听着,很舍不得的样子,最后还是咬着牙同意了。王素虽然死羊眼,却不是没情商,看皇上这个样子,就说:“皇上知道错了,也就罢了,这女子既然已经进宫,过几天再送出去也不晚。”这么一说,皇上的眼泪就下来了,说:“朕虽然是帝王,但也和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若是让她待久了,有了感情,朕就舍不得赶她走了啊。”

仁宗的节俭:

有一天早上起来,仁宗对亲信太监说:“昨天夜里想吃烤羊腿,馋得睡不着,给朕烤点儿来吃。”那太监笑道:“皇上昨晚干吗不招我来办呢?”仁宗道:“假如让你去办,以后大家知道了,就要每晚预备,那要杀多少羊呢?浪费。”

又有一天,仁宗吃高兴了,对身边的人说:“今天的这个蚝,很好吃呀。”仆从高兴地回道:“当然了,皇上,这是海边送来的呢。”皇上就问:“那要不少钱吧?”仆从回说:“一个运过来要二百钱呢。”仁宗当时脸就绿了,说:“朕这有十个蚝,一吃就是两千钱,朕吃不下了。”

仁宗怕大臣:

据《邵氏闻见前录》记载,有一天,宫里做道场,皇上觉得热闹也要去看,看完挺高兴,吩咐说:“赏每个和尚一匹紫绸子。”和尚们喜出望外,连忙谢恩。这位皇帝却顾不得会不会丢份了,认认真真地说:“明天你们从东华门出宫,把紫绸子都藏在怀里,别让人看见了。”至于原因,他也如实道来——“恐台谏有文字论列”。

仁宗爱和平:

有一次,大臣报告,说高丽国越来越不像话了,送来的供品越来越少,索要的回礼却越来越多,明摆着不把大宋当回事,请仁宗派兵把它灭了吧。仁宗语重心长地说:“这只是国王的罪过。现在出兵,国王不一定会被杀,百姓却会因此遭殃。”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统治期间国内富庶。1063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

讣告送到敌对国家辽国,那时辽国的皇帝是《天龙八部》里面萧峰的大哥耶律洪基,得知此讯,耶律洪基握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一时竟然“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可见受惠于他的不只是宋朝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