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猛将多!明朝末年名将如云,为何榆林就出了三分之二
来源:头条号@险山参将
《明史》记载:“榆林为天下雄镇,兵最精,将材最多,然其地最瘠,饷又最乏,士常不宿饱。乃慕义殉忠,志不少挫,无一屈身贼庭,其忠烈又为天下最。事闻,天子嗟悼,将大行褒恤,国亡,不果。”明末清初,神州大地烽烟处处,天下名城无数,能用可歌可泣来形容的却屈指可数。那样一个血色的年代,从辽东到关中,连年战事不断,全国能调动的军队,几乎都厮杀在生死场中,明军中名将辈出,而榆林就占了泰半。九边重镇的兵将哪个不是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为何单单榆林镇(延绥镇)在明末名将榜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能独占鳌头呢?而榆林卫更是整个边镇中的翘楚?
地理
榆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按现代的地图区块,它是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之地,战略位置及其明显,早在战国时,榆林便被纳入行政区划,且历朝历代皆在此建立重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榆林这座城市的发展,与长城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秦代时,现在榆林城附近便建有名曰榆林塞的城堡,是当时秦将蒙恬驻守长城北扼匈奴时修建的军事要塞。朱元璋北驱蒙元后,为了防止蒙古势力南侵,在漠南设置卫所,并设立九王来管理诸卫所,永乐皇帝朱棣便是其中的燕王。到了永乐时期,逐步裁撤漠南诸卫所,整个战线也开始收缩,从辽东鸭绿江虎山头到甘肃嘉峪关,逐步形成了九个军事重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等九个边镇,史称九边重镇。
延绥镇,也称榆林镇。成化年间以前,延绥镇的镇城设立在绥德,而榆林堡则是在洪武年间设立千户所,当时的榆林市防备北元势力的桥头堡,也是被侵扰的重中之重。因此,成化八年,延绥镇镇城移驻到榆林堡,明廷也开始大力修补延绥边墙,使其成为完整的防备体系。当时的延绥镇战力极强,本身久处征战频繁之地,自然没有弱兵,各级将领均为世袭制的武勋世家,多数是当年傅友德、徐达、冯胜、汤和等人的旧部,且正统年间裁撤漠南卫所时,诸如东胜卫这样的极具战斗力的卫所得以划归到延绥镇管辖。
榆林卫更是整个延绥镇的中枢,明廷在榆林卫储备有宁夏、固原、延安等地的军事储备粮,并在榆林外设立与蒙古的红山互市,可谓是位置极为重要。当时榆林卫道路发达,交通便利,可以连同九边各地以及其他重要城镇,驿站设置极为便捷,后来顶顶大名的榆林卫米脂的反贼名将李自成就是驿卒出身。
战力
明朝末年,卫所制败坏,九边战力也急速下滑。全国能战之官军,无外乎于关宁军、秦军、天雄军。关宁军,即辽东兵马,虽然颇具战斗力,但是明末的关宁军军阀化严重,自保多过为国而战。天雄军是由卢象升所建,战斗力顽强,且主帅对明廷忠贞不二,但天雄兵多父子兄弟,情绪化严重,如无卢象升这样的主帅,是极难把控的军队。而秦军便是陕西兵,多数由陕西、甘肃等镇兵士组成,是明末的救火队员,由于长驻九边,战斗力极强,能战之兵将颇多,而榆林卫正是秦军的主力。同时也存在明朝军队的通病,诸如克扣军饷等等,致使主将一死,大多兵士逃亡溃散等问题,但也正是秦军的各处救火,才使陕西民变成尾大不掉之势。
榆林卫的世袭将官,祖先大都来自当年五征北元时傅友德、冯胜、汤和的部将,这些人南征北战,从农民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军事斗争经验极强,且朱元璋建国后,对这些中下层军官待遇优厚,多数成长为武勋世家。而这些世家的子弟,后来都袭职进入军队,榆林卫在明代早中期战事较多,将领很容易因功升迁,进而被朝廷晋升到其他各地出镇,且皇帝也对这些世家出身的将领比较放心。虽然,明末榆林卫同样拥有明朝军队的弊病,军屯遭到破坏,大量屯户逃亡,且克扣军饷严重等问题,但从本质上并未将榆林卫的根本战斗力破坏。同时,对于那样一个时代来说,将领才是战争的根本,而明代的军队,更多的是依靠将领家丁来作战。即便如此,对于处于久战之地的边民,民风剽悍勇武也是常态,要不就不会有高闯、李闯这样的人,带着农民和逃兵撵得秦军满处跑了,当然那同样是失去主心骨的秦军。
榆林卫逃不开所有卫所的弊端,但是仍不影响其在九边的战力。一是具有极高军事素养的传承,二是连年征战的锻炼,除了防备蒙古的战争,朝廷历年的征战都会征调九边精锐。明中期时,朝廷征调义勇,仅在延绥镇卫所中的余丁中,便能选出近万能战之兵,当地武风之盛,可见一斑。明末陕西农民起义,流贼军中最能战的多数为萨尔浒及援辽失败后的逃军,这些二线兵后来对阵正牌子的秦军,也是不遑多让。
明末名将录
侯世禄,曾任宁夏总兵,榆林卫人。曾参加辽阳之战、宁锦之战、勤王之战,多次赴辽作战,且身负重伤。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榆林城,侯世禄及其子参将侯拱极拒不投降,与榆林卫一众将官被斩杀。
尤世禄,曾任宁夏总兵,榆林卫人。战死沈阳的尤世功之弟,曾参与历年对蒙古作战,后参与宁锦之战、勤王之战。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陷榆林城,与其兄镇守榆林的主将尤世威等一同被斩杀。
尤世威,曾任山海关总兵,榆林卫人。是尤世功、尤世禄的兄弟,曾多年镇守建昌、昌平等京畿要地,战功显著。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围攻榆林城,总兵王定逃跑,被众将推选为主将,后被斩杀。
赵率教,生于靖虏卫,但其曾任延绥镇参将,其叔父赵梦麟为榆林卫人,曾任山海关代总兵官。曾参与辽阳之战、宁锦之战,崇祯二年,在遵化大战阿济格,中流矢坠马殉国。
张承胤,曾任辽东总兵,榆林卫人。其父张臣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曾出镇蓟镇、宁夏、陕西、甘肃四镇总兵官,战功赫赫。张承胤之子张应昌、张全昌、张德昌分别为山西、宣府、保定总兵。万历四十六年,抚顺城外,被努尔哈赤包围殉国。
王宣,曾任保定总兵,榆林卫人。萨尔浒之战王宣在中路左翼为杜松的副将,萨尔浒大营由王宣、赵梦麟把守,努尔哈赤主力猛攻大营,王宣与赵梦麟双双殉国。
赵梦麟,曾任山海关副总兵,加为宣抚总兵援辽,榆林卫人,赵率教叔父。萨尔浒大营由赵梦麟和王宣把守,努尔哈赤率主力赶到猛攻,二将遂有神机营利器,但后金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大营而下,赵梦麟与王宣双双殉国。
杜松,历镇延绥、蓟州、辽东、山海关,榆林卫人。萨尔浒之战,山海关总兵杜松被任命为中路军左翼主将,围攻吉林寨不利,失陷大营,后全军覆没殉国。
贺世贤,曾任沈阳守城总兵官,榆林卫人。1621年,轻敌冒进,中矢坠马殉国于沈阳城下。
尤世功,曾任沈阳守城总兵官,榆林卫人。贺世贤轻敌出城,尤世功率军出援,沈阳城内的奸细趁势控制了吊桥,让二将进退失据,殉国沈阳城下。
这里只记述少部分战死者,还有很大一部分难以记述,有明一代,出自榆林卫,甚至说延绥镇(榆林镇)的将官无数,各镇具有大量的总兵官、参将、游记等职。而出自榆林的将军死战殉国者更是无法计量,真真的是有气有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