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英国时期是如何管理海外殖民地的?

首先,什么是殖民地。

为什么现在看来当年的殖民地都很发达?

英国的殖民地同样分为自治领、保护国、海外领地这几种,还有印度事务部(内阁单独部门)单独管理的印度(包括缅甸)。

自治领(加澳新南非)其实是英国本土社会的复制品,采用英国法律,居民大部分是英裔移民,对英王效忠。在各个自治领,英国人对于原住民比起把印第安人从阿巴拉契亚山下驱逐到俄克拉荷马再驱逐到西部保留地自生自灭的美国人要仁慈的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原住民都比较好地融入了社会,即使是新西兰极度凶残善战、有吃人陋习的毛利人最后也融入了社会。南非的种族主义制度则更多是布尔人的强烈诉求,英国当局出于对布尔人的怀柔(英布战争中英国死伤惨重,军费开支2.5亿英镑,远超我大清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赔款总和),于1913 年通过了《土著土地法》,取缔了黑人正在成功经营的自耕农场和繁荣的工商业,迫使黑人逃入拥挤的保留地或者为白人农场和矿山做苦力。

还有一些地区,比如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查戈斯群岛、圣赫勒拿岛等,人口稀少,经济薄弱,独立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加入周边比英国穷的国家也不合算。

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英国自从1612年就在西海岸的苏拉特建立贸易据点,英国称霸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搜刮印度的财富。如何征服、管理殖民地,在彻底征服印度的过程中,英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英国先进的军事科技和战术以外,政治手段同样重要。

普拉赛战役,收买敌军大将获胜;三次马拉塔战争,马拉塔人内讧,佩什瓦都当过带路党再加上海德拉巴苏丹数万大军相助;四次迈索尔战争,马拉塔人和海德拉巴苏丹站在英国人一边;第一次锡克战争,锡克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是同样由于内讧,指挥官被英国人收买,稀里糊涂战败;第二次锡克战争,锡克人与阿富汗人联合,但是在人数劣势的英国军队面前仍然战败,体现了先进战术和体制的威力。

随着一次次战争的胜利,英国人对于武力的自信越来越高,行事风格越来越激进。1847-1856年担任印度总督的达尔豪西伯爵除了热衷于铁路、电报、运河、市政、学校、矿山等公用事业的建设以外,还吞并了北方邦(大部分印度土兵的家乡)并且大幅增加税收;大规模禁止杀害女婴、寡妇殉葬、奥利萨山区部族的人祭等陋俗;甚至取消了马拉塔联盟末代佩什瓦的养子那那·萨希布、詹西女王拉克希米·芭伊的继承权、取消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继承人的帝号并削减85%的津贴。这种激进的“改土归流”政策引起了印度土兵、普通民众(尤其是男性)、封建主(包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广泛不满。

从1856年起,印度教婆罗门和伊斯兰教毛拉联手在北印度各地散播预言:英国人的统治将在普拉塞战役之后100年的1857年终结(英虏无百年之运),一个个村庄制作烤薄饼传递联络暗号,准备一同起事,印度土兵中流传着子弹被猪油牛油涂过的传言(子弹要用牙咬开,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穆斯林忌讳猪肉)。最终在1857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虽然英国人最终血腥镇压了起义,但是收买各地没有起事的王公领主、雇佣巴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以接替原先的印度土兵并且镇压他们开支非常巨大,东印度公司已经无法应付。由于东印度公司职员走私成风(变相的福利),对东方贸易的垄断也引起英国本土工商业者的很大不满,最终对印度的统治由英国政府接手。

作为协助英国镇压起义的犒赏,海德拉巴苏丹、拉吉普特王公们、锡克教等等本土封建主的权益在1858年英王的诏书中得到了确认和重申。各地土邦的王公们和英国签署合约,承认英王是最高统治者,而英国当局则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从此以后,印度本土王公们的“荣誉”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很少再有大规模的反英行为。王公们保留着“独立地位”和仪仗性质的卫队,不用过分操心军国大事,交一部分税金给当局就可以获得可靠的军事保护,只需要利用传统的威望帮助英国人稳定地方即可。英国殖民当局的驻军也会在王公的重大节庆上露脸捧场,双方密切合作、同舟共济、肝胆相照。

印度军队也进行了改革,大量招收巴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阿萨姆人来补充兵源,比例达到一半以上。

英国对于印度的治理,只有修建铁路、公路、港口、电话电报、市政等少数帮助行政的公用事业建设,以及少数灌溉工程和工厂矿山,基本为英国资本所垄断。印度输往英国的纺织品被课以重税,而英国的纺织品则低关税倾销印度市场,印度传承千年的繁荣纺织业在英国统治下几乎彻底破产。后来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亲自纺纱穿土布衣服,抵制英货。

广大农村在印度传统村社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莫卧儿帝国、马拉塔联盟的施政经验,实行柴明达尔制度、莱特瓦尔制度和马哈瓦尔制度。

柴明达尔(波斯语土地拥有者)制度是一种包税人制度,包税人大多是莫卧儿帝国时期传承下来的封建领主和高利贷商人,北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是采用这种制度,约占印度耕地的40%,土地所有权为柴明达尔所有,柴明达尔用各种敲骨吸髓的手段把搜刮到的田租,交够了当局以后,其余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利润。一块土地往往有多层转包,这个庞大的寄生包税人阶层是英国殖民当局的忠实拥护者,也是今天北印度落后于南印度的原因之一。莱特瓦尔制度是当局直接向农民收税,主要在南印度实行,约占印度耕地的50%,税收非常沉重,一般占到土地收成的一半,婆罗门、村社头人一般免税。马哈瓦尔制度实行的地方较少,主要在中部的山区,由整个村社缴纳税款。不论哪一种土地制度,如果柴明达尔、农民、村社无法按时缴纳税款,那么土地就会被没收拍卖。沉重的税收使得印度在科学越来越发达的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半叶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多次爆发饥荒,动辄饿死几百万人。

英国人只用从本土派几万官员和军队,就可以团结全印度的王公、宗教领袖、包税商、村社头人等阶层很好地统治印度。

1886年吞并的缅甸,作为英属印度的一个新的省份。在缅人地区,雍籍牙王朝时期的官员大部分被废黜,县长的职位基本上都由英国人来担任,只有村庄的头人仍然由缅人担任,负责为当局缴税,缅人想要成为更高层的官员必须要通过英语和法律(主要是税法)的考试。由于缅甸雍籍牙王朝历代君主的穷兵黩武和大修佛塔,大量青壮死于战场和苦役,人口稀少。英国人从印度招来了大批移民,开垦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占到仰光、毛淡棉、勃生等沿海城市人口的大半,印度的商人把持了缅甸的零售商业和高利贷,铁路和工矿业则为英国资本垄断,大规模改奉基督教的北方克钦人和东部克伦人大量充任士兵和警察。东北部掸邦的各路土司仍然过着土皇帝的生活,只要彼此间的私战不要太过分就可以了。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原料和市场。除了直接的掠夺以外,还强迫农民种植茶叶、鸦片、靛蓝、香料、棉花、黄麻等经济作物,由当局低价收购,印度的茶叶产量长期居世界第一。直到今天,驰名世界的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都是英国的川宁、立顿、亚曼等品牌经营,印度农民负责耕种收获,而利润大头则是英国人的。几亿人的印度市场用各种法律、关税制度封闭起来,成为英国资本的乐园。印度士兵则为英国人南征北战,入侵缅甸、阿富汗、中国。

自从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后,英国对于殖民地的管理基本上都是间接统治,派驻总督或者顾问协助治理并控制海关,很少采用进步主义的措施,除了坚决废除奴隶贸易,因为这会严重破坏本地的秩序。其他措施尽量照顾本地原有领主的权益、尊崇其声望,对于本地的风俗不加干涉,保持原生态的“多元文化”,英国统治下的威海卫在我大清亡了多年后仍然留着辫子,甚至连新几内亚岛土著食用去世亲属尸体的风俗都不加干涉,直到科学研究显示这种劣俗与可怕的库鲁病有直接联系。

英国吞并殖民地的经典流程是,介入当地的战争,锄强扶弱,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地方势力,将其纳入势力范围。依靠英国绝对的军事优势,在战争胜利以后,战败者割让一部分土地,实行“推恩令”,分成一堆小的酋长领地。维护殖民地的基本秩序,尤其是保障贸易自由,确保英国的商业优势,当地的资源由英国公司优先开发,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以及电话电报等通讯网络也由英国人控制。

比方说,在反帝反殖叙事中,英国对阿散蒂联盟和祖鲁王国的战争是赤裸裸的侵略。

今天加纳境内的阿散蒂人原先也是一盘散沙的部落,传说阿散蒂酋长们开会时,一个金凳子从天而降,祭司认为那是神灵的旨意,要阿散蒂人从此团结起来,金凳子也成为国王权威的象征和民族的圣物。阿散蒂人使用击鼓节奏来远距离传递信号、指挥调动军队,其战斗力和配合能力在当地各部落中首屈一指,他们还特别重视引进枪支,大规模捕捉并贩卖奴隶以走私枪支弹药。阿散蒂王国在18世纪末崛起,四处扩张,连连战胜,1806年进攻受英国人保护的芳蒂人,引起了英国人的干涉,但是英国人在阿散蒂人的进攻下也损失惨重,一度被迫求和,承认芳蒂人为阿散蒂王国的附庸。英国人对阿散蒂王国发起了多次战争,直到1891年才迫使阿散蒂王国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在多次战争中芳蒂人等周边部族都为英国人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支持。

祖鲁王夏卡的战争也是一个崭新的民族和国家的崛起,统一了一盘散沙的诸多部落,不论来自哪一个部落的战士,在夏卡的麾下一律讲祖鲁语。在他的征服战争中,杀死的人数不下几十万,随后战败部族的难民又和其他部族发生冲突,引起连锁反应,在大约20多年间连绵不断的姆法肯战争(Mfecane,也叫Difaqane,当地语意思都是战争、驱逐、被迫流亡)导致了约200万人死亡,可能占当时人口的大半,由于征战的各个黑人部族都没有文字,只能通过少数贩奴商人和幸存的逃亡者的描述,欧洲人才记载了这场残酷的战争,这段历史才为人所知。夏卡本人也是一个超级暴君,在他的母亲病逝之后,有7000人因为服丧不够悲痛而被夏卡处死。祖鲁战争的直接起因之一就是一些祖鲁女子不愿意接受祖鲁王的指婚嫁给老年战士,私自嫁给了家乡的年轻人而被屠杀,英国在祖鲁战争中,得到了附近其他黑人部落的支持。

在战争以后,阿散蒂王国被拆分为18个酋长领地,祖鲁王国被拆分为13个酋长领地,直到今天,阿散蒂王和祖鲁王虽然不拥有实权,但仍然在加纳和南非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同样,索科托苏丹、卡诺埃米尔、贝宁国王、桑给巴尔苏丹、布干达国王等等,在战败签订“保护条约”以后,仍然拥有王宫、卫队和在本地民众中的声望。在马来亚,英国人的保护,使得马来各个土邦的苏丹免于暹罗国王的压迫和吞并。埃及则始终保留着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由英国驻军保护,苏丹则是英国和埃及共同的保护国。也门、阿曼也都是保护国,苏丹和部落首领在当地享有一切权利,和英国签订商约,市场开放,外交由英国代理。

香港从法理上来说是被侵占的中国领土,海峡殖民地(华人为主的新加坡、槟榔屿、马六甲)则是英国在远东重要的军事基地和贸易枢纽。香港和海峡殖民地的华人买办富商和帮会头目在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印度人社区也是如此,而高级官员则由英国人担任,在这些重要的贸易枢纽,英国人引进了英国的法律,以促进贸易的繁荣。

在各个征服的殖民地,除了尊奉原有的统治者以外,往往还拉拢一个“合作族群”,典型的有尼日利亚的伊博人、印度的拜火教徒和锡克人、缅甸的克钦人克伦人等等,在东非、马来亚和太平洋岛国则大量任用印度人担任行政官员、警察等,印度商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殖民地上层人士的子弟可以去英国留学,英国人也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英帝国的繁荣和伟大,回去以后帮助大英帝国让愚昧的殖民地民众开化、斯文一些,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秩序。

此外,还尽量限制殖民地底层民众和英国国民之间的交往,避免英国本土的各种左倾思潮“污染”殖民地民众的思想。

大英帝国的“仁政”,举个最极端的例子,苏丹的马赫迪起义,在英国社会享有很高声望的“中国人”戈登被杀,当十几年后英国人重新征服了苏丹以后,马赫迪的遗腹子阿卜杜拉赫曼仍然被尊奉为宗教领袖,在苏丹西部享有崇高声望。

辽阔的殖民地,需要大量的军警、行政官员和传教士,为英国本土有雄心的青年开辟了一片广阔的闯荡空间,减少了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

在经济上,所有的殖民地待遇都差不多。铁路、电报、电话、港口、矿山等产业几乎全部由英国资本垄断。英国商品倾销殖民地市场,大部分地区千百年传承的手工业都陷于破产,失业的民众只能涌入沿海大城市打工。在乡村地区,当局大力推广单一经济,马来亚的油棕、橡胶,锡兰的茶叶、橡胶,缅甸的稻米,尼日利亚的油棕、可可、咖啡,埃及的棉花,苏丹的阿拉伯胶和棉花,桑给巴尔的丁香,冈比亚的花生,南部非洲的小麦玉米和畜牧业等等,供应全球市场。传统的自耕农大量破产涌入城市,缅甸泰国的稻米和新大陆的小麦玉米成为了城市商品粮的主要来源。

这种大量扶持代理人的间接统治模式,背后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长期雄踞世界第一的生产力和海军,让英国可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收买当地原有统治者,同时海军可以防止其他列强觊觎其殖民地。除了印度以外的殖民地,对于英国来说,都是英国本土财政的包袱。英国绅士认为,让愚昧的殖民地人民开化、适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大英帝国的义务、也是负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大量英国国民被征召服役,殖民地的官员出现了很多空缺,被迫让当地人大量填补这些空缺。在战争中,还大量征发了殖民地苦力前往欧洲挖战壕,发行战争公债筹集军费,激起了广泛的不满,殖民地人民在见识了白人之间的战争是如何的血腥和残忍,大大减弱对大英帝国原来的敬畏。留学回来的本土知识分子、懂英语的本土工商业者中民族主义情绪开始萌芽,现代化的政党社团也陆续出现,独立建国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殖民地的独立运动高涨,而英国人也无力在美苏两强的压力下继续维持殖民地的统治。法国人为了维护殖民帝国在越南和阿尔及利亚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最后不得不放弃。而英属殖民地除了个别偏僻海岛以外基本都独立建国,英国并没有太多的干预,但是在独立过程中,英国人帮助设计了一套非常分权的政体,埋下了各种矛盾,引发了印巴战争、血腥的比夫拉战争等等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