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威海卫

引言:近代以来,大英帝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由英国本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受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其胜利后的1921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的前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34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国家,领土遍布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永远有太阳照射之地,所以有“日不落帝国”(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之称。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扩张到极限。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中国力的巨大损耗显现副作用,而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迅速崛起,瓜分了英国既有利益,加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大英帝国逐渐解体,并最后转型为当今的英联邦。

不可否认,英国对殖民地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了解英国对其广阔殖民地的统治,分析其利弊得失,有利于理清殖民主义者的罪恶本质,以正视听。

一、背景

这一时期,列强瓜分中国的矛头首指华北。1898年德国在沙俄的支持下租占胶州湾,而沙俄随即以抵制德国为借口索租旅顺大连25年。这种瓜分态势已严重威胁了老牌殖民主义国家英国在华的垄断地位和既得利益,于是英国放弃从形式上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完整的传统对华政策,直接参与了这场瓜分狂潮。威海卫也随之成为他所要夺取的第一个目标。英国政府决定租借军事要地威海卫以抗衡北之沙俄、南之德法。1898年3月28日,驻华公使窦纳乐,以“俄以旅顺为军港,则对于中国异常危险,威海卫租与英国,庶足以制俄之跋扈”为由,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威海卫的要求。清政府想借助英国的势力阻止列强对华的瓜分,尤其是实现“联英抗俄”的幻想一一这就是无奈的”以夷制夷”的策略。因此,既不愿意轻易出借,更不敢坚决拒绝,只能用种种理由尽力搪塞窦纳乐。而窦纳乐则表示,决不允许中国人拖延,“如果中方不在两天之内给一个明确答复,就将由英国海军上将来处理!”,如此重大问题限期两天作出决定是不现实的。对中方官员的愤怒,窦纳乐不管不顾,发出最后通牒之后便扬长而去,强盗的嘴脸暴露无遗。4月2日,租借谈判如期开谈,庆亲王弈勖亲自参加了这次谈判。几番争辩之后,还是中方屈从压力,原则上同意了英国的租借要求。与此同时,英国人与德国人、日本人来往交涉,很快把各种矛盾“摆平”,以牺牲中国的利益取得了德国和日本的支持。5月9日,日军开始撤离威海卫。5月19日,英国驻华海军司令西摩尔委派的接收专员、英舰”水仙花”号舰长金·霍尔上校率舰进占威海卫。5月24日正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79岁生日,当天下午1时30日,英军在刘公岛西部的黄岛上举行占领升旗仪式,一面米字旗在黄岛上徐徐升起。至此,英军实现了对威海卫和刘公岛的军事占领。1898年7月1日,由弈勖,总理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寿恒代表清政府,窦纳乐代表英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定了中英《租威海卫专条》。《专条》规定:将刘公岛、威海湾之群岛,及威海全湾沿岸以内之十英里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占旅大之期相同,英国有权筑炮台、驻军队等。中国所保留的权利是:军队仍可进入;威海卫城由中国管理,原驻城内的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中国兵舰无论何时仍可使用威海水面。此后,中英双方派员于1900年4月25日至同年5月17日将东起大岚头、西至马山嘴、南至草庙子以内,除威海卫城以外的738.15平方公里的区域划为租借区,当时区内人口约12万。由此,英国在华北夺得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港口,而清政府的防御能力则遭到进一步削弱。威海卫的历史则从此写下了充满创伤的一页。

政治:高度集权、控制严密的殖民统治体制。殖民当局温和保守的施政政策:尽量维护中国的旧制与现状,尽可能多的学习并适应当地的风俗。

该体制突出表现了以行政为主导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合一的特点。英国在威海卫建立如此高度专制的殖民政府,与英国租占威海卫的目的有关:

其一,英国租占威海卫主要出于军事及外交的目的,即以威海卫为军事基地,牵制租占胶州湾的德国和租占旅顺大连的俄国,保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为此,就必须采用权力集中、控制严格、决策及时、高效运转的专制体制,紧紧控制住威海卫。

其次,与香港相比,英国租占威海卫仅是单纯的军事外交目的,并无长期占领的意图。因此,英国尽可能已最低的成本管理威海卫,尽量简约政府机制,从而赋予最高行政长官极大而且广泛的权力。总之,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是保障英国租占威海卫目的实现的基础,也是其对威海卫实行殖民统治的基础。

殖民当局特别重视与地方势力的结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其主要手段就是全面推行村董制,实施以华治华。即在保存原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农村地区的有效控制。殖民当局承认他们在农村中的权力和地位,对农村宗族势力和封建地主势力极力拉拢。

总董制在威海卫实施了25年,作为威海卫殖民政府间接统治农村地区的基本制度,是英国在威海卫殖民政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殖民统治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也是殖民势力同封建宗族势力相结合的产物,殖民政府以此使威海卫原有的封建统治形式得到巩固和加强,使封建地主和封建宗族势力成为其殖民统治的忠实维护者。

经济:龙头蛇尾,裹足不前,发展缓慢,小农经济。

其一,英国政府没有明确规定租界期限,这极不利于实业投资等回收和盈利周期较长的产业进驻威海。

其二,英国政府继续保留威海卫的意图在于通过对它的占领增强对清政府的影响力,进而维护英国在华的整体利益。至于威海卫自身,在英国政府的眼里它只是充当了一个政治人质的角色。英国政府对威海卫的立场直接影响到其对外资进入威海卫的态度。

在民族工商业方面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出现部分轻工业企业,但规模较小,产值不高,但他们代表着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力量,成为威海卫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社会转型的发端。

由于威海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绝佳的气候条件,旅游业得到很大发展。适应英军及外国游客避暑疗养的需要,威海卫的旅游环境和游乐设施保护与建设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威海卫的旅游环境和游乐设施保护与建设也得到加强,但仅限于接待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