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三次下野与家族关系

​作者:金以林    团结报文史e家

蒋介石自1924年黄埔建军到1949年败退大陆,25年间戎马倥偬,几乎很少回家乡长住。但在他三次下野后,都主动选择从南京回家乡奉化溪口,借此缓解内心的压力,重新思考如何“再起”。而家乡秀丽的山水,亲人、爱人的关照,化解了他内心的积怨。
第一次下野:收获爱情

1927年8月12日,蒋介石第一次宣布下野,第二天即返奉化,至9月22日离乡经沪赴日,在家乡住了整整两个月。此时的蒋介石尽管遭受到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滑铁卢,但却在下野后收获到宋美龄的爱情。

早在北伐期间的1927年5月开始,蒋介石几乎每天都在日记中记下这样一句:“……列强未平,何以家为?”看似蒋氏立下雄心壮志“列强未平”,绝不成家。但从他下野返乡后的当天,日记中就再也不见“何以成家”四字了。此时,他在反思失败的同时,也有时间去考虑“何时成家”的问题了。

9月22日,他离乡赴沪,23日一早“七时船抵上海,即访三弟(宋美龄)”,当晚再“与三弟叙谈,情绪绵绵,相怜相爱,惟此稍得人生之乐也。”26日或许是蒋宋两人私定终身之日,这天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生之乐以定婚之时为最也。”28日,蒋氏起程赴日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求得宋母对他们婚姻的首肯。蒋氏出发当天,“六时起床整装往别三弟,情绪绵绵,何忍舍诸。”刚刚离别不到三天,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近日无论昼夜,心目中但有三妹,别无所思矣。”10月3日,蒋介石在宋子文的陪同下拜访宋母,正式求婚,“婚事亦蒙其面允”,蒋氏在当时日记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愉悦,还记下宋母“双眼钉看,未免令新婿为难”的文字。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照

12月1日,蒋介石回国后不久,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盛大婚礼。他在当天日记中感慨到:“见余爱姗姗而去,如云飘露荷,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不置余身是何处矣。”

自从与宋美龄结婚后,蒋介石不仅赢得了爱情,还收获了宋子文对自己的支持。宋子文由敌对转向支持,对蒋介石的政治生涯来讲异常重要。早在北伐之时,蒋介石任总司令,率部北伐;宋子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负责筹措军费。但此时蒋宋关系相当紧张,蒋介石在日记多次流露出对宋的不满,并指责“子文吝刻,使人难堪”。

宁汉对峙初期,宋子文站在武汉方面,一度令蒋极其被动,特别是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问题上,蒋介石不得不向武汉妥协,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蒋的军费仍需由武汉筹措。对此,宋子文曾自信地对陈公博说:“如果国民政府不搬汉口,我再不给钱,看他们有什么办法?”为了迫使蒋介石迁都,宋子文一度将蒋介石所需军费1300万元暂扣不发。蒋可以不顾其他,但军费不能不要,最终被迫同意迁都。蒋在日记中曾痛苦地写道:“子文狡赖,不肯负责财政,压制不能发展自如,苦痛极矣。”

蒋宋结婚后,宋子文的态度完全转向支持蒋介石。1928年1月,国民政府改组,孙科辞财政部长,由宋子文继任部长,江浙银行家张寿镛、钱永铭出任次长。从此,宋子文帮助蒋介石料理财政,成功地将中国最富裕的江浙财阀纳入蒋的阵营。

第二次下野:夫妻患难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宣布第二次下野。一周后,他在宋美龄的陪同下离京返乡。蒋介石这次在家乡住了不到一个月。1932年1月13日,在宋子文等人的暗中协助下,蒋介石与汪精卫达成合作,不久即重返南京执掌中枢。

蒋介石下野前,宋子文还竭尽全力协助蒋进行复出的种种布置。政府机构的运作,必须有财政的支持。蒋介石辞职后第二天即电宋子文,要求宋立即支付蒋所控制的军队军费。为此,宋子文于辞职前将所欠各军军费及各机关政费一律签发支付命令,指令国库如数照付,总额约2000万元。随后,宋子文才向行政院递送辞呈。 宋子文辞职后,新任行政院长孙科本意由孔祥熙出任财长。孔祥熙初欲任财长,事前由其夫人致英文函与孙科表示,即蒙答应。但就职之日清晨,孔夫人又来英文专函,声言孔不干。在蒋氏家族的一致抵制下,新上任的孙科内阁接手后的国库空无一文,办事无人,财政完全陷于瘫痪。所有这一切,都为了蒋氏的复出创造了条件。

尽管蒋介石下野前做了周密的布置,其自身力量与反对派的对比也远比第一次下野时要强得多,且有宋美龄陪同返乡,但他回到家乡后的心境却是相当惆怅的。他在下野后数天的日记中时常表露出少有的儿女情长。特别是每当想起他的长子蒋经国尚被斯大林扣押在苏联时,总会感慨万千。12月25日,他记到:“时念慈母并念经儿,而夫妻俩人如宾相敬,虽无子女,亦足乐也。”

1932年元旦这一天,他再次在日记中惆怅道:“国事家事一无所成,郁郁殊甚,念子尤切,尝以传达在事业,不在子孙以自解,且不欲子孙为念也,妻病未痊甚忧也。”1月3日,宋美龄因病返沪治疗,直到15日才回到蒋的身边。蒋见“妻病未痊,体瘦忧虑之至”。甚至当蒋介石重返南京后,仍时常在日记中流露出对夫妻情感的依恋,特别是当宋美龄不在身边时,这种“依恋”常常跃然纸上:“孤身寂寞殊甚,极想爱妻飞回也。”“时思爱妻,望其速回。”直到这年年底,当蒋介石大体完成了对南京中央政权的改造后,他在日记中的笔调才由“凄然”而“释然”:“以夫妻和睦为人生第一之幸福也。”

第三次下野:爱情弥笃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当天即返回溪口,直到首都南京失守后的4月25日才离乡赴沪,督导上海作战。此次蒋氏在家乡时间最长,近百日,期间仅4月22日飞杭州停留一天,第二天复返回溪口。

此次返乡,宋美龄没有陪在蒋介石身边。为协助丈夫获得美国的支持,此前宋美龄执意“想飞美与马歇尔作最后之交涉”。尽管蒋介石“以为决无希望,不必多此一举,徒加耻辱。”

1948年11月27日,宋美龄出发赴美,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记下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恋恋不舍之情:“昨晚与妻聚谈,依依不舍,夫妻爱情老而弥笃。屡想中止其飞美也,但为国家与外交计,又不能不令其行耳。午夜醒时,妻又悲泣不置,彼称为何国家陷入今日之悲境,又称彼对经儿之爱护,虽其亲母亦决无如此真挚,但恐经儿未能了解深知耳。惜别凄语,感慨无穷,彼为余与国家以及宋孔之家庭受枉被屈,实有不能言之隐痛,故其悲痛之切,乃非言词果能表达其万一耳。但愿此次飞美,得蒙上帝保佑,使其心身康健为祝耳。”

对于宋美龄的赴美游说,蒋介石在理性分析时深知此举不可为。12月2日,他在日记中还记道:“夫人昨日已到华盛顿,马歇尔表示冷淡,其国务院竭力阻止其议会与舆论之欢迎,故一般形势已不如前数日之热烈矣,此乃意中之事。”但他内心还是存有一线希望,期待夫人能再现抗战时访美为中国赢得美国援助的盛况。直到12月5日,“接妻电与马第二次长谈似无结果”,他才彻底死心,并感慨夫人此行“耻辱重重,心绪悒郁,不可名状,前途几完全黑暗矣”。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当天,宋子文也宣布辞职。虽然宋美龄没有陪同蒋介石一起返乡,但其长子蒋经国、长孙蒋孝文始终伴随左右,在蒋介石最失意的时候,蒋氏家族始终支持着他,这给他以极大的安慰:“此次下野无论将来成败之影响如何,而在京时一切措施与布置比较从容裕如,回家后又值旧历年关,重过幼年难得之生活,自觉只有欣慰而毫无悲戚之感。此种幸福之享受,可谓意外之天赐也。”

1949年3月11日,是宋美龄的生日。在这前一天,蒋介石仍不忘“电夫人祝其五十足寿”。

蒋介石三次下野后复起,都与家族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