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的迁徙历史
来源:世界文学大讲堂
东汉王朝后期开始,匈奴人、鲜卑人等五个少数民族部落,逐渐开始了大规模向中原地区的迁途。西晋统治帝国轰然倒塌之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在我国的北部地区创建了诸多个地方武装割据政权,但最后由鲜卑族拓跋珪创立的北魏政权所统一。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进入中原之地后与汉人,极大地加深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融合。古代历史书籍记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有”五胡乱华”的说法,这无疑流露出一种夷夏大防的狭窄意识。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步入中原之后,虽然更改了汉族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地位,但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接触、融洽,可以为双方的文化和经济都能带来了崭新的局面。由于时势战乱动荡,两晋南北朝时代的民族融合充满猛烈的碰撞、冲突,甚至是战争与流血。但南北文化却因此开拓了格局,更新了血液。
早在西汉王朝时期,我国边陲地区就一直生活着很多的少数民族。东汉政权时期以来,西北部和北部边陲的很多少数民族开始了向内地迁途,在辽西、幽并、关陇等地,同汉族百姓”犬牙相错”地居住在一起。
汉魏政权时期的统治者为了边防和经济上的需求,时常招引其入塞。这样,北方地区的民族关系就日渐繁杂起来。这里面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
西晋政权倒台以后,晋室宗亲继续南迁,北方地区就涌现了十六个武装盘踞政权,而这些政权之中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民族所创建的。
现在简要分别阐述一下”五族入华”和开辟政权的情况。
一、匈奴:东汉王朝时期,北方的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部匈奴附属于东汉,北部匈奴向西方迁移。
东汉王朝末年,南部匈奴族迫于鲜卑族势力的压力,向山西北部地区、中部地区迁移,开始与汉人混居。北方战乱时期,匈奴土豪士族纷纷拥众据土。
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统一中原之后,加以严管,将匈奴分为五股,每股置帅,选汉人做司马进行监管。西晋政权时期,塞外匈奴、”杂虏”又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先后达二十余万人。
西晋王朝末期,匈奴部落的贵族刘渊起兵反抗晋朝政权。刘渊(前赵开国皇帝)攻击西晋政权,于公元308年(永嘉二年)在平阳(山西临汾)登基称帝,立国号汉。
公元311年(永嘉五年)匈奴兵攻下洛阳,晋怀帝司马炽被俘,晋军在长安拥立愍帝。公元316年(建兴四年)匈奴刘曜(前赵昭文帝)夺得长安,西晋王朝自此灭亡。
西晋王朝灭亡之后,镇守关中地区的刘曜于公元318年消灭汉政权,在长安建立前赵王朝。后匈奴族人又建立大夏、北凉政权。
二、鲜卑:东汉时期,鲜卑族常年活动于今天的西拉木伦河流域以北的蒙古草原东部,后趋于强盛,连年侵扰幽、并、凉三州,直到光和年间,才逐渐衰落。
三国时期,鲜卑族的慕容部落开始内迁辽西地区。西晋时期,迁移徒河(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
西晋王朝灭亡后,鲜卑部落首领慕容皝,于公元337年自称燕王,公元342年迁都龙城(辽宁朝阳),史称前燕。在关东地区,鲜卑族慕容部先后建立了后燕、西燕、南燕等三个政权。
鲜卑族的拓跋部原先居住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部,后逐步开始向南迁移。拓跋部于公元258年迁移盛乐(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地区,发展顺利。
当北方各民族反抗西晋统治政权时,拓拔猗卢统一了拓跋部,出兵援助西晋刺史司马腾、刘琨,被西晋封王。西晋王朝灭亡后,鲜卑拓跋部在平城(山西大同)一带建立代国。
公元376年,代国被苻坚(前秦世祖宣昭皇帝)所歼灭。淝水之战以后,拓拔珪(北魏道武帝)在公元386年复建政权,变更国号为魏。公元398年,拓拔珪称帝,定都平城。此外,陇西鲜卑乞伏部乞伏国仁(西秦王朝创建者)建立西秦政权定都于苑川(甘肃榆中)。
三、羯族:羯族早先附属于匈奴,被称为”匈奴别部”,在西晋统治时期入塞,其主要部分在上党郡武乡县同汉人杂居。居住在上党的羯人习惯农耕,生活上与汉人已经没有多少差别。
西晋王朝灭亡之后,羯人石勒(后赵开国皇帝)在襄国(河北邢台)称赵王,公元329年消灭刘渊创建的前赵政权,于公元330年称帝,迁都邺城,史书称谓”后赵”。
四、羌族:羌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商周时期已经出现在我国历史上。羌人分布在西海(青海)地区附近,南抵蜀汉以西,西北接西域诸国。
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执政时期,曾派兵镇压羌人,此后一部分羌人逐渐内迁,在金城、陇西一带与汉人杂居。新帝王莽篡汉自立之后,在羌人地区设立西海郡,迁羌人居住其中。
王莽末年,羌人大量入居塞内,散布在金城等郡,与汉人杂处。东汉王朝时期,羌人掀起过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虽然被东汉王朝所镇压,但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基。
东汉王朝末年,不少羌人居住在关中、益州。有些羌人还远离故土,散处中原。曹魏统治政权为了充实关中,常常向关中地区强行迁徙羌人,使关中之地的羌人数量大量增加。羌人姚苌(后秦武昭帝)在公元386年于长安称帝,史称”后秦”。
五、氐族:氐族与羌族一样,除大部分居住在青海、甘肃以外,也有不少人居住在关中和益州。曹魏统治时期,统治者大量向关中迁徙氐人。
西晋政权灭亡后,在后赵时期徙居中原的氐族,于后赵政权崩溃之际,由苻坚率领西归关中。公元351年苻坚自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公元352年称帝,在长安建立前秦。
前秦政权在公元370年消灭前燕政权,公元376年消灭前凉和代国,不久又夺得巴蜀地区,进入西域,使北方地区又出现统一的局面。
公元383年,前秦苻坚(世祖宣昭皇帝)发兵九十万,企图攻灭东晋政权,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王朝击溃。前秦政权随之灭亡,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局面。公元396年,氐人吕光建立后凉政权。
十六国割据的局势,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所结束。鲜卑族拓跋部的拓跋珪建立魏,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其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被北齐、北周所取代。从北魏到北齐、北周,总称为北朝。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政权之后,和汉族的交往日益加深,同时由于建立了政权,需要加强和巩固对国土内各族人民的统治。因此汉化就成为迫切问题。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中的许多割据王侯,都意识到要学习汉族的文化,借鉴汉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在十六国中,几位颇有政绩的君主,都曾积极地推行汉化。
匈奴族人刘曜,前赵的开国之君,在长安设立儒学,仿照汉族建立了租税制度。后赵政权的开辟者,氐人石勒,很注意吸收汉人为官,他本人虽然不识字,却很注意学习汉族的历史文化。
据史书记载,昭文帝刘曜常常要别人读史书给他听,对政治很有自己的看法。他的一些措施就效法汉高祖刘邦。刘曜在攻取河北地区以后,在襄国设立太学,挑选汉人中”明经善书之人,任命为”文学掾”,教授氐人将佐的子弟。还要求各地也建立学宫。
后赵政权灭亡后,由氐人所建立的前秦,在苻坚时期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国势比较强盛。荷坚十分重视汉族文化。他重用有治国之才的汉人王猛,抑制氏族部落贵族势力。
氐族贵族十分排斥王猛。建有大功的氏族贵族樊世当众侮辱王猛,苻坚意志坚决、支持王猛,处死了樊世。王猛后担任中书令、京兆尹,曾于数十天中,诛杀贵戒豪强二十余人,于是政令大行。荷坚还注重兴修关内水利,发展交通运输,兴办学校,在他统治的十余年内,”关院清晏,百姓丰乐”,为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前秦政权灭亡之后,姚苌开辟了后秦,也很重视学习汉族文化,他大兴儒学,促进了汉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当然,五族中,汉化最深入,成效最显著的还是建立北魏皇权的鲜卑族。
北魏初年的统治者大力发展农牧业经济,大力兴办学校。孝文帝亲政后,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严格考课。拓跋宏在广大农村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样就将对基层的管理权集中到官府手中。在经济上,孝文帝拓跋宏推行均田令、制定并实行”户调制”,改善了北朝的财政状况。
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孝文帝不顾鲜卑贵族的反对,将都城迁到洛阳,从此开始了全面、彻底的汉化过程。拓跋宏禁止在北朝时已汉化的鲜卑族人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要求使用汉语,还将鲜卑族原有姓氏改为汉姓。
孝文帝拓跋宏还废除鲜卑式的官服,改用汉式官服。拓跋宏兴办学校,制定了郊祀宗庙的礼制,认为鲜卑贵族命官颁爵以武功为主,与汉人制度不合,妨碍了鲜卑族和汉族统治者的进一步融合,就下令加以改革。孝文帝拓跋宏大力提拔汉人,规定诸王的属官都要任用汉人,他为自己几个弟弟定亲,也求婚于汉族高门。婚姻的纽带加强了鲜卑族和汉族上层的联系。孝文帝拓跋宏积极推行的汉化,使鲜卑族迅速适应了中原的政治、经济生活,北魏的国势迅速强盛。
同时看到,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各民族融合道路维艰。在这样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民族对立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族的汉化无一不遇到强大的阻力。
前秦荷坚重用汉人王猛,氐族贵族人言势汹汹。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遇到守旧的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多次发动叛乱反对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认为,”汉子”这个蔑称大概就来自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对南方汉族的称呼。这种民族对立,无疑对民族文化的融合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这也是分裂动荡的两晋南北朝在民族融合上面临的最大障碍。统一中原的隋唐王朝在消除这种障碍上做了更多的努力,民族融合也步入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