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和段祺瑞“府院之争”的来龙去脉
文:张鸣
“权威不足”的段祺瑞
在段祺瑞主政的头两年里,北洋军中开始出现派系纷争,主要是皖系和直系。但是那个时候直系真的不足以跟皖系抗衡。
再说,当时的派系也不像我们后来说的那样分野清楚,现在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常常说谁是谁的人,但这些都是相对的。
尽管每个派系都有核心圈子,这是没问题的,比如冯国璋和李纯的关系是很铁的,这个是不能动的;冯国璋跟他一直带在身边的十五师、十六师的关系是很铁的,这也是不能动的;段祺瑞跟他周围的人,比如徐树铮、靳云鹏等人,也是走得特别近的。
这些已经进入核心的上层分子基本不会发生变动,但在边缘处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就说不清了。我们很难说清楚谁是谁的人,因为许多人常常两边动摇。
比如说曹锟,后来说他是直系,但在头两年他跟冯国璋走得并不近,反而跟段祺瑞关系不错,否则他不会在1917年去南方替段祺瑞政府打仗,而且那么卖力。当然,我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一开始就是和段祺瑞一伙,只是后来加入直系。总之这些都是很难说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以皖系和直系这种地域取向划分两大派系并不是绝对的,只是说两派的首脑是安徽人和直隶人。曹锟可以说是直系的,因为他是保定人,当时还是首府;冯国璋是河间人,这些都没问题。但是你看冯玉祥,他是皖人,加入了直系;陆建章,皖人,也是直系的,而且反皖系反得特别凶。
所以,各派系的参与者不是按照地缘关系来选择的。也就是说,在最初还没有打起来的时候,北洋的直系、皖系和奉系,乃至张勋,还有其他的毅军,乃至原来淮军留下来的各个山头的部队,存在犬牙交错的关系,他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边界。
段祺瑞当家,他接受的,是袁世凯帝制自为这样一个失败的教训。对此,段祺瑞就认为,他应该改弦更张,正经八百儿地按照民国的要求,按共和的精神,遵守规矩来办事儿,所以他恢复了民元国会,而且自己也比较守规矩,他按照他想象中的民国的方式来进行统治。
但他也有很多障碍,最大的障碍仍然和袁世凯一样,就是权威不足。当年袁世凯之所以称帝,主要是因为他在体制转换后丧失了大部分权威,无法按照现代国家官僚制的逻辑实现对昔日幕僚和朋友的有效控制。不过,袁世凯毕竟还是政治强人,也是北洋的大头,在他去世后,继承者就更加缺乏权威了。
北洋政府的财政窘境
袁世凯统治时期,各省虽然说有抗命的行为,但基本上是听话的,各省的税款也基本是要上解中央的。但到了段祺瑞时代,戛然而止,没人送钱了。
各省都有自己的借口。比如说,因为此前跟国民党打过一仗,所以地方不甚太平,军饷也有欠发,只能把地方财政截留了,不然士兵就要哗变了;若是想要我们上解税款,那就先帮我们把军饷发了吧,先把军费拨下来再说。
而且,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对这些地方军头进行处罚,不可能因为不上解税款就把他们撤了。袁世凯都不可能撤换督军,那么段祺瑞就更做不到了,因为他只是袁世凯手下众多大将之一,权威已经大大消解了,哪有资格随便撤换地方督军的位置啊?
所以,当时的北洋政府财政十分窘迫,财源寥寥无几。手里头没有钱,因此段祺瑞在主持政局时所能依凭的资源就很少,能力就很弱。本来政治权威就不够,没钱就更不行了。
段祺瑞遇到了一个大瓶颈,他想有所作为,但不知道该如何操作,这是个大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当时国会两院八百议员,人称八百罗汉,这些人从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了每月五百大洋的工资,相当于次长级的待遇。五百大洋在当时是个挺大的数字,可惜政府没法满足这个数目的要求。
如果政府能够足额发薪,可能国会也不难驯服,但是政府老欠薪,议员焉有不闹之理?所以,内阁跟国会之间的回旋余地也就很小了,段祺瑞不能像袁世凯那样直接把它废了,而且袁世凯手腕更多,即使不废也有办法,但对于权术稍逊的段祺瑞而言,这就是个大麻烦事儿。
再就是总统府,黎元洪手下也有一帮人。按理说黎元洪是个不爱争的人,没什么武力资源,没什么嫡系,更没什么财力,本身又是个很平和的人。之所以当时湖广总督瑞澂会起用他,就是因为他老实、憨厚。
但是等他当了总统以后,周围的人就会开始鼓噪。因此,他们和国务院的矛盾逐步恶化,尤其是徐树铮当国务院秘书长的时候。徐树铮这人特别专横,什么公文到了总统府,就直接嚷嚷着让黎元洪盖章。黎元洪想仔细看看,这时徐树铮就会非常不屑地说:“看什么看,你盖章不就完了吗!”最初黎元洪忍了,盖就盖吧。
一来二去,底下的幕僚们就不干了,凭什么总统不能看公文啊?后来黎元洪也就硬碰硬,索性不再给徐盖章,然后矛盾就闹起来了。此时的段祺瑞直接把徐树铮免了。本来徐树铮跟段祺瑞的关系,就跟亲兄弟一样好。后来徐树铮被刺死,段祺瑞把他安葬到自己家的墓地里,这一举动等于是告诉徐家,徐树铮也是段家的人。
段祺瑞对徐树铮的确是非常好,而现在为了能够平息府院之争,他竟然能够把自己最亲密的政治幕僚开了。由此可见,段祺瑞在当时还是很想按照规则把这件事儿处理好的。
但是,他越想办好越办不好。比如,他跟国会的关系怎么协调也没法玩活,跟总统府也一直存在纠纷。后来他急了,干脆还是来权术,直接拉督军团,让军人干政。后来段祺瑞每次跟黎元洪的关系一紧张,就让督军团出面嚷嚷,这时候黎元洪就软了。
段祺瑞绕开规则处理府院之争,在一般情形下,还是可以成功的,但碰上参战问题,却陷入僵局。
段祺瑞被罢免
参战问题,原本是没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到1916年时,日本和美国都希望说服中国参战。为什么呢?原来欧洲列强没觉得战争会打那么长的时间,一年也就完了,可是打了两年多还遥遥无期。欧战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逐渐转入阵地战,掘战壕以备长期固守。
这就需要征集大量的劳动力,当地的民工不够了,缺乏挖战壕、抬伤员、运送枪弹的人手,这一系列的苦差事在当时欧洲也没人愿意干,于是一些国家就希望到中国招募华工。
当时为了说服中国参战,列强肯定要做出一些美好的允诺。而段祺瑞政府此时又的确比较困窘,财政捉襟见肘,内政外交也都不大顺利。列强在这个时候开出的价码包括重新议定关税税率啊,取消庚子赔款中中国需向同盟国偿付的赔款,等等。
协约国承诺,只要开战,中国就不必再向德国和奥匈帝国赔款了,而向这两国偿付的庚款比例很大,一来一去就是不少钱。而且,支付其他国家的赔款,也可以暂缓。
那个时候段祺瑞是当家人,他觉得这个参战是有油水可捞,于是就想干。但是也很奇怪,黎元洪从北洋水师毕业,我们的海军是学英国的,所以他受的是英式教育,师父全是英国人,而段祺瑞学的是炮兵,他是到德国留过学的,但他却力主对德宣战,而黎元洪倒是一直觉得德国不能惹。就学背景完全不起作用,这就很奇怪。
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后来黎元洪表示可以让一步,中国跟德国及奥匈帝国断交就算了,起码应该保持中立姿态,但不能宣战,万一打不过别人,中国就彻底玩儿完了。黎元洪一直很忧虑,担心打不过德国人,到时候德国人卷土重来该怎么办,但是段祺瑞则是执意要打,结果就闹得非常僵。
段祺瑞这次又找来督军团想压服黎元洪,但黎犯了倔劲,死活不同意,坚持不能对德宣战。在这一过程中,舆论和国会,都站在黎元洪一边。在国会和舆论的支持下,两人最后闹翻了,黎元洪干脆就把段祺瑞的总理一职免了。
其实,按责任内阁的制度设计,总统是不能罢免总理的,罢免总理只能由国会通过不信任票决议。但是,按《临时约法》,总统却可以免总理,只是,免总理需要总理副署。黎元洪罢免段祺瑞的时候,整个内阁,只有段祺瑞一个光杆司令,他不副署命令,从法律上讲命令就不能生效。
段祺瑞被免了以后,马上声明命令违法,但也不好意思继续在北京,就跑去天津了。这下各省的督军就都闹起独立来了,一则总统罢免总理不合法理,二则地方都不想跟着黎元洪干。
别看平时他们不给中央解款,但段祺瑞还是他们的老大。他们的老大,你一个空头总统,说免就免,分明是不给我们面子,于是嚷嚷独立,要进军北京,在天津成立了参谋处。性急的安徽省长倪嗣冲还把兵派到了天津一带。
黎元洪一看免了段祺瑞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真的害怕了。此前督军团一直是在徐州开会,而徐州是张勋的大本营,所以张勋在这里就俨然以大哥大的身份行事。这时张勋就表示,可以担当总统府和国务院的调解人,黎元洪巴不得有个人来居中调停一下,于是就招呼张勋赶紧进京。
其实黎元洪在罢免段祺瑞时,并没想要得罪北洋系,声明下一任的总理还是从北洋大佬中找,但他得罪了段祺瑞,没人愿意卷入这档子事儿,徐世昌和王士珍都避之唯恐不及。他没什么实力,此时还是很尴尬的,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出面缓解一下,自然是求之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