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方面军”编制,到底是啥级别?张发奎叫屈,王耀武破格
文:东北行营
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最窝囊的一次大型会战,莫过于1944年春季打响的“豫湘桂会战”,此役国民党军队被基本打垮了三个大型战区:长官部设在洛阳的第一战区、长官部设在长沙的第九战区和长官部设百色的第四战区,丢人丢到家了。
让快要投降的日本鬼子揍成这个德行,无论如何都是相当丢人的,不仅重庆那位委员长灰头土脸,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态度最激烈的当然是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这个美国将领素来瞧不上“花生米”,这回可算逮着机会了。
1944年7月,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刚刚打响,史迪威就迫不及待地向罗斯福打报告,要求总统出面建议,将所有中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
罗斯福还真就发了这份电报,委员长对此火冒三丈,可是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让他又实在抬不起头来,只好表示“原则同意”。
这也是“花生米”坚持要方先觉死守到底的原因,衡阳若在,脸上有点光还可以继续跟美方周旋,衡阳如果失守,那就真的无话可说了。
一、走个孙悟空来个猴
衡阳终究还是陷落了,日寇第11军由此兵临湘桂边界,攻克全州后一路杀入广西腹地,桂柳会战再次惨败。
会战结果是,白崇禧丢了桂林,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也被撵出了长官部临时驻地柳州,而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仅带着不到10万残兵撤到了湘东。
于是乎,抗战相持阶段,一直掌握在中国军队手中的湖南和广西大部,接连沦于敌手,第四、第九战区的辖地和兵力所剩无几,残兵败将四处逃散,部队的建制也残缺不全,完全成了一副烂摊子。
期间史迪威不断发难,继续强烈要求委员长交出军权,在美国军方的将领们看来,由美国人来指挥中国抗日军队是“摆脱中国战场困境的最佳方案”,尽管这是个很不要face的方案。
罗斯福也跟着敲边鼓,表示将晋升史迪威为四星上将并“统率全部华军及中国战场上的美军”,史迪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利用美援物资分配权玩卡脖子,他正式宣布:凡不属于他指挥的军队均不能得到美援物资。
老蒋被逼得死去活来,关上门窗认真琢磨了一下,如果交出军队指挥权,那比杀了他都难受,索性跟罗斯福强硬摊牌:
可以有条件地接受美方的要求,但绝不能接受史迪威,要求另派“富于友谊合作精神之任何美国将领”接替史迪威。
这也是老蒋的狡猾之处:不能跟罗斯福轻易撕破脸,但是必须跟史迪威彻底翻脸,先把这个与自己关系特别恶劣的“刻薄乔”撵走再说。
至于军队的指挥权,后面再想办法周旋,车到山前必有路噻。
罗斯福接到电文有点懵,没有想到老蒋敢于破罐子乱摔,经过一群幕僚七嘴八舌地讨论以后,认为二战胜利已经没有悬念,而战后的长远政治目标,其实比战时短期的军事目标更为重要,因此跟重庆政府严重交恶是不划算的。
于是美方派出总统特使赫尔利来华调研,赫尔利是个政客,意识形态要高于单纯军事,他最终给出了有利于老蒋的建议,史迪威就这样成为了牺牲品,于1944年10月被调离中国战区。
1944年11月1日,新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军总司令魏德迈少将正式上岗,老蒋总算扳回一局。
二、陆军总司令部成立
魏德迈少将(次年晋中将)到任中国战区之时,西南战局的形势更加危急,日本人已经顺着黔桂边界杀到了贵州境内,贵阳风声鹤唳,重庆上下震动,老蒋甚至有了迁都西康的打算。
更可怕的是,没有人知道日军的终极目标是哪里,如果分兵从贵州下云南呢?那么就等于抄了中国远征军的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日寇第11军、第23军其实是强弩之末,但是重庆政府的军政大员们可不知道,纷纷慌了手脚,如何收拾西南的烂摊子?
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下,魏德迈提议组建“陆军总司令部”(史迪威曾拟名为陆军前敌总司令部),用以整编和补充西南地区的各路部队,进而保卫贵阳和昆明。
早在史迪威“逼宫”时期,老蒋和幕僚们就设计出了一个应付美方的对策:将军队划分为攻击兵团(一线兵团)与守备兵团(二线兵团)两大部分。
那么未来列入史迪威指挥的,将只是其中的一线兵团,而二线兵团的部队则仍由各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如此,等于只交出去少部分军权。
这个只交出第一线兵团指挥权的设想,就是后来“陆军总司令部”组建的基本思路,现在为了挽救西南战局和应付美国人,终于付诸实施了。
在实际操作中,鉴于魏德迈的态度相对温和,重庆当局再次硬起头皮偷梁换柱,只同意把西南地区的一线作战部队交由“中美联合指挥”,纳入陆军总司令部的作战序列。
同时还强调军事主官须由中方将领担任,但美方可向陆军总司令部所辖各级指挥机构中,派遣顾问和联络官,魏德迈最后也同意了,于是老蒋很高兴地发出训令,要求陆军总司令部的诸将领和军官们:
“对于军队之整理、训练、情报、作战、后勤等诸业务,应尽量接受其建议,学习其优长,并虚怀雅量接受其批评与纠正,一扫以往虚浮骄之颓风,切盼此次西南整军之成功,完成反攻之胜利”云云。
所以要清楚,这个所谓的陆军总司令部,并不是指挥全国的陆军部队,对象仅限于豫湘桂战役后期,湘、粤、桂、滇等诸省遭到日军冲击以后乱七八糟的陆军野战部队,颇有些战时序列整理的意味,所以才又被称为“西南整军”。
1944年12月,陆军总司令部在昆明组建,既然是指挥若干战区的残部,以及云南贵州的大批驻军,总司令人选必然得是资历级别相当之高的大员,因为它的级别已经略高于普通战区。
老蒋思来想去,抗战爆发后一直坐镇中枢的黄埔系二号人物,军委会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最终获任,是年12月25日,何应钦飞抵昆明。
彩蛋砸中何应钦的原因很复杂,其一是何应钦抗战爆发以后,始终没有机会领兵作战,这是老蒋“扶陈抑何”的结果,不愿意给他军权,现在总算有个机会,确实想出去练练手。
其二是抗战之初,何应钦曾经短期担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对两广地区和军队将领还算熟悉,包括老资格的张发奎也得给面子。
当然还有其三,那就是军政部长这个肥缺,早被陈诚瞄上了,何应钦前脚刚走,陈辞修即上任军政部长。
陆军总司令部“领导班子”名单:
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兼), 陆军一级上将。
副总司令: 卫立煌(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兼), 陆军二级上将。
龙 云 (委员长昆明行营主任兼), 陆军二级上将。
参谋长:萧毅肃,陆军中将。
副参谋长:麦克鲁,美军少将(美军参谋长兼)。
陆军总部的编制完全仿照美国军制,另设有副官处处长陈又新、经理处处长金殿策、工兵指挥部指挥官马崇六、炮兵指挥部指挥官彭孟缉、军法执行监部军法监金奎璧等。
司令部机关的情报、医药、工程、通讯等各部门, 也均由中美双方军官联合组成。
陆军总司令部的组建,也是美国人企图控制蒋系军队的一个手段,一定要明白,美援从来都不是无偿的,给你东西给你钱,必有所图。
美军顾问组因此得以下到陆总所辖的师一级战斗部队,同时还在广西和云南各地,举办参谋、步兵、炮兵、摩托、工兵、译员等训练学校。
三、陆总组建四个方面军
陆军总司令部成立之初,理论上应辖部队有:中国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残)部、滇越边区卢汉部,以及杜聿明第5集团军、李玉堂第27集团军,共28个军86个师的一线作战部队。
可以看出,原第九战区的薛岳所部没有计入在内,所以第九战区的建制虽然保留了下来,但是薛岳因为长衡惨败,已经被基本边缘化了。
要知道,如果列入陆总所辖的战斗序列,那是有优先换装美械和接受美国教官训练之特权的!
汤恩伯又是从哪来的呢?1944年5月河南战场大败以后,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省边区总司令汤恩伯被撤职,狼狈回到重庆闲居。
可汤司令毕竟是嫡系嘛,所以到日军攻入黔东南时,老蒋又重新启用汤恩伯“戴罪立功”,再从其他战区抽调了八个军,由汤司令率领驰援黔桂边境地区。
给老汤新封的官,就是“黔桂湘边区总司令”,率领手下部队跟在开始撤退的日军屁股后面,“反攻”到广西境内。
彼时日寇第11军已奉命撤回湖南,所以黔桂湘边区总司令部所属部队,还打了一个所谓“桂柳追击战”,收复了广西沦陷的几个大中城市。
既然薛岳被边缘化了,那么湖南境内选中的部队,就落在了嘎嘎嫡系的王耀武第24集团军头上,该集团军原辖第73军、第74军和第100军。
大权在握的陈诚,当然不能让“土木系”的部队错过这等好事,于是一番操作下来,就把起家部队第18军也塞了进来,一并划给王耀武指挥。
经过一番折腾,前述部队在1945年3到4月间,被整编为四个“方面军”(不久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撤销),直属陆军总司令部指挥。
四、方面军作战序列
“方面军”其实是一级苏式编制称谓,北伐期间和中原大战期间,西北军受冯玉祥访苏考察军事的影响,曾经编组过这一级建制(红军亦然)。
而逐渐向西方军制学习的老蒋,对这个称谓之前并不感冒,这也是实在没得可用了:路军、军团、集团军、兵团的编制,之前都用过了。
至1945年1月,经过调整后的陆军总司令所属战斗序列如下:
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原滇越边区部队整编而来,司令部驻云南蒙自。
下辖:第52军、第60军、(云南)第2路军、昆明行营炮兵团和工兵团。
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原第四战区部队整编而来,司令部驻广西百色。
下辖:第46军、第62军、第64军和司令部直属部队。
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原黔桂湘边区部队整编而来,司令部驻贵州贵阳。
下辖:第13军、第20军、第26军、第71军、第94军。
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原第24集团军部队扩编而来,司令部驻湖南洪江。
下辖第18军、第73军、第74军、第100军。
陆军总司令部还下设昆明防守总司令部(总司令杜聿明,辖第5军、第8军)、中印公路东段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黄琪翔,辖第2军、第53军)。
另有总司令部直属部队第54军、新编第6军和六个特种兵团。
说明一下,此时陆总所辖部队数量比初建时略少,因为远征军的部队后来并未全部划归其指挥。
五、方面军的编制级别
这四个方面军的军事主官被称为“司令官”,与各大战区的“司令长官”和各集团军的“总司令”官衔都不相同,所以历史爱好者对这个编制的级别比较模糊。
实际上,研究抗战末期方面军这一建制的级别,重点在于两条:所辖部队规模和主官的军衔。
准确盘点的话,其实每个方面军的理论所辖兵力是有规定的,那就是分辖四至六个军不等(期间有调整),大约相当于两个集团军的兵力(注意集团军既有两军制也有三军制)。
所以方面军的级别肯定是在“集团军”之上,这一定毋庸置疑。
至于主官军衔,抗战时期的大型战区司令长官,军衔必须是挂三颗星以上的(陆军一级上将、二级上将或者中将加上将衔),否则肯定是没戏的,因为“资望不足”。
然而在四个方面军司令官中,只有张发奎和卢汉才是陆军二级上将衔,汤恩伯和王耀武都挂着二颗星呢!这样结论就很清晰了,“方面军”的级别是在集团军之上,却又在大型战区之下,属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建制。
一定要界定级别的话,其实属于“副战区级”,比如卢汉的滇越边区的主力即为两个集团军,而汤恩伯曾经指挥的“鲁苏豫皖四省边区”和“黔桂湘边区”,这些所谓的“边区”也是副战区的级别。
汤恩伯当时正是以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的职务,兼任“鲁苏豫皖四省边区总司令”,这都充分印证了方面军的大致级别。
注意了,汤恩伯此时只是“陆军中将”的铨叙军衔,挂二颗星,他晋升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挂三颗星,已经是抗战胜利后1946年2月的事情了。
而黄埔三期的王耀武,此前的军衔仅仅是“陆军少将”(中将职务军衔),擢升其为方面军司令官,等于是铨叙少将衔当上了战区副职,是完全不合规的。
这就尴尬了,因为抗战时期原则上是不晋升“铨叙军衔”的。但是老蒋属意这个心腹爱将,于是授意军事委员会铨叙厅,给王耀武破例晋升了“陆军中将”。
王耀武因此能够顺理成章晋升方面军司令官,其铨叙陆军中将的时间,还要早于一票黄埔一期生、二期生。
这事没地方说理去,谁让王耀武是铁杆嫡系,谁让第74军战功累累,谁让老蒋特别欣赏呢,总而言之,王耀武能跟老资格的卢汉、张发奎、汤恩伯并驾齐驱,成为方面军司令官,确属破格提拔。
比较吃亏的是北伐名将张发奎,本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当得好好的,瞬间成为桂柳会战惨败的背锅侠,其实他的责任真心不大,因为战役期间桂军都听白崇禧的。
于是在陆军总部的组建中,张发奎一下子从正战区职务,被调整为副战区职务,憋屈得一塌糊涂。至于卢汉和汤恩伯,职级都属于原地踏步,前者有地主之便,后者是换了个地方官复原职。
六、方面军番号的撤销
陆军总司令的所属部队,经过美械加强和美式训练后,一跃成为当时装备最好、跟美方关系最近的一批部队,占美械和半美械部队的绝大部分。
可惜整训完成没有多久,日本就投降了,这些部队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期间只有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和第三方面军一部,取得了一次真正的“湘西大捷”。
在湘西会战中,陆军总司令部即设前指于湖南芷江,何应钦亲往坐镇。日本宣布投降后,陆军总部随即进驻南京,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投降。
陆军总司令同时电令,所辖各方面军分区接受当地日军的投降,具体的任务分配是:
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奉令率第52军、第53军、第60军等部,进入越南北部主持对日受降。
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奉令率部进入广州,配合就近接收华南地区城市,并主持对日受降。
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奉令率部空运到南京上海沿线一带,司令部驻无锡,接收该地区的日军投降。
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奉令接受长沙地区日军投降,同时配合九战区薜岳、六战区孙蔚如接收武汉、南昌等地区,并主持对日受降。
另调第一方面军的52军、第三方面军的13军海运前往东北,随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接收东北地区。
时间到了1945年底,随着老蒋重新调整军事机构和作战序列,四个方面军的番号和司令部一体撤销,原辖部队分别划拨给各行营、绥靖公署、绥靖区指挥。
比如第四方面军的第18军划入武汉行营、第73军划入第二绥靖区、第74军担任南京警备、第100军划入第一绥靖区等等。
这也就意味着,组建仅仅一年时间的“方面军”编制,至此就寿终正寝了,卢汉、张发奎、汤恩伯和王耀武也都被任命了新的职务。
不过陆军总司令部这个机构却保留了下来,到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南京国防部”时,陆总成为其下一个专门的军种司令部。
1946年5月,顾祝同接替何应钦的职务,成为第二任陆军总司令,但是这个时期的“陆总”,已经不再是作战指挥机构,更没有直接下辖的作战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