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记忆】国之殇,心之颤

这个时候,一个月后就到中秋,广州还是闷热,腾冲却是气候宜人,气温23摄氏度,晚上还得盖被子。时常下着小雨,花带雨滴,更显娇嫩、纯洁。

广东广播采访小组一行5人都是第一次到这里,白天去了国殇墓园。那里,竹林,古树,幽径,地上有土壤的地方都开满鲜艳的花。是的,心情有些许凝重,画面定格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的尽是整个山包的一块块墓碑。

在腾冲,我们见到了一群澳门来的中学生,他们老师带队,利用暑假专程来,来瞻仰这里的英灵,来了解一段历史。

腾冲,中国西南边陲的一座小城,茶马古道从这经过,千百年来,这里就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口岸。

平静的小城,曾经遭受残酷的战火,滇西大反攻,这里已经不能用废墟来形容,而是称作焦土腾冲。

一位远征军的营长回忆说:“焦土抗战过后,腾冲每一片树叶上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栋房子可供临时避雨之用。”

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滇西抗战是抗战历史上悲壮的一页。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在重庆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政府筹组远征军约10万人兵力先后入缅协防。日军避开了在曼德勒的中国远征军主力,切断了远征军的后路。我国西南唯一的陆上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也被切断,造成日军入侵云南之势。

1943年初,日军势力向北延伸,这样,怒江以西约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落入敌手,云南由抗日大后方变成了最前线。

为了收复滇西失土,打通滇缅公路,使盟国的援华物资顺利进入中国,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发起了滇西反攻。

滇西抗战纪念馆段生馗馆长说:“部队渡过怒江后,进攻到腾冲附近,这段时间经历了三、四十个战役,每个战役,不管是部队,还是民伕,都有很大的牺牲。腾冲的战斗是一间屋子一间屋子进行的。楼上是敌人,楼下是我们。隔壁是敌人,这边是我们。一寸一寸地推进。”

部队将日军残敌全部围困在腾冲城内,与敌人展开殊死巷战。经过43天,于1944年9月14日,将日寇全部歼灭,收复了腾冲。

军民一片欢腾,腾冲人民受凌辱的859个日日夜夜结束了。

此次战役共歼灭日军6000余名,而远征军官兵也阵亡9168名,盟军官兵阵亡19名。

这些或年轻,或年长,或留下姓名,或没有留下名字的战士,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搏杀中,他们用军人极为悲壮、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对祖国和民族的誓言。

腾冲光复后,摆在地方当局和广大人民面前的任务是重建家园。可是,腾冲人民首先想到的是,为解放自己而牺牲的英雄们。

“理应丰碑伟冢,以纪英烈,俾边人春秋祭享,永志不忘。”在当时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拨出专款,全城百姓、海外华侨也慷慨解囊,积极投身到国殇墓园的建设中。

“当年,建国殇墓园,请来上海师傅,找木工,做木活,叫民伕,平地基,挖土方,一天上百人一起干活。七、八个月才见模样。”

国殇墓园选址在气势雄伟的来凤山。1945年1月初动工,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8周年纪念日才落成。国殇墓园整体布局呈东北宽,西南窄的钟型,寓意警钟长鸣。

位于钟口的大门,由李根源题写“国殇墓园”石刻匾额。

正中耸立着巍峨雄伟的纪念塔,塔身呈方锥型,犹如一柄出鞘的长剑,直指云霄。

烈士墓以塔为中心,呈辐射状。墓碑按作战序列,呈纵队排列。

碑上刻有烈士的英名及军衔,碑下埋葬烈士骨灰,共计3346方。墓群如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民族维护独立,保护和平,敢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拾级而上,仿佛,站在两旁的是威严整齐的战士。

忠烈祠的右旁是2004年重修的盟军碑,墓碑由1个主碑和19个副碑组成,主碑上刻有中英文对照的碑文,副碑上刻有19名盟军烈士的英名及军衔。

这座墓碑就是为了纪念牺牲在腾冲的外籍军人,彰显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并肩战斗,视死如归。

“国殇”出自屈原的《九歌·国殇》,其意原指未成年而战死的楚国战士,后引申为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

国殇墓园有一座远征军娃娃兵的塑像。我们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照片中看到了这些真实的、充满稚气的面孔。

这是一位美国记者拍摄于1944年12月5日的照片。这个少年仅仅10岁,隶属于将在缅北密支那机场登机回国的部队,也就是中国驻印军第六军。他头戴英式钢盔,身穿美式夏季军装,在摄影师的镜头前显得十分腼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老兵们叫惯了他“小鬼头”。他是一名中国远征军的士兵,也许他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成员。不知道他明不明白战争的真实意味?更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远征军的行伍中?

李乐贝,年仅12岁,上等兵,已经入伍一年,是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队列里最年轻的士兵。他曾经连续向日军投掷了两整箱手榴弹,为自己创造了毙伤日军的记录。

李占宏,年仅13岁,已服役两年,仍然稚气十足,面对镜头作微笑状。

远征军杀入缅北后,美国人惊讶地发现,这些部队中出现了大量稚嫩的脸庞,他们还都是些孩子。这些少年兵中,有些年仅十二三岁。照片上的他们,若不是穿着军装,扛着大枪,那就是一个小娃娃。但就是这些娃娃,在国家面临危险的境地时,也加入了抵抗的行列。也许因为年纪太小,对死亡没有什么概念,所以战斗中他们极为勇敢,悍不畏死。

战争已远去,仇恨应该化解,但是记忆必须永远地保存下去。

这座墓园有个特别之处,大门左侧,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筑有“倭塚”一座,埋日军三具尸首于其中,并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名“倭塚”。滇西抗战纪念馆伯绍海副馆长说,“这样的安排,估计别的地方没有,一是以证侵略者的失败,二是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展示中国人的宽心。”

国殇墓园这座用烈士鲜血铸就的丰碑一直矗立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与来凤山上的松涛林声一道向人们述说着那段悲壮惨烈的英雄史诗。

有首名叫《丁香花》的歌这样唱,“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啊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啊有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

是的,国殇墓园,一种信念的坚守;腾冲人,一生一世保护它。

(采访牛日成、刘宸劭、陈红艳、郑慧敏、何新仕,执笔何新仕,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