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大唐恐袭事件,宰相武元衡在家门口遇刺

来源:长江古今谭

唐宪宗元和十年六月三日早晨,一条消息便传遍长安,震惊朝野,大唐首辅武元衡遇刺身亡!

此日凌晨,天还没亮,大唐宰相武元衡从家出来准备上朝。从他的靖安坊府邸到朝门有一道专修的沙面大路,加上长安城治安很好,武元衡虽身为首辅,身边随从并不多。刚出靖安坊东门,忽有人从路旁窜出来,吹灭灯笼。前导的警卫加以呵斥,这时路旁有暗箭射出,射中警卫的肩膀。其他随从和贼人厮杀,贼人且战且退,渐渐引导随从远离武元衡的坐骑。这时又有几个歹徒窜出来,用木棍打击武元衡的左腿,拉着他的坐骑反向而去。等到随从返回,见武元衡倒在血泊之中,头颅已被割去,断气身亡。

当朝宰相竟然在京城喋血街头,这是大唐开国二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唐宪宗雷霆震怒,下诏严查。不久,就查明这些歹徒是镇州节度使王承宗和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派遣。

这两个节度使为什么派刺客刺杀武元衡呢?这事要从唐宪宗说起。

一心雪耻的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是大唐的第11位皇帝,他登基时27岁,正是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时候。

幼年时的李纯亲身经历了祖父唐德宗和父亲唐顺宗时期藩镇动乱之苦,所以自他懂事以来,就决心要解决这个危害国家多年的大问题。

唐宪宗登基之初,急于恢复朝廷的威严,结束几十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他说:“今两河数十州,皆国家政令所不及,河湟数千里,沦于左衽。朕日夜思雪祖宗之耻,而财力不赡,故不得不蓄聚耳。”为此,他“苦身焦思”,览阅国史,探讨安危理乱的措施。

他制定了先稳固自己和东南财赋重地,先易后难,逐步平定藩镇的计划

由于安史之乱,北方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安史之乱后,北方的藩镇互相勾结,所征收的赋税,据为己有,不上交中央,唐政府的税收主要依靠江南地区,所以唐宪宗整顿财赋主要是整顿江南的财赋。

他任命李巽为盐铁转运使,掌管江淮财政的整顿。李巽是继刘晏之后的理财专家,他上任之后,“掌使一年,征课所人,类晏之多,明年过之,又一年加一百八十万缗”,元和元年(806),收入粜盐虚钱1128万贯;元和二年,收入13057300贯;元和三年,收入达17815807贯。由此可见李巽的整顿效果十分显著。

精简冗散机构人员,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元和元年唐宪宗接受门下中省的建议:“吏员可并省者并省之,州县可并合者并合之”,到元和六年并省内外官共计八百余人,诸司流外一千七百六十九人。

此外唐宪宗还改革税赋制度,兴修水利,发展漕运等,这些举措都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的发展和漕运的畅通,巩固了大唐的财源重地,还为唐宪宗平藩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初战告捷

首先蹦出来挑事的是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刘辟是西川节度使韦皋的副手,他在韦皋死后没有申报朝廷批准就擅自作为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事后才向朝廷报告了此事。

唐宪宗拒绝了刘辟的要求,他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袁滋为西川节度使,把刘辟调入京城任给事中。刘辟拒不奉诏,不肯入京。

当时唐宪宗刚登基不久,政局不稳,于是就妥协了。他封刘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暂时主理西川事务。

但刘辟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他上书要求兼领西川、东川、山南西道在内的“三川”之地。在遭到拒绝后,他又出兵侵犯东川,想用武力逼迫朝廷就范。

唐宪宗想要出兵征讨,但遭到多数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巴蜀之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刘辟在西川经营多年,不好对付。一旦征讨失败,会重蹈覆辙,引起各地藩镇的动乱。

这时宰相杜黄棠站出来支持唐宪宗,他历陈唐德宗对藩镇姑息忍让的教训,主张“以法度整肃诸侯”。

德宗自艰难之后,事多姑息。贞元中,每帅守物故,必先命中使侦伺其军动息,其副贰大将中有物望者,必厚赂近臣以求见用,帝必随其称美而命之,以是因循,方镇罕有特命帅守者。陛下宜熟思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肃诸侯,则天下何忧不治!——《旧唐书》

杜黄棠的一番话坚定了唐宪宗武力解决藩镇叛乱的决心。他任命杜黄棠推荐的高崇文为主帅,出兵西川,只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刘辟的叛乱。朝廷收回了对西川的管理权。

初战告捷,唐宪宗平定藩镇计划迈出了第一步。

削藩并不难

西川叛乱的同时,夏绥节度使留后杨慧琳也举兵叛乱。唐宪宗下诏让河东、天德军合力进击,后来因为夏州内部发生叛乱,杨慧琳被部下所杀,夏州的叛乱轻易地被平定了。

元和二年(807年)十月,镇海节度使李锜也叛乱了。李锜为政残暴,百姓恨他咬牙切齿。西川、夏绥平定后,“藩镇惕息,多请入朝”。李锜心里也不踏实,就假装请辞。没想到唐宪宗当了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左仆射,命他不日来京。黔驴技穷的李锜起兵造反,而唐宪宗早有准备,立刻派淮南节度使王愕讨伐。还没等战争打响,李锜就被活捉。

唐宪宗即位二年多点,就顺利平定了三处藩镇,极大震慑了藩镇节度使的嚣张气焰,让他们不得不收敛。但有些割据已久,跋扈成性的藩镇还很骄纵,不把朝廷发在眼中,尤以淮西、淄青两镇为甚。经过几年修整后,唐宪宗开始着眼对付淮西和淄青两镇。

淮西大捷

淮西是有着几十年割据传统的大镇,自从大历十四年(779年)李希烈窃据以来,各节度使无不称雄一方,抗拒朝廷。

元和九年(814年)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故。他的儿子吴元济在没有朝廷批准的情况下,自任为吴少阳的留后,开始领兵作乱。

吴元济“年位俱卑”,手下很多将领不服气,集团内部不稳定。唐宪宗见时机成熟,就命严绶为招抚使,率领大军讨伐淮西。

严绶的才略,不能胜任统领各路军队的职务,各路兵马都不愿主动出击,战争进展并不顺利。忠武节度使李光颜率先出击,斩杀了几千个敌人,打破僵局。正在局势好转之时,京城发生了刺杀武元衡、裴度的恐怖事件。

但这次恐怖袭击并没有吓退唐宪宗,反而让唐宪宗对藩镇的恨意进一步加深。武元衡死后,唐宪宗马上拜幸免于难的裴度为相,也以此表明自己平定藩镇的强硬态度。

元和十一年八月,裴度亲自到淮西督战。裴度的到来改变了淮西的局势。他命李光颜负责北线作战,南线则交给李愬。李光颜为报答裴度的知遇之恩,在北线猛攻,吴元济被迫把军队主力调往北边,给李愬创造了留名青史的机会。

蔡州是吴元济的军事中心,当时吴元济就坐镇蔡州指挥。此前,李愬已经切断蔡州和与申、光二州的联系,蔡州已成为一座孤城。李愬决定奇袭蔡州城,擒贼先擒王。

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初十,李愬乘风雪大作,敌人松懈之机,率领9000精兵,急行了70余里,到达了蔡州城下,而守城的却浑然不觉。李愬率军进入蔡州城,包围了吴元济的牙城。十二日,吴元济束手就擒,历时三年之久的淮西之乱终于平定。

最后一战

淮西之乱平定后,横海节度使程权、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幽州节度使刘总在中央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下,纷纷归附。派人刺杀武元衡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也表示愿意质子割地。

原来吴元济叛乱后,感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朝廷大军,就向王承宗和李师道求援。他俩先派人到主持朝政的武元衡那说情,遭到武元衡的叱责。于是制造恐怖事件,以为只要武元衡等一死,唐宪宗自然会放弃削藩的举动。

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也,请密往刺之。元衡死,则他相不敢主其谋,争劝天子罢兵矣。

及吴元济反,承宗与李师道上书请宥,教其将尹少卿为蔡游说。见宰相语不逊,武元衡怒叱遣之。承宗怨甚,与师道谋,遣恶少年数十曹伏河阴,乘昏射吏;吏奔溃,因火漕院。人趣火所,斗死者十余辈。

这一刺杀活动只是暂时打乱了唐宪宗的作战部署,给了吴元济一个喘息的机会罢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李师道,不久就反悔,不愿质子割地。元和十三年七月,唐宪宗将兵锋最后指向淄青。

元和十四年二月,在唐政府的政治压力和军事进攻下,李师道部下反正,李师道身首异处。淄青只用了八个月就告平定。

自此,“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河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在元和末年终于出现了国家统一、中央强盛的中兴局面,历史上称为“元和中兴”。

唐宪宗平藩成功的原因

在唐朝后期,力图加强中央集权的皇帝不止唐宪宗一人,为什么唯独唐宪宗能平藩成功呢?经济方面的原因前面已讲,下面主要从敌我两方面去分析。

一、唐宪宗的平藩决心最坚定

可能是唐宪宗的“耻感”最强烈的缘故吧,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诸多皇帝当中,唐宪宗的平藩立场是最坚定的。从小到大,从未改变。

这个我们还是拿武元衡遇刺来谈谈。王承宗和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御史中丞裴度,大规模地纵火,制造的恐怖气氛,着实吓傻不少人。宰相韦贯之“数请罢兵”,另一个宰相李逢吉“虑其成功,密沮之”。还有不少大臣也建议罢兵,甚至还有人提出罢免裴度来安慰王承宗和李师道。

但唐宪宗并没有被武力威胁吓到,也没因群情众议动摇决心。而是毅然提拔裴度为相,向各藩镇表达自己的强硬态度,他说:“若罢度官,是奸计得行,朝纲何以振举?吾用度一人,足以破此二贼矣 ”。

二、唐宪宗组成了强有力的平藩指挥决策系统

唐宪宗知人善任,用人得当,先后把杜黄棠、李吉甫、裴垍、李绛、武元衡、裴度等擢诸相位,委以重任。这些人都是一时之选,在平藩上都做出了显著成绩。

如刘辟叛乱时,唐宪宗想要平叛却受到群臣的阻扰,唯有杜黄棠、李吉甫力主用兵。他们还帮助唐宪宗选择将帅,出谋划策,终于取得平定西川的胜利。

武元衡识破镇海李锜佯装归顺,伺机反叛的伎俩,力劝唐宪宗荡平浙西,巩固了江南财源重地。

淮西战事时,先是李吉甫运筹帷幄,李吉甫死后,武元衡继而主持讨伐。武元衡以身殉职后,裴度又继之,还冒着危险,亲临前线督战,直至平藩胜利。

唐宪宗敢于放权,军国枢机,尽归于宰相,由是“中外咸理,纪律再张”,收到了垂拱而治的效果。

三、唐宪宗的用兵策略正确

唐宪宗吸取了祖父唐德宗同时用兵强藩,最终失败的教训,采用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策略。除了元和十一年同时用兵淮西、成德外,其他都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一个藩镇,等到胜利后,再开辟新的战场。

唐宪宗虽手中有15万的神策军,但唐宪宗平叛的主力是藩镇兵。比如元和十年,征用的十万兵,全是各道的藩镇军队。讨伐李师道时,命“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共讨之”。这是唐宪宗“以方镇御方镇”的策略。

唐宪宗采用“以方镇御方镇”的策略,利用其内外矛盾,合之威、诱、利、导,从中操藩制藩,权归朝廷。

四、藩镇势力减弱

前面从唐宪宗的角度谈了三方面成功的原因,下面再从藩镇的角度分析下:藩镇节度使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力量大不如以前了。

唐宪宗时,全国共有47个藩镇,藩镇已有碎片化的倾向。在藩镇林立的状况下,必然实力下降。而中央通过维持藩镇势力均衡,达到互相制约的效果。

藩镇之间也存在矛盾,彼此之间,互相防备。

手下的牙兵骄悍蛮横,藐视上官,稍不如意,就发动叛乱,节度使都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财力来安抚、讨好这些骄兵悍将。

藩镇的内部成员构成发生了变化,一代不如一代。

向所与安、史同逆矫厉自雄者,死亡尽矣,嗣其僭逆者,皆纨袴骄憨、弋色耽酒之竖子也。其偏裨,则习于叛合、心离志怠、各图富贵之庸夫也;其士卒,则坐糜粟帛、饮博游宕之罢民也。——王夫之《读通鉴论》

结论

唐宪宗让分崩离析的唐朝基本归为统一,即使有些是表面归顺。即便他执政后期,宦官专权愈演愈烈,成为藩镇割据后唐朝又一大弊病。这些都不能妨碍唐宪宗成为安史之乱后最有作为的皇帝,他“使唐帜重新飘扬于全国大地,也使唐祚得以多绵延了一个世纪”,就凭这,唐宪宗无愧于“第三天子”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