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泞之路:胡志明小道争夺战
来源:燃烧的岛群
东南亚边缘一直是火爆的热点地区。无论是旧的殖民者法兰西还是新的殖民者美利坚,都在这里和越南民主共和国(DRV)打得不可开交。势力渐衰的高卢人只拥有少量的军队和相对落后的武器,最终在和北越的交战中败下阵来。但是这次前来的是装备精良,科技实力雄厚的扬基人,他们的表现怎么样呢?
图1.奠边府战役胜利,越南赶跑了法国人
越南像朝鲜一样分成了南北两方,而北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是铁了心地要推翻南边的越南共和国(RV)。北越游击队熟练地入侵南越领土并不断进行小规模的袭扰战,在实力壮大以后他们不断发起大的攻势,甚至是动用数个师的大规模战役。这样的局势是懦弱无能的南越政府所无法应对的,美国人此时强势介入这场战争。在初期的交手之后,美国人建立了自己的绝对军事优势,北越无法在一场硬碰硬的战斗中取得什么理想的战果,所以他们很快转入小型而频繁的游击战。
图2.美军陆航掩护南越部队进攻
美国人为此很头疼,要知道反游击战的关键不是消灭敌方有生力量,而是尽可能摧毁敌军的补给来源,没有足够稳定的后方的游击战是不可能成功的。北越能不断地从北方获得人力和物资增援,这条补给线不仅穿过非军事化边境地区,也沿着所谓的胡志明小道穿过邻国老挝(北越称之为长山战略补给线)。北越在1959年最初只是通过人力进行运输,之后改成了自行车和一些巨兽——大象。到了60年代,随着北越获得的技术装备增加,北越军队的机动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改善了道路质量使之能够通行机动车并且改用卡车来进行后勤运输。
图3.胡志明小道,可以看见路线紧贴着越南边境,并且一部分在老挝(LAOS),一部分在柬埔寨(CAMBODIA)境内
多年来美国人一直试图摧毁或者至少使这条战略通道丧失一部分的机能,但在东南亚植被茂密的条件下,这个行动显得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老挝是联合国认证的中立国家,虽然它背地里和北越勾结,但美国人不能直接进攻老挝领土。为此,美国政府需要别的,更加现代化的解决方案。1961年开始,中央情报局(CIA)的行动小组就秘密地在老挝境内活动,不仅标记,测绘北越补给线,更是进行一些小规模的破坏行动。不过这样的损害对胡志明小道来说是不够的。在1964年,与老挝政府达成协议之后,美国人发起了代号桶滚行动(Operation Barrel Roll)的非正式空袭行动。这是一次对北越补给线的空袭,美国人没有公开,挨炸的老挝和北越同样没有吭声,无数肮脏交易下的是黑色幽默般的默契。CIA的军事小组成员用石头或树枝形状外壳包裹的无线电信标标记了胡志明小道的重点路段,1966-1967年,战术航空兵对胡志明小道的老挝段进行了103148架次的空袭,战略航空兵则飞了1718架次。
这样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所以1965年,阶段性的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也开始了。不过根据打击效果评估,美国人失望地发现,无论是雷霆还是闪电,对北越补给线的打击都没有预想得那么大。
图4.一架A-4天鹰正从航母上起飞准备参加滚雷行动
美国人有着一种天生的科技崇拜感,认为科技的力量能够帮助美利坚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行得通。所以1966年,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R. McNamara)找来了大批的科学顾问,向他们寻找“解决”北越的方案。科学顾问们提出了一个计划,用雷区,铁丝网和其他工事组成的隔离带来彻底阻隔南北越,就像是南北朝鲜所做的那样。它将横跨整个南越和老挝,长350公里,宽500米,途中会设置海军陆战队的据点来巡逻和保护隔离工事(马润总是抽到下下签)。这样胡来的计划自然遭到了军方的反对,他们提出这里不是朝鲜,在密林中建造隔离点既费时费力,而且缺乏足够的能见区域会使得哨站很容易遭受攻击。不管怎么说创建这个系统需要6-7个师和整整4年的工作,中途还会遭到北越的阻挠,能不能完工还说不定呢。
图5.肯尼迪(左)和麦克纳马拉(右)
然而麦克纳马拉委托国防分析研究所分析这个计划则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该计划的一组科学家(按领头人的姓氏命名为“杰森小组”)确定了一个更合理的时间——一年即可。国防部长大人非常满意,在1967年1月批准了该项目的实施,并且赋予了该项目绝对的优先权:无限制的资金,不按顺序的采购等等。一个研究小组立刻就组建完毕,在经费无限制的近乎理想的科研环境下,他们提出了很多新奇的想法,有些看起来很有效,有些则显得异想天开——有人提议训练一些鸽子,让它们习惯飞进卡车里,然后在它们的身上绑上炸弹投放在胡志明小道上。是否是个残忍的手段暂且不提,如果鸽子们回头来找美国人的卡车就糟糕了,所以这个计划迅速被否决了。
图6.北越士兵穿过胡志明小道
军方自己也会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他们要求科研小组利用昆虫来打击北越游击队。项目的计划首先是寻找一些最具攻击性和杀伤力的昆虫,比如蚂蚁和蜜蜂,并且引导它们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攻击。科研小组开始了一种特定化学试剂的研究,这种化学试剂会刺激昆虫,提高它们的攻击性。试剂分两种方式投放:第一种是在空中撒布内含这种试剂的胶囊和安瓶,这些容器掉在地上碎裂以后,试剂会以气体形式渗出并黏着在该区域的人员身上以吸引昆虫。另一种方法是以液体形式投放在北越使用的水源附近,本来还提出过“毒源”(在水里下毒)的计划,不过担心受到国际谴责被军队否决了。进行了多次试验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计划在1966年就被叫停了。
隔离带周边还需要布上地雷以进行先期预警与区域拒止。实际排布过程中还要担心北越的夜间排雷和反制布雷以杀伤美军工兵,为此必须得到北越移动渗透的预警和详细路线。科学家们提议利用地震和声学探测器来掌握北越渗透的时间和路线,1967年夏海军陆战队开始了相关的工作。该项目被称为染料标记计划(Project Dye Marker),9月正式对外宣布并被媒体称为麦克纳马拉防线。雷场的检测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布置好的检测器,在附近巡逻搜集信号的飞机的中继传导以及1967年在泰国建立的信息处理和情况控制中心。
图7.探测器使用示意图
该系统的测试于年底在老挝东南部开始(老挝的子系统被称为马斯尔肖尔斯——Muscle Shoals),这些传感器有助于探测运动和确定地雷爆炸。值得一提的是,当越共在1968年初围攻美国的溪山基地时,尚未使用的传感器立刻被送往那里,316个传感器分44批由飞机投放。据美军估计,这些传感器至少探测了40%的敌军活动,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早期预警。4月溪山的战事告一段落,雷场传感器的建设得以继续进行。
图8.在老挝境内投掷传感器
1968年,滚雷行动以一种尴尬的姿态结束了:一方面,美国人确实轰炸了许多重要的目标,在大规模空袭和空战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实际上这些后方的战果对前线的帮助没有想象得大。美国人决定将手头的航空力量集中起来对付北越的补给线,这才是当务之急。由于此时相关的雷场传感器在仓库里还存了不少,美军决定先不管隔离带的建设,先拿来折腾胡志明小道,行动代号白色冰屋(Operation Igloo White)。
在此不得不吐槽一下美国人杂乱的行动代号。美国人是各种或离奇或听上去凶猛的代号的狂热爱好者。我能理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避免泄密,用不同的代号来躲避敌军的密探。但既使用字母做代号,例如Y行动(Operation Y),又会用一些特殊名词做代号,例如弧光行动(Operation Arc Light)——1965年至1973年美军战略空军主导的大规模空袭,特征是B-52同温层堡垒的大规模遮断式轰炸。这些代号的繁多和滥用使得研究越南战争时会对着数百个行动代号不知所措,更别提这些代号还有着自身的演化:在白色冰屋行动(Operation Igloo White)中对胡志明小道的直接攻击被称为突击队猎杀行动(Operation Commando Hunt),而操作中心使用传感器对空袭单位进行引导则被称之为突击队螺闩(Operation Commando Bolt),虽然很形象但确实非常麻烦。
图9.弧光行动中的B-52机群
传感器不仅能够确定胡志明小道的正确方位,还能记录路径上的人员的活动规律。以此可以分析出哪些是北越军队休息,加油的地点,或者运输队的日常行驶时间表。对空袭的行动归属权也有些变扭——突击队猎杀行动是由空军飞机主导的,所以信息监测中心无法直接呼叫打击,他们只能将信息传输到空军总部,再转交给西贡的美军指挥部,然后再发给华盛顿,由华盛顿研讨结束以后再确定打击的次数和规模。传感器也无法告知检测中心车队目前的确切位置,只能划分出交通繁忙的区域。另外由于空袭都是在密林中进行的,轰炸效果评估一直存在困难,进行轰炸评估的飞机有时甚至会被北越伏击——他们知道炸完之后肯定会有人来评估效果。
图10.地勤正在准备探测器撒布器
旱季时交通量增加。在1971-1972年期间,传感器记录了多达20000辆卡车通过,这些卡车给北越带来了相当数量的物资,支撑他们发起了72年声势浩大的复活节攻势,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美国空军汇报说每年的空袭都能摧毁数千辆的卡车,CIA则反驳说这个数字最起码得砍掉75%,空军则反咬一口称CIA传感器的数据一直不可靠,导致空袭效果不理想。其实北越早就发现了传感器的存在并且采取了一定的反制措施,由于在密林中寻找伪装良好的传感器过于困难,更常见的做法是扰乱传感器的信息收集。通用的做法是将一群水牛赶进森林里并不会使用的区域,区域附近的树干上挂上铁桶来加大回声以制造一个假的密集活动区域。另一种方法是在密林中铺设原木,这样装甲车辆在行军的时候就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当然一直东躲西藏也不是办法,北越很快加强了他们的对空武器。在1966-1967年的白色冰屋行动开始之前,美国人在老挝就遭受了132架飞机和直升机的损失。
图11.北越防空炮组和被击落的美军C-119
美国人还考虑通过破坏密林植被使北越的运输线暴露出来,他们在传感器探测到的强度最高的地方喷洒落叶剂——牧场之手行动(Operation Ranch Hand)和小道灰尘行动(Operation Trail Dust)。除此以外,美国空军还进行了地形和气象方面攻击的尝试,轰炸机轰炸了山脚下的斜坡,导致山体滑坡,并且进一步空袭河流岔口使其改变路线变成山洪以期淹没补给线路。高空中还有飞机向云层喷洒碘化银试剂,造成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以加大山洪的效果。从1967年到1972年,共进行了2000次山洪空袭行动。除此以外,美国人在代号为突击队熔岩(Operation Commando Lava)的行动中,还向路线上泼洒了数吨肥皂粉,这些肥皂粉和雨水混合的时候,会把路面变成湿滑的泥浆。北越用大量的竹席覆盖着泥浆路面上才勉强能人力通行,至于机动车和坦克就别想了。
图12.正准备装上C-130的落叶剂存储罐
1972年,轰炸的重心从老挝转移到北越,在后卫行动II(Operation Linebacker II)的框架下加强了对北越后方的空袭。此时,在老挝已经布置了20000枚传感器,共花费27亿美元,雷区传感器5年间的维护又花掉了整整50亿美元。要知道,一枚用来登月的土星五号的造价不过才6.5亿美元,这还是平摊了整个土星五号项目的所有成本得出来的!1972年美国要离开越南了,白色冰屋行动随即中止,泰国的监测中心也即刻拆除,设备运回美国,不过由于北越复活节攻势的关系,对北越的空袭行动反而增加了。
图13.泥泞的胡志明小道
布置在胡志明小道上的传感器有许多种,既可以由飞机和直升机空投(AD,即Air Drop)也可以用81mm迫击炮发射(MODS 81mm),不过非常精密的传感器分区总控器(GSID)必须由士兵亲自安装到密林中,用于区域总控以及较远距离传输信号,通常由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来完成。这些传感器有一个控制面板,在安装之前,可以设置工作模式、识别码、灵敏度等。GSID有一个内部检波器,但也可以用电缆连接一个外部检波器。
图1.GSID总控传感器
GSID会总控一个分区的各种传感器:地震检波器(SID)、磁性探测器(MAGID)、多种声学探测器等等,这些传感器的布置一般都是空投。起初,美国人将传感器伪装成10cm长的狗粪便,称之为“Tardsid”。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是一个大错误——胡志明小道上并没有狗,之后的传感器就改成植物外形以迷惑北越人。
传感器的布置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工将装有GSID的金属迷彩箱安放在检测区域中心,GSID附有一个电池和一个无线电发射器。它们以连续模式工作,电池可以持续30天。
第二阶段空投带有降落伞的声学探测仪,第三阶段会由空中投放空投式地震检波器(ADSID),传感器是一个尖头圆柱体,上面带有植物形状的传输天线。在60-150米的高度直接投放,让尖头一端插入地面。开始工作后,传感器可以感知车辆运动带来的地面垂直振动。
最终阶段是综合检测系统(ACOUSID),配备了两种类型的传感器和三种工作模式:连续、由声音信号激活和远程激活。它们可以记录信息,并在中继飞机的要求下传输信息。传感器能够识别出直升机和汽车的不同信号,为后方人员判读信息提供了很精准的参照。
图2.ADSID传感器
探测器虽然很有效,能够较为精确地判别北越的车队线路,但对于穿着胶鞋行动起来几乎没有明显特征的北越士兵就没什么好的办法了。不过美国军方自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向密林中投放大量的砾石地雷(gravel mines),这些地雷外形上是一个个绿色或棕色的迷彩小袋,内含叠氮化铅和粗磨玻璃作为主要杀伤来源。地雷内含的炸药对震动极度敏感,只要周围震动大一点就会引爆所以不需要引信。
为了使得地雷能够运输并由空中投放,地雷会浸泡在氟利昂113液体中储存。脱离液体投放到空中后氟利昂将在3到8分钟内蒸发,从而使地雷开始运作。地雷的规格不一,有只起到向周围探测器报警的“纽扣雷”到大型的人员杀伤地雷。虽然威力不足以直接杀死一个人,但它们能够伤害任何踩到它的人。较大的地雷有着简易自我销毁系统,不过可靠性从来没个准。刚开始这种布雷措施很有效,但很快由于高温和潮湿,大部分地雷都失效了。
图3.不同规格的砾石地雷,注意右上角的微型警告雷
由于探测器在构造和使用上和海洋声纳浮标很相似,所以投放的任务一开始是交给海军飞机来进行的。海军拨出了12架P-2V海王星反潜机,所有的反潜电子设备都被拆除,安装了新的雷达系统,热成像仪以及空投设备的指示器,这些传感器被安装在弹舱和机翼下的挂架上,新飞机被命名为OP-2E。一开始北越并不清楚这些飞机是做什么的,他们以为这是常规的轰炸机。虽然并不知道这些客人携带的是比炸弹贵重得多的特殊货物,但北越防空部队还是做出了反应,这导致3架OP-2E被击落,美国人随即停止了OP-2E的飞行。鬼怪接手了这项工作,特制的撒布器被安装到挂点上,可以直接投放或是由火箭弹投放。
图4.OP-2E
图5.OP-2E投放传感器
由于传感器的传输范围有限,侦测地点上空必须留有飞机进行中继传导。最初挑选的是ES-121R蝙蝠猫电子侦察机,这款飞机的电子设备既先进又齐全,不仅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记录和分析行动,甚至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引导攻击机对地面目标发起攻击。而且ES-121R本身的滞空时间很长,有10个小时,机上人员可以三班倒来完成监视任务。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运作费用实在是过于高昂,1970年开始空军就被迫将中继传导任务交给了无人化改装的QU-22B,但效果非常差,很快安装了特殊设备的C-130就赶来接替。
图6.EC-121R
图7.无人化改装后的QU-22B
传感器数据通过中继传导飞机一路送到位于泰国的那空帕侬(Nakhon Phanom),这里建设有全东亚最大的数据分析中心,戒备森严,驻扎有超过一个团的地面部队。分析中心设在地下,顶部是巨厚的防爆混凝土顶盖,内部则时刻保持超压。工作人员进入地下室之前都必须换上专门的服装,并且不允许不同部门之间的人员随意交谈。非科研的文职人员的雇佣期不得超过一年,即使留任也必须更换部门,不允许非核心人员掌握基地结构的脉络。该基地一般被叫做阿尔法小组或阿尔法特遣队,基地内安装了两台大型IBM电脑,用于存储和处理信息。众多的分析人员根据它对北越正在进行的和可能进行的后勤行动的地点和数量作出评估和预判。为了模拟北越车辆的信号特征,一辆缴获的北越ZIL-157卡车成天在基地里转悠,到后来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根据发动机声音的个别特征就能确定车辆的类型,甚至可以追踪某个特定车辆的路线。
图8.胡志明小道上的北越ZIL-157卡车
军方的态度一直很暧昧,对于耗资巨大和精巧新颖的技术手段虽然表示欢迎,但崇尚武力的军人们喜欢更简单,更粗暴,更能彰显军队战斗力的方法。然而遗憾的是,冷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地70年代,大量的军费实际上都在向核战争相关的领域倾斜,常规武器方面的发展没有完备到可以处理新型的繁杂的反游击战争。这样的难题必须马上得到解决,美国空军成立了一支用于执行代号闪耀光芒行动(Operation light Shine)的特遣小组,研究和使用新型战术和配套武器。在行动开始后的半年里,美国人测试了各种新型的战术与装备,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9种武器领域和77种其他任务领域的技术进步,例如通信、全天候导航、热成像仪、光学、目标锁定、战场照明等等。极大地推动了美军的战场装备发展,并且使其确立了之后相当长时间的全球优势地位。
图9.夜间凝固汽油弹空袭
只改进技术是没有办法杀死VC(Viet Cong)的,空军希望能改装一款专门用于对地攻击的飞机。超音速战斗机不适合这项工作,它们滞空时间太短,无法保持对一个特定地点的长时间监视打击。由于北越持续在夜间偷偷通过胡志明小道,特遣小组提出了“夜间自主攻击机”的概念,希望找到一款能够在黑暗条件下监视并打击目标的飞机。不过这同样带来了问题:攻击机需要能够在夜间定位和锁定地面目标,在密林遍布的胡志明小道上这点显得尤其困难。加装了许多包含热成像仪在内的电子系统的飞机要么挤占了武器系统的空间,要么飞行性能变得异常底下,空军需要新的可能性。
图10.AC-47炮艇机的近空支援
空军向海军学来了“猎人+杀手”(hunter + killer)的组合式解决方案,这在50年代的反潜作战中经常被使用。猎人的角色由加装了搜索及目标定位设备的RF-4鬼怪来承担,而紧随而来的F-4鬼怪或是其他的作战飞机则承担消灭目标的杀手职责。但是这样的组合要求攻击小组是设备完备的战斗机,电子设备较差的攻击机或是直升机无法与目标定位设备连接反而降低了打击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特遣队考虑使用大型探照灯这样的土方法来解决。他们尝试在在C-123K上安装28个氙气灯,可以在3600米的高空照亮一个9平方米的区域。很快就发现使用C-123K有点小家子气,照明飞机被换成了更大的C-130,氙气灯改成了32个自然也更亮。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狡猾的北越人会先弄出点动静吸引C-130照明机,在它开灯之后使用隐蔽的防空武器对其进行集火射击。虽然夜间防空火力的命中率很低,但是探照灯的法子肯定是行不通的,投掷照明弹的话对夜间飞行来说又太危险,因为会强烈干扰飞行员的视线。最后美国军方甚至找到了美国宇航局(NASA),问他们能不能做个大型卫星,折射太阳光照亮这片该死的丛林。
图11.安装有探照灯组的C-123K
最后攻击任务还是落到了夜间飞机身上,两架原本用于夜间侦察行动的NC-123K接受了攻击机改装,它们披挂上能够接受传感器数据的电子系统并在货舱中塞满炸弹,改装完毕的飞机被称为AC/NC-123K黑点。同样参加该任务的还有年事已高的B-57轰炸机,为它安装了一个带有夜间光学系统和激光测距仪-目标指示器的吊舱用于投放激光制导炸弹。
图12.AC/NC-123K黑点
图13.B-57轰炸机
已经中止探测器投放任务的P-2V海王星也加了进来,这回它不再携带无害的科学仪器而是6400枚小型炸弹,以12组形式投放,攻击机型号改名为AP-2H。改进过程中空军还嫌海王星的火力不够,于是给它装上了前向射击的8具40mm榴弹发射器和M134火神炮,翼下挂架也出现了凝固汽油弹这样的新装备。总得来说AP-2H的效果很好,在夜间发现动静之后的攻击中隐蔽性很好,破坏力也足够,唯一的缺憾就是由于只能进行轴线射击,使得一次攻击的窗口很短。为了摆脱这种限制,空军将仿照AC-47幽灵炮艇机的做法对手头的运输机进行了改良,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有26架C-119K和30架C-130被改装成炮艇机。
图14.AP-2H
图15.表现AC-130在越南空袭的画作
白色冰屋行动是非常有创造力的科学行动,探测器并不是真正地杀死别人而是总结并汇报敌人地动向。在科研小组的眼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但军队不太热衷这些。军人们更喜欢简单,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大面积泼洒无法排除的地雷还是用重火力武装把密林炸个稀巴烂都体现了铁血军人们的强硬风格。科学家和指挥官达成共识的唯一一次行动大概就是大面积释放落叶剂,这一科学和武器结合的行动破坏是巨大的,毕竟到现在橙剂,蓝剂以及乱七八糟的化学试剂还在释放它们的威力。
图16. 胡志明小道上被摧毁的卡车
无论是探测仪,分析中心还是砾石地雷,重磅炸弹都没有阻止北越将无数的军事物资从国境的那头运进来。即使遭受了数万人的死亡,一万多辆汽车的损失,他们还是设法撑到了美国人先离场,数十万人从这条狭窄而泥泞的胡志明小道通过,并最终推翻了南越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