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恩怨情仇:曾经雄霸一方的高棉帝国,是如何衰落的?

来源:读书学历史

东南亚的中南半岛,除了在地域上自成一格外,居民多半也以予人和平印象的佛教信仰为主。但论起历史上的战乱与纷争,可一点都不输有“欧洲火药库”之称的巴尔干半岛。

东南亚地形图

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历史:这个区域在南面、东南面均有大海阻隔,北面与西面则面临中、印两大“区域超级强权”,根本不可能去正面挑战。因此该区域不同政权,除了遭受中、印两大国的影响之外,彼此之间的武装冲突,在漫长的历史洪流里也不断上演。

东南亚海峡

东南亚国家柬埔寨现在国土面积181035平方公里在世界排第88名,人口1500万。只是一个小国,可是在历史上柬埔寨曾是称霸东南亚五百年的强国。下面,以柬埔寨为脉络,来谈谈它与东南亚诸国,在历史上、尤其近 400 年来的兴衰发展与“恩怨情仇”。

900年 红色:高棉帝国 绿色:骇黎朋猜 黄色:占婆 浅绿色:三佛齐。

曾经雄霸东南亚的“高棉帝国”

柬埔寨?——是的,你没有看错。

现代的柬埔寨国土。

现在的柬埔寨是整个东南亚地区中,经济水平几乎是最低的国家;但是,历史上的“柬埔寨”,可是“数度”在该地区称霸,鼎盛时期领域包括今柬埔寨全境、老挝南部、泰国东南和越南西部地区。

高棉帝国-唐朝

据《汉书》记载,早在2千多年前,高棉人就建立了“扶南国”,疆域涵盖到今日缅甸、泰国一部分,以及越南的南部土地。公元7世纪末,“扶南国”由扶南国的属国“真腊王朝”取代,在中国隋代时不只一次派遣使臣到长安,《隋书》记载当时真腊曾派遣使臣前往长安朝贡,表描绘当地人的特点“人形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不过真腊在文化上,比较受到当时盘踞南印度的帕拉瓦王朝所影响。

印度与东南亚

而在真腊之后,便迎来柬埔寨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公元802年建立了高棉帝国。

13世紀,素可泰王朝-吴哥王朝等大致區域。

高棉帝国大约在公元9至14世纪左右,国力达到鼎盛时,它统治了大部份的东南亚地区,又称“吴哥王朝”。吴哥王朝以柬埔寨西部的洞里萨湖北方为据点,在十二世纪上半叶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期间将东南亚大陆区的大部分土地收归于麾下,东至湄公河、西抵缅甸、南达马来半岛北部、北及泰国东北部等地,当时其领土几乎涵盖中南半岛将近七成的面积,盛极一时。而其首都所在地,正是如今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吴哥窟。

东南亚地图。

这是在东南亚土著国家的历史中唯一足以被称为帝国的王朝,也就是说意味着将其他民族也纳入统治范围。

如1203年,吴哥对占婆(越南中部)进行直接统治,占婆成为吴哥的一部分。在邻近的泰国及越南日渐强大之后,便接连丧失其领土,在公元1431年,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现在的泰国)攻陷吴哥王朝首都,吴哥王朝才走向灭亡。公元1434年,真腊复国,柬埔寨的政治中心移至南部的金边,称金边王朝,此后我国称此地区为柬埔寨。

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在吴哥都城陷落后仍数次出兵柬埔寨,1470年柬埔寨方面终于承认了阿瑜陀耶的宗主权。在后方等待着的,是被法国殖民的命运。

东南亚宗教与人口密度分布图。

政治体制上,高棉帝国属于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政教合一制度。最开始的国教是印度教,据记载,有位印度婆罗门混填于公元一世纪时来到柬埔寨,娶了位龙公主,并在此传扬佛祖教义。这个神话传说,可用来解释梵文文化很早就移入东南亚大陆区的原由。国教曾因王权更迭,由印度教改为上座部南传佛教。

湄公河下游畔的高棉,文化环境与其东边的红河流域大异其趣。文化发展水平在当时,更可谓相当的高。据历史文献记载,在7世纪高棉人便在巴利文(古印度语,属于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并以此发展出卓越的文化、建筑以及商业制度。至今,我们仍可从吴哥窟的遗址中,隐约揣摩当年高棉文明的辉煌。

高棉-吴哥地图

高棉王朝之所以能够日趋强大,是由于统治者在农业生产上的种种施政作为,包括管理水利设施、整备灌溉网络等等。高棉王朝主要的居民属于高棉族,从事农业、渔业和手工业,科技技术上已经可以对金属加工,制成各种用具,自用或与周遭邻国进行贸易。

高棉帝国人民的生活,以庙宇为中心,晚期使用佛历纪年,并会在各种节庆的日子举庆祝仪式。例如我们现在很熟悉的泼水节,很多人会认为是“泰式新年”,但若追寻其文化脉络,应是受当年高棉帝国习俗的影响,因此也可称为“柬式新年”。

帝国巅峰:战象20万、世界级首都

高棉帝国在13世纪、闍耶跋摩七世执政时期左右国力达到巅峰,吴哥王城在当时,亦被视为全球范围内少数繁荣兴盛的大都会之一。当年,光是首都吴哥城,就有数十万人自各地前来定居,以当时的城市发展技术,已是数一数二的大都会。

据当地历史记载,当时高棉帝国领地内统治居民超过千万,甚至光是战斗用的大象就有20多万头。而耗时300多年兴建的大小宫殿、庙宇等,也多在闍耶跋摩七世执政时完成,不仅在艺术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整座城市亦遍布发达的水利与灌溉系统,市中心则是有规划井然的公共浴场、图书馆、行政中心,贵族区与平民区等划分。

大吳哥城內的石像,也是微笑高棉的代表形象。高棉遭暹羅大城王朝攻滅後將政治中心遷往今日柬埔寨首都金邊。

吴哥窟建于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期间(1113-约1150),专为毗湿奴大神而造,吸引了印度来的香客以及中国来的货物。13世纪末,中国派往这个真腊王国的使节周大观发现,此地住有为数可观的中国人,以及对中国商品的强劲需求,尤其是硝石和瓷器。吴哥窟是由宫殿、寺庙组成的大建筑群,共住有上万人;如此惊人的浩大规模,令1609年某位欧洲访客如此结论─这处遗址,一定是以宏伟建设闻名欧洲的罗马皇帝图拉真所建。

吴哥窟廊庑仙女浮雕。

建造宏伟的寺庙与宫室,对陶瓷科技的需求极大,尤其少不了浮雕。12世纪大金塔的塔基,有一组黄绿二色的陶质矩形楣部装饰,描绘佛祖生平。同一时期的苏拉玛尼佛塔,飞檐釉瓦绘以莲花。此外,许多庙顶、墙龛,也都矗有大型陶像。

吴哥窟主体建筑。

直到现在,当年吴哥王城的旧址吴哥窟依然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玛哈陵”、印尼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世上最大的佛寺「婆羅浮屠」於第九世紀在爪哇落成。

印度的“泰姬玛哈陵”。

内外交逼,高棉帝国的盛极而衰:气候变迁,统治阶级的腐败,大型建筑劳民伤财,以及周围强权的兴起

有道是,再强大的帝王,亦敌不过时间的无情。在历史的洪流中,一个强盛的帝国持续久了,也必然走向衰败。罗马帝国、印加文明等,皆是如此。

关于高棉帝国由盛转衰的原因,历史学者们众说纷纭,甚至有一派说法是15世纪30年代时,因频繁的圣婴现象,当地雨季转为旱季,导致农作产量剧减,因此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口。

吴哥窟苏耶跋摩二世浮雕。

不过气候变迁是一回事;统治阶级的腐败、大型建筑劳民伤财,以及周围强权的兴起,恐怕才是主因。

首先,是来自泰国(当时称为暹罗)的挑战:1431年素可泰王朝的军队发动攻击,包围吴哥7个月,进而攻陷;高棉王朝也被迫东迁到现在的金边一带,重新建立国都。

根据当地的中世纪碑文史料记载,1546年开始到1564年间,金边王朝安赞一世下令在未完成的吴哥窟北回廊和东回廊上继续进行浮雕工程。此阶段的高棉雕工明显地受到来自暹罗阿瑜陀耶王朝的暹罗美术影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1569年到1584年的15年,是缅甸东吁王朝君王勃印曩攻占阿瑜陀耶都城的阶段。这段期间对柬埔寨来说,刚好对暹罗停战,是一段难得可以享受和平的时光。

在此之后,由于暹罗与缅甸也发生战争,柬埔寨一度试图“中兴”失地,从1591年到1594年间在吴哥、马德望等地大规模作战。

雨林中。

据史料记载,战场上甚至出现来自西班牙、葡萄牙的雇佣兵,葡萄牙人柯德的记录便是明证;来自阿拉伯的火炮、中国的攻城器等“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军备。不过最后仍以泰国大胜告终,柬埔寨皇室成员被俘。至此,高棉王朝再也没能恢复过往的荣耀。

同一时期,东边的越南势力也逐渐强大,并也开始对迁都后重建的四臂湾王朝(同样是高棉族所建立,直到16世纪时,正式使用柬埔寨为国名)进行侵略。

在往后的16到19世纪初,柬埔寨便一直夹在中南半岛两强:泰国与越南之间。公元1698年至1757年,越南(阮朝)征讨金边,占领边和、嘉定、河仙、寻奔、雷巤、枫龙等地,这些地方基本是今天的越南南部六省之地。

直至1841 年,暹罗打败越南并占据金边,另立魁儡政权,使得柬埔寨完全沦为泰国的附庸国。

西方列强涉足东南亚后,更难决定自身命运

随着时间走到近代,当西方列强开始着眼于东南亚的利益分配时,外来势力的侵略、与各方势力纠葛下,柬埔寨高棉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力,更上升到另一个等级。

殖民地时期的东南亚。

19世纪开始,英国已经殖民印度;而1863年,法国入侵,柬埔寨沦为法国殖民地,在1885年中法战争后,正式将越南纳入“被保护国”,并进一步把柬埔寨纳入“法属印度支那”的版图。

此时的柬埔寨国穷民弱,并早在20年前便已由国王诺罗敦一世和法国签署“保护条约”。当然,说是“柬埔寨”与“法国”签署条约,其实不完全正确,因为当时整个柬埔寨基本已经属于泰国曼谷王朝的附庸,因此基本上柬埔寨的前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泰国与法国,以及“泰法关系”的影响而决定的。

到了1893年爆发的法暹战争,法国军队更直接在曼谷大皇宫外架起大炮,要求泰国把柬埔寨和寮国完全交由法国来统治。

东南亚英文地图。

二战后独立曾有短暂“黄金十年”,却迎来更大悲剧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柬埔寨又几经法国、泰国、日本等手中交替,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沦陷,柬埔寨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新成为法国殖民地。直到1953年由西哈努克国王争取到美国支持宣布独立,并仿效法国第四共和草拟宪法,行君主立宪制度,至此才算是脱离了由盛转衰后几百年来,不断遭受外力侵犯、国运完全无法自主的窘境。1954年,日内瓦会议,法国被迫从柬埔寨撤军,柬埔寨正式独立。

东南亚港口分布图。

在独立后的1960年到1970年的“柬埔寨黄金十年”,藉由法国殖民留下的制度、基础建设与美国的金援,柬埔寨迅速发展,在当时二战后亚洲各国百废待兴的局势下,柬埔寨曾是东南亚最富裕的国家。首都金边更一度被誉为“东方小巴黎”,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曾官派留学生到金边,学习工程、医疗等知识。

“在当年,连新加坡都要派遣留学生来金边学习医术和工程……泰国的拳击、泼水节、庙宇和皇宫的建筑造型等等,也都受到柬埔寨(高棉)文化的影响。”

金边当地人很骄傲地说道。

但不幸的是,这段好景亦不长:1970 年之后的“红色高棉”和大屠杀事件旋即而来,使得经济大幅衰退回二战之前,成为柬埔寨更为悲惨的历史一页、与更大的文化浩劫。

回顾柬埔寨的历史,国力从高峰跌宕到谷底、又从独立后短暂的顺境瞬间陷入地狱;过去是外人钦羡的伟大帝国,如今却是发展落后、处处仰赖外援的贫困小国,实在令人不胜唏嘘。要再回复昔日样貌,恐怕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