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湘菜光大竟始自于他:民国奇人“食神”谭延闿
来源: 宅女看史
“湘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这二十多年来,更因为湘菜这种重口感、讲求实惠的特点,让它在全国广受接纳,以至今天湘菜馆遍及各地,形成了独特的湘菜现象。
不过湘菜这种地方菜系,今天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食材菜谱标准,并为国人认可,还是源自近代的几桩奇人奇事。
这第一件,就是民国时期,国内上流阶层中号称“四大天王宴”的诞生。其中一道大宴,是来自湖南的祖庵菜。
何为祖庵菜,又是谁在民国时期的国内上流社会中,打响了湘菜的名号?“四大天王宴”中的湘菜宴又是什么样子?
讲到这些,不得不提到一个“食神”级的湖南人:谭延闿。
谭延闿 1880年—1930年
湘菜光大之谜篇一: “食神”谭延闿
清末民初之时,大家大户都有私家厨菜。加之时局动荡,宴请交流频繁,食材美味上的攀比之风也愈发浓烈。其中谁家的厨子手艺高、菜品好,成了关乎面子的大事。在今天可查的资料中,大约在民国八年左右,“四大天王宴”诞生了。
当时的长沙城内,建起了特大公馆,频繁宴请,并有自己的家厨。今天在这家吃了这个菜好吃,回去就让自己的家厨让他们学着做。一个在籍广州巡抚就说过,长沙“几每日宴请,应不暇接”。
关于“四大天王宴”源于何处,如今说法众多。
其中一种演义般的说法,是说天王宴源自当时国内某豪门的一场聚会。当时聚会的各地名流雅士都带来了各自最好的家厨。在这场晚宴中,名仕,名厨、美食家齐聚一堂,相互斗菜评菜,最终有四道大宴脱颖而出,被奉为“四大天王宴”。
它们分别是北京谭篆青的“谭家菜”、成都黄敬临的“姑姑筵”、广州江孔殷的“太史蛇宴”,以及湖南名士谭延闿家的“祖庵菜”。
祖庵菜这个有些奇怪的名字,是由谭延闿命名的。其实也就是他自己的字号,谭延闿字祖庵,是民国初期一位有大影响的湖南人,他当过湖南都督,湘军司令,官位一度做到了南京政府行政院的院长。这位风云人物有一个少人知道的外号——“食神”。说他是食神,是因为,他不仅好吃、会吃、讲究吃,而且他对饮食的痴迷程度,也到了一个无人企及的境界。
谭延闿,出身于湖南一个官宦世家,其父谭钟麟曾先后担任江浙巡抚、两广总督等要职,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美食家,他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将粤派海鲜引入湘菜的人。
遗传使然,谭延闿不仅在民初的官场上混得顺风顺水,是当时各方势力都很看重的一大奇人,他在美食上的爱好比起老爹,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好到什么程度呢?父亲给他留下的殷实家底,都被他吃了个干干净净,以至于谭延闿去世后,他儿子发现已经养不起他家那批特会调理的家厨,无奈之下只得将之遣散,也给了后来湘菜在民间大传播的一个开始。
晚清著名的封疆大吏谭钟麟
当然这是后话了。我们先看看“祖庵菜”是怎么出现的。
谭延闿在湖南这个地方当过三届都督,现在说就是省长,因为这个人非常的聪明,文武双全的一个人,而且他做喜欢的是弄吃的,弄美食,他没事就在家专门研究,自己发明一些可口的各式各样的菜。
谭延闿在饮食方面有两大爱好。第一大爱好是泡厨房,钻研菜品。因为这一爱好,还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次,谭延闿嫌厨师菜切得不对,反复解说仍不如愿,便亲自操刀示范。一刀下去,他切了自己的手指,结果不服气,谭延闿忍痛换左手执刀再来,结果又切了右手。
第二天要发一封公函。谭延闿有一个习惯,只要是公函都自己亲笔写,这一次虽伤了手,也不肯例外,勉强拿着笔写。胡汉民也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他接到公函后脸色就变了,闭门不出好几天。
谭延闿的书法作品
谭延闿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本事异常了得,挥毫之间往往带有深意。赶巧的是,这接收公函的胡汉民也是一位书法大家,看到谭延闿的来函,觉得内有玄机,便迟迟不予回复。这让谭延闿等的有些着急,只好差秘书去问。
原来胡汉民一直关在家里揣摩那函上老谭的字,揣摩来揣摩去也不得要领,见老谭秘书来了,胡先偷偷地问老谭近日在研习哪位古之大家的帖,待秘书告知实情,胡气得把那公函往地上一扔:“我还当他练了什么新本事,向我示威来了,原来是切伤了手!”
时任广东省长胡汉民
谭延闿除了爱好钻研饮食之外,还喜欢评菜。每当研发成功一道新菜后,他便会想方设法邀请各位名流前来品尝,然后强令他们给菜挑意见。谭延闿对菜评的偏执程度,让来客们都甚为惊讶。国学大师王闿运,就曾经被谭延闿强迫了一回。
一日,王闿运从湘潭老家回到长沙,他前脚迈入家门,谭延闿后脚就跟了上来。王闿运看到湖南都督亲自登门造访,以为有要事相商。谁料,谭延闿说自己刚刚改良了一道湘菜麻辣仔鸡,想请大师尝尝。要求有些奇怪,但碍于情面,王闿运不好推脱,只好跟着去了。
王闿运和谭延闿的父亲谭钟麟是一辈人,看到晚辈谭延闿如此盛情招待,他便客气的对这道新菜褒赞了几句。敏感的谭延闿觉察有些不对,但对方毕竟是一代国学大师,他又不好逼问。于是他一脸严肃地坐在桌上,一言不发。
谭延闿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吃非常讲究。对那道改良的麻辣仔鸡,谭延闿很不满意,但是碍于面子,在席间他就没有说出来。晚上的时候,谭延闿把厨子狠狠地训了一顿。
王闿运:帝王学的最后一个大家
谭延闿爱吃,对厨房开支大方豪放。虽然这种收入常常被管厨房的管事克扣。但出于谭延闿在美食上的名声,谭家每次放出聘请厨师的消息,仍然让湖南各地名厨打破头也要挤进谭府。不为别的,只为能呆在谭家厨房,有机会听到谭延闿对自己厨艺的评价,如火候到否、刀功如何、调料使用有何微小差错等等,只要听上一年半载,厨艺必有大进步,以后便一辈子受用不尽了。
谭延闿对美食的这些嗜好,让他被誉为民国时期“第一美食家”。但谭延凯擅于吃,擅于品,却不擅长做。凭谭延凯一人之力,不可能诞生之后名震天下的祖庵菜,他必须得有个好厨子才行。
他(谭延闿)有个厨师姓曹。谭延闿在哪里做官,曹厨师就跟到哪。所以,这个姓曹的厨师无形中跟他结合得很好,我们说,会做的不如会吃的,因为谭延闿宴请的这些高官,无一不是吃界的翘楚,无形中就把厨师的技艺提到了更高的一层。
曹荩臣,人称“曹四”。他与谭延凯的结缘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
麻辣仔鸡
曹荩臣在进入谭家之前,曾在江浙官员庄赓良家中担任家厨,在此期间他吸收了大量江浙菜系的精华。庄赓良去世后,曹四带着一手好厨艺南下广州闯荡。刚到广州,曹四就被当时任两广总督的谭钟麟,也就是谭延闿的父亲看中,聘到家中为其主厨。
民国时候的餐饮行业有一个规矩,做官的人一般不到社会上的店子里吃饭,家里要请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公馆嘛,都在自己家里请别人。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官不入民家的一个通例。
谭钟麟在南粤为官多年,把粤菜的一些偏好也带进了他家的湘菜当中。曹四进入谭家主厨后,谭钟麟时常把广东最有名的粤厨叫到家里调教曹四。曹四为人虚心好学,很快便领悟了粤菜的精髓。深通江浙菜和粤菜的曹四,很快引起了谭延闿的注意。
每次谭延闿去老父家中,经常泡在厨房与曹四研究菜肴。虽然谭延闿孝顺,但实在经不起老父亲家厨的诱惑,最终横刀夺爱将曹四带回自己府中。
在谭延闿的指点下,曹四又在原有的烹饪功底上结合了淮扬菜的技法。曹四的手艺可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凡被谭延闿宴请过的客人皆称:“曹厨的菜,五蕴七香,其味醰醰,令人向往。”
因为谭延闿喜欢品菜,所以他的菜品也特别精,后来就以他的字祖庵,命名这个菜肴。
从谭府出来的菜,一般都被叫作祖庵菜,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来讲,祖庵菜实际上是私房菜,就是谭家的私房菜。全国来看,在北方有个谭家菜,南方的谭家菜一般叫它祖庵菜,没以谭延闿的姓,而是以他的字命名的菜。
祖庵菜成了如今湘菜的鼻祖
长沙市荷花池谭延闿公馆故地
当年,谭延闿调任湖南后,其公馆就在今天的湖南省总工会附近。谭延闿居住湖南期间,谭家公馆里几乎每天都有宴请。宴请之前,曹厨都会开出一张采购单,交给管家去采购。
曹厨就开了一只土母鸡的菜单,负责采购的是谭府管家。管家拿了这个单子每天去买一个母鸡回来,可从来没有看见过有鸡端上过桌。这个管家也算尽职尽责,就跑去跟谭延闿告状,说,这个厨子曹荩臣恐怕手脚不太干净,我买了好几次鸡,从来就没见上过有鸡的菜,大人您吃过鸡吗?谭延闿夜说没吃过鸡啊,管家就说,那每天一只土母鸡到了哪里去了呢?
虽然谭延闿对这位曹厨爱戴有佳,但管家的一席话,还是让他心生疑虑。于是有一天,他决定在宴请开始前,去厨房一探究竟。
他就问曹荩臣,我的那个鱼翅呢?曹厨说,鱼翅啊,您看咯。当年是柴火灶,也没有煤烧,更没有天然气,乡下的柴火灶有一个烧热水的铁瓮坛,瓮坛里有个铁盖子。谭延闿就把铁盖子揭开,看瓮坛里面,里面全部都是他中午要吃的那份鱼翅。一个一个的鱼翅包,像粉丝一样亮晶晶的、透明的。
实际上鱼翅的胀发,全部是要用瓮坛里的鸡汤。谭延闿捞起鱼翅一看,土母鸡就炖在这个瓮坛里面。谭延闿的祖庵菜,光是这一道祖庵鱼翅,就全部都是以母鸡为主,但却看不到鸡肉上桌。
疑虑消除了,谭延闿对曹荩臣的信任也更牢固。
在与谭延闿相处的日子里,曹荩臣尽心尽力为研发新菜品,不断翻新口味。而且还在烹饪手法上出“奇”制胜,令人叹为观止。
祖庵鱼翅
第二个菜叫神仙鱼。这道菜,就是用钵子炖羊肉,把桂鱼离羊肉大概是一公分的样子,最后把这个鱼用皮纸裹连,用炖羊肉的蒸气,把桂鱼肉全部溶入羊肉里面,最后鱼只剩下一张鱼骨架。
这道菜的名字取得很形象,鱼好像升仙去了一样,利用这个雾、蒸气把鱼肉蒸脱落,所以这道菜是鱼羊香,特别的香。
祖庵鱼翅,神仙鱼,这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祖庵菜。
祖庵豆腐
除了昂贵的鱼翅、肉类,祖庵菜系也很注重荤、素搭配。廉价的豆腐也在曹荩臣的手中“脱胎换骨”,只不过,祖庵豆腐可不比肉便宜。其制作方法之“精”,也是祖庵菜的绝活之一。
我们老说豆腐盆中肉,祖庵豆腐可比什么肉都贵。把湘潭最著名的布包豆腐边皮都去掉之后,经过小箩(塞塞),再把鸡汤、蛋清打了以后浮沉,冷冻后又变成豆腐,豆腐以后再用纱布把它包了 ,再用鸡、火腿、干贝这些原材料煨。煨到这些汁全部到了豆腐里面,最后放冬笋、火腿、干贝,再烧制。最终,祖庵豆腐大功告成。
祖庵菜胆
祖庵菜的“贵”,甚至还能体现在一道白菜上。一份看似简单的“祖庵菜心”,就要用去近百斤的白菜,其选料讲究,由此可见一斑。
祖庵菜把白菜分得比较细,分别叫菜心、菜包、菜胆。菜胆是最细的,不能超过一寸长。当时就有传说,说谭延闿住在官府的时候,每天做菜需要的菜胆,要一担白菜才能凑齐。周围百姓就会议论,谭府里到底喂了多少猪,一天要吃掉一担白菜?
其实这一担菜,就是谭严凯一人份的菜胆量。
谭祖庵
谭延闿,也叫谭祖庵,真正让湖南菜赢得了中国上流社会的口碑。他所创造的一系列菜品,也成了后来湘菜得以广泛传播的基础。
谭延闿去世时,他的厨子曹四曾写下一副挽联纪念:“静庭退食忆当年,公子来时,我亦同尝甘苦味;治国烹鲜非两事,先生去矣,谁识调和鼎鼐心。”
也许在这个厨子的眼里,主家在料理食材上的成就,比他治国的本领高多了。
从左至右:蒋介石、谭延闿、冯玉祥
之后,曹四回到长沙,在坡子街开设了“健乐园”湘菜馆。由此,官府菜逐渐开始与民间菜相结合,并慢慢演进成为今天大家所熟知的湘菜。
曹四在长沙开设湘菜馆这一时期,有一个叫彭长贵的人拜在了曹四门下。之后,彭长贵开启了湘菜的另一段光大历程——他不仅让湘菜誉满台湾,甚至将湘菜的美名远播至美国。
“左宗棠鸡”创始人彭长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