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谜:苏军在朝鲜势如破竹,为何在三八线戛然而止?

1945年8月8日,苏联部长联席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下令正式向日本宣战:“鉴于日本拒绝投降盟国的建议,苏联政府决定参加反对日本侵略战争……从8月9日起,苏联将认为其本身已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这个消息,让正在苏联像狗一样乞求苏联媾和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的代表,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尚武,瞬间崩溃。

1945年8月9日0时,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和后贝加尔方面军共158万苏联红军,在苏联远东战区司令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分别从东、东北、西北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向日本关东军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展开了全面进攻,形成了摧枯拉朽的打击态势。

与此同时,苏联第一远东方面军南翼部队的几个红军师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越过中国的东北,向朝鲜半岛急速推进,并迅速切断了日本关东军和日本本土的联系,8月12日,靠近苏朝边境的雄基、罗津等地被收复,13日,清津光复,22日,元山日军停止抵抗,24日占领平壤。到了这个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知道这些红军战士会在朝鲜的什么地方停下来了,凭借苏军的作战能力和行军速度,想要占领整个朝鲜,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正在朝鲜前线如风卷残云般的苏联红军,突然接到苏联大本营的电报,要求迅速退回三八线附近,不得越界作战!

1、“清晨静谧的国土”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美丽的朝鲜半岛,东西横宽最宽处约360公里,平壤、元山间旧峰腰部最窄的部分,只有170多公里,从空中俯瞰,犹如一只手臂从中国大陆的肩头伸出去,一直向南延伸约1000公里,号称三千里江山。

朝鲜北面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与中国东北和苏联西伯利亚一角接壤,东面是日本海和东朝鲜湾,南面是朝鲜海峡,西面是黄海和西朝鲜湾,与中国辽东半岛遥遥相望。

在中国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叔父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建立“箕氏侯国”,位列周朝诸侯,史称“箕子朝鲜”,因此,李氏朝鲜人常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所以,从历史渊源看,朝鲜似乎是中国商代的一位王叔建立,但这一点,自从20世纪初期俄国控制下的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开始,韩国将自己的历史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的檀君朝鲜时期,据说天神桓雄和“熊女”所生的后代,叫檀君王俭的一个人在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了古朝鲜国,史称“檀君朝鲜”,完全早于“箕子朝鲜”。

后来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其部将卫满推翻“箕子朝鲜”,建立“卫氏朝鲜”,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在朝鲜设郡,据《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公元前109年),伐朝鲜。”

此后的上千年间,朝鲜一直是各小公国打来打去,建立过无数小国家,新罗啊、高丽啊,打别人,被别人打,自己内部相互厮杀,但直到到被大清朝的多尔衮征伐,成为大清朝的属国为止,一直都是作为中国的宗藩国而存在。

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膨胀,派兵16万侵入朝鲜,却不料被明朝派出以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的军队击败,1597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再派水陆两军约17万人侵入朝鲜,再被明朝总督邢玢、提督麻贵为援军的将领击败,不得不偃旗息鼓,朝鲜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朝鲜战争”。

说了这么多,没有别的意思,完全是想让诸君了解朝鲜和中国的历史渊源,以便更好地了解朝鲜战争中的疑惑,也使诸君了解,历史上的朝鲜这个小国家和中国一样经历了无数次战乱,数千年的历史几乎从未摆脱战乱,以至于这个素有”晨谧之邦”美称的朝鲜,最奢侈的愿望就是能够安静地独处世界一角,以享受苍天赐予它的优美的情歌和优质的稻米、小麦和享受不尽的苹果,为了这个愿望,在17世纪一段没有强国侵入的短暂时光里,朝鲜的国王甚至下过一道禁止百姓开采白银和黄金的旨令,为的是减少强国对这个国家的兴趣。

在“联合国军”司令马修·邦克·李奇微将军的眼里,朝鲜是因为其不利的地理条件,长达六百英里的朝鲜半岛如同从亚洲大陆伸出的一个肥胖的拇指,它直指日本四大岛屿中最南端的九州岛,很容易引起对方越过狭窄的对马海峡的入侵,所以,他一付悲天悯人的口气说,中国、俄国和日本屡次三番地想吞并朝鲜的领土,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

事实上,朝鲜和中国之间的历史,几乎不存在纳入版图的问题,这本来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反,1866年7月,一艘叫做”舍门将军”号的美国船擅自闯入朝鲜大同江,向这个国家索要财物,扬言不给就炮轰平壤。只不过,美国人没有想到,这个和善的民族可以如此激愤,在平安道观察使朴圭寿的率领下,朝鲜军民烧毁了美国的”舍门将军”号,五年后,五艘美国船再次进入朝鲜海域,和所有强盗的逻辑一样,要求赔偿”舍门将军”号的损失,并且要求”缔结条约”、”开放口岸”,否则就动武。结果,朝鲜人民奋起抗击,美国人落荒而逃,如今,在朝鲜的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斥和碑”,上刻”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12个大字,下面的一行小字是”戒我万年子孙”,另一行是”丙寅作辛未立”。

后来,美国政府和朝鲜签订了一个协议,并多次提出保证,一旦朝鲜遭到进攻,就应给予援助,但是,正像马修·李奇微将军说的那样,直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发生以前,美国从未伸出过援助之手解救过这个不幸的弱小王国,以使其免遭邻近敌国的侵占,其实,拿李奇微将军的话来说,就是太穷了,穷得根本就让已经强大起来的美国看不上,根本没有将他列为自己的利益所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以这样的话“勾销”朝鲜:“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为着朝鲜的利益而进行干预,去反对日本人,他们(朝鲜人)依靠自己的防御力量根本无法给对方以任何打击。”

但对于中国来说,每一次朝鲜内乱或者被别国侵略的时候,中国都会出现,即便是在大清朝最没落的时候,依然派出军队阻止日本侵略者对朝鲜的入侵,但这一次,清朝却没有击败日本人,一场史称“甲午战争”的黄海大海战,清朝彻底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朝鲜政府在战胜了的日本面前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1910年,在争夺中国东北、朝鲜利益的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其控制下的朝鲜高宗所建立的“大韩帝国”被日本废除,日本正式把它划为一个省,设立朝鲜总督府,自此,朝鲜完全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

2、“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位于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部,是镶嵌在那里的一颗璀璨明珠,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总统、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议,这是强国之间面临盟军即将获得完全胜利,战争即将结束的一次分赃会议,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会后,苏、美、英三国签订一项协定《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因为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所以也称“雅尔塔协定”。

这时候,阿道夫·希特勒的邪恶轴心国—德国政府投降在即,而日本军国主义仍旧在激烈的战斗,美国政府如果要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几乎是非常艰难的,最起码也要付出50万美国军人的性命,此时,苏联的对日参战不仅可以缩短打败日本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以苏联红军士兵的参战减少美国军人的牺牲。

这一点,斯大林已经在德黑兰会议时就作过许诺,那就是等待欧洲战争胜利后,一旦他能够集结军队,苏联将立刻参加对日作战,罗斯福费心费力的带着残破的身体,不远万里的坐着轮椅和丘吉尔来到寒冷的雅尔塔,目的就是要求斯大林元帅兑现他的承诺。

罗斯福知道,要想取得斯大林的出兵,必须给出让他完全满意的条件,罗斯福包括英国这个对苏联最刻薄的首相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已经早已了解到了斯大林的条件,也作好了准备,就等着斯大林提出来了。那天,刚刚来到苏联的罗斯福其实有些精神不佳,他坐在轮椅上和斯大林边走边谈,从打败纳粹德国一直谈到远东问题,罗斯福告诉斯大林说:”要打败日本,光靠美国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付出50万人的生命,苏联出兵,将大大加速日本灭亡的日子。”

斯大林表示同意罗斯福的意见,他看着罗斯福总统补充说:”不过,苏联要有条件才能承诺这个作战任务,不然我将无法说服苏联人民,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

斯大林的条件是,”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在战争结束时归俄国”、大连作为”国际化自由港,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和”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交由苏联使用”等等,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上,斯大林的目标之一就是恢复沙皇俄国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在远东失去的领土和特权,那也是日本打败俄国所侵占的领土和攫取的特权。那段旅顺要塞的陷落,还有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海军在对马海峡一举全歼沙俄舰队的历史,在俄国军人的心里翻搅了整整40年,现在,到了翻盘的时候了。

罗斯福思索了一会儿说:”那个日本的几个岛屿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可以全部归属苏联,这个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涉及到中国,毕竟他们也是盟军之一,需要经过中国政府的同意。”

斯大林轻蔑地哼了一声说:”就是那个蒋总统吗?他们的军队几乎毫无用处,特别是最近,在对日作战中表现得很差劲,对于他们的能力和贡献,我觉得没有同他们商谈的必要。”

罗斯福想起在重庆的那个蒋介石先生,笑着说:”好吧,只是我们也许可以在事后通知他们。”

就这样,一场出卖中国利益的交易就在这种轻松的闲谈中,心照不宣地完成了。紧接着,罗斯福又提到了朝鲜问题,对于朝鲜,罗斯福认为,朝鲜从日本手中解放后,还不具备行使和维持一个独立政府的能力,需要采取菲律宾模式,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进行大约20到30年的托管。

斯大林笑着说:“那么,那位丘吉尔首相呢,如果这其中没有他们的利益,将他们排除在朝鲜托管之外,那还不要干掉我们俩?”罗斯福哈哈大笑,仿佛看到丘吉尔被出卖后的那种阴沉着脸,气急败坏的样子。

美苏之间的交易就此完全达成,美国、苏联、中国三国”共同托管”朝鲜,朝鲜再一次成为强国政治交易的一件抵押品。

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协定正式签订,协定给出了苏联对日作战条件,那就是包括外蒙古维持现状、苏联使用中国大连港和苏联通往大连铁路的优先权益、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等条款,同时,日本的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千岛群岛等交还苏联。对此,斯大林的承诺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到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

这个协定是背着中国政府做出的,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赤裸裸的强权政治交易,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罔顾了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作为同盟国为战胜日本法西斯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可惜,没有办法,一个没有强大实力支撑的国家,总是处于被交易的对象,就连昔日的日不落帝国也无法避免,何况中国,长期被日本殖民的小小朝鲜就更不必提了,雅尔塔会议就这样成为朝鲜半岛分裂乃至爆发战争的始作俑者。

随着罗斯福总统去世,敌视苏联的杜鲁门总统上台,朝鲜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虽然斯大林在罗斯福总统去世后表示,苏联依然遵守雅尔塔协定,执行三国托管的决议,但杜鲁门却有了新的想法,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苏联的势力范围划分到了哪里,对于远东地区,杜鲁门总统抛弃了四国占领日本的内容,决心独占日本本土,对于朝鲜,虽然美国人依然认为凹凸不平的朝鲜半岛对美国在战略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们并不觊觎朝鲜领土,在整个远东,他们占领日本本土已经足够了,但朝鲜的地形,让杜鲁门看到了它的战略意义,那就是朝鲜一定是阻止苏联进攻日本,打破美国独占日本企图的缓冲地带,所以,战后美国要想保住在日本的利益,就必须占领朝鲜,这样既可作为掩护日本的前哨,又可作为前进的跳板。

杜鲁门独占日本和朝鲜的阴谋,丘吉尔没有办法,蒋介石也没有办法,英国没有那个实力想要在朝鲜分一杯羹了,仅战后欧洲的利益已经让他分身不暇,而对于蒋介石来说,尽快的消灭中国共产党才是他的首要任务,更不必说远在天边的朝鲜了,所以他特别的希望苏联帮助自己赶走日本人,以便自己尽快的腾出手来发动内战。

这时候,只有苏联对杜鲁门的做法,大为不满,但是,斯大林几乎也毫无办法,此时的苏联,虽然将苏联红军源源不断地向中国的东北边境运送,但更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中的有关中国的内容还没有得到履行,他需要得到蒋介石的许诺,所以,此时的斯大林正在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他的儿子蒋经国你来我往的交锋,蒋介石希望苏联出兵东北,而斯大林需要兑现雅尔塔协定的决议。

3、苏联出兵和《一般命令第一号》

有人说,日本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而投降的,也有人说,苏联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轰炸日本后,担心失去战后远东利益而立即出兵东北的,其实,这一切只是巧合而已,因为此时的世界格局,已经无法撇开苏联在远东的利益。

此前,美国政府多次要求苏联兑现雅尔塔协定,尽快出兵,但斯大林总是以未准备好为由拒绝参战,这个结果导致美国不得不在太平洋战场以巨大的伤亡和日本在每一个群岛上争夺,到了1945年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总统扩大势力范围更多攫取胜利果实的野心已然显现,特别是在接到美国陆军部长亨利·刘易斯·史汀生的电报,获悉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杜鲁门总统的这种野心进一步膨胀,他认为太平洋战争能取得如今的成果,是美国士兵长期浴血奋战换来的,苏联军人没出过一分力,也没必要让苏联人也来分享这一成果,现在有了原子弹垫底,苏联出不出兵都无所谓了,至于苏联是不是与日本宣战,愿不愿意与日本作战是苏联人自己的事,杜鲁门超然处之,所以,在一次闲聊时,杜鲁门抑制不住心中的得意,装作不在意地把这个消息捅给了斯大林,说美国已拥有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器,斯大林心里一惊,却也不在意的说,希望美国“好好地用它来对付日本”。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8月9日,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上空爆炸,成千上万的日本平民在爆炸中丧生,但日本军人仍旧在顽强抵抗,虽然日本人早就准备了投降,但为了获得有利条件下的谈判,他们认为必须以猛烈的抵抗作为后盾,所以,他们向全日本发出“玉碎”的号召,同时,派出各个阶层的代表到还没有向日本宣战的苏联,寄希望于苏联的斡旋,争取和平停战。

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海军国家博物馆的一块介绍原子弹模型的匾额上明确写道:“轰炸广岛和长崎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因此丧命的135000人对日军影响微乎其微,但在苏联攻入满洲后……日本人改变了主意。”日本人了解苏联人和日本纠葛的历史,而美国和日本从无冲突,在苏联红军大举进攻数日后,日本政府认为,与其让日本被苏联占领,不如立即投降美国,所以,苏联的参战,反而促使了日本快速做出投降的决定。

1945年8月7日,苏联与中国国民党政府的谈判接近尾声,决定于8月14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蒋介石以满足苏联关于雅尔塔协定内容,换取了苏联出兵和支持国民党蒋介石为中国唯一领袖的承诺。

1945年8月9日,早已经准备在中苏边界的苏联红军11个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编为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3个防空集团军,包括后勤部队在内共有150多万人,26000多门火炮,5500多辆坦克和3800多架飞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风卷残云般攻击,号称“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兵败如山倒。当苏联红军攻进朝鲜半岛的时候,美军还在千里之外的太平洋战场上和日军纠缠着,杜鲁门得知这一消息,大吃一惊,完全没有想到美军和日军交战如此艰难,而苏军竟然能够摧枯拉巧一般。

面对朝鲜半岛局势,美国人不愿放弃,却又鞭长莫及,怎么办?他们一方面希望斯大林还能遵守雅尔塔决议,另一方面又担心苏联利用现有军事优势,拒绝美国插手朝鲜,于是,杜鲁门的参谋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不等苏联表态,先主动提出关于朝鲜的“美国解决方案”,尽快在朝鲜划定一条军事分界线,以让美苏分别在朝鲜接受日本投降,阻止苏联独占朝鲜,这个任务,就落到了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三部协调委员会身上。

1945年8月10深夜,美国助理国务卿邓恩在五角大楼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讨论“在朝鲜的日军如何向盟军(苏军和美军)投降的问题”,其实就是商量如何向苏联人开出美国的“价码”,会议开了几个小时也毫无头绪,这时,两位美军上校迪安·腊斯克和查尔斯·伯尼斯蒂尔忽然查到这样一项内容,在1896年,日本和俄国密谋瓜分朝鲜时,日本建议“以北纬38度线为分界线”。

于是,这名叫着迪安·腊斯克的上校拿着钢尺,沿着38°经纬线在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交给了邓恩,这真是一条奇异的分界线,既满足了美国政府要求的应当“尽量往北”,将朝鲜首府汉城和两个重要港口仁川和釜山,划在在三八线以南美国的势力范围,似乎也不会被苏联拒绝。

这个方案很快获得国务院和军方批准,第二天就通过密电正式发给了斯大林。

按照道理,拥有一切优势的斯大林似乎完全可以独占朝鲜,如果斯大林拒绝以“三八线”划界,美国也不得不接受,他们甚至做好了以“三七线”,甚至更南的某条线为界线的准备,毕竟苏联红军已经越过了“三八线”正向南推进,而美军还远在太平洋战场上做蛙跳呢,就连画出这条线的那个上校也说过,这条线事实上已经超出美国当时的实力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8月16日,斯大林回电,“爽快”地答应了美国人以“三八线”为界的建议,但是他提出了新的条件:除了保证日本的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外,日本本土受降也应按照以北纬38度线划界的原则,北海道以北归苏联军队,不是想以“三八线”划界么?可以,不过三八线继续向东延长,也会经过日本,那么,朝鲜、日本都应该这么划。

其实,此时斯大林的所有表态,只不过是一种故作姿态而已,俄国从古到今的历史,主要的战略利益不在远东,而是欧洲,所以,在自己已经得到远东地区的既有利益面前,面对德国入侵带来废墟一般亟需恢复的苏联经济,斯大林并不想和美国形成面对面直接对抗的局面,就算是朝鲜,斯大林也并不想完全占领,所以,在这次大举进入朝鲜半岛的苏联红军队伍里,斯大林还特别安排了一支朝鲜部队,而这支部队的司令官正是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缔造人金日成将军。

斯大林为了将姿态做得更足,还特地派出特使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将拜访麦克阿瑟,提出苏联红军将进入北海道,但比杜鲁门总统还傲慢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拒绝了这一要求,要千岛群岛可以,要朝鲜可以,要日本本土,两个字,不行!

美国政府也正式知会苏联政府,婉转地拒绝了斯大林的这一要求,自此,格局已经形成,斯大林在得到获取千岛群岛的保证后,最终同意了这一要求,命令立即下达到朝鲜前线苏联军队,全军停止在三八线。

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在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之后,发布了《一般命令第一号》,其中关于三八线是这样描述的:北纬三十八度以北之朝鲜半岛部分及库页岛境内之日军高阶司令官及所有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应向远东苏联军总司令官投降;在日本主要岛屿、附近各小岛、北纬三十八度以南之朝鲜半岛及菲律宾之日军高阶司令官及所有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应向美国太平洋陆军总司令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颁布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8日,美军第7步兵师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在仁川登陆,从此,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被美苏两国分别托管,从这天起,“三八线”正式成为一条军事占领界线。

五年后,围绕这条分界线又爆发了朝鲜战争,中国军队再一次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