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教会大分裂,天主教与东正教为啥分家?

作者:从保瑞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被罗马帝国迫害三百多年的基督教终于获得了认可。罗马皇帝支持基督教的目的不是信仰上帝,而是基督教在民间已经发展得无孔不入,拥有了大量信徒。继续迫害基督教只能会失去越来越多的民意基础,倒不如承认了基督教,再通过基督教来控制民众。但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基督教徒对教义的理解各有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派系。为了统一教义,便于管理,同时突出皇帝在基督教中的重要地位,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召开了第一次尼西亚会议。

在尼西亚会议上,围绕圣父(上帝耶和华)与圣子(耶稣)的关系,阿里乌派与亚历山大派针锋相对。阿里乌派的创始人阿里乌认为圣子由圣父所创造,只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半神。亚历山大派的阿塔那修认为圣子与圣父同质,只是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这本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只是对圣经的不同解读罢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证明是非对错,只能干吵吵。最后君士坦丁一世也听烦了,直接出面干预,采用了圣子与圣父同质的说法,将其写入《尼西亚信经》,以正视听。

尼西亚会议

《尼西亚信经》是对公元1、2世纪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东方教会所使用的教义信文的总结,在基督教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君士坦丁一世对神学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宗教对于他而言只是一个统治工具。尼西亚会议后,君士坦丁一世又转而支持阿里乌派,阿塔那修被迫逃亡,基督教内部的教义之争并未平息。

431年,以弗所会议召开,主张耶稣人性大于神性,玛利亚只是耶稣之母并非天主之母的聂斯托利派分离,形成东方亚述教会,就是唐朝时传人中国的景教。451年,迦克墩会议召开,教会再次分裂为主张基督神、人二性的迦克墩教会和主张基督只有神性的东方正派教会。589年,西方教会在“圣灵是从父(和子)出来”一句中加入“和子”一词,此说法后来被西方教会普遍采用。东方教会则维持原信经的句式。“和子”一词成为东西方教会间的一个重大分歧,成为了1054东西教会大分裂的原因之一。

除了教义上的分歧,政治因素也在教会分裂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君士坦丁一世在东方营建新都君士坦丁堡不仅为罗马帝国打造了双都制,也为日后的教会分裂埋下了隐患。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废除一切旧有的多神教。宙斯领衔的奥林匹斯诸神被耶稣击败,传承自古希腊的古奥运会也在同一年废止。国教的身份让基督教有了更多的政治属性,并最终随着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一起被一分为二,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

罗马帝国的分裂

445年,罗马主教利奥一世从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手中取得一道敕令,将罗马教会提升至基督教会最高的地位,罗马主教被称为教宗,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教皇。不过这时的西罗马帝国已经行将就木,这道敕令对东罗马教会并无约束力。在451年召开的迦克墩会议上,通过的第28条法令,将君士坦丁堡牧首提升至与罗马教宗并列的首席地位。根据大公会议的法令,教宗之所以拥有首席权乃是因为他是帝国首都罗马的主教的缘故,故此,帝国的新首都的主教也拥有与罗马主教相同的首席权。这激起了教宗利奥一世的强烈抗议,声称教宗之所以拥有首席权是因为他是使徒之长彼得的继承人的缘故,君士坦丁堡牧首不配拥有首席权,拒不承认该法令的有效性。东方教会对利奥一世的抗议直接无视,双方谁也不服谁。

476年,西罗马灭亡,入侵的蛮族又只会打打杀杀,根本不信仰基督,西方教会一度岌岌可危。但危机并存,蛮族们只会搞破坏,并不会治理,罗马教会利用自己的组织影响力,迅速地填补了权力真空,摇身一变成了罗马的世俗统治者。蛮族首领们在看到基督教的政治作用以后,也像几百年前的君士坦丁一世一样选择了接受。但彼此混战的蛮族领袖并没有君士坦丁一世那样驾驭教会的权力,罗马教会趁机摆脱了世俗王权的控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查士丁尼大帝时期,东罗马国力达到极盛,大举西征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企图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疆域。536年底,东罗马名将贝利撒留进军罗马,罗马教皇和居民献城投降,东西方教会再次被置于同一个政权的统治之下。但东罗马帝国对罗马的占领并没有持续多久,长期的战争摧毁了意大利的经济基础,也拖垮了东罗马帝国财政,这些不利因素使得东罗马难以长期立足。伦巴第人的到来又加速了东罗马势力的衰退。

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东罗马帝国

伦巴第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公元1世纪时,他们从斯堪的纳维亚迁居于德国西北部的易北河地区。4世纪时,伦巴第人开始大规模地向南迁徙,到达匈牙利、捷克地区。568年,伦巴第人在首领阿尔博因率领下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得了伦巴底和托斯卡纳等地,建伦巴第王国,定都帕维亚城。伦巴第人野蛮强悍,且不信基督,教会也在伦巴第人的侵袭中损失惨重,被没收了大量地产。

当时的罗马教皇名义上还归属东罗马帝国,但自从罗马教皇自立门户以后就不再服从帝国的管理,还给东罗马使绊子,通过贿赂诱使伦巴第人进攻东罗马占领区。东罗马皇帝利奥三世统治时期(717-741年),修士及教会侵吞大量国家财产,民众苦不堪言。于是利奥三世在726-730年间,两度宣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是为破坏圣像运动。同时没收教会的田产及土地,逼令修士还俗,从而减轻社会负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二世对此表达强烈抗议,甚至开除了利奥三世的教籍。皇帝也不惯着教皇,直接派舰队将其活捉。

皇帝靠不住,教皇只好另谋生路,把目光投向了北边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也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不过家底更大,出道更早。当伦巴第人还在匈牙利草原放羊的时候,法兰克首领克洛维就已经统一了法兰克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墨洛温王朝,疆域覆盖今天的法国、德国的大部分地区。不过到此时,墨洛温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权力都落到了宫相矮子丕平手中。

早在法兰克建国初期,克洛维就已皈依基督教。到丕平时,许多法兰克人都已经放弃了日耳曼原始宗教,转而信仰上帝。因而教皇在法兰克有很大的影响力,丕平也想借助教皇的支持篡位。教皇对此心知肚明,表示“谁为法兰克操劳,谁就是它的主人”。于是双方就结成了互助互利的关系。

伦巴第王国疆域(灰色部分)

751年,丕平在贵族的拥护下篡夺王位,红衣大主教卜尼法斯为丕平涂膏油、戴王冠,加洛林王朝由此建立。按传统,国王只需要由红衣大主教加冕就可以了。但作为篡夺者和开国者,若由教皇亲自加冕更能服众,这一美事很快就自动送上门来了。就在丕平篡位的同年,伦巴底人夺取教皇领地拉文纳,兵锋直逼罗马。教皇司提反二世只好亲自北上伦巴第都城帕维亚,试图劝说伦巴第国王阿斯托夫能够友善对待上帝的人间代理机构。阿斯托夫上帝都不认,教皇算哪根葱,直接回绝。教皇无奈,只好冒着风雪穿越阿尔卑斯山区求助法兰克王国。

教皇到来时,法兰克的基督徒热情迎接,丕平也亲自替教皇牵马。对于教皇的求助,丕平满口答应。但也是有条件的,他希望教皇为自己加冕。于是教皇重新为丕平举行了加冕典礼,并赐给他的两个儿子以罗马贵族的头衔,还宣布:“禁止任何人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法兰克国王,违者将被逐出教门。”丕平承诺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所征服的意大利土地中,划出拉文纳至罗马的狭长地带,捐赠给罗马教会。

754年,丕平率兵护送教皇返回意大利,打得伦巴底低头装孙子。但法兰克人一走,伦巴底人又横了起来。756年,丕平两次率军南下,征服了伦巴王国。并履行了对教皇的承诺,将夺取的土地献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由于伦巴底王国的领土是夺取东罗马的,所以东罗马代表曾要求收回这一失地。教皇当然不会给,并伪造出了“君士坦丁的赠礼” ,诡称君士坦丁大帝早已把罗马城赠送给教皇,丕平只是把属于教皇的领土还给教皇而已。自此从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领土便划为教皇辖区,教皇国形成。

教皇国建立后,教皇不仅得到了大片土地,还拥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腰杆硬了,开始跟东罗马皇帝公开叫板。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将一顶皇冠戴到了查理曼大帝(丕平之子)头上,授予他“伟大的罗马人皇帝”称号。这一行为宣示了查理曼大帝才是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人,而不是东罗马帝国。此举进一步激化了东、西部教会的矛盾。

教皇为查理曼大帝加冕

1054年,罗马教宗利奥九世派钦差大使宏伯特抵达君士坦丁堡,就教义之争展开谈判,重申罗马教宗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君士坦丁堡牧首赛鲁拉留不予理睬,拒绝谈判。气急败坏的宏伯特直接跑到索菲亚大教堂,在大庭广众之下将一份关于诅咒东方教会,革除牧首教职的“训谕”放到圣餐桌上拂袖而去。赛鲁拉留震怒不已,立即召开宗教会议,革除了教宗利奥九世与宏伯特的教籍。自此东西方教会彻底撕破脸皮,正式分裂,以罗马为中心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称“正教”即东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