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和解:第一次弭兵之议

楚国想向北扩张重新控制郑国,可是东部却受到新兴国家吴国的牵制,大大影响了楚共王的北进战略。要争夺中原,郑国这个跳板的战略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用军事打击难以奏效,那么就用非军事的手段吧。怎么做呢?以重金来拉拢郑国。

当年郑国脱离楚国而去,主要是楚共王在郑和许两国争端中支持许国而得罪了郑国。现在送上重金,算是对当初判决的一个补偿。这时郑国君主郑成公上台仅三年,显然他的政治经验还是不足的。他希望与晋和楚两国都能和平共处,但是这可能吗?

公元前582年,郑成公前往楚国的邓邑,与楚国的公子成会晤。

这次会晤在晋国人看来是背叛,是郑国重新投靠楚国的证明。其实郑成公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在国际事务上他太过于幼稚。去了楚国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前去晋国访问。晋景公正对郑成公的背叛行径感到震怒,不想郑成公居然自投罗网,便以勾结楚国人为由将他抓起来投入监狱中。

弱国无外交,这就是个例子。

郑成公糊里糊涂地成为阶下之囚。

可是晋国人还不肯善罢甘休,中军元帅栾书亲自率军攻入郑国。此时郑国群龙无首,伯蠲作为郑国谈判代表,前往晋国进行交涉。可是狂妄的晋国政府竟然不顾“两国交兵,不杀来使”的传统,悍然下令处死伯蠲。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郑国只能向楚国求援了。

楚军总司令,即令尹子重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采取围莒救郑的战术。莒国是晋国的盟国,而且实力很弱。在一年前,巫臣出使吴国途经莒国时,发现莒国居然不 修战备,连城墙都破损严重。他对莒国的国君说:“你们的城墙太破了。”莒国国君居然回答道:“我们国家位置偏僻,靠近蛮夷区,有哪个国家想打我们的主意呀?”巫臣正色地说道:“不可这样想,雄心勃勃,想扩张疆土的人多的是。所以强国林立,都想着到国外掠夺。一个勇士睡觉的时候也不忘关上窗户,更何况一个国家呢?”但是莒国国君并没有把巫臣的劝告当一回事。

在楚军的猛攻下,莒国不修战备的弱点暴露无遗,先是渠丘城被围。这座城破损严 重,根本无法抵御楚国人的进攻。守军一战即溃,都逃往都城,楚国军队轻松地占领了渠丘城。莒国军队在战斗中俘虏了楚军的将领公子平,子重让人前往与莒国政 府交涉,说:“你们不要杀他,我们归还你们的战俘。”莒国政府拒绝了楚军的要求,处死公子平。子重率楚军包围莒国都城,这座都城的城墙同样是不坚固的。在楚军的猛攻下城墙倒塌,楚军攻占莒城。而后楚军又乘胜追击,再下郓城。

楚军只用了十二天的时间,连续攻破莒国三座城池,占领莒国。

晋国利用吴国骚扰楚国的东境,楚国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楚军攻打莒国的时候,同时派人前往联络秦国。秦国乘机联合白狄,攻打晋国的西境。在这种情况下,栾书不得不从郑国撤兵,回国抵抗秦军的进攻。

对于晋国人来说,对付郑国有一张王牌,就是自投罗网被擒的郑成公。只要郑成公还在晋国人手中,那么郑国人迟早要乖乖听话的。但是在强国夹缝中生存惯了的郑国人,还不乏有外交谋略的人才。郑国大夫公孙申认为,晋国越把郑成公当做要挟的工具,郑国越应该显示出不在乎的模样。他在公卿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要做出另立国君的姿态,并且出兵攻打许国。不派人前往晋国谈判,我们越发不在乎,晋国人就越可能释放我们的国君。”

郑国军队出兵包围许国,这是做给晋国人看的。显示我郑国的军事力量还是不可以低估哩,并且在次年(公元前581年)宣布立郑成公的儿子髡顽为新的国君。

在这种情况下,晋国的执政大臣,即元帅栾书认为:“郑国人另立国君,现在我们囚禁的只是个普通人了。不如出兵讨伐郑国,以归还其国君为条件,与郑国媾和。”晋国一方面虚张声势,联合齐、鲁、宋和卫等国再次出兵郑国;另一方面积极与郑国谈判,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释放郑成公归国。

公孙申的计划获得成功,然而伴君如伴虎。回到国内的郑成公追究在他被囚禁期间,提出另立新君的大臣,结果公孙申与他的弟弟两人都被逮捕并处死,这种结果使我们想到了明代于谦的下场。在君主时代,君主们俨然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视国家利益高于君王利益的爱国者往往遭遇悲惨的下场。

晋楚两国的争霸,进入相持阶段。就像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与英法两国在阵地战中陷入僵局一样,双方的争霸都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晋国以吴国遏制楚国,楚国则以秦国牵制晋国。晋国伐郑,楚国攻莒。几个回合下来,仍然旗鼓相当。

在这种背景下,两国休兵的呼声开始高涨。晋楚和谈的契机是从一个楚国俘虏开始的。

这个俘虏名叫“钟仪”,是楚国郧邑长官。他在公元前584年楚国攻打郑国时被郑军所俘虏,后来押送给晋国人,这样钟仪就被囚禁于晋国的军府。

两年后(公元前582年),晋景公到军府巡视时,见了被囚禁的钟仪。他就问左右:“那个戴着南冠被关押着的人是谁呢?”左右的人告诉他:“这个人是郑国进献的楚囚。”南冠就是南国的帽子,因为这个典故,后来坐牢的人被称为“南冠”和“楚囚”,便出自于此。如南明夏完淳的诗集叫《南冠草》,即用此意。

一个楚国的俘虏在囚禁中仍然衣冠齐整,表现出非凡的气质。这令晋景公很惊奇,便差人把钟仪召到面前,问了他一些问题。晋景公先问钟仪的出身家世,他答道:“先人是乐师。”景公又问:“那你会奏乐吗?”钟仪回答道:“先父就是乐师,我怎么能不学奏乐呢?”

景公让人把琴抬过来,钟仪当场演奏一曲,演奏的是家乡的曲子。景公又问道:“你们的君主为人怎么样呢?”钟仪答道:“这不是小臣所能知的。”景公再三追问,钟仪就说:“他当太子时早晨要向令尹子重请教,晚上要向司马子反请教,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晋景公认为钟仪这个人有修养,回答问题很得体,他把这件事告诉士燮。士燮是晋军中出类拔萃的将领,他长于战略。这点得益于其父亲士会的教导,父子两人都 是晋军中名将。士燮这个人虽然是晋军重要将领,但他并不穷兵黩武,而是积极考虑与楚国的和解。现在国君突然提起楚国的战俘钟仪,士燮很敏锐地抓住这一话 题,对晋景公说:“这位楚囚真是一个君子。您为什么不将他释放,以促成晋和楚两国的和解呢?”士燮的聪明在于他并不说晋和楚和解的主张出于自己,而是借楚囚钟仪来委婉表现出自己的倾向。

钟仪被晋景公释放回国后,向楚共王汇报了晋国人求和的愿望,楚共王决定派太宰公子辰出访晋国。这是一次破冰之行,晋和楚两国的关系开始出现转机。

晋景公对公子辰的来访积极回应,于次年(公元前581年)也派使臣前往楚国回访。就在两国外交关系迅速好转的关键时候,统治晋国达十九年之久的晋景公的 身体状况开始恶化。这一年的五月,他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州蒲,这就是晋厉公。一个月后,有一天晋景公觉得肚子发胀,跑去蹲茅坑。不料一不小心,掉到茅坑里死了。

晋景公是晋国国力由衰转盛的关键人物,在他即位之初,晋国即遭遇到邲之战的失利。在楚庄王的有生之年,不敢与楚国争锋。在 这种情况下,晋国政府审时度势,将扩张的重点放在打击赤狄上,重振晋军的士气。继而在鞍之战中大败齐军,再现中原霸主的雄风,并且恢复与楚国势均力敌的局面。

由于晋景公突然病故,使晋楚和谈陷入僵局之中。此时宋国的执政大臣华元挺身而出,促成晋楚停战休兵。

华元与晋国的元帅栾书及楚国的令尹子重的私人关系都不错,他听说晋和楚两国政府已经互派使臣往来。作为晋楚争霸受害国之一的宋国,当然希望看到这两个霸国能够罢战休兵。这不仅是宋国人的意愿,也是中原诸侯国的共同愿望。

公元前580年的冬季,华元不辞辛苦往返奔波于晋和楚两国之间,为实现和平局面而努力。

在与楚国弭兵的同时,晋国政府也与秦国媾和。

两国约定谈判的地点设在晋国的令狐,届时晋国新任国君晋厉公与秦国的秦桓公都将出席。到了和谈的日期,晋厉公抵达令狐。而秦桓公抵达黄河西岸后,却犹豫 不决了。在秦晋两国关系史上,秦国的表现是令人称道的,其历届政府的信誉都很好。虽然秦晋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在晋景公病重的时候,秦国人还是很义气地 派了一位名医来给晋景公看病;相反,从史书记载来看,晋国人一直是比较狡诈的,也不太讲信用。

秦桓公心里估摸一下,要是东渡黄河到了晋国的土地上,难以保证人身安全。不行,不能轻易自投罗网。秦桓公就派了一个名叫“史颗”的官员,渡过黄河,作为秦国代表与晋厉公签约。晋厉公一看,也派了郤犨到河西,与秦桓公缔约。

历史上把这次晋秦之会称为“夹河之盟”,夹河之盟可以看出秦国人实际上仍然对晋国人极为不信任,事实上很快晋国人就证明了这点。

公元前579年,在华元的努力下,晋楚两国终于实现了为世人所瞩目的弭兵。

这年五月,晋国和谈代表士燮与楚国的和谈代表公子罢和许偃就实现和平举行双边会谈。这次会谈地点是在宋国都城的西门外,可见宋国在晋楚和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晋楚谈判代表并于五月四日达成协议,签订草约,这份草约的内容如下:

“晋楚两国不得互相出兵侵犯对方,两国要同仇敌忾,遇到灾难时相互帮助。如有哪国侵犯楚国,则晋国出兵讨伐之;如果晋国受侵犯,则楚国出兵讨伐之。两国 的民众可以友好往来,不得设置障碍,应保证道路畅通。两国如有意见不同时,应协商解决。对于背叛的诸侯,则共同讨伐。如果谁违背此约定,神明诛之。而且要 毁灭其军队,再不能享有其国家。”

秋季,晋国政府派郤至出使楚国,对楚国执行和约的情况进行考察。

楚共王设宴款待郤至,当郤至正要进去赴宴时,突然钟鼓齐鸣。郤至一听,所奏之乐是国家君主相互宴请时才使用的乐曲,他赶紧后退几步。楚国司马子反赶紧跑来对郤至说:“天色已晚,国君正等着你哩,快进去吧。”

郤至正色地说:“现在你们以这种隆重的礼仪来欢迎小臣,小臣担待不起。试想想如果我国国君前来,还能使用什么礼仪呢?”子反一听,不当一回事,回答道:“如果两位国君相见,还要奏什么乐曲呢?就互赠一支箭了。”

郤至一听,便反驳道:“如果互赠箭矢,那就大祸临头了。宴会上的礼节,原本是天下太平时诸侯相互朝见的礼节。如果按您说的互赠箭矢这种做法,那是乱世礼仪崩坏的做法。”不过入乡随俗,郤至还是以客人的身份,接受了楚国高规格的宴请。

回到晋国后,郤至将这件事告诉了士燮,士燮判断:“楚国人不遵守礼节,肯定也没有信用可言,我看这个停战协定是长不了的。”

晋楚的和解是春秋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又被称为“弭兵之会”。这既是晋楚势均力敌、谁也无法打垮对手时的妥协性产物;同时也是以宋国为代表的中原诸侯国在饱受战乱后,希望实现和平的一种意愿。

这次声势浩大的弭兵行动,注定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可以说两国停战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而是各怀鬼胎。特别是晋国人,像郤至和士燮这些人满口礼仪道义,而实际上晋国的所作所为并不像自己宣称的那么有道义。

晋楚的争霸刚刚因“弭兵”而偃旗息鼓时,晋国人马上调转枪头,对准了西部邻国秦国。准备利用与楚国休兵的最佳时机,一举击垮秦国,解除来自西面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