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记忆 | 天津邮政博物馆——大龙邮票的秘密
来源:天津滨海广播
翻开中国邮政史,有一个地方格外引人注目,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邮政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就是天津。1878年3月23号,天津海关书信馆向公众开放,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绵延139年,这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个邮政公告、第一套邮票、第一条邮路……这些数不清的第一,都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奠基之作,也让天津成为“中国邮政的摇篮,大龙邮票的故乡”。滨海广播《城市记忆》“博物馆里的记忆”系列专题,今天带您走进天津邮政博物馆,回溯中国邮政史上那一段段可见可感的历史。
走进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09号的天津邮政博物馆,仿若走进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从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到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时期,一路走来,就像阅读着一部生动的中国邮政发展史,那450多件珍贵的展品,犹如一颗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串联起天津在中国邮政长河中的一个个重要时刻。
邮政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它既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的通信史源远流长。口信、物信、树叶信、击鼓传声、烽火报警、信鸽传书、双鱼问讯、驿寄梅花、竹报平安、红叶题诗等等这些都曾经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手段,都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骑马、修路、建驿站,邮驿这种历代朝廷和各地官署为传递官方文书建立起来的官办官用的专门通信机构,从周代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全国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网络纵横的邮驿网,制定了系统的法律法规,章则制度。
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二楼的邮驿部分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是一块方方正正、有巨大凹槽的大石头,这就是天津邮政博物馆里年龄最大的文物——秦皇古驿道车辙石。秦皇古驿道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东天门风景区,是秦驿道中的一段。于崇山峻岭中,凿山石为路;凭山势嵯峨,设关城虎踞。天津邮政博物馆顾问、天津市集邮协会宣传委员杨洪儒介绍,这块车辙石,就是从秦皇古驿道里搬来的:
这石头是弯弯的,由字形的那么一块石头。为什么中间那么大窟窿呢,古驿道走马车,那个马车铜马车也好,大钉子也好,把石头压的都压出辙来了,压出一个窝来,后来怎么走路呢,一看马车都得陷在这个辙里头了,当地老百姓只能拿工具剔剔,剔平了再去点儿这个沫,那么就乎走。所以那趟道几千年了,这个石头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它年龄最大,几千岁了。
古驿道上,曾经车声隆隆,马蹄嘚嘚,公使说客,商贾学子,以及世世代代的百姓,用车马和脚板,愣是在青石板上,磨出两道距离相等、光滑如镜、深可盈尺的辙痕。辙痕深深,成为“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见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调员、古代交通史专家亨利·克利尔曾亲赴井陉考察,认为它比罗马古道要早上一百多年。秦皇古驿道车辙石入驻天津邮政博物馆,势将“开口说话”,讲述古道的过去与今天。
在邮政博物馆的二楼共享大厅里,矗立着一座清代邮差骑马送信的雕塑,在雕塑的底座上,永久定格着一个日期,1878年3月23日。衬托雕塑的,是以烽火台、古驿道、万里邮路等为背景的大型浮雕,展现的是几千年的人类通信历史,同时也在强调,这是中国近代邮政的零公里起步点。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大地上通信组织甚多,但运作情况都不顺利。古老的驿站由于臃肿腐败,气数将尽;同样是官办的文报局因为其通信范围狭窄,难有作为;民信局各自为战,孤掌难鸣;专为侨民服务的侨批局小打小闹;帝国主义列强设置的客邮终归难为中国百姓接受,中国的通信业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了。
1870年,清朝直隶总督府迎来了一位新主人,他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是清朝洋务运动的领头人物,他凭借政治和军事上的实力,大办洋务,奠定了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城市的基础,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中国近代邮政以天津为中心便顺理成章。
1840年,英国实行邮政制度改革,这标志着近代邮政的开始。14年后,英国人赫德带着开办邮政业务的诸多经验来到了中国。1863年被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成为洋务派办理洋务的“洋顾问”。有感于各地海关官员传递文件的不方便,赫德甚至在海关内部率先组建了邮递系统,经过十多年海关兼办邮递的经验,试办新式邮政的想法更加成熟。而真正着手操办这件事的最佳人选,就是深受李鸿章与赫德赏识的一个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
1868年初到天津时,德璀琳只是个四等文书,但因为在中英谈判中的出色表现,1877年被提升为天津海关税务总司。在天津邮政博物馆顾问、天津市集邮协会宣传委员杨洪儒眼中,德璀琳可是个精明的角色:
德璀琳来中国比较早,原来是烟台一个税务司的,反正他这个人有工作能力,比较聪明,很有脑筋,而且对于操办邮政的很积极。调到天津以后,不光邮政,还有其他很多业绩。他跟开滦煤矿还有利顺德饭店,还有劝业场的东家,他们关系都不错。所以这个人除了是海关的官员以外,也可以说他是个实业家,企业家,所以交给他,办邮政这套,也放心。德璀琳确实也得心应手,一档档的,都比较顺利。他也赶上这个机遇了。
为了进一步争夺在华权益,并为外国人在华贸易和生活提供便利,总税务司赫德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请设送信的官局。恰巧与李鸿章改良驿递、创办新式邮政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李鸿章建议总理衙门委派赫德主持,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五处仿照欧洲的模式试办邮政。
到了光绪四年(1878年)的春天,赫德因事去了欧洲,临行前把开办邮政的事宜指派给了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徳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之前说的五个城市的海关先行试办邮政。到了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也就是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率先在天津发布公告:天津海关书信馆向公众开放,开始收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信件,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公众有了使用官办邮政传递信息的权利。民信私札,第一次堂而皇之地跨进了邮局的大门。公众之间的距离为之缩短,生活节奏加快,交往密切起来,从此开启了中国邮政通信的新纪元。
随后德璀琳签发了第一份邮政公告,规定了邮政资费标准,因为与官方邮驿和民间的民信局相比,便宜了许多,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欢迎。但如何把收寄来的邮件送出去,把外地收的邮件运过来,开辟邮路就成为当务之急。根据需要,当时的邮路除了海运外,都是骑差邮路,著名邮政史专家仇润喜先生讲了这样一个送信的故事:
邮政开办之后,紧接着有好多事情,首先说要建立邮路。天津是中心,那么北京、烟台、牛庄、上海,它得把这几个点连起来,就成了邮路。北京到天津的邮路是头一条,叫旱班邮路,就是旱地上的邮路,骑马送信。当时北京天津是125公里,都是一些民间的小路,很不好走。一天发一次班,北京和天津两个同时的,一般都是下午4、5点钟,对着跑,北京也出发,天津也出发。然后到中途的补给站上,换人换马,有时换人不换马。最快也要14、5个小时。这中间就发生过咱们有一个邮差,下午骑着马走,走到杨村附近,就因为地理面沟沟坎坎,一下摔下来,就摔懵了,起了以后收拾收拾骑着马接着跑,天亮以后,一看又回天津了。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当时的骑马信差是多么的辛苦。邮差穿着规定制式的号坎,上面有“津海关信差”的字样。如今在天津邮政博物馆里,我们还能找到这样的号坎,布纹已磨损破旧,字迹却清晰可辨,在还没有铁路贯通的那个年代,无数的邮差用生命保证了信息的流转与畅通。
近代邮政创办一年又九个月之后,1879年12月22日,总税务司赫德发布通令称:邮递业务继续办理,并逐渐向其他口岸推广;邮务总办事处暂设天津,委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负责管理各海关邮递业务。这在一方面肯定了创办有成;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并强调了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邮政创办初期的组织和管理中心的地位。
见证天津这段风云历史的,还有三枚小小的邮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龙邮票”,也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在天津邮政博物馆的珍宝馆里,如今就珍藏着整版的“大龙邮票”。为适应当时的邮资标准,这套邮票共有三枚,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分别以橘黄、朱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邮票图案上有“大清邮政局”字样。因整个票幅较大,世称“大龙邮票”。辗转从日本购买到得的那天起,它们就成为邮政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天津邮政博物馆顾问、天津市集邮协会宣传委员杨洪儒介绍说:
大龙邮票邮局全张是25枚,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我们三个全张整版都有,这个全国其他邮政博物馆是没有的,我们是独一份。五一有个邮资公告都规定了,远距离寄信用几分银,近距离的本阜的,参照那个计算方法,我们来印的邮票。
1877年,赫德、德璀琳在着手筹印邮票时,对于邮票的式样做过多次研究。原始设计的草图有过“二龙戏珠”、“龙凤戏珠”以及具有东方色彩的“六和宝塔”、“万年有象”等多种式样,但都没有被采用,为何最后会选择“蟠龙戏珠”这个图案?杨洪儒介绍说:
这些个设计稿来了以后,德璀琳看着,比较着英国的邮票都不老对头的,人家外国人敢印维多利亚女王,我印个光绪帝,印个慈禧太后又有辱皇颜,所以这样呢就得变通一点,而且你们那印的离我这太远离我现在急用邮票赶不及了。最后德璀琳就设计了,这个龙,五爪龙,他是帝王的象征,蟒龙袍么,再加上我们中国民族的特征,龙的传人,一看这个稿,咱们皇上也好,是李鸿章也好,他都没说的啊。所以这样,德璀琳就赶紧的把这个图稿责成我们海关管的一个上海造册处,其中有个印刷厂,就是说你们赶紧印吧,这样就是我们这大龙邮票这个图案,就拍板了。
上海海关造册处自接到德璀琳6月15日的信开始,先后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印刷任务。从1878年7月18日起,将不同面值邮票分批发往天津,但天津海关收到首批邮票的确切时间一百多年来却始终成迷,直到1982年,在上海海关档案中发现了天津海关德璀琳签收的回执,证明天津海关是7月24日收到的首批5分银邮票,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开。杨洪儒回忆说:
7月24号上海给德璀琳发过邮票,有个签单,德璀琳在上面签字了,说已经收到,所以我们就把大龙发的发行上限,定在7月24。但是为什么那么含糊,说它是上限呢,因为终归现在不像我们,现在发行邮票有个首日封啊,有个档案的记载,那会儿还不兴。再说那邮票卖的都是外国人,它即使24号买了寄,也都跑外国去了,现在不好找,所以我们就把24号定为一个上限,一直到29号又印了一批,到8月份又印来一批。
此后,100多万枚大龙邮票从故乡天津出发,通过车装船运,人背肩扛,风行于华夏大地;而且乘风破浪,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尽展风采,称得上龙骧虎步,行走天下。中国第一套邮票的设计与发行,不仅是中国通信史上的里程碑,而且成为中国近代邮政起步的重要标志。它宣告了邮政史上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即:实行预付邮资制,从根本上克服了记账制的弊端。而贴有大龙邮票的赫德家书实寄封、德璀琳家书实寄封,更是世间仅存,珍贵无比。如今,它们都静静的陈列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中。
发端于天津的中国近代邮政,历经十八载风雨,在与各路对手的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羽翼渐丰。1896年,南洋大臣张之洞为建立国家邮政上奏力争,终于得到清政府有关方面的认可。3月20日,经光绪皇帝朱批核准建立大清邮政官局,邮政从海关剥离,迎来了统一经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这条路,中国近代邮政走了整整三十年。
经过多年的酝酿和一年多的紧张筹备之后,1897年2月2日,在农历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天津海关拨驷达局正式更名为“天津大清邮政局”,简称“大清邮政津局”。从那时起,这栋法租界里大法国路上的洋楼正式成为大清邮政关局,并且挂上了中、英、法文三块牌匾,130多年来屹立不倒。
天津,又一次成为这段进程最重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在天津的解放北路上,遍布着几十座古老的西洋式建筑。早在十八世纪,这条马路就相当繁华,当时被称为“维多利亚路”,云集了许多著名的外国洋行、银行。坐落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09号的大清邮政津局和毗邻的紫竹林教堂,系出同门,令人过目难忘。
这座近代邮政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84年,为两层带半地下室,砖木结构,典型的仿罗马式建筑。建筑平面呈L型。南段拐角处为一角楼,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由外国人设计,靠中国工匠施工的这座建筑,外表采用清一色的中国青砖砌筑,立柱采用罗马券柱式设计,扁券门窗加壁柱的连续使用,具有较强的韵律感。窗间墙用精细的青砖雕饰,颇具特色。特别是以中国传统的砖雕技术雕刻西洋的古典花饰,如毛茛草叶,甘菊花、珠饰等,纯朴中见精巧,自然、和谐。整座建筑豪华、气派,由此作为北洋枢要之地的邮政局址,可说是当之无愧。它也因此登上了国家名片,成为1996年有关中国邮政的纪念邮票的第一枚。
如此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清邮政津局,是如何变身成为如今的天津邮政博物馆所在地呢?故事还得从1998年说起。天津邮政文史中心研究专家魏普金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天津邮政大龙邮票发行120周年98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在李公楼邮局十楼搞了个文史馆,就120平米当时,就那么个小馆,来了好多名人,看完之后都认为这馆太小了,都认为你应该建个大的。但是建博物馆房子没有,后来有人就说这里是大清邮政局呀,天津市保护单位,就想到了这。当时天津化轻公司还在这办公,不认识,就跟今晚报社搞了个“说不尽的天津邮政”联合征文,筹建博物馆一说,当时人家就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老总挺重视,见个面座谈座谈,2000年的时候,我们邮局也正式列入了议事日程。经过一年的谈判,2001年底达成了房屋转让协议。
有了博物馆的所在地,老邮电人心里都踏实了。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酝酿成立博物馆到2010年10月9日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历经近二十年时间,个中辛苦,身为见证人的天津邮政博物馆顾问、天津市集邮协会宣传委员杨洪儒直到今天,依然心潮澎湃:
本身这个房子它就是文物,它这里边结构啊什么的基本上没动,地板都是老的,所幸完好,没人大破坏,没人拆迁过,没人改造过,我们感到很欣慰。又征集了很多的文物,邮票、邮政用具等等,终于在2010年的世界邮政日,10月9号,算紧锣密鼓的就开幕了。二十年,最后终于起来了。所以它是我们行业博物馆里头,你自己的房子原来干过邮政的,现在是邮政博物馆,这是很可喜的。比上海早,上海邮政博物馆是民国时期的,哈尔滨的也是民国时期的,所以我们还很庆幸。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昔日的大清邮政津局历经百年风霜雨雪及人世沧桑,依然屹立不倒。如今的天津邮政博物馆,亦用大量的史实文献和实物资料,以故物还故居,延续着天津古今结合、中外接轨、东南西北融合的邮政文化标志。
走出天津邮政博物馆,看着街道的车水马龙,回望这栋世间仅存的大清邮政官局建筑,仿佛历史再次浓缩在了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中。邮票设计师把它们的故事画在邮票上,集邮爱好者把它们的故事夹在集邮册里,那天津这座城市,把它的故事留在了一座座博物馆中,等待着你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