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为何兵败希腊?波斯帝国视角下的希波战争真相
来源: 冷兵器研究所
作者:微漫烟叶
编者按:在网络上,国人对于古希腊的了解往往是从希波战争开始的。比如马拉松之战,温泉关之战,萨拉米斯海战,亚历山大东征等等。不过以往各类内容介绍文章往往从古希腊人的视角讲述波斯与希腊的冲突,本文则从波斯的角度讲述这个问题。
波斯与希腊原本是两个政治与文化都不同的地区,当中东建立起强大的中央王权国家之时,希腊还处于一块块分裂的城邦之下。当中东国家建立起璀璨壮丽的王宫时,同一时期的希腊人不但不以为然,反而出言嘲讽,“早期希腊诗人福希利德自信地写道:‘哪怕是一个海岬的小城邦也能胜过循规蹈矩的愚蠢的尼尼微’”
双方之间的冲突最早始于BC585,当时希腊人的移民自称受到波斯压迫,纷纷向希腊霸主斯巴达求援,斯巴达拒绝这一提议,但还是派人警告当时的波斯统治者居鲁士。虽然双方并没有就此大打出手,但是矛盾的种子就此种下。
之后到BC500这些希腊移民者再一次向斯巴达求救,但是斯巴达又一次拒绝了他们。这一次他们转而向新兴起的城邦雅典求援,此时的雅典早已不是一个弱小的城邦,这从当时的经济就可以看出:“雅典在陶器制造方面逐渐超过科林斯,到庇西特拉图开始掌权时,雅典的黑图彩绘陶达到很高的水平,出口量超过科林斯,产品产销与希腊整个通商地区,甚至远销埃特鲁里亚和南俄地区”。
不过雅典到底还是过于高估自己的实力,不但没有成功拯救希腊同胞反而祸水东引,使波斯想要灭亡希腊。只不过波斯人第一波入侵,很快在马拉松之战中,雅典的抵抗之下告终。
①波斯人来了
之后,就是薛西斯的远征。人们可能会想起他在远征希腊时,因为风暴摧毁连接达达尼尔海峡的船桥时,他“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把赫勒斯滂痛笞300下,并把一副脚镣抛入海峡之中”,其表现出来的狂妄与暴躁一览无疑。但是实际上薛西斯绝非庸才,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总结了其父大流世的失败。做了如下准备工作:
1,他下令沿途开始储备军粮,并且不断将粮食运到当时的欧洲,以保证他军队的补给。之后用四年时间集结帝国境内的可以征招民族的军队,并且许下诺言谁带来的军队最精良就会给谁奖励
2,吸取舰队在阿索山遭风暴遇难的教训,用三年时间在阿索山挖掘了一条两艘三列浆宽的运河。这样可以使舰队绕过阿索山
3,建造一座横跨达达尼尔海峡,由714艘船建造成的浮桥,来保证他庞大的陆军可以跨过达达尼尔海峡,显然薛西斯就算真有如此狂暴行为,也是因为担心其影响其后勤而己。
4,拉拢迦太基人对西西里岛的希腊人进行牵制,以此来孤立希腊本土。
BC480年,波斯20万大军集结完毕踏上了对希腊的远征。这里我们不妨计算一下,波斯军队的粮食消耗,根据出土铭文显示,波斯成年男子一天吃1.3斤的面粉,马一天吃的食物为2.04~3.06斤大麦①
20万人,一天消耗的面粉就是130吨,至于马匹,就算按最少估算的4万骑兵,也有40.8~61.2吨的粮食。光主食消耗就达到170~190吨左右,这还不算副食与饮用水,显然在如此巨大的后勤消耗情况下,薛西斯还能保证其大军数月不挨饿,除了波斯帝国贯通全国的道路网络外,就是其本人优秀的后勤能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波斯人,希腊人的策略非常简单,即在陆地与海上守住即可。希腊人有三条路可以进行防守,第一位于奥林匹斯山的坦佩谷,同时可以得到色萨利骑兵的帮助。这是希腊人最开始的计策,一支一万人的大军外加200艘战舰匆忙向其驶入。但是希腊人很快发现另一条道路可以通过色萨利,要是留在坦佩谷就会腹背受敌。
迫于无奈,希腊人撤退到科林斯地峡,此时摆在希腊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在陆地凭借温泉关的地形防御波斯军队入侵,同时希腊舰队可以阻塞狭窄的阿尔忒弥斯海峡,做到海陆两方面防御。第二,放弃雅典退守科林斯地峡。于是,希腊人陷入争论不休之中,最后只有5000人与海军参与防御温泉关与阿尔忒弥斯海峡,但是希腊人的温泉关防御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
薛西斯在解决了温泉关的麻烦之后继续行军,此时的雅典人大部分已经放弃防御雅典,集中兵力驻守萨拉米斯。薛西斯在火烧雅典之后,率领大军直逼萨拉米斯。薛西斯的目的很简单,即如何攻下伯罗奔尼撒。
当时有三条攻入伯罗奔尼撒的道路。
第一从科林斯地峡入侵伯罗奔尼撒,但是科林斯地峡非常狭小,并且要面对数万伯罗奔尼大军,此地无疑就是温泉关重现。
第二从萨拉米斯埃吉纳到科林斯地峡,这样可以从海陆两面夹击科林斯地峡的希腊联军,依此打通科林斯地峡。
第三绕过科林斯地峡直接从伯罗奔尼撒登陆,这一点乍一看是最快捷的方式,但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他们准备拖曳机械,把船舰从科林斯拖过地峡,到达雅典那一边的海中,所以他们能够从陆地上和海上同时进攻”,斯巴达人宁可从科林斯把船拖过去,也不愿意绕伯罗奔尼撒航行,这就说明这条路线非常难走。
实际上伯罗奔尼撒人实际航行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四十条船舰上的伯罗奔尼撒人本应当急忙去援救密提林的,但是他们在环绕伯罗奔尼撒半岛本身的航程中,浪费了许多时间”。显然一条连航行都非常困难的航道,更何况抢滩登陆?
所以波斯人就只有打通萨拉米斯与埃吉纳那条通道,才能完成对伯罗奔尼撒的抢滩登陆,而此时的希腊人面对波斯的庞大海军,希腊人只有366艘船,其中很多都不是三列浆船②另一方面波斯舰队拥有207艘三列浆,1000艘其他战舰。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很多希腊船长甚至纷纷逃跑,另一些希腊人提议放弃萨拉米斯与埃吉纳,在科林斯地峡进行抵抗。
这时凭借地米斯托克利的三寸不烂之舌,希腊人暂时放弃了去伯罗奔尼撒的想法。另一方面薛西斯开始进行海陆两面夹击科林斯地峡的计划,一支庞大的陆军开始驶向科林斯,科林斯的希腊联军听闻之后立刻修建一道贯穿科林斯地峡的城墙用来抵抗。另一方波面斯海军也出现在萨拉米斯,并摆好战斗队形,但是由于天色太晚决定明日再战。希腊人面对波斯陆军的逼近科林斯地峡,又一次紧张起来,于是在战前的最后一次会议上,大多数伯罗奔尼撒人要求退守伯罗奔尼撒。
这一次就算是地米斯托克利也无能为力,不过他转念一想与其说服希腊人,不如把希腊人要逃跑这件事告诉给波斯人,这样可以使波斯人包围希腊人,使希腊人不得不战。果然如地米斯托克利所料,波斯人听闻之后立刻封锁了萨拉米斯海域。希腊人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只能放弃撤离萨拉米斯的想法。
在太阳刚刚在天空升起之时,希腊人的战舰向波斯人驶去,波斯人大喜过望立刻迎战,但是此时希腊人忽然倒划起来,将排列成三列的波斯舰队引进狭小的海域,此时的波斯舰队面对海域不断变小,两翼的舰队被迫后撤,但是这一举动导致左翼舰队开始混乱。
其实左翼波斯舰队从一开始就注定难逃混乱的局面,因为波斯人将大量非战斗人员,送上战舰以此来监督这些异族人。这样做无疑是画蛇添足,根据“现在模拟实验已经提示,哪怕是单独一人在三列浆战舰船盖甲板上四处走动,都可能对划桨有负面影响”。
波斯左翼舰队此时混乱不堪,而他们的对手不会放过这一时机,一艘雅典船只率先撞上一艘原地打转的腓尼基船后稍,其他船只也纷纷加入对混乱的波斯舰队的撞击。但是右翼波斯舰队保持阵型撑住了局面,双方一度打成平手。但是随着左翼舰队的溃败,波斯全军也陷入逃窜之中,但是由于海域狭小外加波斯舰队混乱不堪,逃跑的波斯舰队甚至出现了互相碰撞,当他们好不容易逃到法勒伦港之时,早就守候在这里的埃吉纳舰队又给予他们重创。
直到夜幕降临,希腊人才停止追击。萨拉米斯海战的失败,使波斯人入侵伯罗奔尼撒计划破产,此时的薛西斯决定撤回波斯。关于薛西斯为何要撤出希腊,按希罗多得的说法,是因为萨拉米斯海战失败导致的,一些学者则认为萨拉米斯海战波斯人并未失败,薛西斯撤回波斯只是过冬而已③。前者说法明显不足为信,后者也是对原文断章取义。
首先,因为薛西斯陆军并未有消耗,所以并不惧怕希腊人。但是我们从薛西斯撤军时就可以看出,按照希罗多得记载,由于缺粮所以导致回军的波斯军队吃树皮,摘树叶,到赫格斯滂时波斯军已所剩不多。这是由于连接亚欧的船桥被风暴毁灭,波斯军队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其次,就是波斯帝国内部并不安稳,在出征之前巴比伦与埃及就出现过叛乱,在薛西斯刚刚回亚洲之时,波提亚人就背叛了他。
显然粮食与帝国安全才是薛西斯回国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可否定的是,萨拉米斯海战的失败是导致这些原因爆发。
这里还要说一下粮食问题。从“遗留下来的有关雅典谷物进口的原始文献中,公元前4世纪粮食进口的材料很多,公元前5世纪的材料则很少。尤其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前的有关食物短缺的原始记载更少,只有几条,一条是公元前450/449年的法令中有几个字提到谷物短缺,另一条是公元前445年埃及的国王送给雅典总数达30000麦斗(medimnoi)的谷物。”
这说明,这一时期雅典几平不存在食物短缺现象,从食物短缺角度是无法推断雅典需要定期的、大规模的粮食进口的,但是其人口数量却远远超出国内粮食生产所承担的极限,而公民向外迁移现象频繁发生。因此雅典在鼎盛时期需要定期的、大规模的粮食进口。
要知道鼎盛时期的阿提卡,按原始史料可是有45万人之多(奴隶与公民),就算按其他学者推测也尚有10万左右(奴隶与自由民)。所以要是萨拉米斯海战以波斯胜利,波斯完全有能力通过海运将粮食运输到阿提卡保证波斯陆军的补给,并且也不会造成伊奥尼亚的反叛。
②普拉提亚之战
虽然薛西斯从希腊撤退,但是波斯帝国势力并未退出希腊,此时希腊本土势力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斯巴达为首,坚决抵制波斯人;第二部分依附波斯人的希腊人;第三部分首鼠两端的希腊人。三方势力互相对持。
最先打破僵局的波斯人。在薛西斯撤退10个月之后,在玛尔多纽斯带领下,波斯人又一次占领雅典,不过雅典人又一次提前撤退到萨拉米斯。此时的玛尔多纽斯面对的问题比薛西斯更严重,对此他决定拉拢雅典人,以此打通萨拉米斯到科林斯的这一条路,但是雅典人拒绝了这一点,并且将要求同意条件的吕基达斯用石头砸死,以此来表示决心。
另一方面,斯巴达面对雅典的求援,每天他们的监察官都会说第二天答复,一直拖延了两个星期,显然地峡安全之后,斯巴达方面没有忘记在不久之前,雅典还在与斯巴达敌对,甚至雅典还勾引波斯人来对付斯巴达这件事。显然斯巴达并不希望雅典过于强大,不过斯巴达还是有明智之士。
奇琉斯敏锐地对斯巴达监察官说:“监察官啊,我们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如果雅典人未成为我们的盟友,而成了异族人的同盟者,那么,无论我们横跨科林斯地峡的城墙修得多么强固,却仍将有足够多的宽敞开放的大门,可供波斯人长驱直入伯罗奔尼撒。因此,请接受他们的请求吧,趁雅典人现在还没有改变主意,否则将招致希腊的毁灭。”
斯巴达监察官在考虑一番之后,派出5000名斯巴达人,与3.5万名黑劳士作为先遣队赶往科林斯地峡。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黑劳士参军问题,《轻步兵和重步兵的区别是有无披甲?希腊人表示:盾牌和弓箭才是区分的重点》一文说过斯巴达出动7名黑劳士当轻装步兵只是特殊情况。
这里笔者再补充两点:
第一,就是在温泉关之战中按狄奥记载。“在这一千拉斯地蒙人当中有三百名重装步兵”显然剩下的700人就黑劳士,这就说明重装轻装比例是1:3,第二色诺芬说过“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长枪不离手,看到这样的事实人们就该明白,他们是出于同样的理由不让奴隶碰兵器”这里的奴隶指的是谁?显然指的是黑劳士阶级,显然在一般情况之下,斯巴达是不会让黑劳士上战场的。④
起初雅典使者并不知情,他们威胁斯巴达道:如果他们放弃支援雅典,那么他们就投降波斯人。在得知斯巴达已经派军前往科林斯之后,使者跟随5000名精挑细选的庇里阿西人一起前往科林斯。
玛尔多纽斯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决定将军队后撤到底比斯,希望通过适于骑兵作战的平原来对希腊人作战。当联军推进到波奥提亚的埃利特莱的时候,他们发现波斯军队占据着平原,就把军队部署在山上以此来限制波斯的骑兵。玛尔多纽斯看后,命令全部骑兵在玛西斯提乌斯的统率下,前去攻击他们。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波斯骑兵,除了波斯人之外,大部分骑兵和步兵一样都是以未批甲为主。显然这样的骑兵冲击重装步兵无疑以卵击石,所以波斯人充分发挥自己远程优势与数量优势。
波斯人将骑兵分为数队,轮番攻击在平原上面的麦加拉人。此时的麦加拉人面对弓箭与标枪(即波斯人的短矛)的进攻不堪重压,向其余希腊人求援。面对麦加拉人的求援,除了雅典人之外无一人敢去,并且为了应对波斯人的投射火力,联军还挑选一支弓箭手部队随雅典人一同前行。
没有想到这一行动导致战事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原来“玛西斯提乌斯的坐骑冲在本队人马的最前面,这匹马的肋部被飞箭射中,马痛得直立起来,从而把马背上的玛西斯提乌斯摔到了地上;雅典人看到他摔下马来,立即冲向玛西斯提乌斯。雅典人捉住了他的坐骑,并且在玛西斯提乌斯负隅顽抗的时候,想杀死他。然而,由于他身上有盔甲防护,雅典人一开始并不能立刻将他杀死。他身披猩红色战袍,里面穿着一件鳞状的黄金胸甲。雅典人刺到他的胸甲上,不能给他造成任何伤害。直到有一个士兵看到这种情况,转而用手中的兵器去刺他的双眼,终于使其毙命。”
为了夺回玛西斯提乌斯的尸体,波斯骑兵放弃了以分队的消耗战术,而是改成密集集团冲锋,雅典人看后立刻向其他希腊人求助,最终波斯骑兵大败而归。
希腊人因此战大获全胜之后,信心大增,将全军开拔到普拉提亚附近,将军队布置在加尔加菲亚清泉的地方。波斯人也不甘示弱,将军队布置在与希腊人隔河相对的地方。此时在河的两面共集和了26万军队,其中希腊军队11万,波斯军队15万⑤。
双方都深知半渡而击的道理,所以都不愿意主动出击。这时波斯再一次发挥骑兵优势,他们首先堵塞了加尔加菲亚清泉。之后他们将骑兵一分为二一部分用来拦截希腊人的后勤部队,一方面不断射击靠近阿索普斯河取水的希腊人。
此时的希腊人陷入两难之地,如果派出轻装步兵,因希腊人不重视弓箭,所以无法反击波斯人的投射力量,取水必然会造成损失惨重。要是派重装步兵去取水,那么波斯人趁机进攻重装步兵,必然会导致其损失惨重。
最后,希腊人决定移师普拉提亚的前方一座岛上,这样后勤可以通过海军运输,水源问题也可以解决。不过,又一个插曲改变了战争的过程,原来斯巴达的皮塔涅军团指挥官阿蒙法列图斯不愿撤出阵地,导致其他希腊人(除雅典)都撤出阵地,而斯巴达人与泰格亚人却迟迟不能撤离。
次日拂晓,斯巴达统领波桑尼阿斯决定不顾阿蒙法列图斯的意见开始撤退。雅典人跟随斯巴达人撤退,但是由于斯巴达紧靠着丘陵地带,沿基赛隆山山麓行军,而雅典人却走下山坡,穿过平原,撤走军队。所以军队实际一分为二,波斯人听闻希腊人撤退之后,以为胜券在握,他们渡过河像一群乌合之众那样快速追击希腊人。
当波桑尼阿斯看见波斯人的骑兵向他们发起进攻之后,他们按照色诺芬记载的那样,“若列纵队行进时敌军在后面出现,每个纵队就掉头转一百八十度向后行进,以保证总是最精锐的重甲士兵面对敌军。”同时派出骑兵向雅典人求救,雅典人一接到求救立刻向斯巴达方向奔去,但是却被投降到波斯人那边的希腊人挡住去路。
这时的波斯人看见斯巴达人忽然停止前进,转身对敌之时,忽然想起了在温泉关之时,被斯巴达回马枪搞得损失惨重。所以“波斯人用他们的柳条盾牌连成了一道防护墙,并且从墙后向外施射,箭密如雨,这使得斯巴达人大为恼火。奉献牺牲依然不能获得吉兆;直到最后,波桑尼阿斯举目望着普拉提亚的赫拉神庙,祈祷赫拉女神给他以佑助,央求女神不要使希腊人对自己失去希望。”
终于斯巴达人获得了吉兆,他们跟随着泰格亚人发起进攻,波斯人也收起了弓箭,准备迎战。
这里不得不再说一下波斯军队的装备,如上图所示波斯军队批甲率不高,同时还使用短矛(标枪),面对使用长枪与装备精良的希腊人。波斯人的盾墙显然无法抵抗,当斯巴达人攻破盾墙之后,波斯人并没有束手就擒,他们勇猛地冲向斯巴达人。
但是由于训练不足,他们并不是结成密集队形进行冲锋,而是“有时是单个地,有时十个人结成一伙,人数有时多几个或者少几个,他们一伙一伙地冲向斯巴达人的阵地”。而斯巴达却恰恰相反,他们都是职业军队。
这从普鲁塔克的记载中就可以看出“他对全体盟邦下令,要他们不分国籍混杂起来坐在一边,所有的拉斯地蒙人坐在另一边,等到坐好以后,他命令一位传令官大声宣布,所有的陶工不论坐在哪边,都站起来,接着是所有的铁匠、砖瓦匠、木匠,一直到所有的工匠,这时几平所有的盟邦全都站了起来,拉斯地蒙人却一个都没有,因为法律禁止他们从事任何行业”。
所以面对波斯人的没有保持阵型的冲锋,斯巴达长枪林立不断刺击冲上前的波斯人,虽然波斯人占据数量优势,并且非常勇敢,但是依然不敌斯巴达很快败下阵来,最后只剩下1000名卫队与玛尔多纽斯一起奋战,但是终究寡不敌众。其他民族一见主帅阵亡也纷纷逃跑,另一方面雅典人也击败拦截的希腊人,他们最后与斯巴达人一起攻克了波斯人修建的要塞,最终将波斯人赶出希腊。
③结语
薛西斯的远征对希腊历史影响重大,在战前雅典虽然已是希腊第二强的城邦,但是比起斯巴达仍然相差甚远。但是战后希腊人对波斯的反攻中,斯巴达不愿继续主导,而雅典确接过大旗,最后成为与斯巴达抗衡的强邦。
而虽然波斯人输了,但是希腊人从波斯人那里明白了骑兵与轻装步兵的重要性,雅典甚至还组建了一支骑射部队。简而言之,薛西斯的远征虽然失败,但更多是失败在地形与后勤上的,并不是如一些人所渲染的古希腊方阵是东方军队无法抵挡的人形高达……
注释:
①铭文并未记载波斯马吃什么粮食,不过按照罗马人时期大麦一般都不是给人吃的,给吃的,或者用来惩罚士兵如“等到将部队解散以后,他下令对转身后退的连队发给大麦取代常用的小麦”(《希腊罗马名人传》),关于波斯人的饮食,希罗多德记载:“他们的正餐不多,在正餐之后却有许多点心之类的东西,而且这类点心每次上几盘”(希罗多得《历史》)
畜生
②关于希腊舰队在萨拉米斯,到底有多少条三列浆战船。希罗多德记载是378艘三列浆战船,但是细查就发现希罗多德记载明显有问题,如希罗多得记载雅典建造200艘三列浆,但是修昔底德记载“地米斯托克利才说服他的同胞建造船舰,他们利用这些船舰在萨拉米作战。就是这些船舰也还不是完全建造了甲板的”同时出土铭文记载,“将军们还将征募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步军,每船十名,射手四名………他们将被分做二百个船组,每组浆勇百名……”《希腊拉丁历史铭文举要》从中可以看出雅典人的舰船都是配备100人,不是三列浆的200人,可以佐证修昔底德记载的准确。
③关于战争的进程,埃斯库罗斯的描述如下:波斯军队第一天晚上完成了对希腊海军的包围,第二天早晨开始战斗,直至黑夜降临。
希腊船舰清楚地看出了时机,围住我们攻打,一条条船舰被仰面撞翻,大海看不见水面,飘满了破船碎片和人的尸体,海滩和礁石也处处布满了死者。所有的船舰纷乱地划桨逃遁,只要蛮族船舰上尚有人幸存。王焕生译:《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P97
据希罗多德说,薛西斯“终于抵达浮桥所在地,但是他以前统率下的军队,可以说是所剩无几了。在整个行军途中,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发现当地居民那里有谷物,他们都横加劫掠,统统吃光;而他们在找不到任何谷物的时候,他们就地吞食地上的野草,剥树皮,摘树叶,不管它们是人工栽培的还是野生的,以此果腹。他们路过的地方,留下的都是一片荒凉;他们这样做完全是由于饥饿所迫。
另外,以下是笔者统计的波斯军队冬季作战记载,证明波斯军队经常在冬季作战。
④关于黑劳士是否是奴隶这一问题学界争论颇多,不过古希腊人确实将其划归为奴隶参看《黑劳士是奴隶抑或农奴》
⑤德尔布吕克在《战争艺术史》中否定了普拉提亚希腊军队与波斯军队的数量,但是并没有拿出任何证据反驳,并且对希罗多德原文明显有理解问题,如“但是,根据他的说法,每名斯巴达重装步兵有7名黑劳士(Helot)[11]跟随,于是总人数又要加上3.5万。考虑到行军和补给问题,5000:35000的战斗与非战斗人员比率是荒谬的”但是希罗多德原文,“所有这些士兵,除了黑劳士—如上所述,他们每七个人分配给一名斯巴达人—之外,都是重装步兵,其总数为3.87万人。这些就是集结在这里与异族人作战的重装步兵(Hoplites)的人数。至于轻装步兵的人数,属于斯巴达人的有3.5万,每七人护卫一名斯巴达人,他们个个装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