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国上千年的“读书困难”问题
来源:说历史的女人
先讲一个笑话。一位同学生病了,写一个请假条让伙伴带给老师。此君向来比较毛糙,是那种写作文不注重标点符号那种,甚至连标点都懒得点。他的请假条如此写道:“李老师您好今天我因病故需请假一天请批准”。
此同学的伙伴比较调皮,拿到请假条一看,没有标点,于是就恶搞一把,偷偷地给他加了标点。结果,老师拿到请假条一看,乐了。只见上面写的是:“李老师,您好!我因病故,需请假一天。请批准。”
请假同学的意思是本来是这样的“我因病,故需请假一天”,但因懒省事闹了个大笑话。这就是标点符号的作用。
其实在中国古代经常有类似的笑话出现。比如《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我听说夔只有一只脚,是这样吗?),孔子听了大笑,给鲁哀公解释了半天。夔是人名,他是上古尧时期的一个著名乐官,精通音律;舜继位后,曾想让他人代替夔当乐官。尧说像夔这样的乐官,一个足够了。他原话是“夔有一,足也!”结果让粗心大意或者不通文墨的鲁哀公给理解错了。
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文言文
因为古代汉语是没有标点的,所以在表达上就受到限制,容易让人误解。直达汉朝,有了“句读”的存在,指导文章语言的断句,但很不规范,非常简略。北宋之后,书本印刷仍无明显的断句,文意表达还是靠读者去猜测去领悟的。那时候的文章,顶多用“。”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句中语气承转停顿以“,”或“、”表示,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逗号和顿号。其它再没有什么标点符号了。
这其实只是标点符号的雏形,只能表示一些停顿,没有其他的意思,更没有表示疑问或者感叹等的作用。尤其是,带“标点”的书还非常少,大部分书仍然是只有文字存在(其实在现在的书法作品中,仍然遗留着这个问题,往往有大篇幅的书法作品,没有一个标点,读来令人费解)。
阅读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对平民百姓而言非常不方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后期,才有个人从外国引进了完整的标点符号。他就是被欧洲人称为“中国天使”的斌椿。
斌椿是满洲正白旗人,他是内阁大学士恒祺的亲戚,曾经做过山西襄陵县的知县。他于1866年出国,被称为清朝走出国门看欧洲的第一人(或者第一个官员),那么他是如何到欧洲的呢?这还得从一个英国人罗伯特·赫德说起。
赫德于1854年(当时他19岁)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长期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一职。
1866年(同治年间),赫德31岁时,他要回英国结婚,请求清政府派若干官员跟他一道去英国考察。慈禧太后收到赫德的奏折后,征求恭亲王奕䜣的意见。奕䜣长期执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比较开明一点,支持官员出国访问。
但接下来奕䜣遇到了麻烦。当时朝廷的官员都比较保守,没有一个想出国的,当然清朝也没有出国到欧洲的先例。清朝比之前的明朝等,更加封闭。1840年鸦片战争,欧洲列强用大炮已经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但只是有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中国人还是没有走出去。比如当时的道光皇帝还闹了一个笑话,他曾问身边的大臣:“英吉利与伊犁有无旱路可通?”可见清朝的封闭程度。到同治年间,仍没有一个清朝官员正式出访过欧洲。
不仅清朝,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此前也没有官员到过欧洲。汉朝时,中国人也只到过西亚;唐朝时,唐玄奘取经也只是去过印度;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南洋、非洲,也从未踏上欧洲的土地。历史上也只有蒙古人的铁骑踏上过欧洲,但那不是出访,不是游历,只是为了征服,没有从欧洲学到什么,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什么叫欧洲。
因此,对于欧洲,清朝人很陌生,当时的官员都有恐惧心理,没人愿去。甚至那些平时喊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臣,一个个都成了缩头乌龟,他们不是头疼就是腰疼,都找各种借口推诿。总之,在朝廷大小官员“总苦眩晕,无敢应者”的情况下,有个老头走了出来。他就是斌椿。
当时斌椿已经63岁,本已“退休”,闲赋在家,他经大学生恒祺介绍,到海关给赫德做文案(秘书)。赫德见斌椿比较能干,就支持斌椿走出国门到英国考察,他也想利用斌椿来帮助中国打开外交局面。
斌椿尽管年迈,但他还是有一定眼光和魄力的。他从小读儒经,应科举,虽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但他的经历和思想却有独特之处。他曾到外地做官,足迹遍及中国大半,心胸比较开阔。他曾有诗云:“久有浮海心,拘墟苦无自;每于海客来,纵谈羡无已……”因此,对于这次出国访问,斌椿十分感兴趣。
但斌椿做出这个决定时,受到了包括家人在内的不少人的反对。都说英国是蛮夷之国,不可冒险。他们甚至拿汉朝苏武出使匈奴,被困贝加尔湖二十多年的悲惨遭遇来说服他。
但斌椿却意志坚定。他说:“天公欲试书生胆,万里长波作坑坎!”“吾乃朝廷官派,名正言顺出国访问,这个机遇不是谁都有的,此去大可不必担心!”
1866年正月21日,斌椿带着京师同文馆(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的三位学生(包括张德彝等),以及他的儿子广英,从北京出发,踏上旅欧的征程。他们途径香港、新加坡、苏伊士等地,在海上航行了20多天,于3月18日到达第一站法国马赛,先到法国进行访问。
一上岸,斌椿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大街上熙熙攘攘自由走动的男女老少,穿着暴露的妙龄女郎,高鼻子、蓝眼睛、高跟鞋、烫发头、自来卷,比比皆是。还有路边高高的尖顶直插云霄的教堂,工厂里吐着烟雾的高高的烟囱等,这一切都让这个花甲之年的老头大开眼界,异常兴奋。
斌椿几个扎着长辫子的人也令那些外国人围观,人家也对这几个穿着“怪异”的人很感兴趣,还把他们直接登上报刊,成为“今日头条”。后来报社还单独印发了印有斌椿图像的画册售卖,结果很快销售一空,斌椿俨然成为一个“大明星”般的存在。街头巷尾,人们都纷纷议论他们的穿着、长相和行为,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新鲜和刺激。
在法国,斌椿他们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出尽了风头。马赛记者24小时跟随中国官方考察团,询问他们对马赛的印象。有热情的法国人还关心斌椿在马赛的生活,甚至还建议斌椿找一名当地的法赛女郎共度春宵……
晚上,斌椿等人被安排在一家酒店的七楼下榻,第一次乘电梯,让斌椿颇为震惊。之前,他只会背李白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如今这高百尺的高楼眨巴眨巴眼就上去了,也太夸张了点。于是不由得感叹西方文明的“奇巧”果然名不虚传!斌椿的儿子和那几个年轻人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在电梯里连着上上下下好几次,大大过了一把瘾,心想,孙悟空当年腾云驾雾上天的感觉也不过如此吧。
离开马赛,他们坐火车前往巴黎。这是斌椿平生第一次见到火车,更让他兴奋不已:好家伙,这个车子跟一条龙似的,看着很笨,但跑起来比马还快!到达巴黎后,他与人多次谈到乘坐火车的奇妙感觉,当地华侨商人见他如此喜欢火车,还特意买了一个火车模型送给他。
后来斌椿写了一部游历欧洲的日记作品《乘槎笔记》,书中记述了他对欧洲的印象和见闻,对于火车,他如此描写到:
“一行五十辆或六十辆不等,咸以铁环联之。第一车系蓄火机,第二车载煤,随行添用……”
书中还做了关于火轮升降机、煤气灯等有关机器的记载,其中对儿童自行车的描写颇有情趣:
“有木马,形长三尺许,两耳有转轴,人跨马,手转其耳,机关自动,即驰行不已。殆木牛流马之遗意欤?”
结束了17天的法国之行,斌椿一行来到了赫德的家乡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伦敦比巴黎更为繁华。一进伦敦,斌椿便看到了“人烟稠密,楼宇整齐,街道整洁”的景象。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摩肩接踵的行人,让斌椿更是叹为观止。在伦敦,蒸汽机、火车、电报、显微镜、轮船、高炉、枪械、机器工厂等,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让他目不暇接。斌椿兴致盎然地到处参观,在伦敦照相馆,他拍下了生平第一张照片。
在赫德的安排下,英国政府以很高的规格接待了他们。5月7日,维多利亚女王还专门在白金汉宫举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宫廷舞会,欢迎来自东方的客人。斌椿也成了第一个进入白金汉宫的清朝官员。
宫廷舞厅面积之大,装潢之豪华,都令人瞠目,上面仅各种灯笼就挂了上千盏。当时800名男女共同翩翩起舞,令这个中国老头大开眼界。他第一次见到了袒胸露背的西洋女子,兴奋和惊愕写满了他那张皱纹“丛生”的脸,他不禁感慨:
“中华使臣,从未至外国者,此次奉命游历,始知外国有如此胜景!”
第二天,维多利亚女王还独自接见了斌椿。斌椿感谢说:
“得见伦敦屋宇器具,制造精巧,甚于中国。至一切政事,好处颇多。且蒙君主优待,得以游览胜景,实为感幸!”
于是他像李白一样,诗兴大发,赋诗数首,其中之一为:
“长裾窄袖羽衣轻,宝串围胸照眼明;曲奏霓裳同按拍,鸾歌凤舞到蓬瀛。”
斌椿离开英国后,又去了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德国)、比利时等,加上英法,当年他花费了4个多月时间,共去了11个国家,也堪称中国周游欧洲第一人。他每到一处,都感到新奇,不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了解,也获得了“地形如球,自转不息”等之前所没有的知识,颠覆了之前不少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比如荷兰。明朝时,中国人就听说这个国家了,但却停留在想象的阶段,《明史·和兰传》中是如此描绘荷兰的:
“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永乐、宣德时,郑和七下西洋,历诸番数十国,无所谓和兰者。其人深目长鼻,发、眉皆赤,足长尺二寸……其所役使名乌鬼,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斌椿访问荷兰时才算真正对这个小国有所了解。他在《乘槎笔记》中是如此记载的:“荷兰纵六百五十里,横三百五十里,西北滨大西洋海,夷坦无山,港道纷歧,民受水害,因习水利,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运,南洋各岛国,皆建立埔(埠)头……”斌椿十分感慨,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7月6日,斌椿一行来到瑞典。他们被安排游览了北极圈内的小城,他们看到了不曾听说过的“极昼”奇观,兴奋得一整天都没有睡觉。
“天啊,世界上还存在没有黑夜的地方,一天全是白天!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斌椿实在是吃惊不小。
在瑞典,斌椿他们自然也受到国宾级待遇。瑞典国王在自己的别墅接见了斌椿,王妃被斌椿手中一把折扇所吸引,上面画的是著名画家沈凤墀的《采芝图》,王妃也对中国的国画很感兴趣。
瑞典皇太后特意在后宫召见了中国来宾,用当地非常珍贵的水果宴招待客人。斌椿受宠若惊,当即吟诗一首,盛赞皇太后:
“西池王母住瀛洲,十二珠宫诏许游;怪底红尘飞不到,碧波青嶂护琼楼。”
欧洲媒体中的斌椿像
斌椿一行于9月18日回到北京。他这次访欧,加上来回旅程共用了近半年时间,访问了11个国家,乘坐轮船19次,火车42次,行程达9万多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还多。他将这次欧洲之行的成果,以一部日记的形式交给总理衙门。
斌椿不懂英语,因此,他的这次访欧也只是对所见所闻进行了浮光掠影式记录,但这些日记成了当时中国人了解欧洲的窗口,让中国人渐渐觉得英法诸国与越南朝鲜等藩属国不同,世界原来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斌椿此行还有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给中国引进了真正的标点符号。在英国时,有一天喝早茶,斌椿在翻译的帮助下阅读英国报纸,他发现英语句子之间由许多“小蝌蚪”和小圆圈等符号,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连忙问翻译人员其中奥秘。翻译介绍说这些符号叫做标点,是用来分隔句子和表示语气的,类似汉语中的句读。
斌椿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知道古书阅读的难度,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断句,即句读上的问题,大家都是靠自己揣摩古人的用意,极易发生误解。他觉得英国人这个发明很好,能帮助读者阅读文章,能统一阅读标准。回国后,他就把这一重大发现禀报朝廷,他因此成了把标点符号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需要指出的是,斌椿的随员,年轻的张德彝也收获颇丰,他后来创作了记录欧洲新生事物的著作《航海述奇》等,记载了斌椿使团在欧洲体验到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现代知识,为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开启了一扇大门,也为大清帝国的近代化带来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后来,张德彝还把标点符号向中国文化界进行了郑重的推介。他在自己的《欧美环游记》一书中,介绍了被引进到中国的西洋标点符号,书中这样说: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已足,则记“。”;意未足,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
从此,标点符号开始进入中国文字之中。不过当时还没有广泛应用,直到新文化运动,鲁迅、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才开始大力推广标点符号。如今这些当年在斌椿眼中的“小蝌蚪”和小圆圈已经无处不在了。
斌椿,一个几乎被历史遗忘的人,他的贡献解决了中文“读书困难”的问题,不应该被后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