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造船业发展

作者:梅梅说历史

据史籍记载,我国的造船历史绵亘数千年,早在远古就已开始。

从古书《世本》载:“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和《淮南子》:“見窽木浮,而知为舟”的这两段记载,说明了远古先民认识漂浮现象后,已知选择浮性良好的自然物体,作为渡水的工具。舟船形成之前,原始的渡水工具有葫芦、皮囊、筏和独木舟。独木舟因有“容人之量”,也有干舷结构,严格来讲,在独木舟问世后,才算是出现了船。

河姆渡陶舟

独木舟的问世是渡水工具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可适应载重量的增减,还能承受一定强度波浪的冲击。

独木舟出现的年代,按中国多种古籍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炎黄时代。然而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船的痕迹。河姆渡遗址,发掘到了桨以及陶做的舟。

舟船的发展到了夏、商、周三代时有了进一步的演进。夏朝,中国社会于此时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青铜的使用,使得各式器皿、武器和生产工具愈加完备。坚韧而锋利的青铜工具代替了石器,对造船技术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助益。

从古书《竹书纪年》中提到了夏朝第九代帝王帝芒,曾“东狩于海,获大鱼”,这是一次帝王出海狩猎的纪录,乃是国之大事。古代帝王出狩,随从众多,由此推测当时船队规模必定不小。既为帝王和百官乘坐的船只,其安全性必有较高的要求,这也显示夏代的造船技术已比远古时期进步了许多。

殷商时期,船史的发展有重大突破,就是“木板船”的问世。殷商甲骨文字中已有“舟”字,写成,象形文字。从字形上推断,它已不是独木舟,而是由数块木料组成,形制为用纵向和横向构件组成的木板船。周武王伐商纣时就用到战船。

而《史记》更提到此役,如此众多的人数只用四十七艘船舶运送,且当时处于战争状态,渡河时想必是非常迅速,这说明此四十七艘船舶除了船体要大且有相当载重能力外,更要有一定的航行速度,才能迅速的完成运输的任务。

《史记·周本纪》

由上述可知,商朝时已经有较大型的船只出现,用途较前广泛,甚至可用于战争了。在造船技术上,想必有所提升,因为战争使用的船舶,定要比一般的船舶更加坚固和迅速。

西周时期,船舶的使用范围更广泛。《毛诗》记载周文王迎亲云,其中“造舟为梁”,是指连船为桥,即今之浮桥。

这是中国以舟搭浮桥的最早记录。在《尔雅》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可知不同身份的人,所乘的船舶都不一样,天子用船搭浮桥,诸侯并联四舟,大夫并二舟,士单舟,而庶人乘筏。

《尔雅·释水》

这显示西周时制定按官阶和身分等级搭船的制度。

《礼记·月令》

由于政府对船舶需求殷切,因此西周时期出现主管船舶的官员,称为舟牧。《礼记·月令》说明检騐天子所乘船舶的安全性,为舟牧的主要职责,这样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船舶检验机构和验船师的职责。这也显示造船业的发展,又向前跨了一步。

西元前770年至前221年是中国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此时期中国进入使用铁器的时代,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器制造业逐渐成为当时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分工也愈加细密。除了官方冶铁工场外,到了春秋末甚至出现民间的冶铁作坊,并且掌握了一定程度生铁的冶铸技术。铁制斧、凿、锯等工具的使用,也使此时期的造船技术迅速发展,船舶使用的数量和范围日益扩大。

因为航道的不同与用途不同,船舶的类型已经开始分化。民用、官用甚至军用的船舶都不一样。民间方面,主要是以效率为先,一般来说注重提升速度,航程多用于短途。官用和军用船舶,一般有运粮要求,长途跋涉,排水量巨大,航程极远,质量要求也远超民用。另外,供皇家出门的用船也有讲究,比如说皇帝就要乘坐艅艎。

成都春秋战国大型船棺墓群

把战船取名为“翼”,就是形容它行驶时如飞翼之快。从青铜器上的船型纹路,可以一窥当时军用船只的造型。

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风帆作为船舶前进的动力,风帆的出现是船舶发展史上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风帆是利用自然界的风作为动力,风力和以往人力最大的不同,是它能克服人力的侷限,打破体力的限度。风帆的使用使船舶速度和航区大为增加,更推动了大型船舶的问世和贸易的发展。风帆始于战国时代。此外,从河北省平山县发掘出土的战国的随葬船,可发现许多铁箍,显示战国时代已懂使用铁箍联拼船板。

战国船棺

造船场所方面,出现官营的造船场。由于当时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频繁,在江南的水战则须运用船舶当作战具,因此当时较大的诸侯国都有官办的造船业,其中尤以齐、楚、吴、越最盛。各国造船场的名称也都不一样。

如吴国称为“船宫”,位在欐溪城,《越绝书》载:“欐溪城者,阖廬所置船宫也。”即在今江苏无锡梁溪河北岸。越国称为“舟室”,位于会稽城北五十里处,《越绝书》载:“舟室者,句践船宫也,去县五十里。”官方所造船舶主要用于战争、运输和君王游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