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军发展:从先秦到两汉的蒙昧时代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发源于大河流域的中国文明虽然是安土重迁的农耕族群,但是一直在和水打交道,在文明生成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出现了大量关于舟船和水师的记载。这些记载的背后,隐隐约约的闪现着中国古代水师和战船的发展轨迹。
本文的主题,就是从先秦到三国时代的中国古战船和战术的演进历程。
先秦时代:古代中国水军的奠基时期
在春秋时代,虽然北方中国出现了秦晋泛舟之役和宋楚泓水之战这样的战例,但是前者是秦人为了救援晋国百姓派出的运粮船队,而后者则基本上不涉及水战,而且反而证明了楚人不仅善于水战,而且还说明楚人的陆战技能不输于中原诸侯。但是在南方的楚越吴之地,水战是非常常见的战斗形式,并影响到先秦南方的更迭兴衰:西周时代,周成王时有过“于越献舟”的说法;周昭王时,楚人的祖先就是以在河流中途伏击的方式,伏击了周昭王的部队,挫败了昭王的南征企图;在吴越争霸中,吴国西进灭楚就是沿着河道西进,逆流而上;吴国为了北上中原争霸,也曾经修建过便于运兵和运粮的邗沟,以方便兵力和人力的迅速北上。
也是在对这些地区的记载中,最早出现了“舟师”的字样:《左传》记载在公元前549年“楚子为舟师以伐吴”;公元前525年,吴国也出动舟师和楚国的舟师战于长江。能够在惜字如金的早期记载中留下关于舟船的影子,足见这是当地的特产和特色装备。
这样的战斗风格,也和当时吴楚地区盛产剑客死士,喜好短兵的战争文化相得益彰,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以先秦楚地为背景,以一个楚国剑客的宝剑落水,但是却不懂得变通去寻求失物,来讽刺战国时代的楚人因循守旧,不是没有原因的。
虽然后来的《越绝书》出现了三翼、艅艎等复杂的舰船名字,但是这些东汉时期的记载,反应的是汉代的水军情况。先秦时代的瓶画《水陆攻战图》,可以提供当年战船的真实风貌:
此时楚吴越水师的战船和战术,已经具备了后世中国战船的一些主要特征:战船有双层,甲板下层是划桨手的空间,上层是战斗平台,甲板上插满了戈矛和旗帜、战鼓,站满了长矛手、戈手和弓弩手,船尾有一个方形小屋,看起来是放置战鼓的指挥室,船只整体是平底、方头、方尾。而且在水下,还有水兵在手持短兵器或者凿子破坏船底,进行水战。但是另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当时的水师船只明显没有用于撞击的船头撞角,所以当时水师的战斗方法,主要是类似于“车错毂兮短兵接”的接舷战斗,两军战士会用长兵器交错攻击,用弓弩放箭,并在跳帮之后用短兵器拼死搏斗。这样的战斗场面,基本上印证了《物原》中,吴国战船装备头盔、长矛、长斧、长戈、弓弩的记载;按照越绝书等文献的记载,此时的战船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的配置是1:2。
此外,根据传说,越王灭吴后,也有规模庞大的船队;鲁班为了帮助楚国水师击败强大的越国军队,为楚国水军发明了“钩”和“拒”这两种武器:钩是抓住逃跑的敌船,以便于己方弓弩手在一定位置上射杀逃敌,最后俘获敌船;而拒的作用是将追击己方的敌船抵挡在一定的范围外,以便于撤退、防止敌人跳帮。这样的工具,也体现了当时水战的非接触原则。
从这些文物可以看出,后来中国战船的很多经典元素在此时已经初具雏形了:比如战船上的楼型结构作为移动堡垒,比如潜水的士兵用锐器破坏敌人的船底,还有以远程射击和跳帮战为主要战斗方式的攻击方法;在船头和船身上还有鱼龙与神兽图样,震慑水底的怪物。由于整个船只的船头是方形的,船底较平,所以无法在船头安装冲撞角,向古希腊的战船那样撞击敌舰。
有撞角的古希腊战船
进入了战国时代,随着一些国家控制了相对完整的水系,所以成规模的水战开始出现:在《墨子-备水》中,开始出现了用两只船绑在一起的组合船突破堤防的战术,可见此时,水战也在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而后世“火烧连营”里为国人所熟知的“连体船”,在战国时代就有了技术原型。
秦楚地图
也是在战国时代的秦楚争霸中,水师的运用第一次与中国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发挥出改变格局的巨大潜力:秦国在占据了第二级地理阶梯上的四川盆地后,可以通过这个盆地作为跳板,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利用四川盆地的粮食储备和人力资源对长江中下游的楚国进行高屋建瓴的打击。而楚国由于长期将江汉平原视为自己的禁区,所以没有在长江三峡和长江沿岸城镇设置有效的防御,结果在秦国的数次进攻之后,江汉平原一片狼藉,最后导致楚国都城和先王坟墓都被秦人所践踏焚毁。在秦国水陆并进的打击下,“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格局不复存在,导致战国格局中重要一极的没落。
而秦人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的统一战略,会在日后的西晋灭吴的战争中再次出现,南方帝国对北朝的反击,一般也是先水陆并进,收复长江上游的四川,然后再由汉中或者江淮继续北伐,收复失地。
楼船的亮相:秦汉时代的水师
历史的车轮滚滚的进入了秦汉时代,新的战船和水战战术层出不穷,传统的中国水师也创造出了新的辉煌。
在秦代,由于时间过于短暂,所以水军相比于战国时代,没有本质上的跃进,大规模的水军行动,就是秦军对百越的征伐,大量用到船只运兵;直到汉代,水师终于出现了本质性的大进步,标志着这一升级的就是汉代的楼船,这一名词在后来成为了中国水军的代名词。
楼船舰队
在当时的水师编制中,楼船属于最主要的战斗舰船,是当时各种战舰的核心,当时的楼船一般是3-4层高,上面有木制的楼阁作为堡垒,楼船的主要武器除了用于肉搏的近战武器,城堡的小楼上还开有小窗口,用来施放弩机或者架长矛,此外为了在远距离上打击对手,楼船还配置了人力抛石机和用来炼铁的小炉,用于现场制作铁水,破坏敌船。在战斗中,由于楼船的体型和设计方式上偏向于稳定的水面移动,而非激烈的对冲和碰撞,所以类似于先秦的大战船,楼船的主要战斗方式不是近距离冲撞,而是远射。除了和敌方船只用大弩和弓箭对射,或者用铁水汁浇对方舰船,楼船的另一作用就是运兵,或者作为移动攻城平台配合陆军。
宋人画的楼船
在使用上,由于当时人将水战作为陆地战争的延伸,所以不同的船只类似于陆军中的不同兵种,按照太平御览-舟部的记载,当时的水军船只使用方式是:
“大翼者,当陆军之车;小翼者,当轻车;突冒者,当冲车;楼船者,当行楼车”。
可见当时的楼船的作用,是瞭望对手的战车,而且兼具远程武器发射平台的作用。大量沿袭先秦特色的戈船、冒突、露桡等小船,则搭载近战部队到周围警戒,同时也成为拦截火船或敌方小股破坏力量的先锋。
除了楼船,汉代还有一种船叫做艨艟,这种船以犀牛皮覆盖表面,两边开有弩箭窗口和划桨口,虽然这种战船搭载战士快速前进然后放箭,或者向敌舰跳帮,由于船头较窄,速度较快,可以快速突入敌方船阵中杀敌。
为了组建完整的舰队,后勤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舰队必须携带舫舟,也就是两艘船并行,在上面搭载的小仓库,为舰船提供后勤保障;
舰队也需要侦察兵,充当全军的眼睛,如果有陌生的海湾需要侦查,那么装有瞭望哨的“斥候船”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它们可以测量水文和气候,进行侦查;
如果楼船上的战士需要登陆敌人的海岸,那么被称为“先登”的小船就有大用了。这种小舟可以让楼船搭载的士兵分批登陆,驱逐岸上的敌人;
最后,如果前方的河道中有杂草或者秽物干扰河道,那么装备了戈的“戈船”就会率先带头行动,为全军清道后再前进。
在秦汉时期的战斗中,由于楼船是整个水师的核心力量,所以楼船成为了当时水军的代名词,水师被称为楼船军,水师战士被称为楼船士。在汉朝对四夷的远征中,楼船也是频繁亮相,比如汉武帝在听说南越用水师和汉军对抗的情况之后,于是在会稽郡打造楼船,在庐江郡设置楼船官,建立楼船军,为了跨越滇池远征滇国,汉武帝还修建昆明池,监督水师的操练和组织;而为了跨海远征卫满朝鲜,楼船还跨越渤海和黄海,剿灭了当地的先秦遗民势力。
但是从一些历史细节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楼船军虽然颇有规模,但是除了楚越吴等地之外,职业的水师战士比较有限,比如远征南越的5路水军,指挥的都是各地的有罪罪人,远征卫满朝鲜搭载的,也主要是燕代和齐地的陆军士兵。所以在当时,使用楼船的不一定是职业的水师将士。
而且从楼船船体的实际设计来看,船只的体型是多层楼橹的形制,整体面积偏宽,较高的楼层也不利于船只在水面的稳定航行,大型战舰容易发生体型大,对抗风浪时容易倾覆的问题。在三国时代,在曹操对濡须口发起进攻时,孙权军队曾用一艘大型“五楼船”固守江口,但是在夜里,这艘船因为大风雨所倾覆,守船的将军因为忠于职守而殉难。可见即使吴人善于水战,但是在内河的江河流域,巨型楼船存在着因为冬季风暴,重心不稳、容易倾覆的问题,更不用提在海上航行存在的巨大风险。
因此无论是远征卫满朝鲜,还是东汉时远征贰征姐妹的战斗,当时的航海技术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航行,而不是直接跨海航行;最后,在汉武帝征伐过的一系列对手中,除了素有水战传统,大量装备了走舸、小翼扥中小战船的南越,卫满朝鲜、夜郎、滇国都没有成体系的水师部队。
卫满朝鲜
因此,在敌方没有同等规模水师的情况下,这样庞大的水师队伍自然很有威慑力,但是如果不面对同等规模的舰队对抗,其实也就缺乏实战检验。
三国争霸:水师大放异彩的亮相
在英雄浪漫的三国时代,三国政权和地方割据势力都大量打造水师战船,以用于争霸战争,这一时期的战船种类更加丰富。战例的丰富程度,以及对中国地理条件的灵活利用,都达到了新高度。
在战船种类上,除了之前的楼船等船只之外,三国时代战船的类型整体更加多样化,而且更加轻装灵活,能够适应更加多变和突发的战况。三国时代出现了一种中型战船斗舰,这种船上也是设有女墙和棚子,当然了船上还有战位,旗鼓,戈矛等武器。这种船只是当时介于冒突和楼船的中型战舰,较楼船更加灵活,但是比一般的小船战斗力更强;除了斗舰,南方军队还有名为句卢的战船,这种船只出自湘中八郡,是善于使用战船的楚人发明的浅水战船,有利于楚人在河汊交错的地带快速突击,这种小船上多桨手少战士,有利于用于侦查和突击。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当年曹操军队使用的,就是作为水面战斗平台的大型楼船,而当时南方军队使用的船只,就有使用的就是斗舰以及艨艟等中小战船;而赤壁之战后,曹魏军队为了登陆南方,或者运精兵快速突袭,会用名叫“油船”的小船行动。
三国中,曹操势力在夺去了荆州刘表的故地之后:
“刘表理水軍,艨艟斗舰千數,操悉俘以沿江”。
并以此对孙权进行武力讹诈;但是曹军在冬季南下作战,遇到了气候严寒、水土不服、瘟疫爆发的问题,最终数目庞大的舰队在黄盖的火攻之下战败。之后,曹操、曹丕、曹睿三代都有大举打造战船、组织水师或者御用船的记载。
刘备势力虽然早期缺乏根据地,但是在赤壁之战中,关羽麾下就有“水军精甲”万人,这只舰队始建于刘备屯樊城时期,并在曹操南下荆州后得以保存,而且还作为联军的一部分参与了赤壁之战。后来在219年的樊城战役中,于禁的大军遇到汉水暴涨,结果给关羽水军以趁势围攻、各个击破的机会,最后于禁的3万人投降,关羽威震华夏。不过随着关羽的最终战败,这支荆楚系的水军也被东吴所拿下。
夷陵之战
随后蜀汉依旧十分重视水军建设,造舟千艘,但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军畏惧东吴水军的战斗力,舍船就步。随着夷陵之战的战败,负责江面水师的黄权因为归路被切断,所以被迫投降曹魏,刘汉水军的辉煌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
而东吴的水军以孙策击败黄祖,收编后者水军为起点,多次取得辉煌的胜利。以江东各地土豪为支撑的东吴推行世兵制,各地都有本地土豪组织水军。在国运转折的大战中,东吴舰队多有亮眼的表现。比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樊城之战,而且东吴舰队还北上辽东,南下海南,东到夷洲掳掠人口,不仅能胜任江河的战役,还能在东亚的近海岸地带航行,更有海军的色彩。相比于之前的楚国和吴国,东吴政权拥有更加广阔的长江江面作为防线,长江作为防线和运兵航道的价值得以体现:无论是吕蒙的白衣渡江,还是三国末期,陆抗对抗晋朝的西陵之战,这两场战役都体系了东吴拥有强大水师,可以通过水军反败为胜的优势。反之,如果长江上游之敌和北方之敌,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舰队,即使有铁骑的优势,一时间也难以发挥。所以面对东吴的长江防线,魏文帝曹丕感慨:“魏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
在作战方式上,远距离攻击和接舷战,依旧是比较常规的战斗模式。前者的典型证明,就是《魏略》中孙权用草船受箭的记载,也是后来“草船借箭”的历史原型。在孙权和曹操在濡须口对峙时,孙权驾船去观看曹操的水军,曹军以弓弩射击,箭矢的重量增加导致船体发生倾斜,于是孙权把船换了一面,用另一面继续受箭,结果船只又平衡了,孙权可以安然回营。这一细节体现了北人眼中,南人水战技术的精妙,但是也反映了当时舰船远距离交锋的特点。
而后者的证明,是公元208年黄祖以2艘大艨艟横在沔水中,阻挡孙权水军的前进。于是孙权派凌统和董袭率领200名披两层铠的敢死队,乘船砍断艨艟的缆绳,让它们自己飘走,为大军扫清障碍。当然将大船作为水面障碍物,也是之前没记载过的新战术。
东汉陶船
此外,火攻战术和冲击战术被更频繁的使用,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赤壁之战,周瑜就是采纳了黄盖的建议,用艨艟和斗舰装上易燃物,然后将它们顺风施放,焚尽北船;当然,曹军也有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比如公元223年,诸葛瑾的舰队,就遭到了夏侯尚部队的夜间潜渡和连夜火攻,死伤惨重;后来,夏侯尚围困江陵时,潘璋也曾前往上游制作火攻筏,烧毁浮桥;而能够冲撞敌舰,破坏敌船船桨、侧舷、船舵或者斗楼的,依旧是艨艟这种中型船;大型平底船或者连体船,由于船型和船底的原因,很难达到快速冲击需要的速度,还是以远程投射为主要攻击方式。
也是在三国的鏖兵中,人们注意到了与水战相关的自然地理因素:比如北方政权在南下时间上,一般选择秋冬之交(赤壁之战)或者夏秋之交(樊城之战),因为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少雨的冬季,自然成为了枯水期。如果江河河道水太深,则北人不习水战,战力会削弱,北方政权的南侵也形成了固定的窗口时间。而南人也会在关键时节加以防范,所以孙权会以“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来警告曹操不要在长江前线逗留,否则等下去就会攻守易形。
三国斗舰复原图
此外,风向和水流的作用也多次体现,比如火烧赤壁的重要前提,是吴军的纵火船必须位于敌军的上风向,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否则风向或者水文发生改变,火攻很容易弄巧成拙,乃至伤及己方,这种操作在后来北宋灭南唐的战斗中上演,并直接导致南唐水师的惨败;此外,意想不到的风向也会影响水军的发挥:比如大风曾经吹散了吴国吕范的船只,将这些船只吹到了曹休军营下,结果被曹休直接斩杀了数千人。
此外,为了更好地运用江河天险防御外敌,江中的天然或者人工障碍物,比如礁石,人造的铁索、铁链都开始被利用起来,阻击跨江之敌的来犯。比如濡须中洲上就有很多防御工事和建筑物,是水军战士家属的驻扎地,曹操试图进攻过这里,但是却损失惨重,损兵折将而还。可见当时,江面上的自然沙洲也会被改造成防御工事加以利用。
而且北方水师要南下,一般是在汉水沿线或者巢湖流域打造好战船,然后进入长江中作战,所以对应的,江汉交汇的夏口和巢湖岸边的濡须口,都成为了当时东吴沿江设防的重点地段。此外,来自巴蜀的军队要想南下,就要突破东吴在三峡地区的防线。经过实战,一些重要战略地点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体现。
总结:早期中国水师战船的特点和得失
最后,三国归一,西晋灭吴的关键要素依旧在于战船和水军的存在:王睿在长江上游的荆州打造的水军战舰,也是适合北方军使用的大型楼船:
“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可见这种巨舰也是为了保证稳定性,以让骑兵能够在上面跑马,然后还在船首雕刻怪兽,以震慑长江水神,上面还有供步兵弩手掩护的木质掩体,这依旧是典型的北方巨型楼船。随后面对东吴在长江三峡部署的铁锥和铁链,而晋军的解法是让草人披甲,然后放在筏子上顺流而下,最后江面的铁锥被竹筏带走,而巨舰船头还有长数十丈、可以灌入麻油的火炬,晋军用这焚毁江面的锁链。正是用这种方式,晋军完成了混一南北的伟业,“王睿楼船下扬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去,一片降幡出石头”,说的就是当年晋朝灭吴的伟业。
从东吴的兴亡可以看出,至少在东汉三国时代,“南船北马”的军事地理特征就已经出现,北朝沿长江流域顺利而下攻击南朝的统一战略至少两次上演;而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鲁肃,乃至悍匪出身的甘宁,都意识到南国必须从长江中下游地区逆流而上,占据荆州和益州,才能与北方强敌对抗,沿着长江规划国事的战略思路,成为了当时英豪们的共识。
从偏安江南的吴越到统治大半个南中国的东吴,水军从运输工具,进步为决定南方多水地带国家生死存亡的兵种:在船型上,从传统的二层战船到大楼船、艨艟、斗舰、句卢、火攻筏;在攻击方式上,从接舷战到远距离攻击,再到冲击战术和火攻;在航程上,从长江淮河流域的内河船队,到能在东亚近海地区航行,先秦至两汉三国的水师的进步比较显著,但是相比于地中海国家的舰队,和希腊罗马世界的海军,古代中国舰队更多的是一支以内河军为主的舰队。
而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代,中国水师还将见证更多的精彩战例,战船的种类也战术,也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