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俄制飞机十分注重起降适应能力,这是因为俄罗斯国土辽阔,拥有数量众多的条件简陋的半铺装和无铺装机场,甚至还保留有草地机场。
这种机场在遭遇雨雪天气后就会变成烂泥地,所以俄制飞机必须要拥有强悍的烂路起降能力才能在这些条件简陋的机场起降。
这种机场在遭遇雨雪天气后就会变成烂泥地,所以俄制飞机必须要拥有强悍的烂路起降能力才能在这些条件简陋的机场起降。
下面以几种典型飞机来说说俄制飞机针对烂路起降所做的优化。俄制轻型运输机为了增强粗糙跑道的起降性能,惯用摇臂式缓冲结构起落架和低压轮胎,如安-24/26/30/32系列具有摇臂式双轮前起落架和粗壮的双轮主起落架。
摇臂式前起落架结构的优点是能同时缓冲来自垂直方向和前方的冲击,这对于在俄罗斯条件恶劣机场的方向操控很重要。
俄制安-12中型运输机将主起落架从机翼涡桨发动机短舱移到机身两侧并改为四轮小车式结构,分散了对地面的压强。
俄罗斯重型运输机则采用更复杂的主起落架设计来分散机身压力,伊尔-76共有5根起落架支柱,每根支柱都配备了4个横向排列的轮胎,20个轮胎有效分散了压力。
伊尔-76的前起落架支柱保留了经典的摇臂式结构,但改为少见的横向排列四轮布局。
安-124“鲁斯兰”是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之一,该机采用了复杂的24轮起落架系统。安-124具有两个独立的前起落架,每个支柱上都安装了双轮。
机身两侧的主起落架系统每侧有5根摇臂式缓冲支柱,每根支柱配有两个轮胎。
对于战斗机来说情况则有些不同,由于战斗机的进气口位置较低,容易吸入前轮带起的异物,所以除了摇臂式起落架和低压轮胎设计外,还要考虑进气口的异物吸入问题。俄罗斯人在这方面采用了三种解决方案。
首先是前起落架挡泥板。如米格-31“猎狐犬”的前起落架采用了摇臂式设计,并为双轮配了挡泥板。
米格-31的主起落架设计也非常有特点,采用复杂的多连杆机构,双轮前后交错。并且主起落架支柱上并没有缓冲装置,而是为前后轮单独配备了主副避震器,提高了减震效率。
双轮交错布置的优点是后轮不会碾入前轮的辙印中,也就是说两个轮子不会同时陷入一个坑里,提高了泥巴跑道通过性。
其次是进气道防异物网。苏-27除了在摇臂式前起落架的单轮上安装了挡泥板外,还在进气口安装了防异物滤网。
这个滤网使用钛合金制造,平时平放在进气口底部的辅助进气门上方,起降时与起落架联动抬起盖住进气口,防止异物进入发动机。
使用滤网设计的还有雅克-25,不过该机的滤网是固定的,还带电热除冰豪华功能。
最后一个办法是干脆堵住进气口。这种方式比较极端,付出的重量代价也最大,当然效果也是最好的。
米格-29有一套复杂的防异物吸入系统,其楔形进气口在滑行和起飞中可被一个盖板完全盖住,仅通过边条上表面的辅助进气口进气。
在大攻角飞行时,这个辅助进气口也可以自动打开以满足发动机额外的进气需求。所以米格-29的前起落架无需安装挡泥板。
雅克-130也采用了类似设计,该机在无铺装跑道起降时,飞控会自动放下进气道挡板堵住进气口同时打开进气道上方的进气门,完全从此进气。
此外雅克-130采用的摇臂式起落架和低压轮胎能适应粗糙跑道路面。这种设计虽然效果好,但重量大,还占用了机身空间。所以米格-29的后继机米格-35取消了这个设计,改为与苏-27类似的过滤网。
可能是出于隐身考虑,苏-57战斗机没有采用苏-27/35标志性的进气口滤网设计,仅为前起落架增加挡泥板,这将直接影响该机的泥巴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