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杨内阁”之杨士奇——非科举出身,却能做到宰辅

来源:历史长河边的磨坊

明朝初年,朱元璋罢中书省丞相,将皇权与相权合而为一,皇帝亲领朝廷日常事务。终于在被折腾不轻的情况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照宋朝制度,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五品),作为自己最早的顾问,这是明朝内阁最早的起源。

”靖难之役“后,由于朝廷中身为天下读书人种子浙东学派领袖方孝孺的不附,并被朱棣灭”十族“之后。朱棣不得不启用更年轻的官员为自己”参务机要“,这才有了”三杨“上位的机遇。

杨士奇早年生平

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卒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

杨士奇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德安同知(相当于副知县)罗性,杨士奇也改姓了罗。杨士奇七年时,知晓自己原来姓杨,于是在某次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士奇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继父罗性知道了此事,反倒是赞扬了他,并让他改回了“”姓。

杨士奇是遇到了好继父,可不久后,罗性又因政治原因被贬充军并病死于军中。杨士奇与其母亲不得不回到德安,也就是他外祖父家中。但毕竟是嫁出去的人,老父亲不说,其兄弟子侄总要嚼舌头,寄人篱下在所难免。好在杨士奇有出息,在外祖父的教导下,杨士奇15岁就能开馆收徒讲学,成为远近闻名的杨先生

当然,这个“杨先生”开头确实很难,毕竟年轻又无甚名声,为了生计,也只得出外教学。其教学范围大致在今湖北湖南地区,其中以居住在江夏的时间最长。

古代教书先生教学生,其回报完全是取决于学生多少。某次杨士奇看到另一个落魄的教书先生,得知他生活陷入了窘境,家徒四壁,老母也岌岌待养。杨士奇毫不顾虑,果断地分出自己一半的学生给这个年轻书生,让他教授学生获得酬劳来奉养家中老母。

十多年的底层游学生活,让杨士奇的性格多了较现实的性格,但内在却有自己的坚持。比如分一半学生给另一名老师

建文元年1399年,为了编纂《太祖实录》,朝廷广招天下儒士参与编修。杨士奇由于才华出众,被召入翰林院充任编撰官,征授教授一职。

有史书记载,杨士奇在被征召前,是参加过二次科举,但皆中,便断了科举的念头,安心当好教书先生奉送老母

杨士奇早年的“内阁”岁月

靖难之后,朱棣即位,杨士奇没有像方孝儒等人那样殉节,而是从大众,投靠了燕王,毕竟只是一个小官,无关大局。

方孝儒的死,直接引爆了朱棣浙东学派的对立,甚至直接打击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使得朱棣不得不用一些“非浙东学派”的人来替自己谋划,于是,解缙,杨士奇,杨荣等的机会来了。

朱棣在进南京城之前,姚广孝就对朱棣说过;南有方孝孺者,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而浙东学派源起于宋代,发达于明清时期,以浙江金华为中心的学派。著名人物很多,比如刘基与宋濂,其中方孝儒又是宋濂的学生。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靖难结束。八月,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七人相继进入翰林院。也就是朱棣的“内阁”,此时的“内阁”只具备咨询作用,相当于顾问,权力不大,但很受皇帝的信任。

十一月,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三人为侍讲,正六品官。永乐二年(1404年),杨士奇再升左中允,还是正六品,因为“中允”这官是太子属官,属于詹事府,于是杨士奇与太子朱高炽搭上边了。

实际上,是朱棣将自己选的七人“秘书”,都加封成了太子府属官。后来又因为各自的原因七人又有不同的结局七人之中解缙被杀,杨荣长时间跟着朱棣,杨士奇了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七个顾问近臣中,杨士奇是唯一一个不由科举出身的官员。再加上他外谨内刚,办事认真,学问好,又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不如意,到太子府后,极能理解太子朱高炽的处境,是极少数受太子与朱棣双方同时信任的大臣,也为此杨士奇没少受“夹板气”。

为太子二次下诏狱

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外,所以太子朱高炽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在监国整个大明王朝的日常事务由朱高炽掌管。而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无论做什么周围一定会聚集一大群人,形成“”,何况还是监国十年的太子,所以朱棣在“废太子与不废太子”之间,经常受到汉王与赵王的挑唆,挑唆的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打击“太子党”,杨士奇便在这期间挡了无数刀,最严重时,还下过二次诏狱。

第一次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北征,汉王等再次掀起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朱棣再次产生了废除太子之意。朱棣回到南京,不问青红皂白。就以“迎驾缓”为借口,将东宫部分官员逮捕下狱(其中杨溥也是因为这次被关了十年)。又召来辅助太子监国的杨士奇,召问太子事。

这是一道送命题,要先理解题意。首先朱棣是造反上位的,最忌恨的是结党私交大臣,但太子监国日常工作就必须与大臣接触;如果说太子啥也不管,啥也不干,那就是废物一个,还得废。

所以答案不能往“工作”上说,要往“”字上讲。明王朝强调“孝”,符合明朝主流价值观,也能勾起朱棣的舔犊之情。所以杨士奇答道“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迟,皆臣等罪。”先说太子孝顺如初,再将所有负责往自己身上揽,朱棣怒气稍解,将杨士奇扔到狱中,不久又放出来了。

第二次是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以辅导太子不用心,又给扔昭狱了,没过十日,又放出来了。

当然,杨士奇也不是只挨打不反击,如永乐十四年1416年,杨士奇就逮住了机会。朱棣问蹇义与杨士奇,说;“听闻汉王有夺嫡的意思,而且为此做了不少“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涉及皇家的事,蹇义当然不敢说,朱棣又问杨士奇,杨士奇也不敢说,但杨士奇又不正面回答,只侧击,说;“我与蹇义都是太子这边的属官,对汉王之事知道的不多。但皇上二次催汉王离京就藩,汉王都不肯动。而今皇上想迁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汉王请求留在南京,其中的意义请皇上详察。”

杨士奇也是利用了朱棣的猜忌心理。过了几日,朱棣下令削了汉王二护卫,直接赶汉王离京就藩。

明朝前期藩王有三护卫的兵力,一护卫标准三千人。但各藩王之间差距很大,如朱棣做燕王时,也是三护卫,却有近十万人。

这是截取了二件有影响的大事,其它的小事,杨士奇与蹇义不知为太子朱高炽挡了多少,所以朱高炽在上位之后,对蹇义、杨士奇说;“朕监国二十年,逸恩交构,心之艰危吾三人共之,才得保全。”

“三杨内阁”雏形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病逝,朱高炽八月即皇帝位。朱高炽即位没多久,就重置了“三公”与“三孤”,蹇义为少傅,杨士奇为少保杨荣太子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杨士奇与吏部尚书蹇义同为从一品官,杨荣为正二品官,可见在朱高炽的心中杨士奇还是高于另外“二杨”的。

“三杨”中的杨荣,建文二年的进士,当初也是朱棣“内阁”的七人之一,因熟通兵事,常年被朱棣带在身边,与朱高炽接触时间不多。但杨荣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时,及时将消息带给朱高炽,立了大功。

杨溥与杨荣为同科进士,洪武年间被授翰林院编修。永乐初,选入太子官属,充任洗马。永乐十二年,因“迎驾缓”,触怒朱棣,归咎太子辅臣,下杨溥于狱,被囚十余载,仁宗继位,出杨溥于狱。因为少了十年工作时间,所以杨溥比另外“二杨”落了不少。杨溥出狱后,朱高炽下令杨溥参入修《太宗实录》,这是一个美差,因为有明一代,凡是皇家纂修书籍,都是任命大学士做总裁官的,这是当时的制度。

明仁宗朱高炽只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死了,新上任的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一上位就召杨溥入阁,加上朱高炽留下的六名大臣(支开老臣蹇义,另䃼一名),此时的内阁总共有七名顾问,杨士奇为“内阁”之首。

明初的“阁”是指文渊阁——一幢建筑物,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所有的行政事务也交给皇帝亲自决定。皇帝就选助手在文渊阁办公,这些“阁臣”起初是顾问,但因为入阁的三杨都兼任着“三公三孤,尚书”这样的高级官衔,又代表的皇帝,所以“阁臣”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不是丞相的丞相,这一切的起点便是“三杨内阁”。

汉王朱高煦造反与处置赵王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起兵造反,杨荣以“皇上独不见李景隆事乎!”力主朱瞻基亲征。朱瞻基亲率大军压境,汉王惊惶失措,战守失据,出城称罪投降。

汉王投降之后,户部尚书陈山就建议:宜乘战胜之威,移师彰德,俘执赵王朱高燧,则朝廷可一劳永逸。赵王当初也是有夺位之心,但不像汉王那么有野心,因此陈山的建议得到了其它内阁大臣的支持,除了杨士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杨士奇为什么居于内阁之首了。杨士奇认为“今时势与永乐异。永乐中赵拥三护卫,今已去其二,为今之计朝廷重尊属,厚待之。有疑,则严防之,亦必无虞,而于国体亦正矣。且太宗皇帝惟三子,今上亲叔二人。一人有罪者不可恕,其无罪者当厚之,庶几仰慰皇祖在天之灵。”

杨士奇认为今时不是往时,且赵王已无谋反之力,又是皇帝唯一没犯罪的亲叔,没必要再沾上亲人的血。宣德皇帝被说服了,发了一纸诏书给赵王。

此刻的赵王尤如惊弓之鸟,因为汉王没了,下一个就是自己了,但凭自己这点兵力,造反无异于自杀,但什么也不动,也是砧板上的肉,无论反与不反,横竖就一个字——死,但赵王真不想死。此时诏书到了,赵王得书大喜,泣曰:“吾生矣。”即上表谢,将自己余下的护卫献出,至此上一代人的矛盾和平解决。

朱瞻基谓士奇曰:“赵王所以全,卿力也。”也是从此刻开始,杨士奇在朱瞻基心中从父亲的顾命大臣正式向心腹大臣。

废后事件

如果说处置赵王事件中,杨士奇抓住了重点,博得宣宗的好感,那么在“废后”事件中,杨士奇坚持已见,得到张太后的好感。

胡善祥在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选为皇太孙妃,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举止庄重,十分受朱棣及朱高炽夫妇喜爱,尤其是朱高炽的张皇后。但因为只生了二个女儿,没有子嗣,所以在宣德皇帝即位之后,宣德皇帝就想立有子嗣的孙贵妃为后,又担心朝臣的反对,便先召见杨士奇、杨荣、张辅、蹇义和夏原吉等人,询问废后事宜,结果又是杨士奇一人反对。

会后,杨荣与蹇义等人专门找杨士奇劝其顺遂帝意,杨士奇还是不从,并建议皇帝先问张太后的意见。张太后是对张皇后有好感的,但知道后宫之中“母以子贵”,她也无理由阻止。杨士奇见难以制止,不得不采用两全之法,建议让胡皇后主动辞让,而不称废后之名,并且胡皇后仍保全了原先的名号、服饰及待遇。

胡皇后去“皇后”之位后,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法师,得到张太后眷顾。

“三杨内阁”正式成形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朱瞻基死。遗诏8岁的太子朱祁镇嗣位,文武大臣要尽心辅政。凡属“家国重务,必禀皇太后(仁宗的张后)、皇后(宣宗的孙后)行之。”明宣宗将”政务“最后的决定权给了自己的母亲与皇后,但因为朱元璋定下的《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两宫太后于是“委政内阁”,并下令凡朝廷政务,须先经内阁会议,由她审核后,然后交府、部、院、寺等衙门去执行。而此时内阁之中只剩下三名顾命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

其实明宣宗是任命了五名顾命大臣,除了”三杨“,还有英国公太师张辅,不过张辅是武将,没进内阁;另外一位是胡濙,此人是朱棣心腹中的心腹,情报头子,历史不显。

正统三年(1438年)四月,提升少傅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傅杨荣两人俱为少师兼谨身殿大学士,升杨溥为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这时,三杨都成了有“三孤”职御的殿阁大学士了。阁臣的官阶地位又提高了一大步。再加上张太皇太后的支持,此时的”三杨内阁“正式成为明朝的行政中心,而三杨之首的杨士奇自然也成为了不是丞相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