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一个被世人远远低估的人物

作者: 历史长河边的磨坊

明仁宗朱高炽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凤阳出生,为朱元璋之第四孙,燕王朱棣的长子。纵观明仁宗一生,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童年及燕王世子时期(1378—1402年)共计24年;第二阶段(1402一1424年)皇长子二年,皇太子20年,计22年;第三阶段皇帝时期,不到九个月。

仁宗虽然皇帝之位坐得很短,但监国时间却很长。因为永乐时期,明成祖将大半的时间花在对蒙古诸部的战争与迁都北京。因此在明成祖远离京师期间,先后六次委任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其监国时间长达九年又八个月。

二十年的太子生涯,一半的时间都在监国,其太子地位却始终稳坐如固,其实力有多可怕,恐怕只有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康熙的太子胤礽能够理解的。

要说清楚朱高炽的事,就必须从源头说起

朱高炽的身世及成长经历

朱高炽的母亲徐氏,是徐达的女儿,徐氏生了三子四女,三个儿子便是后来的仁宗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体型肥胖,且有足疾,行动颇为不便,有人搀扶亦会摔倒——“仁庙素苦足疾,中宦翼之,犹或时失足。”不过这应该是成年之后的状态,处于童年时,应该还不明显。

小胖子朱高炽虽说可能有些先天不足,但他有一爱好——喜欢读书。《明史》说,“四、五岁宫中闻读书辄喜,自是书册翰墨不去手”且“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另外箭法也超群。

朱高炽虽然不太受朱棣的喜爱,但十分讨朱元璋的宠爱。据载,朱元璋考虑到宗藩的重要性,便把各王的世子与次子招到身边,“朝夕亲教训之”,这其中就包括朱高炽。

朱元璋常常派这些王子做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检阅皇城守卫。

朱元璋派几位世子分别检阅皇城四门卫士,朱高炽常常是最后一位回来,朱元璋好奇问之,对日:“旦寒甚,卫士方食,俟其既食,乃阅之,故后。”朱高炽说自己是等卫士们吃完饭,再进行检阅,所以来晚了,此种能体恤人的行为正是朱元璋所喜爱的,所以朱元璋喜日:“能体恤下人,是吾心也。

除检阅外,朱元璋还命诸世子分阅中外臣民章奏,挑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奏折,拿给朱元璋看。朱高炽“独取其切于兵民疾苦”的奏章,惹得朱元璋又是一顿夸。

因此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即朱高炽十八岁时,祖父朱元璋“授金册、金宝,命为燕世子。”这是朱元璋亲命的世子,也是朱高炽能当太子的一项政治资本。

朱棣靖难之役,其中有一项旗帜——《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以讨平之。就是说朱棣是借朱元璋给的“权力”,是“合法”的“清君侧”。

因此,对于朱元璋亲口任命的燕王世子,无疑给朱高炽加了一层保障。

“靖难之役”死守北京,朱高炽的另一政治资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文成为新一代明朝皇帝,改元“建文”。建文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削藩,因为准备仓促,直接激起燕王朱棣反抗。

建文帝命大军北伐,因老将耿炳文攻击受挫,建文帝便命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成为明军北伐最高统帅,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上。此时的朱棣为避免两线作战,先援救永平并击败了来自山海关的吴高,紧接着出兵大宁,找宁王“借兵”去了。

北平则留下世子朱高炽驻守,此时的朱高炽大约在23岁左右。且北平真正的精锐军队已被朱棣带走,留下的只有数万弱兵,这种敌强我弱,又绝不能放弃北平城的情况,朱高炽别无选择。因为北平为朱棣的藩封之地,是其根本所在,失去北平则意味着朱棣的大军是无源之水。

因此,在李景隆尚未围攻北平城之时,朱高炽己积极为此准备,“旦暮督治守备”,注重安抚城中军民,故而“人人欢悦”。朱高炽不但礼贤下士,积极“咨求老于兵旅及才识文吏,与之同事,推诚待之,皆为尽心。”而且以身作则,“每四鼓以起,二鼓乃息,左右或以过勤为言者,答:‘君父身冒艰险在外,此岂为子优逸时,且根本之地,敌人所必趋者,岂得不御备!’而凡有所施为,必先禀命仁孝皇后。

李景隆率兵围困北平数日,亦发动几次攻城行动,但“城中守备已完,虽老弱不及万人,帝(朱高炽)鼓舞激劝,下至妇人、小子皆奋效力,更番乘城,昼夜拒敌,虽矢石交下,人心不变。”

居于弱势的朱高炽除了被动防守外,还积极进攻“数夜遣人开门斫敌营,敌惊荒自杀,或至明乃定。

朱高炽守城不到二个月,朱棣便夺来宁王精锐骑兵的”朵颜三卫“,攻击李景隆,城内的朱高炽趁机杀出,李景隆溃败。

朱高炽通过北平保卫战,证明了其绝非无能之辈,反而是一位优秀的有勇有谋的军事指挥家。同时还奠定了他在军民及朱棣心中的形象,为其以后在争夺太子的斗争中取得了珍贵的政治资本。

坐稳皇储——22年如履薄冰

早在“靖难之役”,老二朱高煦就已买通朱棣留守在北京的近侍宦官黄俨,称朱高炽亲近朝廷,“将为朝廷固守北平以拒父”,朱棣表示不信。这种裂痕虽不大,但却被建文帝这边发现了,当即派人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送到北平,试图使用反间计来离间父子二人的关系,并故意将此事广为张扬。

留守北平的耳目迅速将此事通知南下转战于河北、山东一带的燕王朱棣。在朱棣还未全信之际,朱高炽派人将未拆封的信件及使臣绑缚朱棣军前,《明史》记载,此时朱棣的感叹——“几杀吾子”。

如果朱高炽的证据没及时赶到,恐怕朱棣此时的手真的是已“杀吾子”了。这还是“靖难”时,后面还有22年的时间,慢慢磨。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朝廷中讨论立储君问题。朱棣的朝臣明显分为二派,一派是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大功的武将派系,主要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他们要求将老二朱高煦立为太子,因为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立下了赫赫战功;另一派以文臣为主,主要有兵部尚书金忠,朝臣解缙、黄淮、尹昌隆等人,他们主张“立嫡以长”。

朱棣经过慎重考虑,及各方主张,还是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朱棣也说了理由;“居守功高于扈从,储二分定于嫡长。且元子仁贤,又太祖所立,真社稷主。”主要有四条;守北京,嫡长,仁贤,朱元璋任命的世子资格。

事情是暂时结束了,但储君之位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第一件案件就是处死解缙

解缙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曾主持修编过《永乐大典》,算是朱棣较为信任的一个大臣。但因为他是主张“立嫡以长”,妥妥的太子党成员。汉王朱高煦便向朱棣秘奏解缙为了邀功买好,而将宫中的秘密有意泄露出来。直接导致朱棣的反感,永乐五年(1407)以解缙“试阅卷不公”贬出外任。

然而永乐八年(1410),解缙因奏事入京师,朱棣不在京师,解缙便私自觐见皇太子。此事又由汉王朱高煦打小报告。朱棣大怒,下令将解缙逮捕下狱严刑拷问,并暗示锦衣卫将解缙处死。

解缙之死,还只是开头较零碎的敲打。天性多疑的朱棣对太子朱高炽的敲打,不知有多少次,比如大的敲打是永乐十二年(1414年)黄杨之狱。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命黄淮、金问、杨士奇、杨溥等辅助皇太子监国。朱高煦抓住这个机会造出大量谣言,说太子周围的大臣准备篡立新皇帝。朱棣本身是造反起家,天性就信这个,赶忙率大军返回,随后黄淮、杨溥、金问受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联合参奏下狱。

朱棣倒是没杀这几人,只是先抓后放,另把杨溥一直关到朱高炽登基为止。实际上,太子身边会形成“党”,主要因素是朱棣自己。朱棣领兵在外,后方的事情基本上由朱高炽在办,无论是筹办大军所需的粮草,还是安抚归抚的官员,治理地方州县,都要经过朱高炽的手。而且永乐年间,朱棣约有十年不在京师,监国一事就由朱高炽承担。如此长时间的办理朝政,想要大臣们不围在他周围,那是不可能的。

朱棣每次敲打的是很有成效,但朱高炽却被朱棣敲出心病了,朱高炽每次听闻有给自己的诏书,则坐立不安,俨然已成惊弓之鸟,甚至还想自杀。

这有一则小故事;说朱棣很长时间没见太子,想把他召入宫看看。就问身旁近侍,说想找个人传旨太子进吕,应该派谁去呢?近侍说夏元吉可以,朱棣反问为什么?近侍说皇太子久不蒙见,一旦派其它人,恐怕太子会过度怀疑,出现其它问题。

夏元吉本来是建文朝的大臣,朱棣上位后,明朝偏向太子朱高炽,又因为也受过朱棣的牢狱之灾,比较受朱棣与太子二方的信任。

等夏元吉到太子府前,太子听到有敕命致,很是惊恐,颇欲自裁,还好问了一句,来者是谁?左右说;夏元吉。仁宗说‘‘原吉来,必能我调护,当且见之。”

太子听闻皇帝有诏书传来,竟然准备自裁。召见敕命几成催命符,可见仁宗当时的高度紧张的心理状态,对朱棣有多么的害怕与恐惧。

但比较幸运的是,朱高炽本人较仁厚,善待下属,其周围团结着一批效忠于他的以杨士奇为代表的文臣儒士,还算是较顺利地接过了班。

朱高炽在去世后庙号仁宗,这一庙号恰如其分地总结了朱高炽身为明王朝统治者的一生。

生于帝王之家,虽体胖脚跛,但喜好读书,性格温厚,深得朱元璋的喜爱。靖难之役又以世子身份保卫北平,辅助朱棣夺取皇位。又在20年的太子生涯中尽力化解朱棣的怀疑,面对兄弟间无情的权力争夺,朱高炽又隐忍不发。顺利登基后,虽在位不到九个月,但能平反一些永乐时期的乱政,也算是有作为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