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维尔·张伯伦——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是如何挽救正在毁灭中的帝国?
1937年5月28日,在经历了5年在财政大臣位置上的等待之后,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终于迎来了他盼望已久的时刻,登上英国首相的宝座。
这时候大英帝国就犹如一艘在海上航行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巨轮,已经在风雨和海浪的侵蚀下残旧不堪。而且她正在驶向一条非常危险的航路,水下暗礁密布,天边孕育着狂风暴雨。大英帝国的核心力量在于它用海权所控制的世界市场的准入权,以便把源源不绝的英国商品卖出去,把资源买进来,把资本投放出去,把利润赚取回来。现在这个庞大的海权和对英国开放的世界市场体系正在从各个方向受到强有力的威胁。
从拉美独立运动以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就是英国的重要商品市场和投资目的地,这里政权无论是共和制还是独裁都是由英国人一手扶植起来的,但是现在美国正在全力以赴的插手进来,如果独裁政权,那么美国人就让它“民主化”,如果是共和国的话,美国人就把它推翻,换上一位美国支持的独裁者,用西奥多·罗斯福话来说叫“我们的婊子”,全部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英国商品和投资从拉美地区挤出去,换成美国货和美国资本。
如果美国人是一条正在吞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巨蟒的话,那么东方的日本则是一条凶狠的豺狼。它一面流着口水紧盯着英国和荷兰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一面打算采用切香肠的方式,一步一步蚕食中国,把由列强九国公约中“门户开放”政策管辖的四亿人的共同市场,变成日本商品的独占市场,这无疑要给占据中国市场最大份额的英国以沉重打击。
除了美国巨蟒和日本豺狼之外,英国还有意大利这条笨狗需要对付,这条笨狗随时打算在英国的地中海势力范围上咬上一口。从英国本土出发,经过直布罗陀、马耳他,到达埃及,然后穿越苏伊士运河,经过亚丁、到达波斯湾和印度,向东经过新加坡、香港抵达中国市场——大英帝国最核心的资产犹如一条容易受伤的一字长蛇阵排开,意大利人虽然是一条很笨的笨狗,但是这条笨狗却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上,以至于英国不得不费很大力气来防备它来咬人。
在帝国内部也危机重重,印度在进行“非暴力不合作”,爱尔兰在闹独立,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内,劳工阶级正和资本家门激烈对抗,犹如内战的战场。
帝国正在毁灭!在张伯伦五年的财政大臣的任上,他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他不是首相,尽管他被认为是麦克唐纳和鲍德温两届政府内最活跃的内阁成员,甚至来说,是在推动英国政府运作的唯一的动力源泉,但是他始终是二把手,而不是首相。直到今天,他才真正成为帝国政府的主人,成为大英帝国这条航船的船长,作为船长,张伯伦必须努力挽救自己正在倾覆的船,挽救船上的人——无论是船员还是乘客,挽救正走向终结的大英帝国。
后世通俗历史读物习惯于把尼维尔·张伯伦描绘为一位有些迂腐傻气的好好先生,一位天真的和平主义者。然而这都不是张伯伦的本来面目,一个好好先生是不会冷酷的令人发指的手段来处理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
实际上30年代那个战前最后的和平岁月里,这位财政大臣一直都被反对者们称呼为“战争贩子”,他是英国内阁里少数几个主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回应纳粹德国的挑战,阻止希特勒进一步扩张的野心的人。在政府和议会内竭尽全力的奔走和推动下,英国才开始自己缓慢的战备过程,1935年他试图通过一部《国家防卫贡献税法案》,为英国的军备筹集更多资金,但是遭到英国人的坚决反对。
可以说在30年代前期,除了温斯顿·丘吉尔之外,尼维尔·张伯伦可以算得上是政坛上对外最强硬的人物之一。而作为前者,往往在当时被当做一个脑子有病的战争狂人,一个一战中失败的海军大臣,一个在1926年用机枪镇压工人罢工的疯子,一个地地道道的怪胎。经历了这么多失败往事之后,他还能在英国下院的后排找到一个座位,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世的原因。无论是从声誉还是影响力,他都完全没法和张伯伦相媲美。
然而在1936年的春天,这一切都改变了。德军开进了莱茵河非军事区,先头部队只有3个营,后续也只有19个营。而在对面的马奇诺防线上的堡垒里,驻扎着13个法国师,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希特勒安安稳稳的把莱茵河非军事区纳入囊中,从此在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和法国边境之间,有了一个缓冲地带,在这里一条庞大的防线——齐格菲防线正在紧张的施工。1936年的那个春天,本来是盟国可以用低成本阻止希特勒扩张的最后机会。今后也许盟国也许还有能力阻止德国的扩张,也许不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么做必然是一场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将耗尽大英帝国全部资源,无论胜败,他们都没有能力继续和美国争夺拉美,也没有能力保护远东,甚至连镇压印度独立都变得遥不可及——和德国的战争必然导致帝国的彻底崩溃,唯一挽救帝国的方法,只有一个——与德国保持和平,为了这个目标必须不惜代价。
然而当你想到要如何维护和德国和平的话,那么就会发现,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说不需要大英帝国付出很大的代价。希特勒要在中欧和东欧地区为德国人建立一个帝国——而这里,这一片一战后从德奥俄三个帝国崩塌的缝隙中分裂出来的小国家中,英国人的利益很少。德国会吞并一些地区,并且会把另外一些地区变成附庸,从此多瑙河畔到黑海之滨,一片广阔的领土只为德国的利益展开,德国无疑变得更强大,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让斯大林去操心剩下的问题吧。也许德国会要求在这片土地上实行关税壁垒,英国会损失一部分市场,但是与失去拉美、中国和印度比起来,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让德国拥有一个陆地上的帝国,而英国保留自己海上的帝国,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张伯伦都清楚这一点,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基础。
在张伯伦就任首相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远东就传来一个很坏的消息——日本人入侵了中国的华北,而英国却对于这一切没有任何办法。大英帝国海军舰船陈旧,最年轻的胡德号、纳尔逊号、罗德尼号三艘主力舰也是20年代初的产品,应付不了全新的日本海军。空军的规模很小,陆军几乎是一个笑话,为数不多的部队拿着一战时的武器,从事在亚非地区镇压土著的行当。
时间对于张伯伦来说很紧迫,8月张伯伦将一封外交信件传递给威廉街上的德国总理府,他决定回应德国的要求,在信中他表达了英国政府对欧洲事物的看法,并且表示愿意和德国一起寻找解决德国在东欧的领土要求的方法;就归还托管的海外殖民地问题上,张伯伦表示没法说服英国议会,但是希特勒可以考虑得到比利时的在非洲扎伊尔和葡萄牙的安哥拉作为补偿——这两个小国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他们都需要英国的羽翼庇护,所以不敢反对英国的意见。
希特勒的回应表示,他不能接受扎伊尔和安哥拉,因为这等于是向世界表达德国在要求本来不属于他的东西,而目前他已经对海外殖民地的问题不感兴趣了,但是仍然需要解决关于东欧领土的一系列问题。至此为止,希特勒已经非常清楚张伯伦政府的底线了,他想得到的正是张伯伦愿意给他的,英国可以成为他伟大计划中的一个协助者,或者善意的中立国。
在外交思想上来说,张伯伦可以说是最后一位古典式外交家,他就像19世纪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家一样,有着这个时代政治家不常有的长远计划,并且用下棋的方式精心的思考运筹着。当大国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选择牺牲小国的利益来达成妥协,就像张伯伦打算牺牲比利时、葡萄牙,日后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甚至更多的国家,为的是和德国达成妥协,保全大英帝国的利益。
然而在梅特涅的时代,一个外交家只需要对一个君主负责,而现在他领导的是一个联合政府,要对整个英国的议会和舆论负责,这是一个喧嚣的现代,一个古典式外交家注定要一败涂地。这都是希特勒计划里没有预料到的变数,最后把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演变成为一场毁灭性的大战。
尽管张伯伦失败了,但是他对当时英国的贡献仍然超过了任何一个首相。他一方面不断寻求和德国的妥协,一方面加强英国的军备建设,他为英国留下了一批新式战舰,日后保卫英伦三岛的喷火和飓风战斗机群,以及用来监视英吉利海峡世界上第一个雷达系统,还有用于破译号称“哑谜”的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第一个机械计算机系统。1937年的时候,英国远征军仅能派出两个师,而在1939年晚期,英国向大陆派出了20多个师的兵力。没有这些军备上的改进,英国在1940年也许就战败了。
他和爱尔兰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英国在爱尔兰问题上的软着陆。安抚了印度的独立运动,尽管是明显带有欺骗性质的。对内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良,1937年通过《工厂法案》,规定最长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改善工作条件;1938年通过《住房法案》,为改善棚户区和住房拥挤区域提供补助,控制经济住房房租;1937年通过《体育训练法案》,鼓励体育训练和健康饮食,为人民提供义务体检;1938年通过《带薪假日法案》,为一千一百万工人提供了带薪休假。如果没有这些社会的妥协措施,就没有1940年英国人万众一心的抵抗纳粹的轰炸,英国的内部冲突就可能导致英国的战败。历史对于尼维尔·张伯伦这个人物来说,有太多的不公正,英国人需要为他们在30年代后期那一段不光彩的历史找一个替罪羊,于是他们把他的前任的过失扣在了他的头上,而把全部成就都用于给后任的丘吉尔带上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