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米拉战役:改变世界文明格局的波斯灭国之战
来源: 冷炮历史
公元前331年,来自半个文明世界的军队,集中到两河流域北部的高加米拉平原。他们不仅分头为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的军队作战,也将在此彻底终结当世第一的强国波斯。但更重要的是,胜负本身还会永远改变世界文明的格局。
势不可挡的新帝国
从公元前334年开始,亚历山大率领他的马其顿-希腊联军登陆亚洲,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浩大远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从波斯帝国手中夺走了整个半个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的控制权。无论是波斯贵族的骑兵,还是希腊与腓尼基人的舰队,都没能挡住马其顿征服者的步伐。以至于像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和孟菲斯这样的本土大城,都在对方的先头部队抵达后就宣布投诚。
作为征伐核心的马其顿人,实际上正统领着一个由泛希腊文化成员所组成的国家联盟。除了马其顿王国本部,还包括了依附于他们的北希腊地区和大片色雷斯人部族。就算曾经多次聚兵抵抗的各希腊城邦,也在胁迫和利诱面前选择了妥协。他们一同为亚历山大提供了远多于马其顿本族部队的军事力量。帮助大帝在身处前线的同时,不至于后院着火,失去同本土的联系。由于彼此间都以希腊文化相通,所以在面对波斯人势力时会相对团结。
马其顿王国(橙)与他的希腊同盟(黄)
在具体事务上,亚历山大可以用自己的主力军团去不断挑战对手,但不可能将主力分散到占领区进行消耗。所以,希腊联盟的舰队成为马其顿人控制爱琴海水域的关键性力量。他们的各类雇佣重步兵也成为了马其顿地方总督的武力保障。大量的商贩带来必要的补给品,而工程师为远征军制造他们所需要的攻城武器。至于来自各特定区域的骑兵、轻步兵,也是亚历山大弥补主力军系短板的必然选择。
当马其顿人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整个幼发拉底河以西,又让大量的腓尼基人、塞浦路斯人、乞里西亚人、犹太人和埃及人也纷纷入伙。通过保持原有的地方自治权和分发夺来的波斯金库,亚历山大在实际上已初步建立了只属于自己的“新波斯帝国”。但只要原有的波斯中央权威还在,他的霸权就看上去像是一个临时的军事幕府。加上幼发拉底河本身不是好的自然屏障,无法阻挡依然财大气粗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迫使马其顿军队必须继续向东。
实力犹存的老霸主
从公元前334年开始,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帝国就在不断遭遇挫败。虽然有非常成熟的王家大道系统,但可靠传递即时消息仍显得非常不现实。在波斯大王的决策抵达之前,形势往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反馈也需要时间抵达中央宫廷,并让重大决策显得永远比马其顿人要慢一拍。即便大流士选择了最佳的战略阵地,还是无法抵抗广袤版图所带来的距离遥远。
尽管波斯输掉了公元前333年的伊苏斯战役,但并没有失去继续抵抗的实力。通过两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国库,也不可能因为两次拨款被劫而失去招募能力。加上亚历山大沿着地中海南下时,被提尔的腓尼基人和加沙的阿拉伯人拖延了很久,给了波斯帝国以继续招兵买马的时间。他们的总基地就设在两河北部的亚述平原,依靠河道水运和巴比伦尼亚的农业产出进行补给,也可以通过去往米底的古老道路输送兵员。至于空旷的地貌本身,也是聚拢大规模部队和进行决定性会战的理想场所。
大流士将基地和战场都设在了两河北部的亚述地区
在具体的部队构成上,大流士尽可能使用各地的精锐,避免因兵员素质太差而造成不必要麻烦。由于此前的战损和走失,作为精锐的希腊雇佣军只剩下了2000多人。但依然有大量已换装希腊武器的本族步兵和不死军可供差遣。同时,曾由他担任总督的亚美尼亚与卡帕多西亚人也继续终于波斯,为其提供了很有战斗力的分队。加上从叙利亚等地撤出来的贵族士兵与姗姗来迟的东部驻军,足以同亚历山大的远征军再次大战。
大流士甚至还从印度河流域征集了骑兵、战象,并制造和集中了200辆战车,以便在平原战场上发挥巨大威力。虽然其总兵力不可能达到古代作家笔下的百万之众,但保持对马其顿人的2:1优势也并不困难。
唯一的问题在于,马其顿军队会从什么方向进军?历史上,大量希腊化士兵只有在库纳克萨战役中才兵临过两河地区。那支由波斯叛乱者领军的队伍,期望走最为便捷的南线进攻巴比伦,却因恶劣的地形而遭遇补给困难。大流士也效仿当年的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将沿途的水井填埋,并收割粮食、摧毁果园,不给入侵者以可用的物资。
如果亚历山大选择从北线进攻,那么就需要再渡过底格里斯河,前进步伐会非常缓慢。以逸待劳的守军,可以从容选择应对之策。
勇往直前
公元前331年 马其顿军队越过了幼发拉底河
公元前331年的夏季结束,马其顿大军度过幼发拉底河,朝着大流士所在的方向前进。亚历山大此行的目的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巴比伦城,却更希望直接找到波斯主力军决战。因为从过往的交手记录来看,大流士精于战略谋划而不擅长临战指挥。马其顿的新型军队,也胜于波斯的传统模式。因此,没有什么能比决战更显得一劳永逸。
当然,考虑到大流士能筹备了不亚于伊苏斯战役时的部队规模,亚历山大也通过各种办法扩充了自己的兵力。除了将从本土赶来的援军分配到各分队当中,他还破天荒的将大量希腊同盟军集中起来,用于正面交战。同时,一些新募集的雇佣军也逐步从欧洲赶到,有利于他筹划更精妙的战术布局。于是,在高加米拉战役前夕,马其顿野战军的规模扩大了约1/3,包括40000名马其顿、希腊和色雷斯的轻重步兵,7000名同样来自以上地区的各色骑兵。
当远征军逐步接近底格里斯河后,发现已有近20000人的波斯军队在对岸监视着他们。那是叙利亚总督马扎亚斯率领的帝国西部残军,以来自叙利亚和卡帕多西亚的骑兵为主。由于缺乏步兵力量,他们实际上无法阻挡马其顿人渡河,否则将可能重演格拉尼卡斯河的悲剧。而亚历山大麾下部队的渡河速度,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由于主力士兵大都自己背负武器和给养,没有太过繁杂的辎重负担,仅仅通过充气的皮囊就能完成泅渡。自知无法有所作为的马扎亚斯,就及时离开了渡口,去到亚述平原的基地同主力汇合。
之后的数日内,诡异的月食现象让两方都暂停了战争行为。在看重天象与启示的古代,月食属于典型的不祥之兆。亚历山大为安抚士兵而宣布全军休整,大流士也胆战心惊的阅读着巴比伦祭祀们的占卜结果。
军事角度而言,月食的突然出现,反而让双方都有了更多准备时间。大流士派人不断整平那片名为高加米拉的荒原战场,以便最大程度的展开部队,并给骑兵和战车的活动提供方便。亚历山大也忙着率领精锐骑兵四处游击,驱逐和抓捕波斯人的小股斥候力量,并进一步确定波斯主力军的所在位置。作为辅助部队的同盟者和辎重,也在渡河后构筑了坚固营垒,让远征军在陌生的环境内拥有一块自己的“立足之地”。最后,亚历山大还不忘控制了一座可以俯视未来战场的小山,对大流士的军队做了详细的评估。
到这年的9月底,马其顿军队继续向东前进,在离开主要营地后停顿于高加米拉平原的西侧。亚历山大召集了所有大小分队的指挥官,宣布了自己思索多日的部署计划。除了按照常规,依次部署伙伴骑兵、近卫军步兵和各长枪方阵团外,还着重加强了两翼外围的掩护兵力。同时,将同盟军单独列为第二线预备队,应付波斯人必然施展的包抄策略。这一决策的灵感,其实可能就源自色诺芬笔下的波斯立国者–居鲁士大帝。他在同吕底亚帝国的决战中,使用过类似的布阵方式。如今,亚历山大却要用类似的方法,对抗居鲁士的直系后人。
波斯大王的最后一搏
在得到马其顿军队步步紧逼的消息后,等候多时的大流士也确定了自己的作战方案。他将用大量的战车和战象去扰乱马其顿人的阵脚,并用优势骑兵去同时包抄对手的两翼。最后以部署在前沿的精锐步兵为向导,策动二线援军围歼整支马其顿主力。
为此,他就下令庞大的军队提前完成布阵。纵使要士兵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度过整夜,也不能给对手以任何发起夜袭的可乘之机。然而,正是这个决定让他的想法被亚历山大看的一清二楚。
马其顿人注意到,大流士的希腊雇佣军数量极少,几乎仅相当于己方的两个步兵团规模。因此,其所在的右翼就势必是真正的主攻方向。在他们的外侧,除了来自高加索地区的轻装步兵外,都是由叙利亚、卡帕多西亚人和亚美尼亚来的精锐重骑兵为主。加上里海南岸与帕提亚地区的补充兵力,具有极强的攻击下。在他们的身前是50辆带头冲锋的卷镰战车,身后是善于步战的卡利亚人、巴比伦人、米底人和骑兵素质一流的斯基泰人。
亚历山大一定也会非常在意对方的左翼部署,因为那会是大流士对于伊苏斯之战的教训总结。除了效仿希腊人组建的卡尔达克步兵外,那里集中了来自波斯、巴克特里亚和里海沿岸的众多骑兵。显然,波斯大王这次不想自己的左路被轻易突破,所以给负责这一翼指挥的总督贝瑟斯以机动力极强的部队。足足100辆卷镰战车被部署在阵前,显然有直接冲乱马其顿精锐的意味。哪怕不能击溃对手,也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拖延,给右翼重兵争取时间。
最后在中路,大流士的个人安危由不死军步兵和皇室贵族骑兵负责。他们的前方不仅有50辆战车,还有15头来自印度的大象。只是由于缺乏使用这些巨兽的经验,波斯大王最后决定将其全部留在了后方营地。
波斯人作战计划的最大缺陷,是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控制如此庞大的部队。根据最为保守的估计,其总兵力规模最少也接近10万人。在相隔数里的战场上,左-中-右三军都由复杂的兵种构成多线。所以,其大部分兵力会在开战后就失去控制。大流士的本意或许是让两位总督自行发挥,只在整体布局上做出要求。但这也为他的最后失败埋下了隐患。
大流士三世与他的贴身侍卫
史诗级强袭
高加米拉战役的双方布局与行动模式
10月1日,厉兵秣马的两军正式向着对方位置前进。亚历山大率全部又马其顿贵族组成的领伙伴骑兵,习惯性出现在主力阵线右翼,也引得波斯方面重点关照。
当大帝指挥着全军向右翼发起斜行机动后,大流士也让自己的左右两翼开始分头夹击。分散在三个正面的200辆战车,也几乎同时向着眼前的目标发起冲击。至此,决定亚洲未来数百年命运的高加米拉战役,全面爆发!
考虑到己方劣势兵力完全被暴露在开阔地形上,亚历山大在各分队前都部署了大量轻装步兵。其中既有最为善战的阿哥瑞安标枪兵,也有来自其他色雷斯部落的山地战士。他们身边往往还有来自马其顿或克里特的精锐弓箭手掩护,非常适合围杀那些处于加速度状态的战车。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部分波斯战车在半途中就惨遭拦截。少量幸存者得以靠近正在向右侧机动的长枪方阵,却依然被训练有素的士兵散开躲避。随之而来的是位于二线的希腊同盟军,他们非常轻松的就将这些漏网之鱼全部消灭。
但波斯的攻势远不止如此。长期担任巴克特里亚总督的贝瑟斯,策动大量的东方骑兵杀向亚历山大本人所在的右翼先锋位置。这些人马具装的精锐分队,很快将轻装的希腊雇佣骑兵击溃,并惹得亚历山大派出更多同盟军上前迎战。马其顿军队的战场指挥系统,在这样的机动交战中优势明显。亚历山大一方面要指挥身边的骑兵机动,一面还能通过传令兵、吹号和军旗等手段,调拨其他位置的部队相互增援。
于是,先前还气势汹汹的东方骑兵们突然发现,自己忽然深陷对手部署的战术陷阱。不仅有更多马其顿的同盟骑兵向他们发起反冲锋,周围还有赶来的轻步兵对自己投射火力,甚至有招募自亚该亚地区的希腊重步兵进行掩护。这些都是亚历山大布置在右翼外侧的预备力量,思路与大流士的集团分兵之策类似。但更小的分队规模,不仅节约了有限的兵力,还赋予指挥者以更多灵活搭配的选择。
贝瑟斯则只能让更多骑兵上前施压,绕到跟外侧的位置突袭。但在那里,他们又遇到了从第二线赶来的希腊同盟军步兵,继而被重步兵的盾墙挡住去路。因此,波斯左翼虽然在场面上看似围攻着马其顿人的右翼,实际却被不断前进的对方赶着向后撤退。
在战场的另一头,马扎亚斯的情况与贝瑟斯类似。大量武装到牙齿的重装骑兵,在骑射手掩护下尝试侧翼突袭。但他们也遭到了克里特弓箭手和色雷斯标枪兵的远程狙击。负责马其顿左翼指挥的老将帕曼尼奥,一样可以用来自雅典的雇佣步兵和其他希腊骑兵,不停的向波斯人发起反冲击。其中,又以来自法尔萨鲁斯等帖撒利城市的骑兵最为精锐。他们有着堪比马其顿贵族的骑战水准,在同亚洲强敌的对抗中不落下风。
当马扎亚斯不断延伸侧翼兵力,同样会遇到从第二线赶来增援的希腊同盟军。而由于骑兵的出击速度过快,负责支援的步兵实际上还无法及时就位。他们唯一的战果,就是让整个马其顿左翼停下来进行防御。当亚历山大亲自节制的右翼不断前行后,就在中路的方阵步兵之间形成了一个致命的空档。
一直稳居中路的大流士,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他不仅派出来自印度的骑兵从正面发起进攻,也开始将原本排在二线位置的步兵也及时调拨上来。这个过程势必会比较缓慢,但在两翼部队都以全力出击的情况下,他和不死军步兵的周围实际上也没有了其他掩护部队。他深知亚历山大擅长侧翼突袭,不希望这一失误被对手借机抓住。但波斯军队的低效调度能力,还是让马其顿人觅得良机。
在波斯的两路牵制下 马其顿全军也断成两截
到目前为止,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与近卫军步兵都没有直接参战。他们在周围盟军掩护下,稳步而坚定的离开原有位置,努力机动到波斯中央战线的侧翼。虽然周遭早已杀成一片,但他们却还在苦等自己的最佳下手时间。为此,他们不仅要面临整条战线断裂的危局,还必须对从侧后方掠过的印度骑兵也视而不见。
直到亚历山大发现整个波斯左翼已经被完全挤压出原有位置,才下令伙伴骑兵和3000名近卫军步兵加速前进,转向大流士应该所在的左侧。在迟钝波斯二线部队就位前,发起了决定整场战役胜负的致命一击。
于是,在大流士等人的惊恐注视下,亚历山大和他精英骑兵们拍马杀到。负责保卫大王安全的万名不死军也立刻转头迎战,但面对大量居高临下的3米长枪刺击,只用2米长矛的他们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伙伴骑兵的高速冲锋,更是让适合远距离作战的复合弓迅速失效,战斗完全成为了血腥的近身肉搏。
很快,又有马其顿近卫步兵及时杀到,配合骑兵展开了对波斯大军核心的联合绞杀。虽然波斯的最精锐步兵始终拼死抵抗,却发现自己完全缺乏友军协助。随着4个马其顿长枪方阵的靠近,密集的枪林彻底将波斯人压制下去。
相比此前在伊苏斯时的逃跑,大流士选择战斗到底。但一支乱军丛中射来的标枪,击毙了为波斯大王驾车的驭手。由于场面混乱和视线不清,不少士兵以为是大王本人遭遇斩首。恐惧迅速在全军中蔓延开来,致使不少人开始逃跑。事已至此,大流士也只能在左右人的要求下离开,在亚历山大渴求的目光中没入尘烟。
已初步获得胜利的亚历山大,准备继续进行追击,可来自战场另一侧的消息却打断了他的原定计划。
只有两个步兵团为依托的帕曼尼奥,向亚历山大发出了求援,表示自己已被马扎亚斯的部队所完全包围。此外,印度骑兵攻击临时辎重营的消息也一并抵达。两件事情同时发生,让马其顿国王不得不调头冲向自己的左翼部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实际上已开始疯狂突围的叙利亚和印度骑兵。经过惨烈的近距离搏杀,伙伴骑兵完成了对友军的救助,而波斯人也得以在乱局中逃出生天。他们在右路打的异常顽强,却不能挽救整场战役的结局。
撼动文明的格局
随着高加米拉战役的分出胜负,波斯帝国失去了最后击败马其顿人的机会。大流士三世不得不撇下重要的巴比伦城,逃往更东方的米底地区避难。整个富庶的巴比伦尼亚也完全陷入了无防御状态,在稍后被亚历山大的军队所轻易征服。
在持续数小时的激战中,双方的主力步兵实际上都没有太多交手机会。马其顿的长枪方阵都在伴随两翼的骑兵机动,仅仅有过同卷镰战车和小股敌人的战斗。加上战死的本族骑兵,伤亡不过100多人。但考虑到大量的高强度战斗由雇佣兵和同盟军完成,实际的伤亡数字无疑会高出许多。
波斯人在战役中的损失同样不宜高估。尽管两翼的骑兵和不死军都遭到毁灭性打击,但主力军其实依然保持完好。甚至还有在伊苏斯战役中幸存的2000希腊步兵,也幸运的在高加米拉战场中求得生存。波斯右翼骑兵的过快冲锋,让他们实际上远离了主要战斗。他们也是全军出现大规模溃散后,撤退秩序最好的分队。稍后, 他们再次汇入了大流士的残军队伍,与贝瑟斯的东方部队一起,成为波斯大王的剩余力量。古典希腊-罗马作家笔下的近90000伤亡,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生。
但由于高加米拉战役的失败,大流士失去了作为帝国经济核心的巴比伦和主要的国库资金。大批来自不同省份的部队,不是按原路逃回家乡,就是因为长期失败而对抵抗不再抱有信心。贵为叙利亚总督的马扎亚斯,就是在战后投降的众多波斯贵胄之一。因此,大流士的波斯军队实际上是被亚历山大所完全瓦解。
当时的参战双方都不会想到,随着巴比伦城的陷落,世界文明的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此前,两河流域一直都是可以左右世界局势发展的中心区域。但随着马其顿和大量同盟士兵的涌入,来自爱琴海对岸的希腊文化将占据上层位置。此后的几百年里,希腊文化都将在亚洲多个地区成为风尚。因此,高加米拉战役实际上也是古典两河文明的地位终结之战。
不过,大流士三世还是没有放弃抵抗马其顿入侵的最后一丝希望。他在离开巴比伦的同时,已经完成了对下一阶段的作战部署。战术水平远不如对手的波斯君主,会继续尝试以战略手段遏制对方。这也逼的亚历山大在取得史诗级大胜后,还得继续向东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