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大败波斯第一战,拉尼卡斯渡河之战
来源:战争事典
解决了希腊的问题后,亚历山大开始把目标瞄向了东方的波斯帝国。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看成一款网络游戏,那接下来的故事就是,主角亚历山大已经从马其顿和希腊这两台服务器上获得了足够多的经验值,而身边剩下的又都是些战斗力仅为5 的废物,他需要到更残酷的亚洲服务器上去刷经验,以提升至一个更高的等级。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起兵东征波斯帝国。该画作展示了渡河第一战——格拉尼卡斯河之战的情景。
波斯第一帝国,又称“阿契美尼德帝国”,当时已经存在两百年了。它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帝国,是当时地球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的国土面积比马其顿王国大50 倍。它的领土东至印度河,西北至小亚细亚半岛、欧洲的巴尔干半岛,西南至非洲的埃及。它的国土范围包括了今天的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埃及、格鲁吉亚、希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马其顿共和国、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后面若干个国名中的“斯坦”,就是古波斯语的词汇,原意为“某物或人聚集之处”。两千年过去了,波斯帝国已烟消云散,但它的印记还深深地烙在世界地图上。
虽然希腊人和波斯人三千年前是一家, 同属于雅利安人,但事实上,波斯人和希腊人是两个不同的种族,有不同的信仰,他们不信奉天神宙斯,也不信奉天后赫拉, 对智慧女神雅典娜之类的更是毫无兴趣。波斯人的国教名叫“琐罗亚斯德教”,也可以称为“拜火教”或“光明教”,它起源于公元前1000 年左右今伊朗东北部帕西人的宗教。后来也曾传入中国,被称为“祅教”。
简而言之,波斯帝国的立国时间长,国土也辽阔,又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人民的凝聚力强,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样的敌人,不是打一两场仗就能击垮的。一旦它进入战争状态,下达动员令,它所能动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是亚历山大所能想象的。
公元前334 年的春天,地中海沿岸温暖湿润、草木丰茂。亚历山大率领3 万名步兵和5000 名骑兵组成的大军沿着《荷马史诗》中希腊军队行进的方向出发,起兵东征波斯帝国。二十天后,大军在普罗太西劳斯的坟墓旁暂留,亚历山大亲自为这位古希腊的将军献上祭品,以纪念这位曾参加特洛伊木马之战的勇士、这位第一个踏上亚洲土地的希腊人。随后,大军乘坐160 艘战舰和若干条货船横渡达达尼尔海峡。亚历山大兴致很高,他亲自在舰队的旗舰上掌舵,并在途中杀牛献酒祭奠海神。
当士兵报告看到土地之后,亚历山大下令舰队停在海上。他头戴金盔,身披铠甲,手持标枪,从旗舰上一跃而下,徒步涉水向前。在快踏上土地的时候,亚历山大向全世界最庞大的帝国——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掷出了手中的标枪。
到达伊利亚城后,亚历山大将自己的全副盔甲放在神庙,献祭给了雅典娜。他还在这里向特洛伊木马之战中最勇敢、最非凡的英雄阿基利斯献上了花圈。他希望自己的事业也能像《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一样被后世永远流传。
此时,波斯帝国的国王大流士三世已经派了一支大军前来迎战,共有2 万名波斯骑兵和1 万多名希腊籍雇佣兵,一场古代欧洲和亚洲的大战已迫在眉睫。
亚历山大和他的亲随骑兵
战前,波斯方面召开作战会议时发生了小小的争吵。雇佣兵将领迈农认为,由于亚历山大的御驾亲征,马其顿步兵的战斗力将非同一般,波斯军队应主动后撤,并命令骑兵践踏粮草,放火焚烧地里的庄稼,最好把城市也一起烧掉,坚壁清野。这样,亚历山大就会失去给养,后勤供应跟不上。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马其顿人自然就不战而退了。但这种长敌人锐气,灭自己威风的战术立刻被否定了。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总督阿西提斯说,他决不允许有一间波斯的房子被烧毁,全军要一鼓作气,击败亚历山大。出席会议的全体将军一边倒支持他。
在格拉尼卡斯河边,两支大军隔河对峙。波斯大军骑兵在前,沿河列成方阵, 步兵则被安排在后方,全军在河岸的斜坡上,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这时有部将提醒亚历山大:“陛下, 我军应在河边扎营。等到明日拂晓再渡河, 到时候敌军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我军已渡河完毕。如果贸然强渡这条大河,敌军骑兵必然趁我们阵形不整的时候发起攻击,我军很难获胜。”亚历山大不屑一顾地说: “我们已轻易地渡过了浩瀚的海峡,绝不能让这条小河沟挡住了去路。”
说完,亚历山大一跃上马,首先冲下了河岸,马其顿军中吹响号角,全军高呼口号,随同统帅列队前进。部队并没排成一字长蛇阵,而是排成若干条斜线,避免波斯骑兵同时对整条战线发起进攻。于是,波斯人防守的河岸上演了一场登陆战。希腊人拼命想要登上对岸,波斯人不顾一切地阻拦。波斯军队的弓箭、标枪像滂沱大雨一样倾泻而下,铺天盖地;马其顿人的长矛如万条巨蟒,向敌人的前卫部队左刺右扎。
拉尼卡斯河之战作战示意图
马其顿士兵向上佯攻,非常不利,第一条攻击线上的士兵纷纷倒下,几乎被全歼,但他们的牺牲为胜利赢得了时间。亚历山大亲自指挥的骑兵终于冲上岸,开始冲击波斯大军的阵形,使其稍稍后退,后续的马其顿部队也像潮水般涌上岸来。双方战斗人员个个奋勇向前,展开近身肉搏。滚滚的河水声已经听不到了,只听见一片片人的呼喊声、马的嘶叫声。
双方战线绞在一起后,马其顿士兵武器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马其顿步兵使用的是6 米长的长矛,骑兵使用的是2 米长的长矛,而波斯人使用的是短标枪。马其顿人能刺到对手,波斯人却必须靠近了才能攻击。
亚历山大冲在战线前沿,他的长矛折断了,大声招呼御从武官阿瑞提斯给他一杆。可阿瑞提斯手里的那杆也折断了,他正用剩下的那一半矛杆拼命抵挡着前面的波斯人。阿瑞提斯听到亚历山大的呼喊,只能把手里的半截矛杆举起来给亚历山大看。亚历山大正在焦急,他的另一个亲随德马拉塔斯把自己的长矛递给了他。亚历山大接过长矛,抬头观察战场的局面,他发现一名波斯将军率领骑兵冲了过来。这是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婿米色瑞达提斯。米色瑞达提斯一马当先,已经脱离了后方的步兵阵线。亚历山大立刻催马向前,挺起长矛刺向他的面门,把他刺于马下。旁边的一名波斯将军挥动着大刀,劈向亚历山大的头顶,幸亏头盔挡住了这一刀, 金盔被砍掉一半。亚历山大挥动长矛,刺透敌人的心脏。这时,又一名敌将举起短弯刀向亚历山大劈来。就在这危险时刻,亚历山大的密友、他的心腹爱将、他乳母的儿子——克雷图斯从斜刺里杀到,一刀砍死了这个波斯人。
马其顿骑兵开始不断地从河岸飞驰而来,巩固岸边的阵线。就在亚历山大进攻的方向,波斯大军的阵形开始崩溃了,波斯人纷纷向后逃去。波斯大军原本的阵形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如今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步兵挡住了骑兵的去路,全军自相践踏,乱作一团。 马其顿人开始乘胜追击。在格拉尼卡斯河边,在亚洲的西北部,波斯大军一败涂地,几乎被全歼。只有雇佣兵将领迈农和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总督阿西提斯逃走了。不久,阿西提斯自杀。而马其顿人的损失微乎其微,第一条攻击线上的士兵只有25 人阵亡。此外,还有骑兵60 人、步兵30 人阵亡。亚历山大下令为第一条攻击线上的25 名士兵铸铜像,并把全部阵亡将士和他们的武器与装备一起埋葬,还下令免除他们父母、子女的地方税、财产税和徭役。
渡河第一仗,亚历山大打赢了, 但是他并没有穷追不舍,因为他有后顾之忧。波斯虽然打了败仗,但仍然拥有庞大的舰队,控制着制海权。逃走的迈农被任命为波斯海军司令,他随时可以控制达达尼尔海峡,切断亚历山大远征军的后路,让他们成为一支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