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皇帝李存勖悲催的“演艺生涯”

作者: SiruM  和东合西

就像爷爷辈喜欢听戏,父母辈喜欢看电视剧,年轻人喜欢网剧,各种形式的戏剧魅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抗拒得了的。历代皇帝中热爱戏剧艺术的也为数不少,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武宗朱厚照、清高宗弘历,不过顶级票友要数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李存勖要是活在今天,他的理想估计就是一统演艺圈了。
生子当如李亚子
“十三太保”这个名号霸气侧漏,其诞生于五代十国,最初指晚唐军阀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以及十三太保李存孝。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中只有一个李存勖是亲生儿子,也是后唐开国皇帝,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存勖的前半生,堪比东吴大帝孙仲谋,可以称得上是一代猛将,一代霸主,他一生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在五代十国这个动乱的时代,李存勖可以称得上是最厉害的人物之一了,甚至连他的死敌后梁太祖朱温也对其称赞有加:“生子当如李亚子”!
李存勖本是西突厥沙陀部人,原姓朱邪,小字亚子。其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而被唐懿宗李漼赐李姓(即后唐献祖李国昌),其父李克用又因镇压黄巢起义、救驾唐昭宗李晔居功而官封河东节度使、爵拜晋王,成为晚唐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并与另一大军阀朱温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李存勖自幼跟着父亲开始了戎马生涯,被父亲寄予厚望。后梁开平二年(908),晋王李克用去世。传说他去世前将三枝箭赐给儿子李存勖,并且嘱咐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但他们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李存勖接受了这三枝箭,并将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之后每次出兵作战都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这就是著名的“晋王三矢”的典故。
倾心于“演艺事业”
李存勖接位晋王,在内忧外患包围中,先清除了叔父李克宁的威胁,接着挥兵攻破梁军铁桶般的夹寨解了潞州之围,梁太祖朱温闻讯惊得瞠目结舌。与此同时,李存勖全面进行内政整顿,命令地方官举贤才,罢贪官,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枉,禁盗贼,实行一系列安国利民措施,进而实现了境内大治,巩固了根据地。他还强化军队素质,制定严格的军纪,其麾下军队成为对民无扰,对敌奋勇作战的军队。后梁末帝初年(913),李存勖攻破幽州,擒获燕王刘仁恭与其子刘守光;龙德四年(923)四月,李存勖在魏博加冕称帝,为标榜正统收拢人心,李存勖建国号为大唐,改元同光,定都洛阳。同年十月,李存勖挥师攻克开封,消灭了梁政权。当李存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将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当李存勖完成了老爹李克用托付的三个“小目标”后,以为“仇雔已灭,天下已定”时,突然就发现自己的心灵空虚了,雄图伟业神马都是浮云了……突然李存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也不领兵打仗了,更无心打理朝政,顺着自己的意愿做起了风流天子,更是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当中。李存勖平生最喜爱三件事:一是打仗,二是打猎,三是唱曲演戏,尤其在唱曲演戏方面造诣颇深。李存勖常常不理朝政,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一次上台演戏,他四顾而呼曰:“李天下,李天下何在?”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之后不仅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
李存勖追星,直接封官授爵
伶人,也称优伶,古代演艺人员,说白了就是卖弄自身才艺获得报酬的人,以音乐、歌唱、杂技、戏曲表演等为生。历史上,伶人的地位极其低下,不过当一个帝王沉迷于戏曲时,他们的地位立刻便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唐庄宗时期,伶人不但为官,而且可以自由出入宫中,与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甚至左右国政。
喜爱戏剧的人都免不了“追星”的癖好,李存勖也是如此。相较于现代土豪追星以金钱开道,李存勖追星的手法自然也“高端”得多,比如赏官。在他称帝之前,就曾任命他宠爱的伶人杨婆儿为刺史,并赐姓名为李存儒。结果这个李存儒一点都不争气,史称他“志事掊敛,防城卒皆征月课纵归”(《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一·梁纪第六》),结果导致卫州失陷,让李存勖手忙脚乱了好半天。不过他对此并不在意,称帝后又任命伶人陈俊、储德源当刺史。还有景进,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作为李存勖的耳目监视群臣,所以深得信任,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要么不得不巴结、行贿以保平安,否则就会被景进构陷,使得文武百官都对他忌惮不已。另外,史彦琼在为邺都监军时,只顾着大肆贪污争权,一到战事降临立马秒怂,吓得连夜逃回京师,拱手将魏博六州送给了军阀赵在礼,也为李存勖的最终惨死埋下了伏笔。李存勖对随他打天下的功臣猜忌防范、吝啬赏赐,很多为他舍命拼杀的将士最终一无所得,而于君于国于民毫无贡献的伶人却骤得高位,最终导致人心离散、将士愤慨,这些伶官把后唐的政治搞的更加乌烟瘴气,加速了后唐的崩溃。

被伶人终结性命的皇帝
郭从谦,艺名门高,当然是伶人出身,因演技比较出众受到李存勖喜爱后得官,又因立下军功而晋升为马直(戍卫京师的骑兵)指挥使。但是不知道啥原因,郭门高当上大官之后反倒跟李存勖的关系生疏了,转过头去就认枢密使郭崇韬为叔父,不久又当上了李存勖的弟弟、睦王李存乂的养子。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郭崇韬被皇后刘氏和宦官李从袭等人联手构陷而死,与郭交好的李存乂因此“心怀怨望”,也被李存勖所杀。这下子郭门高在朝中的两大靠山都没了,于是心怀怨恨,打算寻机报复。也是在同年,邺城发生叛乱,李存勖令他的义兄李嗣源率军平叛。结果李嗣源被石敬瑭与叛军联手控制,转个眼的工夫就成了叛军首领……李存勖闻讯大怒,扔下其深爱的演艺事业打算御驾亲征。结果就在他筹备出征,京城兵荒马乱之际,郭门高抓住机会发动了叛乱并火烧兴教门,混乱中李存勖被流矢射中死于非命,史称“兴教门之变”。然而在李存勖死后,有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破烂乐器放在李存勖身上,点火焚尸。可怜一代霸主,竟然死于伶人之手,当李嗣源攻入洛阳时,只找到零星的尸骨。

虽然导致李存勖的结局还归咎于包括纵容皇后干政、猜忌和杀戮功臣、背信杀降、横征暴敛吝啬钱财等等。但导致他死于非命的直接原因,还在于李存勖的“戏瘾”, 戏子无情,一代枭雄终究为宠幸伶人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