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为什么会迎来“光辉30年”?
作者:云石
当我们回顾近代法国的经济发展史时,不难发现,二战前的法国工业门类齐全、发展兴旺,在欧洲堪称是工业强国。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后,法国遍地疮痍,百废待兴,战争的破坏加上德国在占领期间的残酷掠夺,法国损失了近两万亿法郎的财富。1944年,法国工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的40%,工人大量失业,工业生产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如何提振国家经济,推动工业发展?最直接的办法是注入资本的力量。问题在于,法国是一个高利贷国家,受战争的影响,法国投放在国外的借贷资金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基本上形成了坏账,而国外高利贷利率的急速下降也使法国的高利贷资本家损失惨重。
面对残酷的现状,法国民众没有悲观失望,在戴高乐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法国开始走上经济振兴的道路。在此后30年的时间内,法国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跻身西方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列,令西方国家刮目相看。
为什么在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后,法国经济能迅速脱颖而出,迎来自己的“光辉30年”?在这一节中,云石君试着就这个问题进行一番分析。
首先,法国在二战中损失较小,工业基础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在战后能够迅速崛起。
法国在一战中损失惨重,不仅差点打光了家底,而且损失了整整一代人,所以面对希特勒开动的战争机器,不管是法国高层还是普通民众都不想打仗,这也是法国为什么积极推行纵容德国的绥靖政策的原因。
鉴于一战中的教训,法国在二战一开始时就消极应付,德军突破法国防线后,法国不想再步一战后尘,不想鱼死网破,索性放弃了抵抗,德国人轻松进入了巴黎,甚至受到了巴黎民众的欢迎,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仅仅支撑了不到40天时间,就被迫向德国投降。而法国残部逃到南部建立了维希法国政权,通过和德国合作在南方苟延残喘,以此保留了大部分实力和海外殖民地。
作为战前世界第五大工业国,法国拥有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纳粹德国击败法国后,并没有摧毁法国的工业基础,而是继续加以利用。由于法国的工业资源集中在德占区,所以德国将法国经济的主体纳入到己方的战争经济体系中,大量征用法国的航空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船舶工业,汲取法国的丰富资源来为战争服务,他们甚至将法国比作是“德国占领政策下一只下金蛋的鹅”。在后来的盟军反攻中,德军兵败如山倒,在法国也没有经历大的拉锯战,破坏不大,法国庞大的工业体系在战争中并没有受到大的摧残。
这就为二战后法国的工业再度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结束后,法国立即着手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由于工业底子厚实,到1949年,法国已基本恢复了国民经济,其工业生产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也在逐年攀升。
反观同时期的欧洲各参战国,由于在战争中饱受摧残,其工业和经济都受到了严重摧残破坏,就拿德国和英国来说,一个被打烂了,一个被炸烂了,国内工业体系受损严重,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重建。基于此,法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才能在战后得到迅速提升。
其次,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法国凭借着地缘实力和现实国力,和德国联手成为欧洲一体化整合的领袖,并在这种整合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席卷全球,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各国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二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欧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争霸的前沿阵地。贫病交加的现状让欧洲各国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为了让欧洲从战后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实现持久和平与发展,欧洲各国必须联合起来,组建经济政治联合体。由此,欧洲的一体化趋势不可抗拒。
在欧洲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法国凭借着坚实的工业底子,在实现经济复苏和繁荣的道路上,主动选择了融进欧洲区域经济广泛合作的大潮中,不得不与昔日的宿敌德国联起手来,组建了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而在此过程中,法国凭借着自身的地缘实力和国家实力,在这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自然成为这种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来回顾一下战后法国的经济振兴之路。
战后法国的经济振兴战略是以发展钢铁生产为首要目标的,也就是争取在炼钢工业上取代德国的领先地位。但是,法国在这方面遇到了两大困难:
首先是能源短缺问题。法国从1946年开始实施的现代化计划目标是保证法国钢的年产量达到战前的最高水平,要保证这么高的产量,仅靠仅靠从美国进口煤炭补充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考虑增加德国煤炭。
其次,与德国相比,法国的钢铁工业在两个方面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一是法国公司的工资水平高,社会负担重,二是法国公司在购买鲁尔区的煤和焦炭时,价格远高于德国公司。
为了重振法国的经济,法国不得不主动与德国联络,提出了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也就是后来的欧洲六国煤钢联合体。随着煤钢联合体的成立,法国的能源短缺和弱势竞争问题得到了缓解,还达到了通过煤钢共同体的超国家一体化机制来保持对德国煤钢等基础工业的继续控制,从而套住西德,以利于法国的经济复兴的目的。
再次,为了快速提振经济,法国实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稳步推进国家经济计划。
二战后,法国动用政府干预手段,成立了国家计划总署,开创了此后延续数十年的国家经济计划。这种由政府直接插手、调控经济的措施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在第一个经济计划中,法国政府把重点放在基础产业部门,将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确定为优先发展对象。此后,法国又制定了四个经济计划,到50年代末时,法国已经顺利实现了两个国民经济计划,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并且超越了战前的水平。
问题在于,在崇尚自由贸易的欧洲大陆上,为什么法国的国有化经济政策在在国内能够畅通无阻?
曾几何时,欧洲人坚信美国式的资本主义能带来可靠的经济增长和体面的生活,而政府则充当着私人经济的“守夜人”。然而,这种信任持续到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发生了裂痕。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民众手中积累的财富也大大缩水,生活陷入困顿,促使欧洲国家的经济政策开始出现了重大调整。民众不再迷信资本主义的种种优势和好处,而对稳定国家经济的基石——国有经济情有独钟,国有化被认定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他们期待政府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调节者,保护自己手中的财富。
事实上在当时的欧洲,许多国家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陆续颁布了8个重要的国有化法令;意大利政府建立了大量国家控股公司,参与经济建设。
对于法国而言,“国有化运动”在国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所以战后在社会党和共产党两个左翼政党的推动下,戴高乐政府迅速掀起了第二次国有化高潮,由政府集中大量的财力进行经济重建和发展。正如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提到的,“国家的最高使命在昨天是作战,而今天是生产。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天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
虽然当时法国政坛一直是风雨飘摇,但“国有化运动”却帮助法国经济从复兴走向了繁荣。1948年,法国的经济即恢复到战前水平。1950年-1959年,法国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6.1%,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成为了带领欧洲增长的“火车头”。
然而,这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策也留下了后遗症,虽然法国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中间阶层的利益也受到损害,从而引发了民众的不满。1968年,法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最终导致戴高乐于次年辞职。进入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开始由盛转衰,再也不复当年笑傲欧洲群雄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