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西班牙银币,暗藏“佛银”“佛头银”的身世

文│陈国栋

史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小说《金银岛》 (Treasure Island) 第27章的标题叫作“八里尔” (reales of eight) 。在小说中,这几个字是从一只叫作“弗林特船长” (Captain Flint) 的绿鹦鹉的口中叫出来的。这只绿鹦鹉长期与海盗为伍,因此会复诵海盗最常说的字眼。在《金银岛》这本书里,海盗们在乎的、拼死追求的东西,不是别的,正就是“八里尔”,也就是西班牙银币。

其实,早从16世纪初葡萄牙人现身东亚以来,中国及整个东亚地区都已经被卷入所谓的世界贸易体系,西班牙银币以及其他欧洲银币都可能在东亚的国际交易中出现。

中国从明代中、后期以后,因为经济发展,交易上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而租税上又开始实行“一条鞭法”,以白银缴纳税款。因此从1580年左右开始,中国就进入以银锭和碎银为主要货币的时代,改朝换代到清朝以后,依旧如此。不过,在清初取消海禁之后,形形色色的外国银币流入中国东南沿海 (广州和厦门为两个主要进口点) ,东南各省也逐渐以银币为流通货币。

有意思的是在台湾的历史上,银锭或碎银的流通并不广泛,往往还不被店家收受。 这是因为在台湾开发之初,几个接续的政权都从事国际贸易,从而引进国际间结清账目常用的银币作为台湾的流通货币,积久形成台湾居民特有的使用货币习惯。

17世纪时,荷兰人、西班牙人与英国人都曾在台湾现身(英国东印度公司于明郑时期在今台南设有商馆),都在东亚世界活动,因此也把他们本国的银币带入东亚流通。事实上,他们带来的不只有本国的银币,他们更在交易过程中,把其他欧陆国家的银币带进台湾。

1624至1662年,荷兰人曾经统治过台湾达38年之久;而在被郑成功逐出台湾之后,他们仍然在亚洲据有庞大的商站、殖民地和贸易网络,并且持续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为中心,从17世纪直到20世纪中叶,都在东亚的经济贸易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有相当多的荷兰银币也辗转流入台湾,在台湾居民间流通。

01

西班牙及葡萄牙银币

南美银矿里工作的印第安人

西班牙地区在近代早期使用一种虚拟的、名目上的、无实体的银币计算单位,称为“马拉维地”(Maravedi),但其代表的含银量却与时推移,不断下降。每一个西班牙的实际铸币单位为“里尔”(real)。每一个“里尔”固定等于34个“马拉维地”。

16世纪时,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大量的银矿,随即开铸以八个“里尔”为单位的银币,即“八里尔”,也称作“八块”(西班牙文peso de ocho,英文piece of eight),译作披索、匹索或比索。每个“匹索”就是一枚“八里尔”,即等于272个“马拉威地”。这种标准银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圆”(dollar)。

当时,一方面由于欧洲流行“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思想,各国反对本国银币大量出口,另一方面南美洲又是日本以外,世界上最主要的白银供应者,于是“八里尔”自然成为全世界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因此之故,它常常被去掉“八”这个数字而简称为“里尔”。阅读文献时必须小心文献中的“里尔”真正的价值是一个“里尔”,还是八个“里尔”。

再者,葡萄牙的银币名目单位也称为“里尔”(葡萄牙文real,其复数型为“reis”),每一单位的西班牙”八里尔”合400个葡萄牙”里尔”(reis)。换言之,葡萄牙”里尔”的价值极低,读者也应留意。

02

荷兰银币

荷兰地区的基本银币单位为荷盾(荷兰文gulden,英文guilder;也都称为florin,简写为fl.)。与低单位货币的换算如下:

1 gulden=20 stuivers=320 penning

1 stuiver=16 penning

5 stuiver=1 quart

2 stuiver=1dubbel

荷兰人从1624年起统治南台湾,该国东印度公司也从本国运来银币应用。荷兰的好几个省份都铸造银币。其正面的图案为一人半身或全身,手握令牌(scepter),好像拿着一把剑,因此在台湾的文献上,特别是民间的契约文书上,都记载为“剑银”。“剑银”上的人物,往往是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的皇帝,因为这种银币本来就是要在日耳曼地区流通用的。要提醒大家的是:剑银不一定是在荷兰铸造的;在日耳曼境内,也就是德意志北部一带地方,同样也铸造人像持杖纹饰的银币,都算是”剑银”。是不是荷兰的剑银,还要看一看银币上的铭文才能确定。

荷兰所铸而曾经在台湾流通过的银币,另外还有一种“马剑银”,正是因为其纹饰图案是一人乘马持剑之故。真的是剑,而不是权杖。“马剑银”的最早铸造者大概不是荷兰的某个省份或某个城市,而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流通的年代也不是荷据台湾时期,而是18世纪。

无论是剑银或马剑银都铸有“Concordia parvae res crescent”四个字样,系出自拉丁格言:“Concordia parvae res crescunt,discordia maximae dilabuntur”,意思是“合作无间使小东西成长;分化让至大的东西崩解”。

虽然剑银及马剑银都曾在台湾流通颇长一段期间,不过,在18世纪与19世纪期间,我们在各种公、私文书,买卖契约、遗嘱或者缴纳租税的收据等等文件当中,更常看到的字样却是“佛银”。大多数的“佛银”实际上也就是铸有人像的西班牙银圆。事实上,在中国大陆沿海省份流通的外国银币当中,最常见常用的也还是西班牙银币。

可是西班牙人在银币的币面上铸造国王肖像这件事,要到1773年(中国清朝乾隆三十八年)才开始。不过,有两件相关的事情却发生在1773年以前,因此必须稍微说明一下。第一件事是:早在罗马时代或者更早的希腊时代,也就是两、三千年以前,欧洲人就已经有在货币上铸上国王肖像的作法,并且某些国家也一直维持这样的作法,因此不必等到1773年以后才开始出现铸有人像的银币。实际上在1773年以前,台湾文献上就已经出现“佛银”或“佛头银”这样的字眼,所指的当然不是西班牙银圆。不过,那时候流通的“佛银”不多,记载也只有零星几件。1773年后西班牙佛头银在台湾大量流通以后,“佛银”或“佛头银”字样才经常在史料中出现。

第二件事是,西班牙人并不是到1773年才开始铸造银币。1492年,亚拉冈的费迪南德(Ferdinand,1479至1516在位)与卡斯提尔的伊萨伯拉(Isabella,1474至1504在位)夫妇,逐走格内纳达(Grenada)最后一批伊斯兰教徒,统一了西班牙。而早于此年,亚拉冈和卡斯提尔都已经铸造过银币。不过,还是要等到1536年在美洲殖民地开始铸造银币以后,西班牙银币才在全世界流通。

必须注意的是:从1536到1773年的这237年间,西班牙银币的币面并没有铸造人像,因此也不能被称作是“佛银”或“佛头银”。虽然不能称为“佛银”或“佛头银”,但其他早期形式的西班牙银币却在16世纪以后,就已成为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交易媒介,当然也被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带进台湾流通。

据笔者所知,台湾契约文书中的最早提到“佛面银”字样的一件契字为雍正十年(1732)《猫罗社番田昆山立给开垦契字》;其次为乾隆四年(1739)《艋舺渡头街赖武獭立杜卖尽根店契字》。其后在1748到1773年间,无论是“佛银”或“佛面银”都不罕见。这些出现于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以前的“佛银”或“佛面银”都不会是西班牙银币。

无论如何,自从16世纪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大量流通的银币当中,具有首屈一指地位的,再怎么说都是各种形式的西班牙银币。

03

西班牙铸币史

查理一世

公元1537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Charles I)进行改革,公告了严格的金币、银币的制作标准。在此标准之下,典型的西班牙银币“八里尔”的重量就定在423.9黍(grains),等于27.47公克(grams),而成色则为0.9305,也就是说含银的纯度为93.05%;换言之,每个“八里尔”含纯银25.560835公克。从这个时间点(1537)开始算起,历经往后的220年(1537至1756)间,西班牙银币的成色与含银量,也仅仅贬值约4.4%而已!可以说稳定度非常地高。

查理一世是费迪南德与依莎贝拉的孙子。1516年,费迪南德去世,西班牙王位由查理一世继承。1520年,查理一世又同时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在神圣罗马帝国,他称为查理五世(Charles V,1519至1556在位);在西班牙则称为查理一世。

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的父亲是布根第(Burgundy)公爵“帅哥菲力普”(Philip the Handsome)――布根第公国位在现在的法国东部靠近瑞士的地方,以产红酒闻名于世。其南即为普罗旺斯;查理一世的母亲则是费迪南德和依莎贝拉的第二个女儿“疯子”乔安娜(Johanna;Juana la Loca)。就西班牙的部分而言,查理一世和他的母亲乔安娜一起统治。乔安娜卒于1556年,而查理一世则在1558年元月16日放弃王位,归隐到修道院,安安静静地度过其晚年。查理一世的继承人为腓力浦二世(Philip II),由于布劳岱尔名著《腓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一书的畅销,许多读者都已耳熟能详。

哥伦布从帕洛斯港登船和启航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宣称美洲为西班牙的属地。当然,那还得经历过一段征服与殖民的过程,才能发展成为西班牙人的活动空间,而西班牙人也真的快速地把中、南美洲变成了殖民地。

随着移民的增加与商业的发达,美洲“新世界”(the New World)对货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早在1525年,西班牙国王就已接到在新大陆设立铸币局的请愿书。不过,还是要等到十年后的1535年,这个陈情才获得查理一世与乔安娜的正面响应。这一年,他们任命孟多萨(Antonio de Mendoza)为首任的西属美洲(墨西哥副王区,即中、北美洲一带)的“副王”(viceroy)。孟多萨于1535年11月14日抵达墨西哥城,随身携带着几件国王的敕令。其中一件由母后乔安娜于该年(1535)5月11日签署的文件,授权在当地设置一家铸币局,而铸币局很快地也就在墨西哥城设立了。

这样的一家“造币局”(mint),在功能上有点类似清代中国北方的“银炉”。它并不积极主动地进行铸币的工作,而是接受商人的委托,为他们铸造银币。有此需求的商人,可以到铸币局的“铸造厂”(foundry)购买银块,也可以拿他自己所拥有的银块来委请“铸币局”铸成银币。铸币局接受委托铸币时,以一定重量的银块为单位收取费用。每单位的银块称作一个“马克”(mark,重约1841公克),而可铸成67个里尔的银币。针对每十个“马克”(可铸成670个里尔)的银块,铸币局会先向委托者收取两个里尔作为检定成色(也就是含银量)的费用,用于测定银块的纯度。假如银块的纯度不够,那就得再缴给铸币局另一笔费用,以便将银块提炼到足够的纯度。银块一定要纯度够,铸币局才肯收下来代为铸成银币。铸币的代价是每一马克的银块,收费两个里尔。换言之,如果银块的成色没有问题,则每670个里尔的铸造代价总共为22个里尔,收费约为3.3%。显然还算合理。

1771年墨西哥城铸造的双柱银币

1796年墨西哥城铸造的西班牙佛头银币

西属美洲的铸币工作虽然从墨西哥开始,但不久之后也推广到其他殖民地,包括秘鲁副王区(Peru Viceroyalty)。不过不管在那里铸造,其工艺标准、重量及成色都完全一样。从1536年开始出炉到1821年停铸西班牙银币为止,美洲西班牙银币的铸造形式,历经如下的一些变化:首先,在1536至1572年间所铸造的银币称为“查理·乔安娜银”,和台湾关系不深。其次,在1572至1773年间所铸者,因为银币的单面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图案,所以称为“十字银”,这也是17世纪台湾所流通的主要银币。以上两种类型的银币皆为手工打造,因此形状难以一致。

不过,从1732年开始,除了继续手工打造“十字银”之外,同时也以机械压制,并且在侧边做出花纹。这使得该种银币也获得“花边银”的叫法。但是在1773年以前,“花边银”的正面铸有西班牙王室的家纹,包括有两根称为“海克力斯的柱子(The Pillars of Hercules)”与缠绕于柱子上的彩带,因此称为“双柱银”。1773年时,一方面停止手工打造“十字银”;另一方面则在机械制造的“花边银”的正面改铸国王肖像,这也就成为台湾在18、19世纪时流通的主要“佛银”或“佛头银”。在1821年美洲革命导致西班牙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前,肖像出现在西班牙银币正面的国王只有三位,即查理三世(亦作卡罗斯三世,Charles III,1759至1788在位)、查理四世(亦作卡罗斯四世,Charles IV,1788至1808在位)与斐迪南七世(Ferdinand VII,1814至1833在位)。

04

西班牙小银币

阿美族村落

台湾人常把跳票的支票,也就是空头支票或不能兑现的支票称作“芭乐票”。为什么叫“芭乐票”呢?跟“芭乐”,也就是番石榴有什么关系呢?网络上流行几种有趣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芭乐票”的“芭乐”不是指番石榴,而是国语“不啦”的谐音。说是空头支票拿给人,人家不要,就回答说“不啦!”因此就得了“芭乐票”这个名字。这个说法有些不合理。试想:什么是空头支票?是一个人收到的当下就知道它会跳票,会被退票的吗?不是的。是要等到持有人拿到金融机构,向银行提示之后,经过票据交换处理,发现开票人的帐户存款不足,且无法赶在下午三点半以前补足,才会被退票,才会成为“芭乐票”。一般都无法在收到支票的同时就知道到手的是一张“芭乐票”,不是吗?另一种说是因为芭乐不值钱,而空头支票不值钱,所以它叫作“芭乐票”。空头支票其实是一文不值,而不只是不值钱而已!这种说法似乎也有瑕疵,不过,俗语的形成本来就不是很严谨的嘛!

除此之外,历史文献也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有可能是出自清代以来,台湾人对小额银币的叫法。当时将一圆(一个“八里尔”)以下的小银币叫作“茇子银”。这个“茇子”和那个“芭乐”到底有没有关系,难以确认。“茇子银”因为是小额银币,所以比较不值钱。因此从“不值钱”的观点把“茇子”的引申义套到空头支票上是很自然而且合理的。

话虽如此,“茇仔银”在台湾其实不常出现,因此也被当成是“罕见的东西”,而不是“不值钱的东西”来看待。例如,《重修台湾县志》云:“蔬之属……番芥蓝(叶色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口留吧。其国以为上品菜。谚云:‘一丛抵一茇。’言其罕也。番银钱小者,谓之茇,台亦罕见。间有植之盆中,以供清玩)。”

此处之“番芥蓝”显然不是指番石榴。但称“番银钱小者,谓之茇”则不成疑义。西班牙银币的基本单位本来就是“里尔”,八个里尔才是一圆,也就是一个披索(peso)。但在八个里尔之下,其实有较小面额的银币。因为西班牙银元的基础单位是里尔,所以其面值分别为八、四、二、一、二分之一个里尔。除了作为一圆的八里尔外,从17世纪一直到19世纪,各种单位(币值)的西班牙银币都曾在台湾流通。

总之,西班牙的八里尔和更小单位的西班牙银币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广泛流通,在台湾的贸易与商业上发挥了通货的作用,因为台湾不流行银锭或碎银,喜欢用银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