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一位中国女记者亲历了整个苏联卫国战争
文:潘彩霞
二战,苏德战场。苏联红军与训练有素的德军对峙,惨烈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个个村庄被毁灭,饿殍满地,尸横遍野。
炮火中,一位身材娇小的中国女子身穿皮衣、头戴皮帽,驾驶着军用吉普车穿梭在茫茫雪原上,采访伤员的间隙,面对扑上来的德国士兵,她利落地举起了枪……
她叫胡济邦,那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馆新闻专员,鲜为人知的是,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红色特工。
战地记者胡济邦
从女大学生到红色情报员
1911年11月1日,胡济邦出生于浙江永康。父亲读过几年古书,重视子女教育,奈何收入微博,生活艰难,难怪胡济邦一出生,大哥就面露不悦:“又多了一张嘴巴!”
胡济邦有四个哥哥,除了大哥,三个哥哥都在外求学,家中生计,全靠大哥和母亲做豆腐支撑。
更不幸的是,不久,父亲英年早逝,紧接着,大哥外出谋生时也突然暴卒。瘦小的母亲,推着沉重的磨盘,扛起了整个家庭。
即使这样,胡济邦6岁时,母亲还是同意让她读书。在穷乡僻壤,女孩读书闻所未闻,这一决定,改变了胡济邦的命运。
入学后,她很快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慧,几年后,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各地学生纷纷上南京请愿,胡济邦加入了这一行列。
路过珍珠桥时,学生们遭到反动军警疯狂镇压,伤者无数,被捕几十人,有学生不幸遇难。
目睹暴行,胡济邦义愤填膺。为了营救被捕的同学,她以老乡身份,孤身去见国民党中央监狱狱长胡逸民。
青年胡济邦
面前的小老乡,身穿旗袍,长相俏丽,一口纯正的家乡话喊出“胡伯伯”时,胡逸民好感顿生。
大批学生被捕,南京监狱人满为患,他正在为此大伤脑筋。得知胡济邦的四哥就是兵工署的胡济时时,他做了个顺水人情,释放了一批中大学生。
谁料,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胡济邦被学校开除了。她没有气馁,立刻北上,到北京大学做了旁听生。
那期间,她掌握了日语、世界语,并在参加革命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名红色情报员。
半年后,胡济邦回到南京,加入地下党领导的读书会。
为了生计,在四哥介绍下,胡济邦走进国民党兵工署署长俞大维的深宅大院,做了俞家公子的家庭教师。
从未出过国门,她的英文水平,却让留洋归来的俞大维刮目相看。
既风姿绰约,又落落大方,有见识有见地,对这个优秀的姑娘,俞大维从不防范,逐渐把她当成家人,交谈的内容也从孩子的教育,延伸到了时事。
胡济邦
1933年7月的一天,俞大维从庐山回到南京家中,他很随意地说:“蒋委员长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了进剿共军的详细计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胡济邦不动声色地与俞大维周旋,趁无人时,她迅速拍下了他带回的绝密文件。
这些文件以最快速度送到了中共代表李克农的手中,当国民党精心策划的“碉堡政策”暴露出来时,蒋介石大惊失色,暴跳如雷。
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他口中的“高级共谍”,竟然是一位22岁的女家庭教师。
小试身手,胡济邦就立了大功。不久,二哥胡济川任职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在他介绍下,凭借流利的英语,胡济邦进入外交部国际司工作。
经历重重考验,1934年,胡济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得知国民政府驻苏使馆有一个空缺时,征得组织同意,她积极申请。
1936年初,胡济邦登上轮船,到达海参崴后,又坐了九天九夜的火车,穿过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来到莫斯科。
在驻苏大使馆,她担任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
这一年,胡济邦25岁。始料未及的是,在苏联,一待就是漫漫十三年。
胡济邦在苏联
苏德战场上的烽火玫瑰
初到莫斯科,对这个江南姑娘来说,严寒是第一个考验,在室外,即使穿着皮氅,寒气也如匕首一样刺穿肌肤;
院里的积雪,只要一天不扫,就会深达几十厘米;
还有难以下咽的俄式面包,日复一日……
闯过生活关后,接下来就是语言关。胡济邦开始广交朋友,很快掌握了法、俄等多国语言,被朋友们称为“语林高手”。
根据党的指示,她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1941年,一场意外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希特勒撕毁了互不侵犯条约,闪电般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了!
那是一个宁静的星期天,胡济邦正在寓所洗头。就在这时,广播里传出一个消息:“德军悍然入侵苏联……”
胡济邦顿时“呆若木鸡”,多年后回忆,她说:“听着莫洛托夫的演说,我终于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并非仲夏梦之夜,而是严酷的现实!”
在苏联人民还在享受假日时,德军的闪电战已大显神威,坦克和装甲车铺天盖地而来,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像冰雹一样密集。
德军蓄谋已久,锐不可当;而苏军,毫无防备,措手不及。一时间,军队溃散,人民惨遭杀戮。
胡济邦拍摄的战士
冷静之后,胡济邦作出重要决定:作为中国使馆唯一的记者,必须立刻到前线去,用手中的笔记录战争实况。
那时的莫斯科,人心惶惶,有同事悲观地说:“莫斯科守不住了,苏联完了!”
胡济邦没有消沉,她加入了战斗。飞机来了,就迅速躲进地铁;空袭结束,马上投入灭火战;她动员妇女们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对侵略者顽强抵抗。
走过最初的忙乱,斯大林也镇定下来,指挥战斗。如胡济邦所料,“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最终在莫斯科破灭了!”
战争还在继续,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胡济邦不畏艰险,深入前线采访。
在一个废墟中,她发现了一个本子,是一位姑娘写的:某月某日,我亲爱的祖母死了;某日,妈妈死了;某日,弟弟妹妹死了。
日记在某一天终止了,很显然,姑娘死了。
把悲愤化为力量,胡济邦穿戴好皮衣皮帽,全副武装,驾驶着军用吉普车,驰骋在茫茫雪原上。
战士的英姿,激战的场面,被冻死的老人、儿童,她都以亲历者的身份,用照片和文字忠实记录。大量的文章,就发表在《中苏文化》和英文版《自由论坛》上。
胡济邦
月光下,胡济邦和俄罗斯妇女在麦堆杆上过夜,听她们讲述丈夫、儿子怎样英勇赴死,和她们一起泪流满面。
捷报传来时,她们又擦干眼泪,又唱又跳。
后来,她撰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描述了艰苦岁月中的同呼吸,共命运。
凭借卓越的才能,胡济邦成为莫斯科外交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1943年初,她被获准前往斯大林格勒,在指挥部,年轻的崔可夫将军接受了她的采访。
崔可夫曾两度游历中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热情地对胡济邦说:
“在抗日战争初期,我到过中国,担任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和中国人民有特别的感情,现在身边还留着一支中国制造的大手电筒。今天我能在斯大林格勒前线见到漂亮的中国女记者,感到特别的高兴。”
1943年2月6日,斯大林格勒大捷的第四天,胡济邦向国内发回洋洋万言字的专电《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作为权威性的记录,这篇长篇通讯永久地留存史册。
崔可夫将军
“在苏德战场上,我带着爱,带着恨,真实地记录下许多战时的实况……”
在长达四年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参与,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法西斯军队的残暴,以及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
在以史上最残酷著称的苏德战场,她是唯一的中国女记者。
外交官与“人民的好记者”
1945年5月,德国投降,胡济邦和西方记者一道,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各种国际会议,她还采访了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世界政坛风云人物。
在政要面前,她是温和又犀利的女记者;在社交晚宴上,她是优雅高贵的女外交官。
在世界舞台上,胡济邦尽情展示着中国女性的风采。
胡济邦在苏联
抗战胜利后,胡济邦归心似箭,随着蒋介石下野,她迫不及待要回到新生的祖国。以赴欧学习为名,她向大使馆提出辞职,全身而退。
1949年4月1日,胡济邦离开苏联,在阔别十三年之后,取道欧洲回到祖国,参与外交部的筹建。
在外交部,她意外邂逅了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时的师弟毕季龙。怀着对新中国的美好希冀,他们走到一起,结为伴侣。
1956年,胡济邦调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记者。那年十月,“匈牙利十月事件”突发,二十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引发武装冲突。
像当年在苏德战场上一样,胡济邦不顾安危,奔走在布达佩斯街头,亲自采写了大量通讯报道,45岁的她,宝刀未老,风采依旧。
多年驻外,夫妻聚少离多,对胡济邦,毕季龙却给予了完全的理解和信任,他多次表示:“人生得一知己不易,我与济邦结为夫妇,要生死与共,直至走到人生终点。”
胡济邦与毕季龙
1979年,毕季龙被派往联合国秘书处担任副秘书长,古稀之年的胡济邦随夫前往,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
他们一同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被誉为“外交界最美好的一对”。
1995年,胡济邦先毕季龙一步离世,依她生前所愿,骨灰撒进了家乡的江河。
绚烂之后,一切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