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西北之咽喉,控京畿之要地:浅谈明代居庸关防御体系与军事价值
天畔浮云云表峰,北游奇险见居庸;
力排剑戟三千士,门掩山河百万重。
渠答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复置边烽;
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衮龙。
明代诗人楚石梵琦的这首《居庸关》,道尽了这座千年雄关的波澜与壮阔,也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爱恨纠葛。身为“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关,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与紫荆关、倒马关共同构成守卫北京的“内三关”,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时期戍卫京师的内三关
如果你以为居庸关仅仅是两山峡谷之间的一道关卡,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拱卫京畿的边防重地,居庸关是一个包含岔道城、八达岭城、上关城、居庸关城以及南口城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那居庸关到底是如何运转以及通过何种方式起到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作用的呢?下面,我们便一起走近这座千年雄关,探寻其防御体系的组成以及隐含在背后的军事价值。
依山而建的居庸关长城
一、居庸关的历史革沿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何谓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殽、井陉、令疵、句注、居庸。–《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
居庸关的名称最早始于秦国丞相吕不韦联合手下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一书,天下共有九处要塞之地,居庸便是其中之一。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居庸关在地理位置上便已经存在。
彼时,诸侯之间战乱不休,各国通常都会在交通要道和山谷之间等险要地势修筑岗亭派兵把守,由于关卡的规模比较小,一般称之为“塞”。居庸关的前身——居庸塞便是当时燕国为抵御东胡而设立的北方要塞。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抵御北方匈奴对中原地区的侵扰,十分重视居庸塞长城的建设。《日下旧闻考》中记载:“始皇筑长城,居庸徙于此,故以名焉”,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并强征大量的囚犯、士卒、民夫徙居于此处,由此带来的充足人口使居庸塞获得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开发。
为抵御匈奴而修建的秦长城
建武十五年 ,徙雁门、代郡、上谷三郡民,置常山关、 居庸关以东。–《后汉书·光武帝纪》
到了东汉时期,为更好地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在居庸塞上修建关城,以便于长期屯兵戍守,居庸塞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军事实力进一步增强,由此正式升级为居庸关。在此后的历朝历代中,居庸关的称谓也在不断变化,像西关、纳款关、蓟门关、军都关等等都是以前用过的名字,唯一不变的是统治者对其持续不断的完善和开发。
至明朝时期,居庸关的开发建设进入鼎盛阶段,军事防御体系更为复杂,规模也达到历史上的顶峰。为什么明朝如此重视居庸关的军事防御建设呢?元朝末年,朱元璋的起义军攻占大都,元朝覆灭。元朝的贵族统治阶级虽然逃回北方地区,但其依然伺机反攻,不断南侵。
为以绝后患,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痛下决心,耗费大量财力,派遣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等人对居庸关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其防守范围和防御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二、明代居庸关的战略位置
我们都知道,居庸关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拱卫明朝首都北京。所以讨论居庸关的战略位置,首先要搞清楚北京周边的地形地势特点。
北京地处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西部是太行山脉,北部则是燕山山脉。太行山脉南起黄河,沿山西河北交界透逸北上;燕山山脉东起渤海,一路逶迤向西与太行山交于修长的峡谷地区——关沟,这两大山脉交错延续,峰峦叠嶂,共同构成了北京西北部的天然屏障。
北京地势示意图
从北京地势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指蒙古)想要大规模入侵北京,必经之路便是关沟。虽然翻越太行山、燕山虽然也可以到达北京,但是对于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因此,关沟地区便可以看做扼守北京西北通道的咽喉要地,而居庸关便是建立在关沟的峡谷之中。
居庸岩险闻于古今,两山夹峙,一水旁流,其隘如线,其侧如倾,艰折万状,车马难行。–《淮南子》
自古以来,居庸关便有“天险”之称。《淮南子》是这样描述的:两座山峰交汇的峡谷地带,最窄处车马都难以通行,两侧悬崖峭壁、层峦叠嶂一望无际。居庸关关城的建设正是巧妙地利用两侧雄险的山峰作为天然屏障“据险制塞”,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
如此险要的地方,易守难攻,绝对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居庸关战略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三、明代居庸关的防御体系
关凡四重:南口者下关也,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十五里曰中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上关,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出北门又十五里曰八达岭,又为之城,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至于八达岭之北门,凡四十八里……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岔道。–《说居庸关》
既然居庸关的战略位置如此重要,明朝统治者对其防御建设肯定是愈发上心。前面我们提到过,明代是居庸关开发建设的黄金时期,明朝200余年的历史中一直没有间断的便是对北方长城这一浩大防御工程的修葺完善。
作为长城沿线上的重要据点,明朝时期,仅仅居庸关关城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此外,明朝中期,还在居庸关城北部修建了岔道城、八达岭、上关城三处据点,在南部修建了南口城这一据点,再加上向内外延伸的108处隘口和堡城,由此,关沟峡谷之中绵延40余里包含五道关城的纵深防御体系正式创建完成。
居庸关沟五道纵深防线
第一道防线:岔道城
岔道城位于居庸关北部33里处,是整个居庸关防区的门户,同时也是居庸关外重要的军事堡垒,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方面,它是直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冲击的最前沿关城,另一方面,它也承担着军事情报侦查、收集的重要任务。
作为南部八达岭关城的前哨,岔道城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八达岭的防御能力,起到了居庸关北部藩篱的作用,同时也成了居庸关防区内外交通要冲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第二道防线:八达岭城
从岔道城向南走5里,便是居庸关防区的第二道防线——八达岭城。八达岭城雄踞关沟北端海拔最高处,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不同于岔道城的小规模防守,八达岭城作为重要的居庸外关,“失此不守则居庸不可保矣”,因此,明朝廷派遣大量士卒在此处屯田戍守,八达岭城也因此成为关沟地区一个重要的兵站。
第三道防线:上关城
从八达岭城继续向南便到达了上关城,它是明朝初年由太祖朱元璋下令在前朝居庸关关城旧址上建立而成的关城。由于上关城所处地形狭窄无法大量屯兵,后来又在其南部8里处选择了一处相对开阔的区域修建了现在的居庸关城。新的居庸关城建好后,上关城的防御枢纽功能渐渐被新关城所取代,因此逐渐沦为了居庸关城的附属。
第四道防线:居庸关城
居庸关城是整个居庸关防区的核心枢纽,其建筑规模最大,层级最高,驻守士兵数量最多。从地理位置来看,居庸关城位于整个关沟区域的地理中心,前可支援岔道城与八达岭,后可与南口城联防。从地形特征来看,居庸关城位于关沟区域地形相对开阔之处,关城南北两侧均十分狭窄,是建设城关的绝佳之地。在此处修建而成的居庸关城,建筑面积充沛,可供大部队驻扎和军需物资的存放。
由于居庸关城的核心枢纽地位,在关城南北两侧均建有瓮城和闸楼,外部城墙处则建有大量的敌楼和敌台。所谓的瓮城和闸楼,主要是指在关城门口外侧建造的半圆形或长方形防御台,以此作为对关城自身防御的补充。敌楼和敌台指的是在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跨城墙而建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仅以高低作为区分,高的叫敌楼,可为兵士提供休憩住宿之所,低的称敌台,即为兵士巡逻放哨的地方。
此外,关城内部还配套建有兵器库、粮库、衙署等一系列军事保障设施,可以说居庸关城本身就是一个精细完整的防御体系。
第五道防线:南口城
南口城位于关沟地区最南端,是整个居庸关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被突破,北京城便需要直面北方游牧民族的兵锋。南口城最早建于永乐二年,在崇祯十二年时对其进行了加固与扩建,最终形成了南口城“环跨两山之间”的建筑格局。
防御体系点评:
关沟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创建的五道防线,层层递进,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动态有机的整体。岔道城作为前哨侦察敌情,八达岭城作为最险要的关口御敌于外,居庸关城坐处核心统筹指挥,南口城则作为敌人踏入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此外,五大关城之间,还依随长城修建了无数烽墩、驿站进行军情的传递,遇有战事之时,各关城都能及时收到消息并火速支援,因此极大增强了居庸关防区的整体联动性,提高了防御效率。
总结
明朝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拱卫京师,历任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居庸关的防御建设。明成祖朱棣曾言:“居庸关路狭而险,北平之嗓喉也。百人守之,万夫莫窥,必据此乃可无北顾忧”。明代统治者有这个觉悟,自然会不计成本地支持居庸关的开发修缮,居庸关也因此由初期的天然隘口逐步发展为一个由岔道城、八达岭城、上关城、居庸关城、南口城以及大大小小一系列敌楼、护城墩、瓮城、闸楼组成的纵深军事防御体系。
作为守卫北京地区的军事巨防,因其绝佳的战略位置,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明代,居庸关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历次对抗之中,类似于居庸关这样依托山脉地形走势层层设防的军事屏障为相对处于劣势的中原民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依托。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除了战略防御功能,居庸关还是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从汉朝时期就开始施行的边郡屯田制度,对发展农业、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等方面都起过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长城两侧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贸易活动,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时至今日,随着现代战争科技的发展,地形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越来越小,居庸关也逐渐失去了其军事防御的价值。但是古代军事家们“因地制宜”、“据地扼守”的战略思想仍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迪。
时光荏苒,燕山与太行山峡谷之间那座“天下第一雄关”依然高高矗立,微风袭来,仿佛在向后人轻轻诉说着千百年来王朝的兴衰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