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资料:八一三淞沪会战作战地区战略地位
淞沪地区,北控长江口,南领杭州湾,东临东海,西屏南京,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且为中国工商业中心,日军若占领之,可使中国经济与财政,均遭受严重打击,日军若由上海西进,可以威胁南京或溯江西上威胁汉口,故为敌我双方必争地区。
一、战略要点:
1、上海:为中国第一大港,其得失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大,市内亦有日本租界,经常驻有部队,可作为日军增援部队之应援及支撑。
2、嘉兴:位於沪杭苏嘉铁路交点,为一交通枢纽,亦为淞沪地区中国军队辅助补给线上之要点。
3、昆山:为淞沪地区中国军队补给线上之要点。
4、常熟:为吴福线上之中间枢纽。
5、吴县:为京沪苏嘉铁路之交汇点。
6、金山卫:适於登陆,登陆後对上海可形成包围态势。
7、松江:为沪杭间连络点,亦为淞沪地区中国军队辅助补给线上之要点。
二、交通:
1、铁路计有京沪沪杭淞沪苏嘉铁路,为中国军队主要及辅助之补给线。
2、公路主要有京杭京沪沪杭等干线,道路纵横,交通发达,对敌我双方机动及运补给均有价值。
三、海岸港湾滩头:
本地区沿海多为沙滩,吴淞川沙浏河白茆口及杭州湾金山卫地区,均为有利的登陆滩头。
四、工事要塞:
计有吴淞要塞江阴要塞,控制长江出口,淞沪周边亦构筑有工事,其中以吴福线锡澄线之工事最为坚固,其次为苏州河西岸与乍平嘉线,同时闸北一带亦建有掩体工事。
五、障碍:
1、太湖:为境内最大障碍,日军若西进形成南北分离,有利於中国军队内线作战之实施。
2、黄埔江:贯穿上海市南北向,不能徒涉,限制大军机动,有利中国军队守势,但利日军优势海军活动。
3、浏河:位於西侧,除部分梁及渡河点外,不能徒涉,利於中国军队守势作战。
4、长江:位於境内北侧,可限制日军之绕越行动,作为中国军队左侧之天然掩护,但利日军海军活动。
5、洋澄湖及澄湖:位於吴县之南北地区,限制大军机动,敌我双方易被形成分离。
6、前述工事障碍再依托沆州湾和太湖,使敌人难以大规模迂回,只能向正面攻击,中国军队则可逐次在後方构筑阵地,逐次抵抗。
日军作战构想分析
严格地说,日军并无有计划的对华军事行动,战後,日本向盟军投降的首席代表重光葵撰昭和之动乱一书中曾提到:对於中国皂作战计画,自从民国二十一年第一次上海战役以後,日本海军认为上海及华中的长江流域应为对中国的作战中心,但陆军不赞成,认为中国不是日本的对手,解决中国,只要动用驻守华北的少数部队更足够。日本的主要敌人是苏俄,因此要把主力摆在东北,这两个意见吵吵闹闹,始终不能解决,到了次年作战计画己经过了年度的上奏期限,依然未能决定,陆军急了,为了敷衍海军,在结论上加了这麽一句话:要之,在某一情况下,也可似出兵上海,但是日本参谋本部的真意仍然认为没有出兵上海的必要。七七事变後,日军对华作战,仍无一贯的作战构想,虽其用兵纲领中有片断说明,但并不具体,同时其大本营内部与在华作战军之意见也不一致。七七事变之初,日本仍将之视为另一次的地方性冲突满以为中国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做出新的让步,不料中国态度却转趋强硬,日本大本营对此事变的处理方针,意见不一,概分为稳健及急进两派,但其原则均努力於华北的特殊化,最後决定动员叁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向平津进兵,驱逐中国第廿九军,夺取平津,促进华北之特殊化。
华北战事扩大後,立即激动上海,海相强硬要求陆军出兵,但参谋本部坚决反对,结果日本首相近卫文磨通过了一个最低限度方案(叁个师团)的折衷方案,
日本大本营虽主张陆军仅派兵至华北,为保护日侨,可动用海军,勿须陆军出兵上海的不扩大原则,但最後懔於上海日军有被歼灭的危机,八月十五日,便决定以叁个师团兵力为基干编成上海派遣军赋予协力海军击灭上海附近的中国军队部队,并占领上海及附近要地之任务。民国六十年,史政局曾派员访问日本防卫厅战史室,集中日战争日方资科,访问人员见了十多位当年曾在中国作战的日本高级将领。
访问员问:请问日军攻略上海的战略目的是什麽?
今本将军:日军最初并无攻略上海的计画,由於大山大尉在上海被杀,惹起双方冲突,日军在上海作战,最初是只保护侨民,不料日军在上海遭到中国军队猛烈围攻,日军才增兵上海,演成上海战。
由上述说明可以了解到,日军当时的作战构想,初期以保护上海侨民为目的,等到战事扩大後,则以击灭上海附近的中国部队为目的,以迫使中国构和。
十月上旬日军增援部队己达约六个师团强之兵力,但仍不能解战局,且损失惨重,原先主张不扩大原则的作战部长石原莞尔被迫辞职,继任者下村定少将对於全般状况加以研判後,拟具作战方针如次:
1、日军迅速於上海方面谋求获得所望之结果。
2、於华北及上海之作战,达成所期之目的後,转为持久作战,以航空作战为主,继续攻击要地,使敌丧失战意。
大本营采纳此项方针後,便积极准备派遣第十军由沆州湾登陆事宜,十一月七日,大本营指示:华中方面军之任务,为与海军协力以摧毁敌之战斗意志,获得战局终局之目的,扫荡上海附近之敌。并未指示第十军向南京方面进攻,但第十军在金山卫登陆成功後,察觉国军抵抗薄弱,引起夺取南京野心,而独断越过苏嘉限制线向南京进攻,大本营方面也不得不配合战场现况修正其作为。
地面作战经过及若干问题分析
一、双方战前战略态势分析
1、双方兵力与战力:
中国军队方面:总兵力约五万人
A、陆军:八十七、八十八、卅六师、独二十旅、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队、炮兵二团又一营。
B、海军:各式舰艇约十艘。
C、空军:可支援战斗之飞机约二五0架。
日本方面:地面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
A、陆军:步兵一个大队约二一00人,在乡军人约叁六00人。
B、海军:舰艇叁十多艘,陆战队约叁二00人,另抽调舰艇人员约叁千人加入陆战队。
C、空军:约有百馀架新式飞机。
就兵力数量而言,中国军队优於日军约二倍以上,但日军战力火力较强。
2、双方兵力位置:
日军可由长江口南岸及杭州湾北岸实施两栖登陆,然後突穿中国军队两翼阵线,师於京沪线上,截断中国军队补给线及退路,并完全包围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临江面海,无处可突穿,也没有足够的打击兵力,乘日军於两翼登陆处於分离之际予以各个击灭。
3、双方兵力与其补给线之关系:
中国军队主要基地在南京,补给线主要为京沪线及嘉兴─吴兴─南京之线,补给线与作战正面垂直,但受日空军干扰。
日军基地在我国东北及其本土,其补给线甚长并经海上运补,但可获其海空军掩护,安全无虞。
4、双方增援部队:
中国军队可立即获得之增援有五六师及独一七一旅,五日後可抵达者有十八军及九十八师,但如上述部队到达後即可对日军形成五比一或八比一的优势。
日军可获自华北东北及土本之增援,经准备与海上机动最快要叁至五日才可到达战场。
5、结论:双方战前战略态势概略相等。理由如下:
A、兵力数量:中国军队优势且增长迅速,但战力劣势。
B、补给线:均和作战正面垂直,但中国军队在国境内作战,有就地徵补之利。
C、兵力位置:日军拥有海空优势。
D、增援部队:中国军队可立即得到一师又一旅之增援,日军最快要叁至五日才可获增援。
二、中国军队攻势作为:
民国廿六年八月十五日,中国军队以八十七师在左,八十八师在右,向上海日军发动攻击,起初攻击重点指向虹口,後改向公大纱厂,经数次战斗後,日军在上海的陆战队己被我军包围,但国军兵力有限,适时陈诚到上海视诚,陈诚向张治中商决後,始将卅六师九十八师投入攻击,同时改变重点指向汇山码头,企图由中央突破,将日军截成两段,再向两方席卷而扫荡之,可惜,攻击开始过早,至卅六师一部迫近汇山码头,後续部队九十八师仍未到来,攻击为之顿挫,往後更由主动变为被动。
中国军队攻势作为分析
1、由前述战略态势分析,可知双方态势概略相等,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攻势,必在增援部队到达後,兵力才占有绝对优势,对日军发动攻势,才有战胜的机会。
2、日军骄纵轻视中国军队,如果中国军队不先行发动攻势,则日军不致立即派兵增援,但中国军队一旦发动攻势後,则日军极有可能立即调兵增援,因此,中国军队发动攻势後,必须在日军增援到达前奏功。
3、结论:中国军队於八月十五日拂晓发动攻势的决心欠当,应在增援部队到达後,於八月廿日左右,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前,发动攻势,较为恰当。
日军增援部队於八月廿叁日晨分别於吴淞宝山川沙口附近登陆,击败守军後,夺取沿江各要点,中国军队则抽调部队攻击日军增援部队,由於日军增援部队逐次到达战场,且配有战车及重炮,加以沿海之日本海空军均占优势,火力猛烈,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乃改采守势。
中国军队守势作为
日军自九月十日发动全面攻击,以主力指向罗店附近,双方发生激战,到十月中旬,日军兵力己增至六个师团,并有大量的空军重炮战车支援,主力并指向中国军队中央作战军方面,并以重点指向蕴藻滨,实施突穿作战,第叁战区鉴於若蕴藻滨被突穿,日军可直趋大场,对中国军队中央作战军侧背威胁甚大,遂决心对蕴藻滨方面的日军实施反击,自十月廿 一日至廿六日经六日的战斗,损失惨重,便利用廿六日至廿七日夜间,向苏州河右岸转进,到十一月五日,双方对峙於浏河─罗店西方─苏州左岸─南店之线。
评本项作为
1、当日军以全力向蕴藻滨行突穿作战时,中国军队若以新到达的第廿一集团军使用於广福方面,或使用於大场东北方的空隙,则可以打击日军侧背,不但可以减轻日军的正面攻击压力,甚至可以击灭日军一部,而获得更佳的战果,但事实上逐次投入蕴藻滨,并未能阻止日军突穿。
2、当日军於十月上旬突穿蕴藻滨,中央作战军侧背感受威胁之初,即应断然退守泾河西岸嘉定南翔苏州河西岸之阵线,因其具有下述条件:
A、远离日军舰炮射程之外,避免损失。
B、有既设工事可以利用,且有编组占领阵地之馀裕时间。
C、占领此地,可达成拒止日军并迫使日军继续增援的目的。
D、有适当的空间与退却路线,不致造成指挥协调困难与紊乱。
E、两翼有浏河及黄埔江的掩护,不致被日军迂回包围。
如此不但可以减少损害,更可凭藉既有阵地,实施更长时间的持久,但中国军队直到廿六日大场失守後,才向後转进,以致遭受重大伤亡,及无馀裕时间占领及增强既设阵地,而达有效拒止日军的日军。
张发奎将军曾於八一叁淞沪战役回忆一文中,提到下述一段话:
十月卅日,左翼方面的战况己达到极度的不利。突击我大场阵地的敌军已在周家宅姚家宅两处强渡苏州河,上海市区的我军便感受到侧背的重大威胁。以当时的情况判断,敌人似有从大场以西向左右席卷的行动。…从整个战略上着眼,敌人强渡苏州河後,退却已是无可疑义而不能再迟延的事。这虽须要最高统帅部作很困难的决定,须当机立断的即下决心,但指导大军作战者,其最困难的条件也就在此。
齐锡生先生在抗战中的军事一文中(收录在抗战胜利的代价)曾评述:
此战役之最後失败,其责任并非战略之错误,乃是执行上的偏差。设若中国军队能提早两周脱离战场,从容撤退以保存实力,则此战役将是抗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可惜统帅部未能充分掌握战场变化,一心指望敌人防线崩溃,待敌人大量援军登陆,并直接威胁中国军队侧翼防线时才仓惶撤退,已无法挽回全线溃败的结局。
3、日军於吴淞至浏间地区登陆,希望能解除当地日军被围歼的危机,并力求击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但因登陆地区正如中国军队所预判,且距中国军队主力部队不远,中国军队可立即抽调部队予以拒止,因此日军难以形成包围态势,进而迫中国军队决战。至於其重点指向蕴藻滨,企求突穿後各个击灭中国军队,如果中国军队能及时撤退,日军也无法达到目的。总之,日军此项登陆,仅能解决其上海驻军被围歼之危机及压迫中国军队後退而已。
4、当日军登陆成功後,其被围攻之部队已无被围歼的虞虑时,则其在浏河川沙口附近登陆的主力部队,应指向太仓地区,该方面为中国军队侧翼,且兵力薄弱,日军可由该地区直趋京沪线,截断中国军队主要补给线,或可达到击灭大部份中国军队的目的。
中国军队转进作为
民国廿六年十月廿日,日军大本营决定再自华北朝鲜及日本本土抽调叁个师团及二个联队编成第十军,增援淞沪地区作战。十一月五日,日军在抗州湾北岸金山卫登陆,并以主力指向松江方向采取攻势,同时上海日军亦配合金山卫的登陆作战发动攻势,第叁战区鉴於情况危急,决心令左右两作战军向吴福线国防阵地转进,并作如下之处置:
1、令六十七军固守松江至十一月十一日晚。
2、淞沪方面中国军队於十一月十日开始转进。
评本阶段作为:
1、日军於淞沪地区战况胶着时,编成第十军於金山卫登陆,并即向淞江采取攻势,如中国军队未及时撤退,则有被围歼之可能,日军此项作为相当至当。
2、当日军於金山卫登陆之时,应立即(十一月七日而非十一月十日)向吴福线转进,尔後可乘日军为太湖分离时予以重大打击,但战区转进过迟,损失惨重。
3、曾振将军曾在抗战初期上海作战记事一文中记述撤退情形:
敌人既在上海中国军队之两翼大规模的登陆,中国军队此时不但没有强大的预备队,连相当兵力的预备队也没有,不能阻敌人两翼的进展,如不撤退,则有受包围歼灭之虞,因此我统帅部乃决定总退却。在右翼的中国军队,於十一月六日即逐步撤退。在上海中央及左翼战线的中国军队,於十二日开始迅速撤退。由於敌人先向我嘉兴方面攻击,我军不能向杭州撤退,只能向南京撤退。可是上海至南京之交通,以京沪铁路及京沪公路为主,铁路公路以外,甚至平行的道路,而铁路公路两旁有无数的小河流,而这些小河流,大都水很深,不能徒涉,桥梁甚少,老百姓之来往交通,多藉小木舟来往的,所以国军之退却,各部队只能沿铁路公路走,桥梁也有遭敌机炸断的,退得早的部队,因为路不拥挤,大致是保持建制,秩序完整的行军,但在稍後退却的部队,单位既多,大家拥挤在铁路公路上,部队长起初何尝不是想把部队掌握得有秩序的行军,建制不紊乱,保持军队的力量;但是到了以後,敌机日夜在空中盘旋,不断的轰炸扫射,秩序大乱,甲部队的官兵混杂到乙部队里去了,乙部队的官兵又被挤杂到丙部队里去了,建制混乱,营连排长对於所属官兵失去了掌握控制,乱得一团糟,谁也不能指挥谁,日夜行军,又无补给,官兵随地就食,团长找不到营长,师长找不到团长。军长军团司令总司令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转到下面,各级司令部的位置时时在变动,命令无法送达,即使命令送到,亦无法指挥。初时委员长下令上海撤下来的部队,应守住吴福线的国防工事,如不遵命,即以军法从事;但是命令转下去,无人遵命去守。有一部份部队奉命去守,可是钢骨水泥堡垒铁门的钥匙,原先是交由当地保甲长代管的,由於敌机空袭,兵荒马乱,保甲长逃避一空,钥匙也找不到,铁门不能打开,人也进不去。所以花费很多时间金钱构筑的国防工事,没有发生效用,部队就像潮水一般的退下来。有些指挥官由於铁公路上挤满了人,无法通过,只得由水中泅过小河而行。以後,委员长又下令部队要守住锡澄线的国防工事,如有违误,即以军法行事;但是由於以上的原因,锡澄线也没人去守了。有些先从上海撤下来的部队,业己到了南京外围接受命令,整理补充担任南京的防卫,正在构筑工事中;可是这些溃退後到的部队,一直退到南京东方句容汤山等处附近,由各部队分别竖立旗号,准备伙食,自己收容,然後编组整理,再担任南京防卫任务。
双方之伤亡
此役中国军队投入战场多达七十五个步兵师九个步兵旅警团教导总队与特种部队,总数超过六十多万人,日军参战部队约廿七万人,至於伤亡情形,日军於金山卫登陆前,其伤亡即达一0六七二人,其中阵亡九一一五人,受伤叁一叁五七人,中国军队则损失惨重,但因各军师伤亡资料多未往上呈报,至今仍无正式伤亡统计,各家估计数字仍有蛮大之差异,据估计伤亡应达卅十万人以上。
八一叁淞沪战对抗战的影响与检讨
一、影响日军作战线
日军现有战力强大,但资源不足,战争潜力不大,同时又要对苏俄备战,若能在对中国使用武力之初集中优势兵力,在最短期间内击灭中国武力,在列强不及干涉或援助前,迫中国屈从媾和,则日本可收速战速决之效果。以日军在东北经营多年的情势来看,日军初期目标以指向平津最为容易,但攻陷平津不致於迫中国投降,如果日军能在夺取平津後,利用华北利於摩拖化部队和炮兵活动的地理形势,迅速沿平汉铁路南下,指向汉口,另以一部兵力由广州沿粤汉铁路北上,指向武昌,一旦南北日军迅速会师武汉,则可迫使中国东西隔绝,使中国长江中下游最富庶地区的人力物力无法迁向川,中国即无法实施持久作战,同时日军可捕捉中国军队主力於平汉粤汉铁路以东地区,日军即可运用强大火力兵力击败战力不强又失去补给线和无有利地势可利用的中国军队。
中国现有战力不强,欲对抗日军的速战速决,只有利用中国其他优异的条件,采用持久消耗战略,避免过早和日军决战,同时消耗日军战力,并积极培养战力,等待日军攻势顿挫时再改采攻势以歼灭日军。虽然孙子兵法有云:兵贵胜不贵久。实施持久消耗战,对中国将造成重大的伤害,但因中国具有众多忠勇的人民和广大优越的地势这两个客观条件,能不畏惧敌人的杀戳,并能以空间来换取空间,和利用优越地势来阻止敌人前进。
由前述日军速战速决的作战路线分析可知,中国欲实施持久消耗战,就必须使日军不能过早由南北夹击而控制武汉,那就必须改变日军的作战线方向。淞沪战初期日本自国内先派遣五个师团至上海作战,陷於苦战後又将华北平汉铁路线作战的日军两个师团及一个支队南调上海作战,而於十月初,日军将主作战由华北移至上海方面。同时循平汉铁路南下的日军受到山西中国军队重兵於侧背的威胁,而兵分路进兵山西,因而延缓日军南下速度。
淞沪战结束後,日军於民国二十六年十一十二月攻陷上海南京。其後日军由於受到徐州附近中国军队主力的吸引,而於二十七年叁月与中国军队发生徐州战,之後,日军主力循长江南下,而於二十七年十月底攻陷武汉,日军的主作战线即成东西向,武汉虽然失守,但日本却从此失掉赢得战争胜利的机会。淞沪战虽使中国付出伤亡高达叁十万人以上的代价,但却在影响日军作战线上扮演关键的角色。
二、中中国军队队的强韧战力,激发了中国全国抗战的热衷决心,同时各省地方军人看到中央军勇敢牺牲,也消除了保存实力的观念,争先赶到上海参加民族圣战。
结 论
正确的战略指导为获得胜利的根本。战略上的成功远比战术上的成功还要重要,而战略上的错误,亦非战术上的成功能加以挽救。日军在沪战的胜利系战术上的胜利,但从此在态势上即不利於日军,日军後来虽攻下武汉却失掉胜利的机会。楚汉相争时,项羽七十二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败在刘邦的持久游击迂回战,而在垓下被围歼。二次世界德苏战争中,希勒特将主力指向两翼却不直指莫斯科,德军虽在南方基辅打胜仗却逐步步上败亡道路,刘邦和史达林在初期战术上均失利,即一直打败仗,但却赢得胜利。
由对日外交政策看八一叁淞沪战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中日两国,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对作为主动者的日本而言,此事正是右翼少壮军人国外先行论的实践,企图藉国外军事行动的胜利,栈导致国内政治的改造,对作为受害者的中国而言,是陷入一个和战两难的困局,和则政府必被推倒於外,战则政府必被推倒於外,在此危机之下,日本方面所努力的,是尽量限制事变范围,不使扩大;中 国方面所拄重的,是平息国内舆情,定出和战决策。
九一八之前,中国无论中央或东北地方政府,均未料到日军有全面占领东北的野心,致使东北军在丝毫未抵抗的状态下退出渖阳,於是国民政府乃面临了如何因应的问题。当时可采之途,一为宣战,二为绝交,叁为诉诸国联,为直接交涉。宣战一途因国力不足不能采用;而无实力的绝交则徒招外侮;在军事失利以後,如和敌人商量停战,则和投降没有差异,这种论调加上当时政府首长无人敢真正负责,使直接交涉一途也不可能实施;在拒绝直接交涉的同时,国民政府决定采取诉诸国联的方法,以减少人民责备政府的心理,同时运用国联和九国公约制裁或抵制日本。其後虽有孙科内阁下令应设法进行收复东叁省失地,但孙科就任仅一个月即辞职。真正有效抵抗日本侵略,则至一八二之役才实现。
一二八事变发生後,国民政府投入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与日军僵持卅叁日,终因军阀不听命令,後援不继,而於叁月二日撤退。可惜的是,翌日国联就将行特别大处理中日纠纷,後因沪战己结束而仅於日要求双方停战,国民政府只好忍痛签订停战协定。
在七七事变之初,日军统帅部和政府间,一如以往地有着扩大作战或停战构和的分岐。驻外高级将领大都认为应对中国进行一场膺惩性质的局部战争,七月廿七日,东京传令:支那驻屯军司令官之现行任务为平津地区支那军之膺惩。所以在开战之初,日军是打算速战速决。所谓速战速决是指打一场局部战争,以达到膺惩的目标,而不是以武力迅速横扫中国。基於这种观点,八月中旬,日本大本营决定陆军仅派至华北;为保护日侨,可动用海军,勿须陆军出兵上海之指示。而在国民政府方面调集了中国最精锐部队,似乎说明蒋委员长的决心,不是为守而守,而是为期待决战而守。
吾人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政策观察淞沪战。当沪战爆发时,国民政府虽已决定全面抗战,但以当时双方战力比较,中国绝无获胜的可能,但中国当时是别无选择,战虽可能亡,但不战则必亡,中国只好选择抗战,打算置之死地而後生,来求一个民族翻身的机会。所以当时中国必须以为,中国虽非日本之敌,然以土地之广,绝非日军所能全部据有;而英美深忌日本势力的扩张,假以时日,国际情势定有所变化,如彼时再与日本谈判,为害亦较目前为轻。相传张群先生曾:有和必乱,战必败,败而後和,和而後安之说,意即对日本若不战而和则必起内乱,若战则一定失败,只有先战而失败,然後讲和,才能安抚内部反日情绪。同时蒋委员在廿六年七月卅一日,曾向胡适与张伯苓表明:政府已决定作战,可以支持六个月。以当时中国国力,是不可能在六个月内击败日本,蒋委员长应是希望六个月结束战争,而结束不可能是战胜,而是经由和谈。再者,上海是通商巨埠,各国侨商云集,若能透过淞沪战将中日间的紧张情势,由地方冲突事件转变为国际问题,以唤起列强出面维持其本国利益,藉而形成对日本的压力,然後再与日本交涉,达成战而後和的目标。十月廿九日蒋委员长更表明期待各国仲裁的意愿,中国对列强的谋和行动,期望最大的是九国公约议(十一月叁日至廿日),事实上,中国在上海战场一再苦撑,即是为争取此一议的有利情势,但由於日本相信久战终能迫中国降和,遂悍然拒绝各国的停战劝告,而英美因缺乏实力,互相推萎,九国公约议遂无果而终。代之而起的是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工作,早在十一月二日,日本外相广田即透过陶德曼开列和平条件,但国民政府并不愿由德国斡停,九国公约议结束後,中国态度见软化,中国之所以进行南京保卫战,乃是为了等待陶德曼的调停,想在谈判中位於有利地位,使中日战争能早结束。所以如困在廿六年十二月初,日本有诚意行和谈的话,则淞沪战可能是另个九一八或一二八事变。可是,日军於十二月十叁日攻陷南京,被胜利冲昏头的日军,提出更苛刻的条件,对於言些条件,中国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过於广泛空洞,希望能知道其性质与内容,日本却以此指责国民政府采塘态度,而迳自於廿七年一月十六日发表声明:今後不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期待新兴支那政权,一月底,中日双方各自撤回大使,中日双方的交涉即告一段落。
淞沪战在上海爆发时,双方都是打算战而後和。日本是企图速战速决,在击败中国部队後,强迫订定城下之盟;而国民政府则希望能持久抵抗,以待时变,再争取有利条件结束冲突。若由此观点,则淞沪战的最初目的,不是求战,而是谋和。可是日军误以为,只要战事持续,国民政府终崩溃,而步步进逼;国民政府则因舆论的压力,也不能作太屈辱的妥协。结果和议失败,战争拖了又拖,只是当东京被炸时,重庆仍然屹立不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