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哈德带给德国的复兴之路
八年战争,江河破碎。但是我们破碎在哪里? 破坏的程度远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日本占领中国的目的就是要最大化的掠夺中国的资源,他要破坏干什么? 所以工业和财富最集中的大城市几乎都没有遭到战火摧毁,城市建筑和设施全部完整无缺、原封不动地落入日军之手,并为其利用和服务。除了凇沪之战中上海市区少数地方是战区,其它均毫无损伤和破坏。南京保卫战大多数是在郊外的城墙上抵抗了一下就四散遣逃,也不是在城区逐一进行殊死的巷战,没有斯大林格勒那样英勇惨烈的搏斗。重庆除遭日军飞机轰炸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日机均无必要飞去轰炸,包括革命圣地延安,没有被轰炸破坏过一次。日军无非能破坏的就是无价值的游击战区的乡村僻壤。
1945年八月底,日军迫于美苏打击下,在华日本陆军部队自动交械投降,各地没有攻坚战。全国所有被占领的城市、港口、铁路、桥梁、飞机场、工厂、矿区等等均完好无缺地交还给了中国。双方没有大规模的坦克战、装甲车等重型武器交战,更没有海战,只有极少的空战,八年战争全是不对称的轻武器之间的战斗。正因为没有什么大的破坏力和元气损伤,所以一年不到,国共二党就可以振作精神相互杀将起来,一直厮打了三年之久,比打日寇还要更带劲。
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区就不一样了,双方摧毁的都是大城市,工业基地,交通设施等国家命脉地区,那才是一场真正大规模的破坏。而破坏最严重的二个国家,一个是苏联,还有一个要数战争的挑起者和最终战败国的德国更为严重。他们只剩下唯一的问题——能不能生存下去,吃饱穿暖的问题了?
希特勒曾经说过,如果他的军队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他本人和整个德国都将陷入无尽的深渊。元首的这个“预言”确实变成了现实。二战结束之时,德国遭到了彻底的瓦解和破坏,其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大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一些著名的城市,如:汉堡、慕尼黑、科隆、法兰克福、德累斯顿、马格德堡、纽伦堡、斯图加特等,都在盟军持续不断的空袭中化为废墟残垣,柏林和其他城市由于地面部队的作战,均皆成为一片瓦砾场。重新建设这个国家看起来完全是一个荒唐的想法。仅仅清除大轰炸造成的堆积如山的瓦砾,大概就需要几十年。英国政府统计,每天清除一千吨碎石,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把柏林清理干净。
1946年底迎来上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数十万人因饥饿和寒冷死亡,甚至国家都陷入“毁灭”的境地。到了1947年1月,温度骤然降至零下20度。而一般人的极限承受度也才零下15度。暴雪和风吹成的雪堆使某些地方的交通完全中断。德国北部和西部的所有河流和运河全被封冻,不能通航,战后投入使用的有限的交通运输业中断了。这使得1947年1月初的工业生产减少了1/4。而煤的供应停止,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交通的瘫痪,使本来就营养不良的老百姓更加痛苦。鲁尔工业区等地的食品定量每人每天开始不到1000卡路里,而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量为2000卡路里。
被称为帝国“面包篮子”的东部德国地区已被苏联占领,不再向美英法占领的西部德国输出粮食,更加剧了食品供应的紧张形势。最为致命的是煤的短缺,让德国可供取暖的煤极度缺乏。面对现实,科隆的红衣主教正式宣布,凡是有煤的地方,偷煤不再是罪孽。有些人希望逃离这个国家,但这是不允许的。“取暖的燃料根本就不够,到处是手脚肿胀、缺胳膊短腿、暴露着伤口的人群,无目标地四处流窜”,汉堡作家诺斯萨克写道,大约16%的婴儿在出生第一年就死去。在柏林,很多人不得不吃草和树皮充饥。进口粮食缺乏必需的外汇,德国的钱都给了战胜国,德国在国外的所有资产被没收了,大量的工业设施也被拆迁。“室内温度最高也是零下五度,人们没有任何煤炭!每天电力供应最多只有2小时,人们个个饿得半死。”一位美军记者向纽约本部汇报说。
据统计,在长达4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这还不包括在战俘营死去的俘虏),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仅柏林一地就至少1000人饿死冻死。整个惨状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瘟疫,运尸的手推车每天推送出大批死尸。美国官员威廉·克莱顿在给华盛顿的报告中说,“数百万人正在慢慢饿死。”一位美国记者则写道:“德国人一天喝三次汤就够了——战争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如是说。但是,你能眼看着人们饿死吗?看着狗群追逐将死但是尚未完全咽气的人的尸骨?”
寒冷的冬季,也使黑市兴隆起来。由于粮食不足,人们只好从价格更高的黑市中获取生活必需品。盟国驻军军官及其夫人们也兴致勃勃地参加黑市交易,这使得黑市更加兴旺。军队的消费合作社成为黑市最大的供应商。香烟、咖啡、肥皂、罐头等等,成了交易品。在美军的监督和控制下,在柏林和法兰克福建立起了两个官方“易货中心”。黑市使德国社会、经济更加危急,甚至有人预言德国会变成一个农业国。而英法等西欧国家也受到严寒袭击自顾不暇,这使原本凋敝的西欧经济濒临全面崩溃。丘吉尔1947年5月曾形容英法德意等国的状况说:“欧洲现在怎样?它是一座瓦砾堆,一个尸骨收容所,一个滋生瘟疫和憎恨的温床。”
二战后德国丧失了五分之一领土。德国版图被大幅度变更。原德国总面积1/4的东部地区,共计11万4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版图,当地675万德国居民被苏军驱逐出境。最大的两块是东普鲁士和东部西里西亚和多半个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北部被苏联吞并,成为加里宁格勒州,东普鲁士首府格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南部被划到波兰。由于苏联不肯吐出1939年和纳粹德国平分波兰而到手的东部半个波兰(被苏联改名为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分别并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了补偿波兰,只好将西里西亚和多半个波美拉尼亚划入波兰,将该处200多万德国人赶走。所以今天那些右翼德国人称现德国东部5州为中部德国,言下之意就是说波兰西部才是东德。20多万平方公里。战后由于苏联和波兰都是战胜国,而苏联又占着波兰一大块领土,所以苏联主张波兰也占德国一片领土,所以德国无奈把东普鲁士等地割让给波兰。二战后德国吐出了苏台德、两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东普鲁士(包括梅梅尔),但泽自由市也彻底属波兰了。
此外,德国被划分成苏联、美国、英国、法国4块军事占领区。苏联军队占据德国东部地区,面积占全德的40%。位于苏军东德占领区内的德国首都柏林,也由四个战胜国分区占领和管制。为避免整个德国被苏联拖入东方轨道,美国决定将德国一分为二。1947年1月开始,美国、英国和法国将各自在西德的占领区先后合并,并将三国共同西占区作为独立政治和经济体纳入西欧国家经济复兴计划。
在1945年2月英美苏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时,便制定了要求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给予盟国战争赔偿的原则。规定德国应赔偿200亿美元,其中100亿归苏联,80亿归英美,20亿归其他国家。战后,英、美、法、苏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成立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的赔偿以盟国从各占领区拆迁工业设施抵偿。同时,对于追随德国与盟军作战的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五国同样提出了赔偿要求。1947年2月10日盟国与上述五国计立的和约中规定,意、罗、保、匈、芬五国分别向苏联、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希腊四国赔偿2.55亿、3亿、0.7亿、4亿和3亿美元。马歇尔计划后西方免了德国赔款。二战结束以后,重新组建起来的德国政府,无论是当时的联邦德国还是民主德国,在对战胜国赔偿的问题上,几乎达到意见相同般的一致,那就是无论如何要把法西斯德国在二战中的战争责任、赔款等作为理所当然之事全部承担接受下来。
对德国经济制裁不仅是二战后的焦点,实际上也是一战后的焦点。其中对德国工业进行限制或改造,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进行经济制裁的重要方式。然而两次大战以后对德国基础工业的处理却表现迥异,一战后对德国基础工业只是稍加限制,二战后则是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正是由于一战后对德国制裁的失策,才使得二战中,盟国在考虑对德国制裁时,对德国工业的限制和改造更加严厉,也更加现实。相对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工业的制裁,二战后战胜国对德国工业的大规模改造则显得更加复杂和彻底。针对德国工业政策的制订和执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它是在充分吸收一战后对德政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配合盟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而先后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的组合。
在1945年2月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政府在讨论德国赔偿问题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未来德国工业改造的态度。在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会议上,苏方代表马伊斯基表示:“要没收百分之八十的德国重工业设备(冶金、机器制造、金属加工、电机工业、化学工业等)。要百分之百地没收飞机制造业和生产合成燃料的企业。对战前已有或战时新建的全部专门的军工企业(枪炮工厂、弹药厂等)也同样应百分之百地予以没收。苏联政府认为,德国剩下战前重工业的百分之二十,就完全可以满足国内的、确实是经济上的需要。”他还表示,“德国完全有可能在扩大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战后经济,为此所必需的一切条件都具备。”
然而随着时局的发展,美英政府很快发现,如果严格按照波茨坦会议的决议继续在西占区执行大规模拆卸,将不利于美英自身的利益。大规模的工业拆卸使西占区甚至不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苏联迟迟不愿兑现从东占区输送粮食的承诺却希望从西占区进一步获得赔偿,加上冷战的态势初现端倪,这一切迫使美英政府开始转变其工业改造的政策。1946年3月28日,柏林管制委员会下辖的工业水平委员会公布了“赔偿与战后德国经济水平计划”,也称“工业水平计划”。该计划规定军备、飞机、航海船舶及与此相关的14种工业为被禁止工业,1949年德国的出口额为30亿马克,进口额不能超过30亿马克。它还确定战后德国的工业水平为1938年的50%~55%,亦即1932年的水平。
1946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斯图加特发表演说,表示:“德国是欧洲的一部分。假如具有丰富煤铁资源的德国变成一个贫民窟的话,欧洲的恢复,特别是德国毗邻国家的恢复,必将很慢。”贝尔纳斯的讲话标志着美国对德工业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开始由惩治、改造向扶植、重建转变。这一政策发展到后来,即成为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1945年11月9日至12月21日,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18国在巴黎召开赔偿会议,共同处理西方盟国内部的赔偿事宜。会议决定成立盟国间赔偿局作为负责赔偿问题的职能机构。美英法三国在这一机构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也是西占区赔偿物质的主要接收国。美英出于战后与苏联对抗的需要考虑,希望将西战区建设成为对抗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了保持西占区经济不至于陷入混乱,在德国赔偿问题上都表示过希望减少赔偿。因此在战后的几年中,美英并没有像苏联在东占区那样对工业设备进行大肆拆卸,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西占区工业恢复所必须的工业设备。拆迁的工厂也主要是和平时期工业生产中的过剩工业,如钢铁、化学和工程等。法占区基本上为农业区,有一些轻工业和中型工业,大多集中在萨尔。法国计划吞并萨尔,因而并不想拆迁工厂和设备,而是企图将法占区的工业产品运往法国作为赔偿。根据战后统计,盟国间赔偿局从西占区共计获取赔偿物质折合5.023亿美元。
与西占区相比,苏联从东占区获取赔偿的主要方式则是拆迁工业设备和接收工业产品。相比美英等西方国家,苏联在二战中遭受的损失要惨重的多,因而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各种可能的手段从战败德国那里取得赔偿,以尽快弥补自身的损失。同时苏联希望通过大规模的工业拆迁彻底削弱德国的工业基础,将其变为一个农业国,从而一劳永逸的消除德国对于东方的威胁。从这两个着眼点出发,东占区的拆卸表现出数量多、范围广、时间长的特点。东占区的拆卸从1945年5月开始持续了长达三年,期间在1945年6月、1946年3月和7月以及1947年11月陆续出现了几次拆迁的高潮。用美国人的话说,“凡是能拆走的都拆走了-管道设备、铁轨、电话机和交换机、汽车、市内发电站、有轨电车、机床乃至整座工厂-什么也逃不过俄国人的眼睛。”在拆迁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一味强调速度而忽略了拆迁设备的重新组装和存放问题。由于运输设备的匮乏,大量设备被搁置在户外生锈报废。真正被运送到苏联并被重新组装运转的设备,仅仅占东占区被拆迁设备的三分之一。
这一做法被日益证明是目光短浅的。直到1948年4月,苏联才完全停止了在东占区的拆卸活动,转而将东占区赔偿的重心转移到接收工业品作为赔偿上来。例如,位于开姆尼茨市的苏联股份公司新纺织品厂产品的80%都被运往苏联。在这里应该注意到,苏联在整个赔偿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只考虑到自身的需求而忽略了东占区的实际赔偿能力。他们留给德国人的工厂、设备仅够用来防止当地经济发生崩溃。这在当时的东占区产生了很消极的影响。1950年5月,苏联宣布到年底将获得价值36.58亿美元的赔偿,并且提出减少苏联对德国的赔偿要求,将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100亿美元的赔偿总额减少到68.29亿,要求德国以每年2.11亿美元、15年分期付款的形式偿清剩余的赔偿。
纵观二战后战胜国对德经济制裁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波茨坦会议公报》中对德国制裁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了。二战后战胜国的实物赔偿政策却使饱受战争之苦的德国人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德国所犯下的罪行。同时对德国重工业设备的大量拆卸彻底消除了德国短时期内在军事上重新崛起的可能。消灭军事工业,对基础工业进行“非卡特尔”化的改造,这些措施彻底摧毁了德国自19世纪末以来所固有的“军事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从而断绝了德国军国主义的源泉。
这时德国仍在实行从战时延续下来的经济控制体制,包括对价格工资实行严格的控制和实行配给制。这套制度是由纳粹的二号人物戈林一手制定和实施的,目的在于保持第三帝国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战后,美军占领当局继承了这一制度。他们认为在物资匮乏的局面下,控制价格、工资和实行配给制是确保德国人能得到基本生活资料的唯一办法。几乎没人打算改变这个制度,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路德维希·艾哈德教授,战后德国经济的复兴就是从这个人开始的。
路德维希·威廉·艾哈德(1897年2月4日-1977年5月5日),德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市场经济之父”,1947年,他成功地领导英美占领区管理部门的特殊货币和贷款专家委员会研究货币改革。1923年艾哈德与其妻子路易斯结婚,两人有一个女儿。1949年9月20日联邦总理康纳德·阿登纳任命艾哈德为联邦经济和劳工部长。1957年大选后他于10月29日还被任命为副总理。1963年10月16日艾哈德终于继阿登纳成为总理。1977年艾哈德逝世后于5月11日受国葬。
艾哈德教授是一个坚定的自由市场主义者。1947年,艾哈德被任命为英美占领区的经济事务局长。他首先带领一小批德国官员制定了币制改革的计划,同时他强烈主张在币制改革的同时,取消一切配给制度以及对价格和工资的所有控制。取消经济控制的建议提交给军事占领当局以后,自然没有被接受。占领当局认为,在当时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片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取消配给制和价格工资控制是完全不可想象的。配给制至少可以保证每人都能得到起码的必需品。没有配给制,也许就会有人饥寒而死;没有价格控制,物价势必飞涨;而没有工资控制,在大量东德难民涌入、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工人的收入只会大幅下降。总之,当局相信,如果没有配给制和价格工资控制,社会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骚乱和动荡。
艾哈德教授却认为解除对经济的控制才是当务之急。他认为只有自由的市场体制才能真正解决物资不足的问题。只有人们可以自由地投入交易,他们才能被激发出最大的潜能,教授决定冒险。 1947年7月7日,币制改革以后不久,利用一个星期天——星期天美军放假,艾哈德教授竭力促使了一项法令的通过,该法令废除了所有的配给制以及其他控制经济的法令。等到占领当局知道了以后,法令已经生效。后来的德国人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往往津津乐道于当时艾哈德和一个美军军官之间的对话。那位美军军官气恼地质问:“教授,据说您擅自改变了我们的配给制?”艾哈德答道:“不,上校,我没有改变,我彻底废除了它们。”艾哈德努力说服了占领当局的最高长官美国人克莱,自由经济制度最终确立了下来,没有倒退。在经过多年的独裁统治和对经济的全面管理之后,德国人将面对没有集中控制的供求规律和自由企业制度。
取消配给制和对经济的控制以后,物价果然快速上涨。不过,从没有达到过黑市的水平,这很容易理解,供需关系虽然没有改变,但与黑市交易相比,公开市场的交易费用肯定要低。其间发生了柏林危机。危机延缓了市场自发调节的步伐。1948年冬季,物价的上涨似乎有引发社会危机的苗头。对于生活费用的上升,人们普遍地表示出忧虑和不安。鲁尔区的工人举行了抗议物价上涨和失业增加。愤怒的示威者甚至高呼“绞死艾哈德!”同事们都劝艾哈德作出一些让步,但艾哈德坚持不动摇。他深知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要保持政策和法规的连贯性。这时任何有关可能恢复配给制和价格控制的风声都会引起人们疯狂的抢购浪潮,市场中有限的商品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这样一来,此前所有恢复经济的努力都将毁于一旦,而政府的信用和权威也将不复存在。
艾哈德顶住了压力,坚持自由市场体制。当然,他也不是无所作为,但他的所有政策都指向一个目标——尽可能增加市场的供给。降低物价的唯一办法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为此,他再一次不顾占领当局的反对,降低了进口商品的关税。艾哈德没有像绝大多数人主张的那样,像照料婴儿那样对正在恢复初期的德国经济提供悉心的呵护和关爱,而是直接把德国人投入到严酷的市场竞争之中。同时,他努力为消费品的生产提供原材料和其他生产要素。1949年底,艾哈德向德国人许诺:“物价到春天就会下降”。1950年,他的许诺变成了现实。由于生产的大幅增长,物价开始下降,并且从此稳定下来。在以后的十年中,西德的生活指数仅仅上升了16%,而同期的英国和法国分别是45%和50%。币制改革后的第一年,西德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而到了下一年,生产总值就已超过了战前最高的1938年的水平。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德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工资很低,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虽然起点很低,但德国人的实际收入一直在稳步增长。西德的经济真正走上了复兴之路,并再一次成为了欧洲经济的领导者。艾哈德教授的冒险取得了成功。
是什么使得艾哈德面对几乎是极端的局势而不动摇呢?这种冒险是不是太过鲁莽了呢?当然不是。艾哈德的大胆冒险并不是政治上的投机或者其他的什么孤注一掷,而是以他对经济的长期研究和因此而具有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为基础的。他的经济方案的核心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以人类本性的根本原则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这个根本原则就是,人只有在拥有了自由的追求幸福的权利时,才能被激发出最大的积极性。他深信,一个按自己意志去行动的人是有能力,也是有智慧去为他本人及其家人争取充分的经济保障的。假如成千上万的德国人都这么去想,这么去做,他们的努力就将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只有这个力量才能推动德国真正走向复兴。
纳粹德国犯下许多罪恶,但对德国人来说,其中最为严重的一项就是,这个政权剥夺了德国人的自主权和独立权,或者说,这个政权诱使德国人放弃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根本权利。纳粹致力于建设这样一种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公民只有依靠政府指导才能找到生活的道路,而政府代替公民进行思考,进而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凌驾于所有公民之上。艾哈德则主张一种相反的哲学。他主张,德国人必须摒弃历来靠政府指导个人生活的传统和陋习。他们必须独立思考,自力更生,把建设更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他人的怜悯之上。政府不可能通过运用某些政策、法规,或者意识形态,就为公民提供永远的安居乐业。说到底,个人的命运最终要由自己负责,而不是由政府负责。而这正是所有热爱自由的人们的共同信念。其实,艾哈德教授的哲学一点也不新奇,那是人类最古老的生活领悟和智慧结晶之一。
到1950年西德经济就超过了战前,西德执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本质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重视发展国有经济,在德国当时没有国际政治地位的条件下,德国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也不需要为国防、安全投入资源。西德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的辛勤劳动是不可分开的。西德人民的敬业精神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崛起。据统计,1955年,西德男子平均每周工作长达50小时,比英国工人多3小时,而平均工资实际上直到1956年才到战前1938年的水平,正是西德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创造经济发展的奇迹。1950—1960年,西德国民经济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5.3%,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50年代西德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西德已经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自此后,两德统一,国内经济政治继续发展,外交繁荣,德国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展现大国崛起。
关于艾哈德的其人其事我不是现在才知道的,早在30年前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介绍他的文章。尤其谈到德国战后的满目疮痍下的城市,仅清除大轰炸造成的堆积如山的瓦砾,大概就需要几十年。每天清除一千吨碎石,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把柏林清理干净。让我足实震惊。我想到一个真正遭到战争破碎的民族——德意志民族,是如何用自已的智慧和精神几年之后就复兴起来了,令世界为之惊叹。从彻底摈弃希特纳专制政权而走向民主的德国,并又能和落后差距很大的东德和平合并后,仍然保持强盛的势头,这是其它民族难以做到的。一个能在废墟残垣下重新站立起来的民族,一个理性、严谨、一丝不苟精神的德意志民族,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