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携”民还是“挟”民渡江
来源:阎浩岗博客
“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是《三国演义》最动人心魄的回目之一。它一方面表现了赵云的神勇和忠诚,另一方面显示了刘备与百姓之间“人民的领袖爱人民,人民的领袖人民爱”的鱼水关系。
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细品这一情节,却发现其另外一层涵义,即,刘备的“携民”更近乎“挟民”,就是说,新野、樊城和襄阳等地的十余万百姓,其实是被刘玄德给挟持了!
曹操挟天子,刘备挟百姓。
何以如此说?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刘备由北往南的“长征”,起点是河南新野,终点是湖北江夏和夏口。刘备离开新野,盖因曹魏大军逼近,实属不得已。刘备开始战略大撤退时,最初的目的地是近处的樊城。为此,他与诸葛亮商量好,向新野县城的百姓发出通告:
“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
这名义上让百姓“自愿“,其实是命令,“不可自误”中含有威胁意味。为什么要求百姓必须撤离呢?因为他们已决定火烧新野全城,新野百姓将失去家园。为了保密,他们又不能对百姓明言。当然,事先和百姓打了招呼,也算是有些良心,总比将不明真相的百姓与其家庭财产一起化为灰烬要好。
即将失去家园的新野百姓,就跟着这刘使君上路了,一个个还感恩戴德。对比抗战时期张治中“火烧长沙”后世屡遭非议,刘备、诸葛亮真是幸运多了。
尽管曹仁曹洪大军在新野被烧,曹军的追逐却并未停止。他们救灭大火后,接着往樊城方向赶来。刘备打百姓和民心牌,曹操和他的幕僚也不傻。鉴于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刘晔建议曹操先放缓追赶进程,因为追得急了打得猛了,“二县为齑粉矣”。他请曹操先派人招降刘备:刘备若肯降,则荆州之地可不战而定;刘备不降,也显出他曹孟德的爱民之心!
刘备不是刘璋,尽管他宣称以人为本,却不肯为百姓免遭涂炭而屈尊降曹。于是,刘备的队伍又离开樊城,奔向襄阳。撤离樊城与撤离新野有所不同——刘家军并不想焚城。这时,到底带不带百姓,确实需要选择一下了。孔明替刘备拟的告示是“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
百姓又能怎么选择呢?
新野的百姓当然要跟着老刘接着“旅游”——自己的老家被烧了,樊城这里人生地不熟,撤离新野时是当天通知当天走,衣服粮食也没带多少,没有“带团的”在这,他们可怎么生活?
樊城的百姓呢?听新野来的人宣传刘备怎么怎么好、曹军怎么怎么可怕,他们慌乱中不及调查也无暇细想,也只有一起跟着走了。当然,热土难离,他们是“号泣而行”。刘备见状说的“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倒是实话。
到了襄阳,发现无法进城,他们又接着往东南方向行进。途中又有人劝刘备丢下百姓轻装前进。此时,刘备已是骑虎难下:带着百姓确实累赘,但若把新野、樊城的全城百姓以及襄阳城中跟来的部分百姓真的丢在这里,百姓们对他的感激必然变为诅咒!刘备“爱民如子”的美名必丧失殆尽,民心全归了曹操。那还不如一直不“携”呢。
让百姓跟着走,也有它的好处:军民混在一起,曹军追杀时必有所顾忌,正好打一场“人民战争”。再说,将来这十余万百姓中的青壮年还是刘家军的可靠兵源呢。
这样,“携民”由最初的“胁民”,变成了现在的“挟民”。
当然,刘备在战乱中也不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声泪俱下向军民们大讲了一通“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的道理,感动得大家热泪盈眶,涕泗交流。
所以,罗贯中写到此处感慨“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老刘尽管兵力损失不少,还丢了老婆,但仁厚爱民的名声算是保住了。
百姓们跟着刘备走,除了刘备主政新野期间确实表现好,还因他们对曹操确实恐惧:曹操在兴兵向陶谦报杀父之仇时,盛怒之下确有屠城暴行。
但是,事业做大之后,老曹的胸怀与过去相比,自不可同日而语!他也重视“民心工程”,也注意军纪啊。尽管战乱中曹军不同将领的部属作风会有不同,难免也有扰民害民者,但他怎肯再行屠城?
刘备若不烧新野,曹军到来之后,新野百姓的命运未必会比跟着他刘备逃难更差。樊城、襄阳百姓的命运亦当如此。曹操也要靠百姓养活他和他的军队啊。你看,曹军占领江陵之后,不是先行安民么?
《三国志》的《刘备传》和《诸葛亮传》对刘备从新野经樊城退至夏口这段,记述都非常简略,但基本脉络与小说一致。不同处有二:一是徐庶离开刘备是在南逃途中,二是史书强调刘备撤退时所带辎重极多。曹军行军速度快于刘军,也因曹军丢下辎重轻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