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反法联盟和拿破仑战争

一、法国大革命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成立国民议会,宣称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4日巴黎起义,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监狱,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起义中制宪议会夺取巴黎市政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贵族头衔,没收教会财产,实现政教分离。1791年9月制宪议会制定三权分立宪法,但国王仍保有行政权。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没收贵族和教会的财产,损害了周边国家利益,普鲁士和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8月10日巴黎第二次起义,拘禁了国王、王后,推翻立宪派的统治,吉伦特派取得政权。吉伦特派组织军队打败了普奥联军的第二天,便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法国占领了一些周边国家的领土,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于5月31日 – 6月2日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雅各宾派掌权。

雅各宾派推行严厉的战争法,1793年底-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但恐怖统治不能持久,1794年7月,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

热月党人在1795年10月镇压保王党战役后,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 ~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法国立法机构二次选举,督政府选举不利,宣布选举无效。

1799年英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二、反法同盟

德意志的诸侯在法国的阿尔萨斯拥有许多小领地,法国革命没收了领主的领地,领主们向德意志帝国议会提出控诉,力图让奥地利、普鲁士出面干涉。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于1791年8月发表《匹里尼茨宣言》,要求法国恢复阿尔萨斯有采邑的王侯们的权利,流亡贵族也在奥属尼德兰鼓动反法活动。法国于1792年4月向奥地利宣战并开始进攻奥国,但法军败北。这时法军的统帅弃军回到巴黎,欲解散革命俱乐部。于是立法议会宣布了“祖国在危急中”的总动员令,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结束了三年来君主立宪政体,由吉伦特派掌权。吉伦特派推行严厉的战争法,9月法军通过瓦尔密战役将普奥联军赶出了法国,11月法军通过热马普战役占领奥属的尼德兰(比利时),国民公会在瓦尔米胜利的第二天,就宣布法国为共和国。法军转守为攻后,在南部占领了萨瓦和尼斯,在东部渡过莱茵河,占领了德意志境内的若干城市,在比利时的法军也占领了布鲁塞尔等地。1793年1月将路易十六斩首,2月向英国和荷兰宣战。不久向西班牙宣战。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年)

法国占领南尼德兰后,英国采取了公开反对法国的行动。1793年2月,英国组织普鲁士、奥地利、荷兰、西班牙、撒丁、那不勒斯组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俄国因致力于瓜分波兰而不愿与法国开战。同盟军对法国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追使法军退出比利时、莱茵河等地。与此同时,法国内又发生叛乱事件,致使反法联军长驱直入,首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巴黎群众于是在6月2日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雅各宾派上台。1793年夏,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军在各条战线上继续向前推进,英军包围了敦刻尔克,占领了科西嘉,封锁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法国海岸,占领了法国南部的军港土伦。西班牙军队也向北进攻,撒丁王国的军队在阿尔卑斯山采取了攻势,法国的形势十分的危急。

雅各宾派上台后推行严厉的战争法,1793年8月颁布了《全国总动员法令》,并改革了军队体制,提高了法军的战斗力。9月法军在敦刻尔克附近打败了英荷联军,接着又在菜茵区前线击溃了奥普联军,占领了阿尔萨斯;在意大利边界上迫使撒丁军队撤出萨瓦;驱逐西班牙军队,使其退回比利牛斯山脉以南。同一时期,法军还平息了国内的叛乱, 在土伦赶走了英军。1794年春天,法军发动了新的攻势,挺进荷兰国境。法军在弗勒鲁斯一仗打败奥军后,占领了科隆、科布伦次和杜塞尔多夫,占领了莱茵河的左岸。

第一次反法联盟仅维持了短短四年,初期来势汹汹的反法盟军在法国严厉的战争法后节节败退,1795年普鲁士、西班牙先后退出战争;1797年1月,拿破仑指挥法军意大利方面军在里沃利战役赢得了对奥军的决定性胜利,奥地利被迫和谈。第一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

第一次反法同盟虽然双方力量悬殊,但结果却令人吃惊。首先,法国大革命扫除贵族对新思想的阻碍,使改革家获得机会。法国军队在组织指挥、参谋计划、炮兵的运用以及作战战术等等都进行了改革。在国内采用全民皆兵。而反法联军在旧体制下谨小慎微和犹豫不决。此外,在结盟初期,与第三次瓜分波兰巧合(1795年),俄国更关心的是消灭波兰,这使得普鲁士把越来越多的军队从莱茵河调至维斯杜拉河。普鲁士的这一举动又迫使奥地利在其北部边境驻扎一支6万人的大军,以防俄国和普鲁士向仅存的波兰领土推进。这样,普鲁士向法国求和,并将莱茵河左岸地区拱手交给了法国,从而让法国能够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尼德兰被打败,变成巴达维亚共和国。西班牙脱离反法同盟,重新回到了以前同法国结成的反对英国的联盟中。

英国在第一次反法联盟时,未能以必要的决心进行这场战争。英国在1793—1795年间派往佛兰德和荷兰的远征军,缺乏足够的力量,最终大败而归。英国宁愿采取“英国的作战方式”——殖民战争、海上封锁、袭击敌人的海岸线,而不情愿在大陆上进行任何大规模的战斗。英国很难撼动法国在大陆的优势,法国也无法取得海战中对英国的优势。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1802年)

为了打击英国,拿破仑在1798年夏季统率3.1万人张帆渡海,远征埃及。与此同时,另一支支持爱尔兰革命的法国军队牵制了英国人。但远征爱尔兰的法国军队过于薄弱,9月初就被击退了。随后拿破仑被困埃及,使得所有憎恨法国统治的国家放弃中立,英国,俄罗斯,奥地利,那不勒斯,葡萄牙和部分德意志邦国结成第二次反法同盟。法国在丢失了米诺卡岛和马耳他岛后,又在瑞士和意大利为奥俄联军所败,反法同盟取得了节节胜利。

远在非洲指挥埃及远征军的拿破仑秘密返回法国,重组政府和军队。1800年6月在意大利马伦哥战役中,拿破仑击败奥军。同年12月,莫罗将军统率的法军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又战胜奥军,1801年2月,法奥签订和约。法军撤出埃及后,英国控制了埃及,因而与土耳其失和,俄国因在意大利取胜而使英国和奥地利不快,而英国占领与俄国关系紧密的马耳他也与俄国失和。10月法国又分别同土耳其和俄国签订了和约。英国因丧失同盟国,被迫于1802年2月同法国签订亚眠和约,英国和法国也结束了战争状态。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8—1805.12)

1804年12月拿破仑加冕皇帝并任意大利国王。1805年4月,俄英缔结了彼得堡盟约,后来参加同盟的有瑞典、丹麦、两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奥地利在俄国支持下进攻亲法的巴伐利亚,1805年9月,拿破仑在莱茵河一线先将奥地利军击溃。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中,击败俄奥联军。奥地利遂退出战争同法国缔结和约。战后,拿破仑逼迫奥地利于1806年8月解散神圣罗马帝国,成立受自己保护的莱茵联邦。

第四次反法同盟(1906.9—1907.7)

莱茵联邦的成立,对北德地区和普鲁士构成威胁。1806年9月,英国、俄罗斯、普鲁士和瑞典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鲁士不待同盟各国作好军事准备,就于同年10月1日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军撤过莱茵河。拿破仑便出兵侵入普鲁士。10月法军击溃了普军并占领柏林。1807年6月,拿破仑又击溃俄军。拿破仑不想让战争演变为持久战,俄罗斯这时也在同波斯和土耳其进行战争,于是在1807年7月,法俄和法普签订和约。俄罗斯参加了大陆封锁,并于1807年10月对英宣战。拿破仑实际上控制了整个西欧和中欧。

自1806年11月开始,拿破仑决定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1807年,英国支持葡萄牙对抗法国,法军经西班牙开进葡萄牙。1808年,西班牙开始了反抗法国占领军的法西战争。英国积极援助西班牙和葡萄牙,使得拿破仑庞大的兵力陷入了西班牙战争。一直企图复仇的奥地利在一直改革军队准备战争,并与英国结盟。1809年4月奥地利趁法军深陷西班牙之机,冒险对法宣战。7月6日法军便在瓦格拉姆击败奥军,并强迫奥地利在10月缔结维也纳条约,结果第五次反法联盟失败。

第五次反法联盟实际上只有英国和奥地利参加,并只有奥地利出兵作战。战后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成婚,拿破仑几乎占领和控制了除英国、俄国以外的整个欧洲。

拿破仑入侵俄国(1812)

1812年春,法国同普鲁士、奥地利结盟准备对俄作战。俄罗斯获悉后同瑞典结盟。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俄结束了同土耳其的战争并缔结和约。

拿破仑以俄罗斯破坏“大陆封锁”为由,集结大军于1812年6月入侵俄罗斯,9月便占领了莫斯科,但俄军坚壁清野,开展游击战,拿破仑的处境不利,向沙皇求和遭拒。10月,法军冒着严寒撤退,俄军跟踪追击,法军遭重创,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法军在西班牙屡遭失败,被迫撤出马德里。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

1813年2月,俄、普结盟,英、西、葡、瑞、奥相继加入,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拿破仑组建新“大军”迎击,曾在5月经吕岑之战和包岑之战打败普俄联军。此后,拿破仑分兵据守易北河汉堡至德累斯顿一线各要塞。8月德累斯顿会战中,法军惨胜。10月的莱比锡之战,萨克森军队倒戈加入联军,法军被击败,拿破仑率残部逃出战场。反法联军乘胜追击,进逼法国边境。1814年1月,联军进入法国境内。拿破仑集结约8万人阻击联军,在塞纳河流域迟滞联军达两个月,并于3月21日率部东进马恩河,企图把联军引离巴黎。联军不予理睬,全力向巴黎推进,于30日迫使巴黎守军投降。4月13日拿破仑退位,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路易十八回到法兰西,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在1815年2月逃出小岛,率领1000人于3月1日回到法兰西王国。法兰西王国军队转而继续支持拿破仑。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此时他已经拥有一个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开始。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他正式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路易十八再度复辟。拿破仑被流放圣赫勒拿岛,战争至此结束。

反法同盟和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第一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是为了对抗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法国大革命战争。其后的五次同盟则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之间的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头五次反法同盟都以失败告终,法国也因此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盛极一时。第六次反法同盟取得了胜利,推翻了拿破仑的帝国,复辟了法国波旁王朝。第七次反法同盟则彻底击败了东山再起的拿破仑。 

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1797

参加国:神圣罗马帝国、大英帝国、普鲁士、西班牙、撒丁

结果:1797年被拿破仑的意大利方面军打败,同盟解散。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8—1800

参加国:神圣罗马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

结果:1800年被拿破仑打败,同盟解散。 

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

参加国:奥地利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

结果: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被拿破仑击败,同盟解散,神圣罗马帝国解散。 

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1807

参加国:大英帝国、普鲁士、俄罗斯帝国

结果:1807年拿破仑在弗里德兰打败俄罗斯 ,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会晤,签署提尔西特合约,法兰西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结盟,俄罗斯加入法国领导的对英国禁运的大陆体系。 

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

参加国:大英帝国、奥地利帝国

结果:1809年拿破仑在瓦格拉姆战役打败奥地利帝国,攻占维也纳,奥地利帝国求和。 

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1814

参加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奥地利帝国、瑞典

结果:1813年反法同盟在莱比锡打败拿破仑,拿破仑拒绝接受反法同盟提出的合约,1814年3月31日联军进入巴黎,4月,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宣布退位。 

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

参加国:大英帝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奥地利帝国、西班牙王国

结果:1815年6月18日英普联军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拿破仑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