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老上海的照相馆是这样来的

鸦片战争后上海沦为通商口岸

在老上海人的记忆里,照相是有仪式的,走进照相馆便是要记录某些重要的事情。一个个历史瞬间,凝固在老照片里的,不仅是 岁月的痕迹和美好,更是历史的忠实见证。在这些“忠实”的回忆里,藏着的上海照相馆的背影。

清末老城厢地区老宝华照相馆

鸦片战争后,上海沦为通商口岸,大批西方传教士、商人、旅行者携带着问世不久的照相机进入上海,使得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照相馆的地方。 在照相馆引进之初,上海并不兴拍风景抑或人物静照,多为人的肖像,老上海人对于拍肖像十分重视。

论起原因,大概一是当时拍照昂贵,据记载,在当时拍全身照需一、二元大洋,拍摄并放大一张24英寸彩照需要12元大洋,约400斤大米,非一般人可问津。二来,是上海人对于拍照时间的讲究,不像现在,随时随地想拍就拍。在当时,人们 走进照相馆必定要记录重要的事情,譬如满月,百日,周岁照等等。 三来呢,则是老上海人特有的一种腔调。

老上海人拍全家福

上海人喜欢拍照,年轻人赶时髦,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将自己年轻时的风华绝代都永远地保存在照片里,做“时光不败美人”。而老人家则喜欢拍合家欢,一家人团团圆圆,镁光灯一闪,便将那份祥和兴隆永远的固定下来了。在往后的岁月里,即便儿女不在身边,闲时看看合家欢,也能真切实意地感受到安慰与幸福。这也难怪电影《家》中,高老太爷病危时,还要觉新摘下墙上的那张合家欢,抚摸它,仿佛在抚摸高家曾经的鎏金岁月。

老相机复刻

上海人对拍照很讲究,不同于现代人只对于自身拍照前的梳妆打扮的讲究。还在于照相馆对客户喜好的考究。上海人喜欢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那时的 照相馆比不得现在,没有数码相机全是老机器。所以老上海的摄影师们便在创意上下功夫。谁家布景好,更有心意,贴心,谁能就得到上海人民的青睐。

所以我们常常能在那个时代的影楼里看到水光山色、亭台楼阁,还有西洋画。那都是摄影家们搬来以拔高自身的艺术腔调的装饰。倘若还有心人,甚至会用上汽车模型,游船等等,为的便是给予来拍照的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老上海影楼的宣传布景

仅管当时的照相馆设施简陋,但上海人对于照相总能保持一份耐心。

在玻璃棚内摄影,没有人造光,打光全靠老天赏赐。用的底片为碘化银诗片,感光速度缓慢。所以为了保证音像清晰,顾客需要端坐或直立,随着摄影师一敲模板,打开镜头盖,大喊:“一,二,三,四……”一般数到十,有时甚至要数到二十,待到摄影师说好了,顾客才可以动。

但即便如此繁琐的步骤也阻止不了上海人对于照相的热情。也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热情和耐心,才得以让照相在后来风靡全国,让上海文化独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