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庆亲王——最后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

文:伯虎42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五月,乾隆帝第十七子、也是最幼子出生,生母为皇贵妃魏佳氏;乾隆帝赐十五子名为“永璘”;永璘与皇十五子永琰同母。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二十四岁的永璘被封为贝勒,分府居住。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帝宣布将禅位给皇十五子、永璘的同母兄嘉亲王永琰。次年,也就是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了已经改名为颙琰的嘉庆帝,以太上皇帝的名义退居后宫,暗中实际执掌国政。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帝乾隆帝寿终正寝;当天,嘉庆帝下旨:皇弟贝勒永璘晋封郡王,初封号“惠”,正月初七行册封礼时改为“庆”,称“多罗庆郡王”。

永璘晋封郡王后,并未出任有实权的要职,仅仅只是“内廷行走”;嘉庆帝深知这个同母弟“材质平平、不堪大任”,所以只给他晋封了爵位、而不加实际差事。

整个嘉庆一朝,永璘基本上远离了朝政斗争,过着富贵闲人的快乐人生,放肆玩乐、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二十多年悠闲时光。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患病,并很快病危,即将不久于人世。为了安慰即将离世的弟弟,嘉庆帝在亲自探视永璘之后,将弟弟的庆郡王爵位晋封为庆亲王,以便永璘去世后,其子可以袭封庆郡王(而不是降爵为贝勒)。

晋封庆亲王数日后,五十五岁的永璘病逝,朝廷赐谥号“僖”,称为“庆僖亲王”;其子绵慜依例降袭庆郡王。

道光十六年(1836年)五月,第二代庆郡王绵慜去世,谥号“良”,称“庆良郡王”。绵慜没有子嗣,而其在世的两个弟弟——五弟绵悌、六弟绵性都曾经有过失,失去了承袭庆郡王大宗的资格,因此道光帝以宗室仪顺郡王绵志之子奕彩为庆良郡王绵慜嗣子,入继庆郡王大宗,即第三代庆郡王。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第三代庆郡王奕彩获罪被革除郡王爵位,永璘第六子绵性也因为“意图夺爵”被革去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发往盛京戍边效力,无赦不得返京;永璘第五子绵悌起初得以“暂居本府、奉祀庆僖亲王”,之后又因“与绵性联衔上告、断难诿为不知”的理由,被革去不入八分镇国公爵位,降为三等镇国将军,永璘留下来的庆郡王位至此爵“暂行停袭”。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绵悌去世,也没有留下子嗣;此时,永璘诸子中,只有第六子绵性尚在,且有后裔;但绵性因罪被发配盛京,失去了承袭爵位的资格。为了延续叔父永璘的传承祭祀,道光帝特别下诏,以绵性长子奕劻为第二代庆郡王绵慜的嗣子,降等承袭二等辅国将军爵位,以奉祖父庆僖亲王永璘的祭祀。

袭爵这一年,奕劻才十二岁,奉旨入住前海西街的庆亲王府,成为庆亲王府第五任主人。

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登基后,要为诸弟安排王府居住,而庆王府的现任主人是二等辅国将军奕劻,其爵位和府邸的仪制不符,不便继续留居王府。于是,咸丰帝命内务府重新安排奕劻的居所,将庆王府转赐给六弟恭亲王奕。之后,奕劻被转迁到定阜街、原道光朝重臣琦善的旧宅中居住。就这样,庆王府成了恭王府,并保留至今。

也许觉得占了族弟奕劻的祖宅,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咸丰帝在咸丰二年(1852年)加恩奕劻,给他晋升了六级爵位,由二等辅国将军直封为贝子;另外,奕劻的生父绵性也被赦免,允许其从盛京迁回京师,随同儿子居住。

即使已经复封为贝子,但奕劻依旧没有什么实权差事,不过一个宗室破落户而已,像这样的远支宗室,在京师内不知道有多少。

不过世事难料,在机缘巧合之下,奕劻结识了咸丰帝宠妃、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二弟桂祥,两人一见如故,交情极好。

奕劻写得一笔好字,桂祥每次和宫中的姐姐写信沟通时,都由奕劻代笔;懿贵妃见信后,觉得书信字迹端庄秀丽、内容得体,便认为这个代笔写家信的人是个有才学、有见识的俊杰,对其充满了好感。后来得知代笔写信的居然是皇家宗室贝子,懿贵妃更加看重奕劻,对弟弟与其交往之事很是满意。

不过,终咸丰一朝,懿贵妃都没能参与到中枢政事中来,而奕劻也没能因此发迹,除了在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三十寿辰时加恩宗室,奕劻得以晋封为贝勒外,就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事情了。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懿贵妃所出的独子载淳得以即位,即同治帝。懿贵妃也母凭子贵,被进位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奕劻因为之前结交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从而得到了她的赏识和信任,在同治帝登基后逐渐被慈禧太后重用,摆脱了破落户的生涯,慢慢接近了清朝的权力中枢,开始参与到朝政事务之中。

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同治帝大婚,奕劻被授命为全权操办皇帝大婚典礼总办。对于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奕劻卖力巴结、用心奉承,处处投皇帝、皇太后所好,大婚典礼被操办得富丽堂皇、光彩无比,同治帝和两宫皇太后对此赞许不已,也更加器重奕劻。

办完这桩漂亮的差事后,奕劻被同治帝论功行赏、晋封郡王衔贝勒(这也是两宫皇太后的意思),实授御前大臣。当初,奕劻的祖父永璘、伯父绵慜都没能达到这个朝堂高度;奕劻由此真正地进入到了朝廷高层。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阳历是1875年1月),同治帝因病驾崩,年仅十九岁,身后没有留下子嗣。为了延续大统的传承,两宫皇太后紧急召见包括奕劻在内的诸王大臣,一番商议后,挑选了同治帝七叔、醇亲王奕譞的次子载湉入继大统,继承皇位,即光绪帝。光绪初年时,奕劻仍旧以郡王衔贝勒、御前大臣的身份参与中枢政务。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前线清军接战不利、屡屡战败;而辅政的领班军机恭亲王奕雄心不再、遇事推诿。所以慈禧太后以“敷衍推责、应对失措”为由,将恭亲王领衔的军机处全员撤换,重新挑选了礼亲王世铎为新任领班军机大臣,光绪帝生父醇亲王奕譞则“共商军务”,实际执掌中枢大权;这一次政局变动,史称“甲申易枢”。

在慈禧太后更易中枢时,奕劻以郡王衔贝勒、御前大臣的身份接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再兼任海军大臣;稍后,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正式晋封奕劻为多罗庆郡王。就这样,奕劻恢复了祖父永璘当年的王爵,并依仗慈禧太后的信任,进一步主持清朝的外交、海军事务,成为了慈禧太后的心腹重臣。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正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奕劻在战争正酣之时,大肆操办“圣母皇太后六旬寿辰庆典”,耗费千万,使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辰过得无比舒畅;慈禧太后事后重酬奕劻之功,晋封其为“和硕庆亲王”。

奕劻祖父永璘当年的恩封亲王爵位,原本已经三降至二等辅国将军(获罪再降),后人已经被踢出了宗室显贵的行列;但因为奕劻的经营和巴结,七十年后,居然再次恢复了“庆亲王”的名号,而奕劻的权力和地位,也达到了顶峰。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企图“强国强军”。但因变法的内容过于激进,光绪帝和“撤帘归政”的慈禧太后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最终导致帝后失和。而在帝后斗争的最关键时刻,奕劻坚决支持慈禧太后,并协助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扼杀了光绪帝发起的“百日维新”。

对奕劻在这一次激烈争斗中的莫大助力,慈禧太后感激涕零、铭记在心。于是,在粉碎了维新派的反击、软禁光绪帝、重新“垂帘听政”后,慈禧太后加倍重酬奕劻,授予其“亲王世袭罔替”资格,即“铁帽子王”。奕劻的“和硕庆亲王”,是清朝第十二位、也是最后一个世袭罔替的亲(郡)王王爵(晚清第三位恩封世袭罔替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临行前留奕劻在京师、与李鸿章一起负责和各国议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奕劻在《辛丑条约》上签下了名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领班军机大臣荣禄病逝,奕劻继任领班军机,兼财政、练兵事务,集中枢大权于一身。

宣统三年(1911年)年初,清朝宣布“立宪”,奕劻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大臣。当年八月,武昌起义爆发,清军接连战败,在这种情况下,奕劻竭力主张启用被黜回原籍的袁世凯,因此和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少壮派王公们产生了矛盾。

最终,袁世凯依靠北洋新军的支持,顺利入京执掌军权,并接任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则退居弼德院,担任总裁,从此不再关心朝廷的存亡,只求袁世凯保护自身家产和人身的平安。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阳历是1912年2月13日),在袁世凯的不断恫吓和逼迫下,隆裕太后被迫举行了清朝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颁布了皇帝退位诏书,清室就此逊位。

清朝灭亡以后,奕劻害怕被其他宗室王公寻仇报复,于是急匆匆地带着家眷和财产离开了北京,隐居在天津租界内,依靠之前聚敛来的庞大家产,继续过着富足奢华的生活。

1917年,奕劻在天津私宅去世,年八十岁。逊帝痛恨奕劻的丧权出卖朝廷行为,大骂:“奕劻收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他手里!”坚决不同意给奕劻赐原定的“哲”字谥号,而是写下“谬、丑、幽、厉”四个字,让内务府选一个“赐给”奕劻。

最终,在逊帝生父载沣等宗室大臣和师傅们的劝说下,逊帝才勉强赐“密”字给奕劻,作为他的谥号,并让他的长子载振“袭”庆亲王爵。

载振所谓“袭”庆亲王爵之时,清朝已灭亡六年,这“和硕庆亲王”的名号,不过自欺欺人而已,除了逊清小朝廷外,没有人会当一回事。奕劻当年获得的世袭罔替“铁帽子王”资格,其实只有他一个人享用过。随着逊帝退位、奕劻去世,“庆亲王”名号也被历史所淘汰,走入了岁月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