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当时凭什么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经济建设提上日程。清末帝溥仪与日本军国主义者、清遗老遗少等联合成立了“满洲国”。“满洲国”的评价至始至终都被认定为日本军国主义扶持下的傀儡政权。这一时期的经济被认为是日本殖民侵略的大后方,完全服务于日本战争需要,经济发展并不被普通民众认可。然而,整个伪满洲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无论在金融、交通运输、钢铁、矿产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成绩,甚至一度成为亚洲第一经济体。
当然,伪满洲国经济发展是“日满经济协同下”有针对性的重点推进工程,它必不可少地带有鲜明的殖民色彩。可以说是“殖民”与“建设”的双重奏。这种双重奏造就出伪满洲国经济体的强大,主要体现在顶层规划设计、重点行业遍地开花、科技教育的鼎力支持、基础建设的奠基。
一、顶层规划设计——统制经济(就是变相的计划经济,它不仅是伪满洲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战后日本吉田茂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推进日本经济腾飞)。1932年日本通过《日满经济统制方策要纲》、《满洲经济统制根本方策案》、《第一次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等法案强化“满洲国”工业发展与日本经济与军事需要的“协同发展”。伪满洲国政府在日人控制的国务院总务厅指导下,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关于一般产业的声明》、《钢铁类统治法》、《价格等临时措置法》、《总动员法》、《粮谷管理法》、《特产物专管法》等具体法令,实现从工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分配、工业原料供给、工业成品价格保护等方面的全方位统制。1936年至1937年,日本改变日满经济统制的“一业一社”制,实行以满洲重工业开发株式会社(简称“满业”)主导下的“康采恩”制。1937年10月《满洲重工业会社确立纲要》奠定了满业综合经营的“康采恩”制。
二、重点行业强劲发展(日本通过国家直接资本投入方式引导水泥、矿产开发、钢铁、铁路、银行等重点行业飞跃式发展)。伪满洲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是依据伪满经济统制政策而新设企业的核心,是具有垄断性质的特殊公社和准特殊会社,而这类企业即是满铁重点投资对象。截止1935年底,设立特殊会社16个,实收资本总额约为27 100万日元。1941年,满业直接投资达117,500万元,统制企业超过30个,基本确立了以满业为中心的企业体系。日产资本大举入侵东北,刺激了日本私人资本再次投资热。到1939年末,奉天工矿业公司共有197个,公称资本51197万日元,实缴34312,6万日元。
图/爱新觉罗•溥仪、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
上述资本的重点投入极大加快伪满洲国水泥、交通、煤矿等重点产业的发展。水泥工业由1932年大厂1家,1944年增至14家;1932年水泥产量为10. 879 2万吨,1937年为86万吨,1944年更增至114万吨。从产量来看,各家工场水泥产量在1943年达到峰值,该年东北水泥总产量为150万吨。铁路方面主要是由满铁直接管理。1935年满铁掌握原来分属9个中国路局的18条铁路,总长2,939公里,以及葫芦岛港和营口河北码头。、后接办中东铁路干支线1 ,7 32.4公里,连同新建铁路在内,铁路总局管辖的国有铁路总长6,857.3公里。到1937年底,锦承、图佳、虎林、滨北、北黑、京白等各线完成,总长达3500公里。1938年9月,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设立,满铁即修筑鸭大等路线,从铁路开发上予以积极援助。钢铁方面主要集中在西安(辽源)、北票、阜新、鹤岗、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铁公司、满洲制铁会社等重点公司。
煤矿工业资本额从1931年的9 400万元,增到1935年的58 100万元,5年增加6倍多。从1932-1939年,仅满铁经营的抚顺、烟台、蛟河、老头沟、瓦房店等煤矿,就产煤共达5607. 6万吨。满炭在1934年一1937年产煤636.2万吨。昭和制钢所的生产能力,1935年至1937年.共生产钢1 092 226吨钢片,957 524吨、轨条163 934吨、薄板5 022吨。
三、科技教育的鼎力支持。(伪满洲国经济的发展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前沿性科学实验密切相关,这些实验、发明成果也夯实了建国后东北工业基地在共和国中的“长子”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直接监督指导中央试验所,其科研也被纳入军备扩张的轨道。科研重点“转到液体燃料和轻金属方面。”
图/伪满洲国执政就任式
科研的主要项目有“继页岩油之后的以第二人造石油为目标的煤炭液化,用东北地区南部埋藏的大量矾土页岩,通过水冶法提炼铝,利用大石桥的菱苦土生产金属镁等。” 满铁中央试验所在煤炭液化、特殊钢冶炼和轻金属制造三项科研领域获得成功,其科研成果也实现了企业化。1934年,满铁设立煤炭液化委员会,加抉了研究的步伐,次年在抚顺煤矿开设液化工厂建设事务所按中央试验所方式建设。
1939年初第一期建设竣工投产,煤炭一次加氢液化油试产成功。1941年,一次液化轻油和二次加氢液化油生产工艺获得成功,生产出汽车和飞机燃料。1943年6月,满铁合并吉林人造石油会社和满铁液化工厂,建立满洲人造石油会社。
四、基础建设的奠基。(伪满经济体的繁荣离不开整个国家内的基础建设,包括市政建设等)伪满洲国经济体的辉煌离不开国内基础建设的内需拉动,尤其是首都“新京”内大同公园、八大部、宫内府等当下长春市典型旅游胜地的建设,不仅直接拉动钢铁、水泥等供给产业的消费,而且吸引日本、朝鲜、台湾等不同地区的建筑师、工程师、技术师等人才投入工程建设当中,甚至将日本国内无法实施的前瞻性理念、设想都在伪满洲国内进行实践、推出了影响全球性行业的变革。例如,风靡世界的“亚细亚”号’特急’快车(就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高铁)。全车为了抵御满洲地区的大陆性天气而采用密闭式双层车窗,全列车配备美国开利公司(Carrier Corporation)制造的空调装置,以及电动按钮控制的可调节自动式座椅。
图/伪满洲国国务院
1934年3月1日,亚细亚号首次运行,创造了以7个半小时跑完新京到大连全程701.4公里的纪录,途中停车只有大石桥、鞍山、奉天、四平4个车站。牵引亚细亚号的太平洋7型机车(当时也叫’パシナ’型)是当时世界上时速最高的蒸汽机车之一,车头外部呈流线型,动轮直径达两米,可装载37吨水和12吨煤炭,。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公里,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
参考文献:
1、肖炳龙:《满铁与伪满经济研究的若干问题》,《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
2、衣保中:《论伪满时期的殖民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3、解学诗:《评伪满的经济“统制”和五年计划》,《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4、关心:《日伪经济统制与伪满洲中央银行的资金筹支》,《求索》,2016年,11期。
5、董长芝:《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工矿业的掠夺及其后果》,《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6、赵士见;《“满洲国”工业史料概论》,《东北史研究》,201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