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时的货币战争:解放区北海币大胜

来源: 民俗风情线

说起战争史上蠢得令人窒息的操作有很多,但是最令人智熄的操作之一,当然要少不了蒋委员长在抗战胜利后,坚决在山东地区扶持汪伪政权的中储币了。

抗战胜利后,在山东有三种主要的货币流通:北海币、法币、中储券。

其中,流通最广的北海币:

这1938年中共的山东根据地北海银行发行的,创造性的抛弃了金本位,而采取了粮食、棉花、花生油、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为准备基金,这项物资准备基金占发行量的半数,简单来说,就是每发行100元北海币,就有50元的物资作为准备,这样在市场变化时,可以及时通过物资调剂来紧缩和扩大投放量,操作巧妙,因此异常坚挺;

第二种是“法币”:

就是蒋介石政权的“法定货币”,国家政权和硬通货担保,虽然战争期间因为国军过于拉胯,在山东丧失了地盘,法币又恶性通货膨胀,大家都不爱用,但是因为抗战胜利、蒋政权因为代表中国还混成了五常,所以老百姓对法币有很高的期待,法币也就跟着势头看涨;

孙中山先生身前、身后加起来,倒的最大一次霉,就是被汪精卫印到这张纸上:

伪币的防伪技术不行,曾经被重庆方面大量伪造。发行的时候靠日军刺刀,但也不算废纸,毕竟沦陷区还有不少工业和日军缴获的物资、硬通货作为发行准备金,据大汉奸周佛海供述据周佛海供述,中储券的发行准备金为:金条50231条,每条10两;美金550万元;日元923万;白银、杂银7639445两,银元33万;伪政府公债2280万元,日本公债20万元;上海分行贴现票据5200万元,还有大量不动产。

应该说伪中储券起始条件不差,但是,架不住日、伪两方金融方面的智力资源太过欠缺,在土共的一番高超操作下,伪中储币只坚持了不到3年,到了1944年,就已经被北海币打得满地找牙:从1943年7-8元北海币换1元伪中储币,变成了1944年0.15元北海币换1元中储币(个别地方0.1元北海币换1元),汉奸伪军自己都不爱用,悄悄换北海币保值。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时,伪币的币值更是没眼看了,0.01元北海币就能换1元伪币。不过,相比更惨的法币,因日伪军还实际控制着沦陷区,手中掌握着大量物资,对保持币值也还比较上心,所以在沦陷区中,中储券还是比法币流通广一点。

于是抗战胜利后,山东形成了三种货币流通市场,一是解放区的纯北海币市场;二是“新解放区”——也就是土共1944春季-1945夏季局部反攻中控制的地区,这里是北海币和伪中储券混合使用,三是国军接收区的法币和伪中储券混合市场。

好了选择题来了,换了你是 蒋委员长,即将接收沦陷区,为了推行法币,面对这三种货币的流通情况,该作何选择呢?

1.支持最坚挺的北海币

北海币在敌后属于保值硬通货,有“北海黄金”的美誉,山东各抗日根据地计划发行10亿元,到抗战胜利时实际已发行7亿元,并进行了发行统一。因此北海币当时可以全省流通,信誉很好。 蒋公如果选1,其实只需要他承认北海币的“法币-辅助币”地位、加大一定的发行量,把接收的日伪物资向市场抛售、支持一下,就能很容易的稳定货币市场。缺点是变相支持了土共的财政,要让土共收一段时间铸币税——当然,换到上帝视角,如果蒋委员长决心不打内战,这完全不是问题:

等双方其他事情谈妥了,双方金融机构坐在一起,商定一个用法币回收北海币的收兑价格就行了。

这样,法币可以全盘接收北海币的流通区域,有北海币信用背书,法币的流通条件也会好很多——实际上解放前夕“新人民币”发行时,也是这样操作的。不过嘛,蒋政权在1941年1月20日就下令查封北海银行资产,并通令周边省份禁用北海币,蒋公又是特别好面子的人,这个弯也确实不太好横跳回来;

2.硬推法币

法币虽然恶性通货膨胀,恶名在外,但挟中国抗战胜利之威,法币在全国各地都在恢复信用,币值回升,如果国民政府不作妖,法币恢复良好流通状态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这需要在新收复地区做大量艰苦细致的流通推进工作,并用大量物资支持法币——这个工作其实早晚也要做。缺点是蒋公手下的金融干将们估计共军在反攻阶段和战后接收中小城市时也缴获了大量法币,战争期间直到法币在山东彻底失去市场前,总共不下80亿法币在流通,相当一部分落到共军手中,直接用法币会导致共军也一并受益。

这时, 蒋公令人智熄的操作来了,为了给法币创造流通条件,他选择了第三个选项;

3.支持伪币

是的、你没看错,如果这是一个游戏的话,蒋公主动将己方通关难度由新手级提高到地狱级别,另外还加一个人憎狗嫌的“承认伪币”。

而被蒋公寄予厚望的伪中储券,从1944年开始是个什么情况呢:和抗战爆发时的物价比较,1944年12月时北海币物价高80倍,法币高1850倍,伪联币物价高470倍,伪中储券高2550倍……

相比之下,也难怪北海币直接被沦陷区人民戏称为“北海黄金”了。

不过,当时的法币、伪币市场正在迅速变化。日本投降后,伪币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狂跌,但很神奇的又重新回涨,与北海币的比价由一分涨到了一、二角,对法币的比价由五分涨到了二、三角,尚未被接收的城市还出现了物价下降。

这是因为,汪伪官员为了不被愤怒的老百姓打死,需要保持城市稳定,因此极力紧缩伪币以稳定人心。同时,侵华日军和大量日本侨民即将遣返,也大量抛售掠夺的物资,一般的商人因为银根紧缩、被银行抽贷也被迫抛售存货。

要知道,当时山东地区尚未开始未遣返的日本移民、侵华日军军官手上可是掌握着不少伪币的,伪军、汉奸手上就更多,蒋委员长为了不让土共占便宜,也就顾不得许多了。对于承认伪币的问题,蒋公在1945年8月19日的日记里写到:

“对伪钞在沦陷区于法币未运到之前,暂准伪钞通行……但其价格是否与法币应定比值,当研究。”

看看:1941年就对抗日根据地货币重拳出击,查封北海银行资产,禁止流通,也不进行收兑。1945年反而对日伪发行的伪中储券温情脉脉,规定币值收兑,实在是宁予友邦,不给家奴;

但是这里面有个问题。

伪中储券作为一种人人都知道的非法货币,100%要在未来被取缔的,街上连叫花子都不愿意要伪中储券,即便蒋政权强行规定使用,正常的商家也不愿意因收兑伪币而承担风险,更何况根据地还提供了北海币这个选项,所以老百姓宁愿收北海币,至少可以去根据地换粮食棉花,根本不愿意收伪币。

这种情况下,为了暂时维持住伪币,国民党收复的地区都不得不低价释出大量物资来回笼伪钞,造成物价低落、城市物资空虚,势必难以持久。

土共看到国党这边如此令人智熄的操作,简直要高兴坏了,于是立即下手:

1.在新解放区迅速加大北海币发行以满足市场,同时排挤伪币和法币,不准这俩在市面流通,国民党要来干涉,就用国民党收复区不准北海币流通在先为理由顶回去——而且北海币信用好得多、推广起来很顺利;

2.在新解放区低价收兑伪币、法币——本来这两种货币名声就很臭,用保值货币北海黄金收兑,人人满意;

3.把收兑和缴获到的伪币、法币集中,利用敌、伪、国民党抛售存货的时机,大量吸收物资,同时发动解放区群众携带大量伪币去敌人控制城市收购西药、电子材料、染料等军需物资;

4.坚持对敌占区、国民党收复区的城市实行粮食、煤炭、棉花的封锁,加大伪币的稳定难度,迫使对方继续大量抛售物资;

5.同时宣布禁用伪币,汉贼不两立。禁用手段也很高明:即通过行政手段定期禁用,根据地核心立即禁用(因为本来就少),靠近核心区的区域宣布给出一个短时间的缓冲期后禁用、靠近敌占区国统区的区域缓冲期就较长,然后在禁用,人为制造出一个伪币的逃跑浪涛。

同时发展老解放区的生产建设,以充裕物资巩固北海币,不断提高北海币信用。

这一通精细化操作下来,我方不仅把几十亿伪币从新解放区排挤了出去,还把国统区和伪区的物资搜了个底朝天,狠狠的割了 蒋委员长的韭菜。

更重要的是,持有北海币的人民群众避免了此后法币、伪钞狂跌中可能遭受的损失。

在获得了大量中储券后,国民党政权财政部公布了中储券兑换法币的比率:为200比1,而且兑换时间为仅限不到半年,而1942年汪精卫伪政权的伪中储行成立时,强制老百姓兑换法币也是以1比2的比率,想不到抗战胜利后,蒋政权中央竟然以1比200的兑换率,从沦陷区民众手中收兑中储券,等于强行抢劫,真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伪中储券应声暴跌,兑换也很困难,沦陷区人民损失惨重,国民党政权人望大跌。

而北海币的币值则一直保持稳定,直到1949年,新人民币(第一套)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收回北海币,兑换为人民币。

从1938年民族危难时刻开始,挺起山东金融大梁的北海币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化身为人民币的一份子,与人民解放运动“相始终”了。

另外,当时各种旧币的持有者中,兑换最划算的是坚持持有老苏区货币的人,人民银行按一元老苏区币等同一块银元的比率进行兑换,这也算土共金融系统的一种执念和对天使投资人的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