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英国因何沦为二流国家?才知道,日本才是英国的掘墓人

文:达文有话说

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是,直到二战结束后,英国人才意识到,自己虽然赢了战争,但却是输得最惨的一个——大英帝国把曾经的世界霸主的位置给打没了!于是,众人便纷纷嘲笑英国人绅士们的大国战略意识薄弱,后知后觉。

英国人大国战略意识薄弱吗?他们是后知后觉吗?

其实,早在1942年左右,丘吉尔就已经意识到大英帝国在战后要被美苏给甩开了。早在那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算计,怎样最大限度地保住大英帝国,至于怎么跟美苏合作打赢战争,对他来说已经排到了次要位置。

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信。这是因为普通人只关注战场,关注一场战争的胜利,而那些真正的政治家、战略家的眼光比我们看得要更长远。他们早在战争之初,就必须得考虑战后的利益,他们的目标不是战场上的胜利,而是战后的和平。只要战后之和平胜于战前,无论多大的军事失败都可接受。反之,再大的军事胜利也不能掩盖大战略失败的致命伤害。

举个例子吧,在1941年11月,希特勒最高光,德军最势如破竹,都打到了离莫斯科只有25公里的地方的时候。英国外交大使密会了苏联的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你猜当时他们在讨论什么议题呢?

说出来你可能会大吃一惊,他们在讨论战后应该把德国分成几块——就是这么自信。

果然,一个月后——先是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重创了德军的进攻(12月5日),两天后(12月7日),日本在太平洋偷袭了美军的珍珠港,美国对轴心国宣战。他们的自信就已经变成笃信了。

所以,对1942年后的丘吉尔内阁领导的大英帝国而言,战场上取得军事胜利的意义已经不大了,在跟盟友一起取得军事胜利的同时,进而如何谋得政治胜利,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胜利。要不然,大英帝国就将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怎么回事呢?是什么让大英帝国有如此的危机感呢?

这事儿细说起来,还得拜小日本所赐,是日本人动了大英帝国的根基。

远在亚洲的日本,是如何动了大英帝国的根基,让英国有如此危机感的?

估计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已经猜到了,答案是大英帝国的远东战略。

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霸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控制了印度半岛(印度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以及马来群岛、缅甸等地。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的丰富的战略资源(石油、橡胶、矿产等),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所在地区的地缘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就是能扼住日本咽喉的战略要地)。

所以,当日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后,英国人认为小日本的命门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掀不起什么滔天大浪,就对其采取绥靖政策(当时日本和中国都是英国主导的国联成员,日本不顾国联公约,公然侵略中国,就是公然对国联的践踏,本来英国应该出面阻止的,但是它们只是打嘴炮),精力全放在欧洲再次武装的德国身上了。

英国人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人嚣张的气焰,在1933年2月以不满李顿对“九一八”的调查报告为由,退出了国联。而后,在5月又以退出国联为借口,退出了日内瓦裁军会议,正式开启了扩张之路。

在数年内,日军由热河至平津,再由长城线至华北五省,不断蚕食中国领土,直至在1938年底拿下了广州。

直到这时,日本可以说已经对大英的远东战略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然而,英国人还是无暇东顾,因为欧洲这边希特勒已经快摁不住了(德国在1938年3月吞并了奥地利,而后以“民族自决”为名,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英国的张伯伦内阁好不容易在墨索里尼的斡旋下,才与希特勒达成了《慕尼黑协定》这样的绥靖政策。

当时英国人签订《慕尼黑协定》时,心里打的如意算盘是想借出卖捷克这样的东欧小国利益,而将德国扩张方向引向东欧,继而让德国和苏联这两个欧陆大国掐起来,它们好坐山观虎斗。这就是著名的“祸水东引”战略。

同样,英国人在远东战略也是这样,它们没有亲自下场阻止日本南下印度洋,而是在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斥巨资修建战略要塞,表面上是要跟小日本干一仗,实际则是想着借马六甲海峡的要塞闭关自守(只要日本不威胁到印度半岛,大英帝国就没必要下场),让有菲律宾殖民地的美国下场,带着中国跟日本斗。

然而,大英帝国失算了。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不是傻子,他们没有中英国人的毒计,而是很快达成了瓜分波兰的协议。

所以,当苏德联盟的关系确立的那一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本来还在“南下”还是“北上”之间难以抉择的日本,很快也坚定了自己的扩张路线——瓜分大英帝国的亚洲殖民地。

话说1939年初,日本还脑补着自己跟德国一起东西夹击苏联,所以它们在1939年6月在诺门坎对苏军发起了一次试探性战役。然而,战役还没打完,苏德结盟的消息传来了(9月),日本人顿时被惊掉了下巴,内阁首相阿部信行在不久后(1940年1月)就以“欧洲发生了难以理解之事”为由辞职了。

日本人那小脑子,虽然天生没有战略思维,只能根据表面上的形势进行战略判断。所以,当日本人看到苏德结盟后,马上就认为苏、德、意大利这几个苦英美国际秩序久已的欧洲强国,要开始联合起来掀桌子,建立新秩序了,作为当时的亚洲一哥,早就不满被英美扼住咽喉的日本,自然不能落下。

因此,日本的近卫文麿上任内阁后,就开始一边努力修补与苏联的关系(1941年4月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一边着手南下太平洋、印度洋,抢夺地盘儿(1940年9月入侵中南半岛)。

日军出现在中南半岛的时候,英国已被德军赶回大不列颠岛上,首都伦敦都每天被德国空军轰炸了,哪里还顾得上远东的危机?它们只能寄希望于跟美国一起,对日本进行联合经济制裁。

1940年5月,丘吉尔临危受命,接替张伯伦组阁,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谈判,号召英国上下与法西斯斗争到底。

希特勒一看英国铁了心要跟德国硬刚到底了,就接受了日本人张罗的德国、苏联、日本、意大利的四国同盟谈判。

德国、意大利与日本先是在1940年9月27日正式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轴心国的同盟关系。而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又邀请斯大林,希望苏联也加入,建立反美英制定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秩序的“四国同盟”。

现在想想都后怕,当时的苏、德、日、意四国联盟真的差点成了,当时连条件都谈好了——德国占领西欧、巴尔干、中东,日本瓜分东亚、东南亚,苏联可以向南,往印度洋方向扩张,意大利则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内海。

然而,就在四国联盟要签字的时候,斯大林却觉得自己得到的地盘儿少,黑海舰队没有出海口,就突然提出要把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希特勒一看,北极熊这野心也太大了,德国怎么能让苏联自由进出地中海,跑到自己的肚皮底下晃悠呢?就这么着,四国联盟不仅没谈成,反而坚定了希特勒攻打苏联的决心。

于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跟苏联的盟约,向东方大举进攻。

日本人又被希特勒这一下操作给惊呆了,彻底不相信德国这个盟友了(希特勒根本就没有真正把日本当朋友),决定坐看苏德二虎相争,反正自己跟苏德都有盟约,就决心南下,解决战略资源问题(当时日本被美英制裁,石油、橡胶严重短缺,只够支撑半年了)。

就这样,日本在1941年的下半年开启了南下跟美英作战的战争动员。

英国人本想着仍旧按兵不动,让美国跟日本打,但由于他们在1941年8月跟美国签订了《大西洋宪章》,再出兵就说不过去了。于是,英国海军派出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新服役的“不挠”号航空母舰以及4艘驱逐舰组成的Z舰队开赴远东。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由于日本重创了美国海军,英国海军不得不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独自面对日本海军。

虽然英国是以海军起家的,当时海军的纸面实力世界第一,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在此时面对日本海军时,英国海军的战术已经过时了。

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在战术上,仍旧是以大型战列舰为主力,没有重视航母+航空兵的作战方式。

所以,当日本海军调动了大规模空中力量来打击他们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招架不住。

更何况,英国海军的“不挠”号航母还没到达马六甲,就在西印度群岛触礁了,无法加入Z舰队。在没有航母的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依旧去跟日本硬钢,结果可想而知——在“马来海战”中,威尔士亲王号,以及反击号战列舰全部被日军击沉。

此后,短短五个月内,日军以风卷残云之势横扫东南亚,不仅鲸吞了马六甲海峡以东的大片欧洲殖民地,更将战刀深入海峡以西。

当两艘巨舰沉没的消息传到伦敦后,丘吉尔立即意识到沉没的绝非两艘战列舰,他说:“在整个大战过程中,我从未受过比这更直接的冲击。”

随着反击号、威尔士亲王号的沉没,香港、新加坡、缅甸的易手,英国的陆上力量被迫退守印度,海上力量则远遁非洲东海岸。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一看英国这个宗主国保护不了自己,纷纷倒向美国。所以,这使得大英帝国在远东的统治瞬间土崩瓦解。

大英帝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丘吉尔打算怎么补救呢?

在远东意外遭遇重大挫折后,丘吉尔马上意识到,英国必须尽量在西方战场谋求补偿,要不战后的世界秩序制定,就真没英国什么事儿了。

那时候的大国外交,其实就是大国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干预,共治小国,然后随着大国间的实力变化,不断进行势力再分配的动态过程。

国际秩序的最底层核心,其实还是丛林法则,直到今天也一样,只不过不那么赤裸裸而已。有丛林,就必须有食物链。食物链最顶端是霸权国家,然后则是一众的强国,底端则是弱国、小国。

如果将霸权国家比作是老虎,其他的列强就是一群狼,弱国、小国就是牛羊。老虎不会吃老虎,老虎可能会吃狼,但也不会靠吃狼生存,毕竟它们都是食肉动物,狼有能力反抗,老虎很有可能会受伤。大多数情况下,老虎都会吃牛羊,也会让出一小部分牛羊给狼群,毕竟狼要是没饭吃,就会到老虎的地盘上来抢,强者之间最好的局面是尽力维持斗而不破的关系。

当然,国际社会可要比动物世界错综复杂。在动物世界中,牛、羊永远是牛、羊。然而,在国际社会中,牛、羊却可以通过际遇和努力升级成食肉动物(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工业化,通过工业武装自己)。

所以,如何管理、驯化、引导小国,让他们永远当案板上待宰的牛羊(阻挠他们的工业化进程,将他们锁死在工业的初级阶段,产业链的下游),这才是大国、发达国家的天命责任。

1942年后,英国这个世界的老霸主,已经不可避免地持续衰落,它眼看着自己去过的地盘正在被美国和苏联瓜分——美国不仅霸占了美洲大陆,大洋洲、东亚、东南亚,在战后都将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开始反攻,东欧一旦被苏联收割,整个欧洲大陆将被红色的身影笼罩。

所以,站在大英帝国、丘吉尔的立场来看,你说他能不着急吗?

丘吉尔内阁深知大英帝国已经是外强中干了,又深知美苏想联起手来肢解大英帝国。所以,英国不管是在远东和欧洲都奉行避战策略,尽量推卸责任给盟友,同时又尽量保留自己的实力,以图抓住机会塑造对自己最有利的战后格局。

所以,当日军向缅甸派军,企图切断美英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的交通线滇缅公路,迫使蒋介石屈服,并伺机进军印度,对大英帝国釜底抽薪时,本应该跟中国远征军一起抵抗日本的英国军队,却跑得比兔子还快,一口气就撤到了英帕尔山脉以西。

英国军队为啥跑得那么快?他们就那么怕日本人吗?

其实并不是,1942年时日本明显已经后劲儿不足了,英国人之所以撤离缅甸,很大一部原因是因为丘吉尔对蒋介石的不信任。英国的帝国主义思维使得丘吉尔判断出,依附于美国的蒋介石,是想趁机将手伸到中南半岛,继而向印度洋扩张势力。

不久后,蒋介石跑到印度去见尼赫鲁与圣雄甘地的事实,更加佐证了丘吉尔的猜测。所以,当美国想在印度训练十万中国新军时,丘吉尔不仅坚决反对,还售给“藏独”势力十万两藏银的军火,目的是制造一个筹码,以等待战后对冲蒋介石插手印度、缅甸事务。

那么问题来了,蒋介石真像丘吉尔想的那样,有染指缅甸和印度的想法吗?

其实蒋介石从来没想过,他去印度,就是单纯地想去调和英国与印度独立运动领袖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好地一致对抗法西斯阵营。说白了,蒋介石就是想借着帮助弱小民族(印度)自强的原则,在美英面前露一手。

然而,蒋介石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在帝国思维里,他的举动就是想去吃羊肉,在美国人的授意下偷大英帝国的羊。

在欧洲,丘吉尔则尽量拖延盟军在法国西海岸大举登陆,开辟欧陆第二战场的反攻日期。他就是想让苏德尽量多的互相消耗,他好借用美国的力量去推行他的“侧翼战略”。

丘吉尔所谓的“侧翼战略”,是相对在法国西海岸登陆的“正面战略”而言的。丘吉尔说,如果盟军在法国西部直接登陆,必然要和严阵以待的德军硬碰硬,死伤惨重不难想象。所以,盟军要采取避实就虚的策略。

怎么个避实就虚法呢?就是盟军应该从北非开始,逐渐向地中海北岸的几个半岛渗透。丘吉尔将这个战略构想称为打击“鳄鱼的软腹部”,他主张把第二战场设在欧洲的南面,进而开辟一条从南方通往柏林的捷径,避开层层重甲,一举刺透第三帝国的心脏。

然而,站在美军的角度看,丘吉尔的这个“鳄鱼的软腹部”怎么看都像“乌龟的硬壳”。

他们心想,从北非向地中海推进,从比利牛斯山脉到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再到巴尔干的群山,可以说是处处天险难渡,如此复杂的地貌,大型机械兵团怎么推进?这到了丘吉尔眼中,就成了“鳄鱼的软腹部”了呢?

所以,不仅美军高级将领骂丘吉尔,长期以来,全世界精通军事的学者,都越对丘吉尔的这个方案嗤之以鼻,认为丘吉尔不知兵、瞎指挥。

然而,事实的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

从传统陆军作战的角度,丘吉尔的这个方案确实非常险恶。但考虑到盟军掌握着地中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在这些地方非常易于进行蛙跳登陆。所以,夺取这些地方的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但是,丘吉尔说从地中海、巴尔干开辟一条通往柏林的道路就有些扯淡了,盟军必然会付出巨大代价,显然不怎么现实。

那么,丘吉尔为何要坚持这个方案呢?

其实,丘吉尔是为大英帝国考虑,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英美在法国登陆,从西向东进攻,苏联从东向西进攻,最后在柏林会师,这就意味着欧洲将成为一片焦土,彻底沦为美苏两强的势力范围。但是,如果能够把东西对抗的轴线变成南北轴线,情况就不一样了。

如果从地中海由南向北推进,那么英国在地中海南岸的势力范围自然会得到强化。从英国本土经地中海到红海入印度洋的战略航线也自然得到保护。到时候,英美相继夺取意大利、巴尔干,再拉上土耳其黑海的大门,招降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小轴心国成员,苏联在东欧西进的半扇门就关闭了。

这样一来,英国就可以趁着苏德在波兰平原上厮杀的时候,趁机整合欧洲的这些小国。等苏德分出胜负后,德国必然实行代议制民主,英国就可以在德国内部扶植亲英势力,将德国也拉入欧洲一体化运动之中。

至于法国呢,在德国衰退的情况下,也不难复国,毕竟他收留了戴高乐,支持他进行自由法国运动,就是等待有一天他能返回法国建立亲英政权。

到时候,手里有了法国和德国这两张牌,丘吉尔就可以推动英国主导下的欧洲统一了。这样一个欧洲足以和苏、美分庭抗礼,鼎足而三。

就因为这样,丘吉尔才装傻充愣,极力去忽悠美国和苏联,同意他的这个“打击鳄鱼的软腹部”计划。

丘吉尔的这个战略设想很好,但斯大林和罗斯福也不是傻子,他们坚决不同意用他们的资源,去巩固大英帝国那即将坍塌的梁柱。正相反,他俩非常有默契,都想大英帝国的大厦早日崩塌。

因此,斯大林开始秘密跟希特勒进行秘密外交接触,为的就是给美国和英国施加压力。而美国的罗斯福那边呢?他得顾全大局,必须要维持美英同盟,所以在公开场合,罗斯福都表示支持丘吉尔,但到了拍板儿的关键时刻,他总是寸步不让,坚决不允许英国人利用美国实施大国战略。

丘吉尔没办法,软磨硬泡,也只是说服了美军在北非登陆,与蒙哥马利夹击隆美尔部,而后盟军又趁热打铁,在西西里岛登陆,顺势解决了意大利。

1943年11月28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在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与苏联东西配合对德作战问题时,丘吉尔再次将他的“地中海战略”主张拿出来,主张英美从地中海向巴尔干进军。

然而,面对丘吉尔的提议,斯大林和罗斯福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都表示反对。最后,丘吉尔无可奈何,只能跟美苏达成协议,将美英进攻西欧的“霸王”战役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动,登陆兵力达100万人,苏联则承诺在同一时间向德军进攻,以配合盟军西线的行动。

美英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后,美英就拼命在西线跟东线的苏联人比推进速度。到了9月份,眼看着苏联经巴格拉季昂行动后,都推到波兰境内渡过维斯瓦河,到达过去东普鲁士的边界——里加地区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就坐不住了,就邀请斯大林见面开个会。

然而,斯大林就是推三阻四,时间拖得越长,苏联红军在中欧和东欧占的地盘就越大,美英心里就越没底。

终于,到了1945年,斯大林答应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再次召开三巨头会议。这就是决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上,已经吞并了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摩尔多瓦,还在波兰成立了一个傀儡政府的苏联,提出了保留自己对这些地区的控制。而后,又要求拿回日俄战争中失去的远东利益,具体说来就是得到当年割让给日本的那一半库页岛、全部的千叶群岛,以及大连和旅顺这两块租界。

美国的核心诉求,就是要求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分担美国进攻日本本土的压力,因为美国死不起人了。再有,就是建立联合国。

英国这边呢,丘吉尔掂量着自己实力最弱,本来想保住自己的地中海霸权,然而巴尔干地区,除了希腊,其他都被苏联给占了,所以,为了在欧洲制衡苏联,他就必须将法国扶起来,就主张给予法国和三强相同的地位。

就这样,法国和中国一起,称为了战后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从此以后,英国的外交方针就是,解决欧洲事务时联美制苏,解决欧洲外事务时联苏制美。至于那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荣耀,只能从历史书中去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