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抗苏史

周日,一个人口稀疏的教区中心的路旁,走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样的一个人物未必会吸引人们太多的注意力:贫困,瘦弱,营养不良,游离在干部体系之外,小心翼翼地靠每周日的礼拜活动来寻求内心的慰藉。

然而,就在他经过一个公交车站牌时,一位等车的人注意到他。

“同志,请等一下,”等车的人说。

中年男子有点紧张。

“同志,您好。您有什么事?”

等车的人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我想我认识你,但是我记不起来你的名字了。”

“我长了一张普通的脸,”中年男子局促地挤出一个蹩脚的微笑,赶忙走开了。

他没有听到跟上来的脚步声,紧张的心情略微平复了一点,但冷汗已经不可抑制地从他的脊梁上冒了出来。他一边加快了脚步朝着人迹罕至的密林方向走去,一边祈祷詹尼斯·皮努普斯的名字不会在某一刻出现在那个人的脑海中。

詹尼斯·皮努普斯是一个逃兵。那已经是25年前的事情了。1944年,年仅19岁、连杀一只鸡的胆量都没有的詹尼斯被征召进苏联红军,投入到对德军的反攻当中。他不适合这项杀人的营生,连一枪也没放过,就在他参加的第二次战斗中被炮弹震晕了过去。当他醒来时,战场上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他被遗忘了。

他获得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逃走的机会,但这也将是一个危险的选择。他多么希望,他可以继续被遗忘下去,因为他亲眼见过两个苏军逃兵被抓回来枪毙。他更希望,他的家乡拉脱维亚也可以被一些人遗忘。

在沙皇俄国于1917年土崩瓦解之时,拉脱维亚连同其他一大堆名词从这个陈腐帝国的废墟中飞溅了出来。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拥有更悠久历史的立陶宛和波兰纷纷挣脱了沙俄的束缚,随即提出彼此冲突矛盾的疆界和领土主张。很快,这些几百年来一直夹在德意志和俄罗斯两大势力范围之间的民族意识到,他们最主要的敌人依然存在。在西部,有着残存的德军支持的政权;在东部,逐渐平定了内部事务的苏俄开始把目光投向旧帝国曾经的疆土。

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打退了德国的势力,却又面对着苏俄的渗透和进攻。再一次,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命运被大国主宰:波兰人在华沙城下奇迹般的胜利不仅保住了波兰的独立,也间接帮助波罗的海人摆脱了苏俄的威胁。

然而,好景不长,纳粹德国和苏联的迅速崛起再次让夹在它们之间的民族国家的命运变得岌岌可危。波罗的海三国的命运再一次与波兰联系在了一起: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秘密瓜分了波兰的同时,也将波罗的海三国变成了苏联的饭后甜点。

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方式大同小异:先是迫使它们接受“互助协议”,即派遣数万苏军进驻波罗的海三国,接着再武力逼迫三国政府改组为亲苏政府,最后“主动提出”加入苏联。1940年6月14日,就在苏军大举开进波罗的海三国的前一天,苏军战机击落了一架从爱沙尼亚塔林飞往芬兰赫尔辛基的民用飞机,造成9人丧生,其中包括一位美国外交官。有证据表明,苏军此举是为了阻断波罗的海三国政府与外界的联系。可叹的是,这样的野蛮行径却根本上不了当时的新闻头版,因为就在同一天,德军开进了巴黎。

从苏联正式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到苏德战争爆发、德军攻进该地区,只有短短的一年左右的时间。可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苏联政府单单在拉脱维亚一国就流放了近3万人,而该国的拉脱维亚人人口只有150万。

苏联在波罗的海三国的暴政激发了强烈的反弹。出于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苏联体制的痛恨,二战期间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都组成了单独的党卫军师,加入德军作战;唯一没有组成独立的党卫军师的立陶宛,也在战争末期编组了2万多人的部队,抵抗苏军的进攻。实际上,斯大林的暴政使得二战期间至少有90万苏联人以各种名义(包括组成所谓“俄罗斯解放军”)与德国人并肩作战——尽管在纳粹的意识形态中,他们被视为低贱的劣等民族。

历史似乎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德国战败后,不仅退出了它所侵略的土地,还割让了大片的土地给波兰和苏联;而同样在战争中非法侵占他国土地的苏联,却永久地霸占了那些地方。其中,就包括波罗的海三国。

再一次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之后,苏联继续从事其未竟的事业:集体化、清算、镇压、流放。作为回应,波罗的海三国的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数以万计的普通人潜入密林之中,对苏军展开游击战争。苏军对这些“森林兄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与此同时,还有詹尼斯·皮努普斯这样只想求一份安稳的生活而不得的人,只好躲在密林和洞穴中,靠着兄弟和妹妹的暗中接济,艰难度日,还要时时担心陌生人的好奇和怀疑。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腐朽低效的极权统治让这个“生于不义”的“红色帝国”走向了它不可避免的耻辱之死。与此同时,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明白,是时候了。他们不再诉诸武力,但他们也从未忘记;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爆发了。

从1987年开始,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开始在音乐会、集会等场合,一同高唱爱国歌曲和被苏联的意识形态压制的宗教歌曲,表达爱国热情。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露天音乐会也已不是陌生的事物。而在20多年前,这样的音乐会催生了三个国家的解放。

1988年8月,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则用一种无声的方式震撼了世界。8月23日,大约200万波罗的海人手拉手组成了人链,连接起这三个国家的首都。这条人链,被称为波罗的海之路。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200万人也许只是个小数字;但你要知道的是,这三个国家当时的总人口,只有800万。

后来,波罗的海之路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不断开的人链,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中。

在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的感染下,波罗的海三国的苏维埃政府也开始谋求脱离苏联。从1990年到1991年,三国分别宣布独立。

苏联坐不住了。1991年1月,苏军出动步兵、坦克和伞兵,攻占了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政府机关、电台、电视台等机构。自发保卫这些机构的民众遭遇了苏军的进攻,共有14名平民丧生,700余人受伤。

在那个绝望的凌晨,突然有一个节目组的技术人员传出了电视节目信号。他在节目中号召人们向全世界广播立陶宛的情况,揭露苏军攻击手无寸铁的群众的事实。在一个小时之内,就有好几名大学教授开始用各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

清晨4点,一家瑞典的媒体得到了消息,开始向全世界播报这一消息。与此同时,2万人涌上街头,构筑防御工事,对着苏军高声歌唱。

清晨,人数增长到5万。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爱沙尼亚。在那里,还发生了一个更美丽的故事。据说,在爱沙尼亚的民众与苏军的坦克对峙时,十几岁的爱沙尼亚少女捧着鲜艳的花朵,走上前去,把花朵插在坦克的炮管里。

苏军退去了。这一刻,文明战胜了野蛮,波罗的海三国在半个世纪后再次获得了自由。

同样苦熬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还有詹尼斯·皮努普斯。当他丢弃了军装、逃进拉脱维亚的森林中时,他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毛头小伙子;而当他终于鼓足勇气,战战兢兢地走出森林,向当地的警察局汇报自己的情况时,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他的兄弟都已经去世,只有一个妹妹还在人世。他终于获得了拉脱维亚的居民身份,平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十几年。

他终于不用再担心会有人突然把他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