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苏联想和芬兰换土地,谈判未果武力夺取,最后让人大跌眼镜

来源:科技是基础

自俄罗斯独立以来,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俄罗斯人的心。他们的国土太平坦,太靠近内陆,几乎没有什么危险可守。因此,刚刚从蒙古人手中独立出来的俄罗斯人,决心将自己的领土向四面八方逼近自然边界,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足够大的缓冲区,这引起了俄罗斯人对陆地和海洋入海口的极大担忧.一种近乎病态的追求。

公元1480年前后,蒙古金帐汗国彻底解体,莫斯科大公国获得相对独立。

在南方,他们三百多年来与土耳其连续十次交战,夺取了黑海和高加索的天险。在东方他们一路殖民西伯利亚,迫使清政府割让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个远东良港。在西部,他们与瑞典连续十一战,夺取了波罗的海入海口。这一系列的努力造就了幅员辽阔的俄罗斯帝国,也造就了俄罗斯特有的大国沙文主义。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沙皇俄国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海港

1939年,同样受到这种不确定性困扰的苏联人再次要求与芬兰交换土地。芬兰为何要在苏联制造不安全感?苏芬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1939年,苏联再次要求与芬兰换地,提出以双倍土地作为补偿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南濒波罗的海,西邻瑞典,东邻俄罗斯。面积3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北纬60°以北,人口约550万。芬兰的气候非常寒冷,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5度,但芬兰的经济并没有受到冬季的影响,人均GDP高达4.3万欧元,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无论其GDP如何人均和俄罗斯的差距是巨大的,其实芬兰曾经是俄罗斯的一部分。

芬兰国土面积3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它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早期的芬兰没能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被瑞典人统治着,瑞典人的统治还不错。数百年来,这两个民族之间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瑞典曾是北欧强国,但在大北方战争中被沙俄打败后,再也无法振作起来,东部领土逐渐被沙俄蚕食。即便如此,沙俄并没有放过瑞典。

瑞典王国的鼎盛时期

瑞典在大北方战争中被沙俄打败,波罗的海东部领土被沙俄占领1808年,沙皇俄国的不安全感再次出现。当时沙皇尼古拉一世与拿破仑结盟。结果,拒绝加入突然唤醒了沙俄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尼古拉斯发现,只要瑞典还控制着芬兰的领土,就无法控制波罗的海,也无法保证当时首都圣彼得堡的安全。.“我怀疑你会打我,所以我先杀了你。考虑到这一点,俄罗斯集结军队入侵瑞典,与芬兰开战。并入沙俄,成为半自治的俄罗斯大公国。

俄罗斯集结军队入侵瑞典,开始了芬兰的战争。瑞典战败,芬兰被沙俄吞并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议会决定脱离俄国,建立独立国家。考虑到目前的情况,列宁决定在表面上承认这一事实。从此,芬兰一家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苏俄不是不明白芬兰的重要性,而是忙于内战,无暇顾及芬兰这些自治大公国的命运,更别提边界是否合理了。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宣布独立。

江山定下来后,苏联开始拖旧账,要求双方重新划定边界。芬兰的人非常清楚苏联的手段。如果他们同意新的边界,苏联肯定会使用各种手段来抢占优势。这无异于割地给苏联,所以双方没有达成共识,陷入僵局。

随着苏联国内的安抚,苏联要求芬兰重新划定边界

为什么苏联如此想要重新定义苏芬领土?它始于芬兰的海湾。从地图上看,芬兰湾是波罗的海一条宽阔的水道,长约400公里,宽约70-130公里。这是苏联进出波罗的海的唯一通道。与此同时,芬兰湾的尽头是波罗的海舰队的驻地和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之一:列宁格勒,即现在的圣彼得堡。不难看出,芬兰湾对苏联来说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但当时的领土划定让芬兰湾呈现出一种失衡的状态。

芬兰湾是苏联进出波罗的海的唯一通道,具有重要的地理价值芬兰湾北部和航道内的大部分岛屿为芬兰所有。苏联只能控制芬兰湾南部。该国在芬兰湾扼杀了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并夺取了经济重镇列宁格勒。苏联人,就像他们的俄罗斯前辈一样,有一种“我猜你会打我,所以我先打你”的心态,但苏联人决定在正面交锋之前最后一次尝试和平解决——头。

1939年,苏联再次提出新的边界划界要求,并对芬兰湾附近的圣彼得半岛领土归属提出具体要求。汉科被租给了苏联。

芬兰控制芬兰湾众多岛屿,对苏联舰队构成巨大威胁

为了让这份苦涩的条约显得不那么“难以下咽”,苏联还“贴心”地提出用内陆地区换取上述两倍的土地和岛屿。在芬兰看来,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他们绝不会接受这种强制契约。苏联勃然大怒,决定给芬兰上一课,让他明白“上不了战场的,就别想上谈判桌”,但苏联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软弱的北欧小国会惹出麻烦。巨大的牺牲。

苏联提出用两倍的土地换取芬兰的海湾岛屿

11月26日,苏联制造“马尼拉炮击事件”为借口,对芬兰发动大规模入侵。他们自以为“我有优势”,但他们很快发现,能与寒冷的冬天交朋友的不只有俄罗斯人。芬兰的人民利用大雪、严冬和地形来跟上苏联军队。勒死。

苏芬战争,芬兰利用雪地地形力挽狂澜

为取胜,苏联不断增加兵力,最终以压倒性的兵力打败了芬兰,迫使芬兰签订了和约。这一次,为了羞辱芬兰,苏联没有为任何国家补偿芬兰。

苏联以压倒性力量击败芬兰,强行签署条约但苏联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输家。苏联曾经轻蔑地认为,“只要我们稍微提高一点声音,芬兰的人民就会服从”,但事实告诉他们,他们大大低估了芬兰人民反抗的勇气。作为世界上攻击一个400万人口、常备军不到4万的小国的大国之一,居然动用了将近100万的士兵,伤亡比例达到了尴尬的1:4。苏联本来是想通过这场战争消除芬兰对自己的威胁,向世界展示苏联红军威慑德国的强大战斗力。然而,苏联在冬季战争中的糟糕表现适得其反,促使一直犹豫不决的希特勒更加坚定了轰炸苏联的决心。

由于苏联在冬季战争中表现不佳,更加坚定了希特勒轰炸苏联的决心

芬兰的人民要报仇雪恨,所以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轴心国阵营,称他们与苏联的战斗是“战争的延续”,表明他永远不会原谅轴心国。苏联军队。可惜芬兰选错了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由盟军获胜,因此芬兰可以吐出他在战争中获得的所有领土。但芬兰一无所获。与苏联的顽强冲突,使芬兰无法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有可能成为中立国。它在美苏冷战中两败俱伤,经济发展迅速。

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毫不犹豫加入轴心国阵营

俄罗斯的“不安全感”是深入人心的,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不会放弃夺取新的土地,而在同化了新夺取的土地之后,他们对新被同化的土地的不安全感会让他们夺取新的土地。土地作为缓冲区。这也是俄罗斯的文化基因,一直延续至今。

苏联同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