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时期旅沪浙商的慈善活动

作者:王盈

北洋政府时期的上海已是全国工商业中心,也是浙商最主要的经营活动区域。旅沪浙商不仅人数众多、实力雄厚,且大多数怀抱着“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理念,在创业成功后积极参与上海的各类慈善活动,是沪上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面向旅沪同乡及浙江的慈善活动

旧宁波府是浙江旅沪人士最多的地区。早在嘉庆初年,宁波旅沪同乡就在上海组织四明公所,从事建殡舍、置义冢,为同乡从事寄柩、施材归葬、运棺回籍代葬及施诊给药等善举。为适应旅沪甬人需要,四明公所多次捐集巨资陆续建立了庞大的殡葬设施。1910年,甬商钱达三、谢蘅窗、朱葆三等捐资成立宁波旅沪同乡会,把社会福利救济作为经常性的重要事业,包括资遣同乡、职业介绍、无息贷金、义务教育、义诊施药等。在义务教育方面,宁波同乡会于1913年创办义务小学,至1927年,同乡会所办小学10所,经费由同乡会会务费拨充。同乡会还举办职业介绍、无息贷金等活动,以使同乡自食其力。

绍兴商人于上海创设浙绍公所,为同乡集议、办善之所。1910年,绍兴旅沪同乡周子庆、杜亚泉等发起成立绍兴旅沪同乡会。之后,浙绍公所仍从事为同乡施棺代葬等善举,同乡会则主要从事救助,包括救赈灾害、施医给药、救济落难同乡及义务教育等。同乡会还于1912年创设商业补习学校,专招旅沪习商的同乡子弟补授普通学科及商业专门知识。

为促进湖州旅沪同乡事业的发展,1910年湖州商人王一亭、沈联芳等在上海集资公建湖州会馆,为同乡举办殡葬等善举。1924年,湖州旅沪人士严浚宣、张静江、沈田莘等37人联合发起成立湖社,以“谋湖属六邑及旅外同乡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其中一项内容即为举办公益救助事业,涵盖资遣同乡、职业介绍、施诊给药等。总体而言,旅沪浙商面向同乡的慈善活动,对于凝聚同乡、促进旅沪同乡事业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此外,旅沪浙商也尤为热心浙江母地的慈善事业,对突发性的天灾人患无役不从。如1912年浙江发生特大水灾,淹毙人口达30余万。旅沪甬商沈仲礼主持的中国红十字会上海总办事处组织救疫医队、掩埋队及放赈队奔赴灾区,“医赈兼施,救生葬亡,不遗余力”。

旅沪浙商还积极参与浙江母地平日救助弱势群体、关怀地方公益等常态性慈善活动。如以办理育婴、施药、舍材、埋葬等善举为宗旨的宁波云华堂,自创设后,就一直得到旅沪甬商的关心支持,一批著名甬商因此进入该堂的董事、名誉董事之列。

面向上海的慈善活动

旅沪浙商常将上海视为第二故乡,经商致富后,在上海创办各类慈善团体,从事各种慈善活动。可以说,近代上海最具影响的慈善团体基本都是由旅沪浙商所创设或是由浙商主持的,各类慈善活动也都有浙商的身影。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近现代最主要的救护与赈济组织之一,也是近代上海最大的民间慈善救护团体,由旅沪浙商创设并长期在浙商的实际领导下开展活动。1904年东三省因日俄战争难民众多,旅沪浙商沈仲礼、周金箴等商请盛宣怀发起成立万国红十字会(前身)。1912年,中国红十字会在上海召开代表大会后,成为第一家全国性的慈善团体。吕海寰为会长率总会驻北京,沈仲礼任副会长兼常议会议长率领总办事处驻上海,主持处理大部分会务。

中国济生会创办于1916年,浙商王一亭是主要创始人之一,并长期出任会长主持工作。中国济生会的慈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施医赠药、发粟授衣、给棺助殓等普通慈善事业,有水旱灾害及意外被难灾民赈济等临时性慈善事业,有设立贫民学校、露天学校、夜校等施行义务教育的教育慈善事业,还有通过以工代赈济办理矿业、工厂、垦荒、浚河、森林、畜牧等大凡能维护贫民生计、振兴地方实业、增进国家收入的实业慈善事业。

1918年,沪上著名慈善团体中国济生会、仁济善堂、闸北慈善团、中国义赈会等发起中华慈善团联合会,次年1月开会正式成立,由熊希龄任临时主任,浙商朱葆三、王一亭任副主任,设立组织机构,推定各科职员,通过《章程》决议。该会主要在浙商朱葆三、王一亭、徐乾麟的主持下开展工作。

仁济善堂(前身为“文明局”、“中和局”),主要开展恤嫠、赡老、恤米、施医药、施材、义塾、粥厂、义冢、掩埋、救灾等慈善活动,1884年设仁济分堂,成为上海著名慈善机构。该分堂成立后,一直得到朱葆三的大力赞助。1919年,该堂召开董事及热心慈善人士大会,选举朱葆三任总董,王一亭等任副董。其时上海许多重大慈善活动都由其参与发起、组织。

上海华洋义赈会是沪上中西慈善家鉴于各省连遭水旱等灾害,设法救助而设立的。1920年成立,组织机构由中外慈善界著名人士组成,朱葆三任干事长,浙商宋汉章、傅筱庵是仅有的2名经济董事。至成立大会时,华洋义赈会已募得捐款40万元,其中傅筱庵认垫10万元,为所有团体和个人中认募最多。华洋义赈会是上海最大的专事灾害救济的慈善机构,北洋时期沪上设立的临时性救灾团体和重要的救灾活动几乎都有该会参与。

1913年成立的新普育堂,是其时上海最重要的留养类慈善团体,创办人为浙籍出版商陆伯鸿。该堂专门收养无依无靠的老幼、病人、残疾人和精神病患者,给予衣食住处,额定1500余人。该堂专门附设义务小学,组织留养者学习一般文化知识,还根据留养者情况,组织其从事水木作、雕刻、漆器、藤器、竹器、缝纫、染织、刺绣、种植等手工或其他体力劳动,为留养者今后出堂谋生打下基础。

1912年由浙籍实业家朱葆三、王一亭、虞洽卿等发起创设的中国救济妇孺总会,是上海最大的“专以救济被拐妇孺为目的”的慈善组织,通过侦查、拯救、资遣、教养等途径救助被拐妇女儿童。次年12月召开成立大会,选举虞洽卿为会长,朱葆三等为副会长,但实际是徐乾麟主持。该会董事会基本由旅沪浙商组成,经费“概系董事会负担”。

闸北慈善团是北洋政府时期闸北地区慈善事业的核心,由湖州籍商人沈联芳创设,并长期任总董。起初主要从事施粥、收尸代葬等善举,1919年建立育婴堂,后又逐渐开办妇孺寄养所、惠儿院、义务小学、施医局、工艺厂等,使该团成为上海举足轻重的慈善团体。

面向全国及海外的慈善活动

旅沪浙商的慈善活动不仅限于浙江与上海,他们还积极参与全国的慈善活动。如1919年夏,河南水灾奇重,灾民达50余万。河南督军兼省长迭次函请沪上慈善界领袖人物朱葆三、王一亭、徐乾麟,并派代表杨子猷赴沪“为灾民请命”。沪上慈善界立即成立了以朱葆三为名誉会长,徐乾麟、王一亭为正副会长的河南义赈会,专事义赈事项。该会成立后,连续在《申报》刊登《河南驻沪义赈会劝募义赈启》等征募款项、棉衣、粮食等的广告,并及时派员散放急赈。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国际慈善活动。如受一战影响,西伯利亚地区聚集难民计达50万人,急需救济。浙商沈仲礼主持的中国红十字会总办事处在报上连续刊登启示,伏乞军政商学各界捐赠棉衣,或慨助钱洋由红会赶制新衣,分送灾区。红会总办事处还考虑到同受一战影响的留德华侨,即电托瑞士万国红十字会先行调查,以为救济之基础。同时,红会再刊登启示,以筹集款项,救助德奥华侨出水火,或遣返回国,或渡送他国。

综上,旅沪浙商是北洋政府时期上海最活跃、最具实力的慈善力量,他们不但在旅沪同乡中开展各种救助善举,参与本省的灾害救济等慈善活动,还在上海积极创办、主持各种善团,并以上海为中心参与组织全国甚至海外的慈善活动,是上海成为全国慈善枢纽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