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余烬——希特勒留下的德国

作者:到岸读行者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自杀一周后,德苏代表在柏林的废墟中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纳粹德国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的战斗结束了。

从1939年9月1日到1945年5月8日,希特勒带领德国将欧洲变成一片废墟,而他自己,当知道大势已去,开枪自杀,留下一个残垣断壁的德国。自从1648年德国三十年战争,297年后的1945年,德国再次成为一片白地。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造成的人员伤亡高出几乎两倍,大约有550万人死亡,其中军队死亡人数约376万人,平民死亡人数约165万人。此数字尚不包括失踪和死于战俘营的士兵和平民。大量平民在盟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中丧生。1943年7月对汉堡的轰炸使4万人丧生,1945年2月对德累斯顿的空袭使13.5万人丧生。战前拥有430万人口的柏林,在1945年8月只剩下280万居民。因战争而受伤致残者不计其数,仅西德地区就有200万人残废。1920年出生的德国男子中每100人就有41人死亡或失踪,1921年至1925年出生的德国男子中这一比例均超过30%。

1939年德国人口中男性占48%,到1946年下降到40%,战争毁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岁月,留给他们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回忆。

希特勒在战争行将结束时发布“焦土政策”的肆意破坏,几乎使德国所有城镇都成为颓垣残壁的瓦砾场。

据战后估计,德国的实物资本在1938年到1945年间从4150亿帝国马克下降到1900亿帝国马克,与此同时,德国债务却从310亿帝国马克上升到3370亿帝国马克。专家们计算,德国农业和工业建筑物价值损失几乎达到25%,农业动产和住房建筑物损失50%,私人实物财产损失超过60%以上,其他非建筑物工业财产损失75%。

德国大城市有2/3的住宅在战争中被炸毁,数百万人在轰炸中失去了他们所有的房屋和财产,只能在防空壕、难民营、碉堡以及地窖中拥挤地生活。昔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如今已变成满目疮痍的废墟,只有在碎砖乱瓦中才依稀可见几条弯曲的小路。

1945年5月3日进入柏林的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描述当时的柏林状况:“柏林什么也没有剩下。没有住宅,没有商店,没有运输,没有政府建筑物。纳粹留给柏林人民的遗产仅是一些颓垣残。……柏林如今仅仅是一个碎砖破瓦堆积如山的地理位置。”一位美国官员则将柏林形容成“一座燃烧的、冒烟的、爆炸的传播死亡气息的火山”。

据计算,如果柏林每天开出10列有50辆车皮的列车来运输瓦砾,要历时16年才能运完。科隆66%的住宅被摧毁,只剩下大教堂仍然矗立着,如此严重的损失使市政厅一度考虑放弃科隆的废墟,在北边莱茵河畔新建一座城市。杜塞尔多夫93%的住宅不能居住,法兰克福的18万套住宅中有8万套被毁。远远看去大多数建筑物仍然屹立在那里,但实际上大多只剩下一个外壳。除私人住宅外,大量公共建筑也遭到毁坏,教堂、剧院、学校、艺术馆等都未能幸免于难。

统计表明,到1945年,10万人以上的德国城市住宅建筑破坏状况:

柏林:毁坏30%,损坏45%,完整25%;

英占区相应为33%,46%和21%;

美占区为33%,48%和19%;

法占区为44%,45%和11%;

苏占区为23%,38%和39%。

由于盟军的昼夜空袭,德国大约30%-40%的工厂遭到破坏无法继续生产。

在欧洲最大的工业中心鲁尔区,情况则更加槽糕。

这个50英里长、20英里宽的椭圆形区域内,曾经鳞次栉比地坐落着众多煤矿、钢铁厂、发电厂、化工厂等,繁荣的工业生产使该地区终日烟雾弥漫。鲁尔区在战争中受到英美空军的重点轰炸,到战争结束时,空袭中幸存的烟囱寥寥无几,这个最大的工业中心已成为一片废墟。比较偏远的巴伐利亚、巴登一符腾堡等地的工业受破坏程度则较小。1945年7月,美占区军政府对辖区内所有工厂生产情况进行统计,1.2万家工厂中只有大约10%还能继续生产,其余的已经无法开工了。

战争使德国人原本引以为傲的交通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战争后期英美空军意识到破坏交通运输,将给德国工业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于是将轰炸重点转移到德国各种交通设施上来。各种铁路枢纽、铁道、桥梁和高速公路成为盟国空军打击的重点,车辆和船只也不能幸免。

战争结束时,原本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几近瘫痪。铁路和水运是德国交通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战前德国货运有70%是通过铁路、20%是通过水运进行的,这两个部门在战争中的损失也最为严重。无数铁路枢纽、隧道、调车场和道岔已不能使用。在英国和美国占领区内,有234座铁路桥梁被摧毁,占原有桥梁总数的70%。英占区的1.3万公里铁路只剩下1000公里可以行车,而且这1000公里还互不连接。铁路车极度缺乏,货车车厢达不到战前水平的一半,只有约50%的火车头供使用。铁路运输因此几乎完全瘫痪。在水运方面,英占区和美占区的958座主要河道桥梁中有740座被毁坏,横跨莱茵河、威悉河和美茵河的所有铁路桥梁都被摧毁,导致这三条举足轻重的内河航道完全关闭。莱茵河是德国最重要的河流,被誉为德国人的“母亲河”,其战前承载的航运量比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还要大,重要性不言而喻。横跨莱茵河的所有桥梁都被摧毁,约1700艘船只沉没进一步堵塞了河道,导致全程不能通航。德国靠近北海的港口,如不来梅、威廉港等,也充塞着沉没的船只无法使用。汽车运输方面,不仅道路损毁严重,而且大部分卡车在战时都被用于服务德军,剩下的则在战后被占领军没收了。一度被誉为欧洲最发达的德国交通,完全成了一个烂摊子。

穷困滚倒、苟且图生

纳粹德国的覆灭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自二战爆发以来,德国人民所总受的每况愈下的生活,到战争结束时,变得更加灰暗和令人绝望,在当代德因人的记忆中,习惯将这一时刻称为“崩溃”或“零点”在新的国家体系建立之前,德国人民必须忍受长时期低水平生活的煎熬。

在战争结束时的一片混乱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情况当属大量德国东部难民的涌入。在1945年欧洲战事结束的前后几个月,发生了德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1200万东部德国人失去了他们的家园成为难民,汇聚成从东向西流动的浪潮。由于德国历史上长期的向东殖民运动,在奥德尼斯河以东的波莫瑞、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等地定居着大量德意志人。在二战期间,随着德国军队向东方的推进,大量德国居民被迁移到东方新占领的土地上,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都居住着这种新移民。随着战局的转折,1944年苏联红军推进到波兰,失去德国军队庇护的德国移民开始被驱逐,可怕的命运逐步降临到德国东部领土全体居民的头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战后波兰领土整体向西移动,波兰在东部失去的领土由德国割让其东部领土给予补偿,奥德尼斯河成为德国与波兰的新边界,德国东部居民成为苏联和英美博弈的牺牲品。庞大混乱的群体性人员流动与其说是迁移,不如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逃亡。在复仇情绪的驱使下,德国居民受到当地政府和苏联红军的暴力驱逐,被迫在短时间内离开他们世代生活的故土,汇入到向西逃亡的巨大人流中去。也有人害怕受到当地居民的报复,自愿离开。

因为逃亡的匆忙和沿途的损失,绝大部分人失去了他们所有的财产,带着饥饿和绝望来到了德国本土。能够活着进入德国本土并安顿下来已属侥幸,大约200万人死于逃亡途中。在战后最初几个月里,成群结队的难民和为了逃避轰炸离开城市的上百万疏散者在公路上汇合在一起,犹如一群失魂落魄的乌合之众。东部难民的涌入使德国人口增加了23.6%,有780万难民进入了英国和美国占领区,这些逃到德国西部的难民既无住宅、又无财产,更加重了本地居民的负担。在战争刚刚结束的几个年头,不惜一切代价以求生存成为德国人生活中压倒一切的理念,因为缺衣少粮和恶劣的居住环境,寒冷和饥饿不断加剧着人们的痛苦,虚弱的人往往在夜里被冻死在床上。德国人自我嘲讽道,“因饥饿面十瘪的脸成了德国人的标志,四周都看不到一个胖子,我们快要退回到石器时代了”。

战胜国并不准备让德国人维持体面的生活,罗斯福在战争期间就说过,“德国人一天喝三次汤就够了”。

一向心高气傲自视为优等民族的德国人,如今沦为占领军眼中的“下等人”,毫无尊严和保障可言。一些人不能忍受痛苦,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崩溃和价值观的丧失。买不起香烟的人跟在外国军人和外国游客身后捡他们扔掉的烟头,而一些德国姑娘与盟国士兵勾搭,换取巧克力和尼龙袜或者美军的干粮包,以贴补家用。一切政治口号和文化信条此刻都变得空洞无力,麻木的德国人只能祈求熬过战后最艰难的这段岁月,顽强地活下去。

战争期间德国农民大量应征入伍,德国农业靠大量的外国劳工才得以维持。德国人的食品需求相当一部分依靠广大德国占领区的供应。战争后期,随着德国占领区的不断缩小,德国人的食品供应持续下降。

在德国投降前,人均每天的食品供应已下降到1600卡路里。战争结束后,外国劳工纷纷被盟军遣返,德国的食物短缺问题立刻变得严重起来。易北河以东地区是德国一直以来的“面包篮子”。战争结束后,苏联停止从东德向西德输送粮食,更加剧了西德的食品危机。德国有限的食品被优先供应给军政府和占领军,普通德国民众只能领取少得可怜的食品配给。

大城市的情况尤其槽糕,柏林出现了市民吃树皮的情况,一名作家在记中这样写道,死去动物的尸体也成为争夺的对象,“骨头上的每块肉都被制下来扔到锅子里”,但是,这还不算最严重的境况,此后生活水平持续恶化,更大的厄运等待着德国。1946年10月,从北极和西伯利业大侵的寒潮开始席卷德国,到了1947年1月,温度骤然降至零下20度,德国迎来了20世纪最寒冷的冬天,在长达四个月的漫长冬季里,全德国死亡人数至少10万(这还不包括在战俘营死去的),冻伤、浮肿、患上软骨病、肺结核者达数百万。

直到1948年下半年,德国开始接受“马歇尔计划”( Marshall plan)援助后,食品短缺危机才得以缓解。

日常生活中的燃料短缺也使德国人民苦不果言。鲁尔区的煤产量在1938年为1.37亿吨,到1945年只剩下0.355亿吨。

英国军政府在德国投降后立即切断了鲁尔煤矿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实行计划生产。出于限制德国工业或战争赔偿的考虑,大量煤矿开采设备被拆卸运走。开采出来的煤被运到其他燃料和能源供应不足的欧洲国家。

德国交通体系在战争中遭受的毁灭性破坏,也阻碍了煤炭的运输,成为制约工业生产恢复的瓶颈。矿工们自身缺少足够的食物、也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所有这一切,不仅让德国的主妇为缺少燃料犯愁,更使虚弱的德国人民在寒冷的冬季时刻面临死神的威胁。在1946年异常寒冷的冬季,西占区每户居民只得到当局配给的煤作为取暖之用。刺骨的寒冷使一切道德体系都变得摇摇欲坠,偷窃作为延续生计的一种手段已经广为德国人接受,每当载煤的火车在有人居住的地区停下来时,大人小孩使蜂拥而上。

德国人民还要忍受相当长时期的住房短缺

战争结束后,西德地区超过300方套公寓已被毁或无法居住。在英占区和美占区,战前公寓总计930万套,战后只剩下480万套可供居住,48%的公寓遭到摧毁或破坏,一栋在战前居住4个人的房屋,现在挤进了10个人。占领军大量征用了那些没有受到破坏的住宅,提供给军官居住。各种旅馆、学校其他公共建筑也被征用,作为士兵的住所。从东方逃亡来的几百万难民使居住情况变得更加拥挤不堪。在轰炸中失去房屋的城市居民被迫挤进地下室或防空洞栖身,或在断壁残垣间搭起窗棚来抵御风雨。相对而言,农村或郊区的住宅损失要轻得多。战争结束时,农村居民不得不为几十万流离失所的城市居民提供住所。由于缺少燃料、电力和建筑材料、加上交通体系的瘫痪,城市里建筑的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到1947年,战争结束两年后,人均居住面积仍然只有4平方米。甚至直到1949年联邦德国建立之时,依然平均有3.18个人分享一个卧室。因为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肺结核之类的传染病快速传播,加剧了人群中的非正常死亡,战争造成了工业的衰退和金融体系的轰然倒塌。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大量发行纸币,使纸币数量猛增14倍。战后德国消费品的极端匮乏和帝国马克的贬值使黑市交易异常繁荣,进而支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希特勒的野望,留下的只是从零开始的德国——–

参考资料:

埃德温·哈特里奇:《第四帝国的崛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第40页。

卡尔·哈达赫:《20世纪德国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091页。

卡尔·迪特利希·埃尔德曼:《德意志史》,第四卷下册,高年生译,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