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那些事儿–帝国疑云

北魏帝国隐藏着太多的秘密,迁都、离散部落、手铸金人、子贵母死、拓跋珪奇怪的疯病,等等,这些秘密左右着帝国的命运。都城自北向南移动,部族一个个分离,立皇后并非皇帝说了算,要用手铸金人的方式决定,立太子必须杀掉他的母亲。北方的征服者疯了吗?这些该死的事情都发生在一座新兴城市。

魏都平城

平城(今山西大同),内长城蜿蜒其南,外长城横卧其北,东连太行,西临黄河,天高云阔,山关相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塞北重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描绘出当时平城的秀丽风景:“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澜,郁葱可冷。”这是公元4世纪美丽云中郡的真实写照。说起古平城,熟知中国历史的人立刻会想到大汉与匈奴的第一场大会战–白登之围。平城古城始建于战国初年,是赵国的重要军事要塞。
公元398年七月,平城迎来了历史上最辉煌风光的时刻,二十七岁的蒙古和华北征服者拓跋珪决定迁都平城。平城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分界线,北魏国都的选择耐人寻味,拓跋鲜卑人到底想做些什么呢?
拓跋鲜卑联盟三十多万军队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大规模军事征服,以损失近乎三分之二兵力的代价终于占领后燕国的河北地区。这一场残酷的战争让所有拓跋鲜卑人陷入深思:战争到底该不该打?应不应该为进入中原付出这么惨重的代价?
北魏国的军事行动陷入停滞,既没有乘胜追击逃到辽东地区、自身动荡不宁的后燕国,也没有攻打龟缩山东苟延残喘的慕容德集团。北魏帝国上层发生冲突,以张衮为代表的汉官集团和拓跋鲜卑贵族激烈交锋,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始自美国学者亨廷顿,然而文明冲突却不是20世纪的产物,数千年来,人们都在为“文明”而战。
为什么会有冲突?利益。司马迁《史记》中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有利益,人们都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利益就是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游牧民族要放牛牧马,农耕民族要耕田种地。北魏国的路应该怎么走?游牧,还是农耕?辽、金、元、清等游牧民族都曾经统治过北中国,他们似乎做得轻松自如,因为有个榜样–拓跋珪。
雄才远略的拓跋珪不会满足只做可汗,他要做皇帝,做天下人的皇帝。若要做中原地区的皇帝,靠武力征服是不可能的,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匈奴汉国、前赵,羯族后赵留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如果全盘汉化,植根大草原的拓跋贵族们肯吗?拓跋珪想到一个折中办法,这个想法主导了北魏帝国都城的选择。都城继续定在盛乐,定在草原上,不利于接受先进文化,更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魏国控制的中原土地包括今天的河北和山西。若想效仿历代统治者,都城的选择不外乎两座城市,中山和邺城。
中山是后燕国的都城,邺城则是后赵和前燕国的都城。邺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著名的粮仓,水陆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又有前代皇朝经营。《魏书》记载魏军攻克邺城时,拓跋珪曾亲自巡登台榭,遍览宫城,将有定都之意。拓跋珪很快打消这一念头,拓跋鲜卑联盟各部落绝不会允许都城设在汉人势力强大的地区,诸部对南征作战意义早已产生怀疑。
魏军频繁对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发动掠夺战争,收获丰厚。南下中原,付出的代价高收益少,尤其对于主动投降的山西地区,可谓秋毫不犯,得到的土地仍然控制在汉人豪强手中。对于不熟悉农业生产的鲜卑人来说,让他们去一个不能带来财富的陌生领域很不现实。当时北魏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兵源靠拓跋部及其部落联盟供给,不可能把都城定在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
经过一年多的伐燕之战,魏军伤亡大半,鲜卑贵族普遍厌战,该休养生息了。拓跋珪停止军事行动,不打击后燕国在辽东的残余势力,也不攻击山东的慕容德集团,为平息后秦皇帝姚兴的怒气,减少边境摩擦,毅然杀掉仅仅在书信称呼上对姚兴不够恭敬的亲信大将奚牧,可见根本不想在南方用兵。邺城靠近后秦、南燕和东晋三国,如果迁都邺城,必然受到来自三个国家的军事威胁。
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步来。不能迁都中原,也不能留在草原上。经过深思熟虑,兼顾鲜卑、汉两大集团的利益,拓跋珪决定迁都平城。通过迁都,为北魏国定下发展基调,即游牧与农耕并重。从迁都平城后的一些做法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这仅仅是过渡,拓跋珪真实想法,是使北魏国成为真正的中原强国。
以迁都为契机,拓跋珪加紧汉化进程,按照中原国家习俗即皇帝位,改元天兴。改掉以前留发辫的习俗,命国人束发加帽。
按照北魏的旧习俗,每年夏初祭祀天神和宗祖庙;每年夏末率领部众去阴山做退霜祈祷;每年秋季刚开始时去西郊祭天。现在改了,完全依照中原国家的古制祭庙、朝会。
北魏国模仿古都洛阳、长安和邺城,在汉代平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营造新都。宫殿、园苑、庙台一应俱全。平城国都的建筑规模之巨、数目之繁多、布局之谨严、规划之完整前所未有。
平城分皇城、外城和郭城。外城方二十里,外郭周围三十二里,有门十二,“其郭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京畿范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及阴馆,北尽参合。
北魏政府为改善环境,从城北引如浑水,从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使魏都城内有潺潺流水,东西鱼池有游鱼嬉戏。水旁弱柳、丝杨、杂树交荫,配上巍峨的宫殿楼阁,真是花团锦簇一般。唐代文人张嵩的《云中古城赋》描绘了平城昔日的壮丽:“灵台山立,壁水池园,双阙万仞,九衢四达,羽旌林森,堂殿胶葛。”
拓跋珪把各地官员、豪强尽数迁到平城充实人口。经过其后历代帝王努力,到公元494年孝文大帝迁都洛阳。北魏在平城建都九十七年,历经六帝七世,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百万人口,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
都城的迁徙,对草原牧民的生活造成冲击。就像清朝末年,人们从土地耕种走向机器大生产,怀疑、排斥、反抗,从牧民到贵族、从一个部落到另一个部落像瘟疫一样不断蔓延。为防止草原牧民集体反抗,拓跋珪准备拆散他们的部族,加快汉化。“离散部落”的政策悄悄诞生。
离散部落就是将部落中的牧民离散,在北魏它是一项国家政策,策划者是汉人张衮。张衮字洪龙,上谷沮阳人,性格纯厚笃实,好学,有文才。起初在郡里做一名五官掾的小官,五官掾没有固定的职务,就是太守的左右手,幕僚角色。
拓跋珪复兴代国称王,张衮选为左长史,成为拓跋珪决策圈子中的一员,“常参大谋,决策帏幄”。破刘显、击柔然、抵御燕军入侵、入主中原等一系列战役中,张衮为拓跋珪出谋划策,算无遗漏,拓跋珪言听计从,也算一对千古知遇的君臣。
张衮在拓跋珪尚未建立功业前经常对人说:“昔乐毅杖策于燕昭,公远委身于魏武,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主上天姿杰迈,逸志凌霄,必能囊括六合,混一四海。夫遭风云之会,不建腾跃之功者,非人豪也。”张衮自比乐毅、荀攸,看准拓跋珪是能够统一天下的英雄。
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在魏晋之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匈奴人谱写了这个神话,羯人和氐人,还有慕容鲜卑人继续着神话传说,最终结局均以悲剧收场。张衮意识到单纯靠胡人的武力统一不了天下。
鲜卑民族想要在中原立足,比起匈奴、羯、氐和羌各族来,困难更多。匈奴和羯族在东汉末年已然入塞,氐、羌更不用说,长久以来,一直和汉人共同劳作生息,适应农耕文明生活方式比较快。鲜卑人则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大草原,对农耕很陌生。怎样才能把鲜卑人变成汉人?
张衮提出“离散部落,编户齐民”的国家政策。不让他们放羊,让他们种地。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分给土地让牧民耕种。把牧民固定在土地上,使他们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不再隶属于部落大人。
张衮好狠,一举断掉游牧民的根。拓跋珪借贺兰部战败之际,拿贺兰部开刀,使亲舅舅贺讷成为无所统领的孤家寡人。这不过是个开头,当然不止贺兰部一家,解散后的部落牧民变成普通民户,分地定居,不许自由迁徙,部落君长大人也当做普通民户看待。
魏军攻克中山后,迁徙后燕境内汉人及慕容鲜卑等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余万口到平城,分牛分田,和分土定居的拓跋鲜卑人一道成为北魏的农民。为给游牧人做示范,拓跋珪亲耕藉田,带头务农,为百姓做表率。北魏的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游牧守旧势力依然强大。北魏国内并存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双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斗争,这种斗争贯穿整个北魏历史,甚至直到北魏灭亡,他们仍然在战斗。
汉人和鲜卑人的矛盾被激化,冲突不可避免。“诸部子孙失业赐爵者二千余人。”《魏书·太祖纪》中的一句话把矛盾显露无遗。部落联盟中许多人的子孙失业了,估计不肯务农,拓跋珪只得安慰性地赏赐爵位。以拓跋仪和穆崇为首的鲜卑贵族开始反攻,把矛头指向汉人领袖张衮。收拾人要抓住小辫子,张衮有什么小辫子呢?
张衮在南征过程中为解决治民官的缺乏,不断向拓跋珪举荐汉人为官,往往均被录用。这些汉人多为出色的高门士族,才能是有的,是否肯真心为北魏国服务,张衮不得而知。魏军几乎是一战平定山西,占领城市无数,为尽快把占领区治理好,张衮推荐官员多少有些仓促,比如卢溥和崔逞。
卢溥与张衮同乡,两人谈了那么几次话,张衮便推荐他给拓跋珪。卢溥出自范阳卢氏,乡里势力很大,拉拢卢氏加强北魏的统治原无过错,可后来卢溥聚党谋反。崔逞,张衮根本没见过,听说有才,“闻风称美”,便向拓跋珪大力举荐。张衮一心追随拓跋珪,又是共患过难的,深得拓跋珪信任,从来不患得患失,有什么说什么。
不做事不出错,只要做事难免出现差错,何况不计后果地做呢?鲜卑贵族正是看准他的性格,借机抓住“卢溥叛乱”和“崔逞事件”攻击张衮和汉人集团。
崔逞是高门望族,从三国曹魏开始,祖辈历任各朝各代的高官。崔逞有文才,在前燕、前秦、后燕都做过官,曾经编修过《燕记》。张衮极力推荐,拓跋珪对崔逞礼遇甚重,拜为高官。魏军攻打中山的时候,军中乏食,老百姓藏着粮食自己吃不肯缴纳。拓跋珪向群臣问计。崔逞说,桑葚可以补助食粮。古人说过,鸮鸟(鸣声恶劣的一种鸟)吃了桑葚,鸣声会变好。
拓跋珪听从崔逞的献计,令百姓缴桑葚当租,崔逞害怕魏军扰民,又说可以让士兵们自己去摘取,不过要快,时间一长,桑葚会落尽。拓跋珪当时火了,将士们要打仗,怎么能去采果子!鲜卑贵族利用这件事大肆攻击崔逞,说他讽刺我们鲜卑将士是鸮鸟,不是好鸟。拓跋珪果然很生气,不过没有发作。
不久,又发生一件事,东晋将领郗恢给拓跋珪弟弟拓跋遵写了一封信,上面有一句话“贤兄虎步中原”。拓跋珪一看,又上火了,心想我是皇帝,你不写尊称说什么贤兄,明明看不起我嘛,于是叫张衮告诉崔逞,写封回信给我贬一贬晋朝皇帝。
崔逞称晋安帝为贵主。这一下,拓跋珪真火了,新账旧账一起算,心想我顶着多大的压力保你用你,你却不尽心办事,怒斥崔逞说:“贵主何如贤兄!”下令将崔逞处死,此事累及张衮,降职处理。
拓跋珪明知与张衮无关,不得不忍痛割爱,还算手下留情。年过七十的张衮从此退出政坛,一年后郁郁死去,临死之前念念不忘北魏平定天下的大业,上疏执著地劝拓跋珪注重文德教化,表章最后一句显示出他与拓跋珪君臣之间的难忘恩情:“臣虽暗劣,敢忘前志,魂而有灵,结草泉壤。”
人生自古谁无死。为了帝国的繁荣与强盛,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张衮的功绩不可磨灭,他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灌输给拓跋珪,告诫说尽管魏国武运强大,但四海未服,平天下靠得是文治和武功双管齐下,不可偏废。拓跋珪当时陷于政治斗争之中未能对其褒奖,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此给予极高荣誉,策赠太保,谥文康公。
张衮对北魏忠心耿耿,一心报拓跋珪知遇之恩,没有民族偏见,毕生致力于民族融合事业。崔逞则对晋朝抱有好感,对晋朝皇帝的恭敬出于汉民族感情使然。拓跋珪杀崔逞并非因为两件小事,实是派别斗争的结果,对鲜卑贵族做一些让步。拓跋珪的退让并没有使他们感到满意,一个又一个的阴谋接踵而至。

手铸金人

拓跋珪做了皇帝,当然要有一位皇后。拓跋珪称帝时二十九岁,此前,已经有一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当初拓跋珪为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分裂亲刘显的势力娶了刘氏,非常宠爱,生有一女一子,女儿华阴公主,儿子叫拓跋嗣,即后来的魏太宗明元皇帝,时年七岁。刘氏长期为拓跋珪打理后宫,并生有一男,理所当然应该母仪天下。奇怪的是,北魏帝国的皇后王冠最终落在了别人的头上。
公元400年三月,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小女儿慕容氏成为北魏国第一任皇后。慕容氏在中山城陷落后被拓跋珪纳入后宫,经左丞相卫王拓跋仪等人的请求通过手铸金人立为皇后,别以为它是一场普通的立后,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故事。两个女人的皇后之争是通过“手铸金人”来实现的。刘氏没有铸成。慕容氏成功铸就,成为北魏国唯一一位手铸金人成功而被立为皇后的女人。
所谓手铸金人是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关于它的来源已无从查考。我们试着推测一下,手铸金人测吉凶绝非始自拓跋部。《晋书》曾经记载,武悼天王冉闵曾派常炜出使燕国,燕王慕容俊问他:“听说冉闵铸金人为己像,坏而不成,何得言有天命?”就是说早在冉魏时代铸像问天的方式已经开始流传。
铸像的最早记载源自佛教,传说优填王曾为佛陀立圣像。中国西汉霍去病出陇西讨伐匈奴时曾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据此推测,这一传统应该是草原文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的,盛行于石氏后赵,为拓跋部继承,在建国初期作为立皇后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为什么有人能够铸成,有人铸不成呢?我们不清楚当时铸造过程,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点,失败概率相当高;第二点,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最关键的是铸造人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手铸金人立后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卫王拓跋仪为什么请求立慕容氏为皇后而非刘氏呢?因为刘氏不得宠吗?不是,《魏书》中明确记载,拓跋珪对匈奴夫人相当倚重,刘氏生下儿子,主管后宫。
我们要弄清楚拓跋仪是谁?他是拓跋翰的长子,拓跋觚的哥哥,拓跋珪异父异母的弟弟。拓跋仪长得有点像关云长,美须髯,有算略,少能舞剑,骑射绝人。能拉十石硬弓,与陈留王拓跋虔齐名,时称“卫王弓,桓王槊。”他从小跟着拓跋珪走南闯北,平定诸部,多有战功,封为卫王。
贺兰王后改嫁拓跋翰,拓跋珪与拓跋仪这对原本的堂兄弟成为更加亲密的兄弟。虽非一母同胞,一父所生,但他们同样出自老代王什翼犍的嫡亲一系,同是慕容皝女儿的孙子。血缘相近,名义上的一家人。拓跋仪之所以拥立慕容氏为皇后源自他的野心,想戴上那顶北魏国的皇冠。拓跋仪功勋卓著,为内外所重,势力庞大,一位北魏国贵族说过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想法:“一旦皇帝去世,除了卫公,我怕谁!”
一个人光有野心不行,要靠形势推动,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密切相关。曹操就是很好的例子,起初想做郡守,到想封侯、做周公,最后一不小心成为太祖武皇帝。拓跋珪之前代国的王位传承,像悉鹿、禄官,猗卢、弗、贺傉、纥那、翳槐、什翼犍等,依旧维持着草原民族兄死弟及的传统。按照这一传统,拓跋珪如果死了,拓跋仪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拓跋珪要杜绝拓跋仪的想头,传位给儿子。长子拓跋嗣出生时,拓跋珪和拓跋仪兄弟曾经有过一段对话,暴露出两人之间互相提防猜忌之心。拓跋嗣出生,拓跋珪兴奋异常,连夜召拓跋仪入宫。拓跋仪步入寝宫,拓跋珪劈头第一句话:“朕深更半夜叫你来,你不感到奇怪,不感到害怕吗?”拓跋仪回答:“臣推心置腹侍奉陛下,陛下明察秋毫,臣心自安。忽奉夜诏,奇怪是有的,恐惧没有。”
拓跋珪问得莫名其妙,皇上召见臣下,哥哥叫弟弟,即便夜半三更,有什么可怕的呀?拓跋仪的回答圆滑得体,二人心如明镜。拓跋珪喜滋滋地告诉他:“皇子诞生了!”拓跋仪起身再拜祝贺,随后手舞足蹈,跳起拓跋鲜卑人传统的喜庆舞蹈。
现在,我们明白拓跋珪为什么要问那句莫名其妙的话了,就是威逼拓跋仪承认皇子地位,承认嫡长子继承制。拓跋仪伏拜屈服,拓跋珪非常得意,二人对饮直到天光大亮。这事也说明拓跋仪长久以来一直觊觎皇位。
慕容氏手铸金人成功得益于汉人农耕文明与鲜卑游牧文明的斗争,两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是拓跋珪和拓跋仪。拓跋珪汉化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稳定中原局势;拓跋仪代表鲜卑贵族的利益,企图以此登上帝位。拓跋珪搞长子继承制,是坚定不移地走汉文明的道路的一环。
拓跋仪礼贤下士,素有仁风,许谦、张衮都是冲着他去投靠北魏的。但拓跋仪想做皇帝的话,必须站在鲜卑贵族一边,以便通过兄死弟及的游牧传统登上帝位,他把自己绑在鲜卑贵族集团的战车上。
为打击皇子拓跋嗣和刘氏势力,拓跋仪和鲜卑贵族把慕容氏推向前台。当时,北魏国平定河北之后,伤亡大半,一时无力进攻辽东和山东地区。和慕容氏联姻正好缓和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为北魏带来和平,或者说休整的机会。中原的汉族豪强原先在后燕国统治之下,乐意看到慕容氏立为皇后。
举国拥戴,拓跋仪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不容抗拒。拓跋珪万般无奈,无法拒绝,只得援引草原民族的风俗,铸金像卜问天意。
我们无法猜测在铸像过程中,是否存在像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那种猫腻,但两派政治势力对慕容氏的支持,对独孤刘氏而言肯定存在不公平。
篝火跳跃,青烟缭绕,女巫们摇动的铜鼓声中,两位美丽的女人走向万众瞩目、庄严阴森的祭台,用她们纤弱漂亮的手指铸造金像,同时编织心中的梦想。手铸金人的结果让她们一同走向末路。
慕容氏的身世不如人意,父皇慕容宝逃往辽东的时候,把她抛弃在孤城。国破家亡,凭借姿色得到新皇宠幸,宫廷斗争又把她推到刀尖上。
皇后的桂冠对慕容氏来说,仅仅是个虚无缥缈的迷梦罢了。她心如止水,所铸金像光彩照人,上天将慈爱给予了她。为儿子登上帝位处心积虑的刘氏心浮气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铸像失败了。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万众欢呼中,慕容氏成为北魏皇朝第一任正式皇后。上天的垂青挽救不了她凄凉的命运,慕容氏得到后位,得不到爱情,在拓跋珪日益狂暴的咆哮中很快死去。
拓跋仪实施篡位第二步棋,与穆崇设谋,策划发动宫廷政变,埋伏武士伏击拓跋珪。穆崇是立穆陵部的部落首领,拓跋珪的救命恩人,先后揭发刘显和于桓兄弟的阴谋,忠于旧主,大义凛然,连他都要造拓跋珪的反,可见当时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穆崇忠于拓跋珪,但为了拓跋贵族及游牧民族整体利益的大义,义不容辞地站到了拓跋珪的对立面。
刺杀行动进入倒计时,埋伏的武士各就各位。拓跋珪突然召见穆崇的儿子穆遂留,穆遂留正手握钢刀和死士们藏在一处,闻诏大惊失色,以为刺杀行动暴露,跳墙而出,一五一十向拓跋珪坦白。
拓跋珪压根不知道刺杀计划,召见他另有委派,听他亲口诉说惊天阴谋,大吃一惊。拓跋珪是大风大浪里出来的,丝毫没动声色。穆崇于他有恩,拓跋仪是他的兄弟。两人军权在握,党羽众多,立即查办,势必一场腥风血雨,刚刚打压下汉族豪强的嚣张气焰,再去收拾鲜卑贵族,他这个皇帝能不能坐得稳?拓跋珪心中忧虑不已,可是对这次未遂政变却只字不提。
鲜卑贵族不择手段的反抗,激起拓跋珪血腥斗志。他自小经历无数狡诈、虚伪、肮脏的政治斗争,无数的刀林箭雨,不会束手待毙,他要反击!
朝廷中上演一出戏,博士公孙表呈上《韩非子》一书。
《韩非子》与西方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一样,教育君主以法术驾驭臣民。
拓跋珪亲手接过《韩非子》,向群臣宣示,要效仿秦始皇“以法治国”。从此,拓跋珪放弃儒家与玄学,专以刑杀,成为凶残、狠毒的皇帝。
大将李栗成为他刀下的第一个牺牲品。李栗祖父三代效力拓跋鲜卑,有才干,兼有将略,护卫拓跋珪于颠沛流离之中,是北魏开国元从二十一人之一。代国初建,拓跋珪多用亲戚本部人员,唯独李栗非拓跋亲贵而委以重任。南下中原,李栗率五万骑兵为先锋,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降,一直打到信都。
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亲信将领,仅仅因为一声咳嗽,就被拓跋珪下令处死。
拓跋鲜卑不同汉人礼仪之邦,他们是蛮族,朝会之上,随意咳嗽、吐痰那是常事。“坐坐齐,手放好”,对鲜卑贵族来说,从来没那个规矩。哪里是李栗的过失,分明是杀鸡儆猴。诛杀李栗,满朝震动。谦卑礼仪自李栗开始,北魏朝堂再也没人敢清嗓子或者做其他什么小动作。

柴壁之战

正当拓跋珪大力加强君权的时候,西线战事爆发。这就是拓跋珪冷处理拓跋仪谋反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北魏边境仍不稳固,需要鲜卑贵族们继续打仗。
后秦帝国为什么突然进攻魏国呢?后秦皇帝姚兴打败氐族前秦皇帝苻登,夺取关中之后,趁着后燕与北魏开仗以及东晋内部的纷争,出兵抢占东晋的许昌、洛阳地区,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起先,为与西邻强国后秦交好,拓跋珪曾经派遣北部大人贺狄干向后秦进献一千匹马,为自己求亲。未曾料到,以拓跋仪为首的鲜卑贵族逼自己立慕容氏为后。姚兴听说拓跋珪已经册立慕容氏为皇后,大怒,心想你这不是耍我吗?难道我堂堂大秦公主给你做妾不成,下令把贺狄干扣留,拒绝通婚请求,两国交恶。
北魏的将领们以朔方为基地,开始不断攻掠今陕北、宁夏等地上的后秦国的附属部落。
魏军兵锋扫荡整个宁夏地区,长安大震,关中诸城大白天紧闭城门。拓跋珪意识到姚兴不可能善罢甘休,命令邻秦的并州诸郡在平阳乾壁(今山西临汾南汾河东岸)积聚粮食,防备秦国进犯。
果不其然,姚兴大阅兵马,以姚平、狄伯支等将领率步骑四万为先锋伐魏,自领大军后继,御驾亲征。后秦灭掉前秦,此时国势正盛。东征魏国同时,六万后秦军队在姚硕德率领下西伐凉州。
两线作战,鲜有不败的,姚兴开局不算美妙。秦军东征前锋军团经过两个月激战,攻克乾壁。与此同时,北魏大军出动,柴壁之战正式打响。
北魏军队俘获后秦派出的侦察骑兵,姚平探不到虚实,引军退守柴壁。拓跋珪立刻率领大军包围柴壁。姚兴率四万七千秦军前往救援,准备攻占柴壁对岸的天渡,运送粮食接济姚平军队。
拓跋珪分兵架设浮桥,渡过汾河,筑垒阻击秦军。姚兴败了一仗,不敢强攻,屯兵汾西,耍起小聪明,凭借山谷建起营寨壁垒,将成捆的柏树从汾河上游漂下,企图冲垮浮桥。
这计策太失败,魏军制成铁钩从河中捞起树木当做取暖煮饭的劈柴,省了再伐木头。
姚平所部粮竭箭尽,乘夜率兵从西南突围。姚兴陈兵汾西,举火鼓噪为应,不敢向魏军进击。姚平孤军突围被击败,只得率部众跳进汾水逃命。拓跋珪命水性好的士兵钩捕秦军将士,俘虏狄伯支等四十余名将领,士卒三万余人。
眼睁睁看着战友们像一条条大鱼被敌军捕捞,后秦将士全军恸哭,声震山谷。姚兴急了眼,不停派使者求和,拓跋珪冷冷拒绝。魏军大获全胜,向蒲坂挺进,直接威胁关中。
正当秦军万分窘迫之时,从塞上传来好消息,柔然人准备入侵魏国,拓跋珪匆匆回军,柴壁之战以后秦国完败告终。
柔然人得知拓跋珪回军的消息马上逃走。魏国四境安宁下来,可朝廷内部再次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
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拓跋珪举步艰难,对拓跋贵族的妥协难以获得认可之后,拓跋珪果断地站在先进社会一边。既然来到中原,绝不再去茹毛饮血,去沙漠喝西北风。下定决心催促鲜卑社会加速封建化,在急剧变化中,拓跋珪与拓跋贵族的关系更加紧张。
按照鲜卑贵族的想法,我们是征服者,汉人都该是奴隶。拓跋珪深谋远虑,想依靠汉人豪强的力量维护拓跋鲜卑人的统治。
拓跋珪现在认识到,最可能威胁到皇位的,不是汉人,而是鲜卑贵族。拓跋珪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务组织“候官”,和明朝“锦衣卫”相仿,主要任务是刺探臣下的活动。
拓跋珪通过特务机构着手剪除对帝位有威胁的拓跋亲贵和部落首领,大杀功臣,让人领略到他的铁石心肠。
大凡成功的领导人都有两副面孔,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政治斗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环境的改变,使以前的朋友变成敌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候官朝伏夜出,刺探着每一个人的隐私。拓跋珪要下手了,潜在的威胁要一个个除掉。
削掉曾在柏肆之役图谋自立的毗陵王拓跋顺的职务;以醉酒乱性对太原公主失礼为由,将战功赫赫的常山王拓跋遵赐死;以奢豪喜名的罪名处死平原太守、素和部首领和跋,并诛其全家;中垒将军邓渊从弟尚书邓晖与和跋关系很好,拓跋珪又将邓渊赐死。
候官报告说,庾部首领、名冠诸将的司空庾岳和中山太守、莫那娄部首领莫题“服饰鲜丽,行止风采,模仿人君”。拓跋珪毫不手软,将庾岳杀死。然后,派人手持当年与拓跋窟咄争位时,莫题献给窟咄的那支箭,问话说:“三岁牛犊,能胜重载否?”莫题父子相对哭泣,深藏心中多少年的噩梦终于来到,一家被嘲弄后灭族。
羁押在秦国的贺狄干作为战俘交换回到平城,候官发现他经常说羌人的语言,穿着羌人流行的衣服。拓跋珪认为贺狄干看不起本国文化,下令处死。
贺狄干的死纯粹是加强意识形态的需要,其他人的死则是对新兴北魏皇朝造成威胁。部落首领纷纷被杀,拓跋珪与部落贵族的斗争进入白热化。恐惧、不安和过度紧张使拓跋珪烦闷多疑,精神失常。
拓跋珪恋上寒食散。寒食散是药石,性燥,有春药功效,必须心境平和,方能食用。寒食散促使魏晋士人形成一种平和、豁达的性格,不轻易动怒。生性野蛮、剽急的北方胡族学不来。他们服用,非但起不到神智清明有益的功效,反而导致坏的副作用变本加厉。拓跋珪“药数动发”,性情更加狂躁,喜怒无常。有时几天不吃饭,有时通宵不入眠,追想平生成败得失,自言自语,喋喋不休。
北魏境内不断出现自然灾害。受东汉谶纬之学影响,拓跋珪深信天人感应之说,把灾变归咎于臣下,认为他们没有尽到人臣职责,觉得朝官和内侍,都怀有恶意,整天疑神疑鬼。每当文武百官上前启奏国事,他往往会记起你过去犯过的错,突然杀掉你。如果有人面色稍变,或呼吸不匀,或步履不稳,或话语出现错差,就会怀疑你是不是心中有鬼,居心不良所以才表现在外表上,有时会亲手把人刺死。皇宫天安殿前,每天都摆放着被处决的死尸。
北魏开国重臣穆崇在忧虑中死去,势单力孤的拓跋仪见拓跋珪像疯狗一样丧失理智,害怕他记起前次政变,单骑逃亡外地被抓获,赐死。朝廷中人人朝不保夕,官员们苟且偷安,魏都平城盗贼公行,人迹稀少。根本没有人处理政务,没人汇报工作,离他远远的,拓跋珪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子贵母死

拓跋珪外表狂躁,头脑思路却格外清晰,在君位传承问题上,继承、发扬了一种惨无人道却行之有效的制度,“立子杀妻,子贵母死”。
此项制度为汉武帝用来防止母后干预朝政及外戚家族作乱所发明。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担心“主少母壮”,重蹈吕后覆辙,便以“屡违圣意”为由,把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囚禁于云阳宫。钩弋夫人忧困而死,汉武帝深感内疚,在甘泉宫前建“通灵台”以表怀念。
“子贵母死”在汉朝仅仅施行一代,在北魏,作为一条铁的律令,被七代君王严格冷酷地执行,自道武帝拓跋珪末年到献文帝拓跋弘皇兴三年六十年间,共有五位皇后惨死于这条野蛮的诏令下。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促使拓跋珪定下这条冷酷无情的政策?难道他真的精神分裂了?难道北魏数任帝王都是疯子吗?
母以子贵。中国封建社会宫廷中,诸皇妃以生儿子为荣,母亲为儿子能继承皇位,对老皇帝争宠献媚,费尽心机。一旦儿子立为太子登上帝位,母亲便被尊为太后,享齐人之福,荣耀无边。这种情况,在北魏宫廷不存在。拓跋珪立下的规矩是,立太子先杀其母。试想还有哪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呢?以至于《魏书》中如是记载:“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
拓跋珪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的同时,将太子生母,与他一起患难与共的妻子独孤刘氏赐死,并对太子解释说,这是效仿汉武帝防止母后专权,为国家做的长久之计。果真仅仅是效法古人吗?拓跋珪没有其他想法吗?
当然有。北魏皇朝这条制度并非拓跋珪首创,他无非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而已,早在拓跋部从林地走向草原,杀妻就已成为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从大鲜卑山下来时的拓跋部弱小,历代可汗通过与草原其他部落通婚发展壮大。为了不被强大的联姻部落吞并,总是先联姻,随后发生战争,可汗们的妻子成为牺牲品。
拓跋珪注重本族历史。在与汉人进行融合,向农耕文明转型过程中,他仍然非常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拓跋部是蛮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经验就是故事和由故事演变出来的世代传唱的歌谣。
北魏开国,拓跋珪把拓跋部中流传的歌谣,集中起来编成“代歌”,也就是“燕魏之际鲜卑歌”,后来进入北魏乐府,称之为“真人代歌”,掖庭中晨昏歌之。歌词内容“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一百五十章。这是一部绝好的拓跋人史诗,可惜它以汉字写鲜卑本音,鲜卑人懂,别人却不懂,以至于未能流传下来。
谚语“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便揭露了这段史实。诘汾可汗的妻子天女不是回天庭,而是被杀;力微可汗不是没有舅家,而是全族被灭。到了猗卢和他的妻子祁氏时代,祁氏凭借强大的后族,先后立两个儿子为部落联盟首领,干预联盟权力,凌驾联盟之上成为女主。
拓跋珪本人凭借母亲部族贺兰部复国成功,他创业的敌人,诸如独孤刘氏诸部、贺兰贺氏诸部、慕容燕国,无一例外都是与拓跋部联姻的部族。这便是拓跋珪确立“子贵母死”制度的根本原因,不同于汉武帝的假想,外家部族对北魏皇朝的威胁实实在在。另外,拓跋珪基于这样一种想法,你是皇帝,皇帝无私事,无父母,有的只是天下,有的只是百姓。这个野蛮制度使北魏帝国前期君位传承井然有序。当这个制度被废除时,北魏亡国了。
野蛮的手段催生文明的效果,这就是集权与民主的差别。权力的集中可以办成许多民主国家无法想象的事情。一个女人与国家太平相比,孰轻孰重?但对一个女人来说,该是何等样的残忍?任谁也无法接受,谁能任由自己的亲生母亲死掉呢?
太子拓跋嗣听到这条惊人的诏令时,满面流泪,哀泣不自胜,回到住处,整天整夜哭号悲泣。拓跋珪大为恼火,身为一国储君,不能为天下解忧,为百姓立太平,为一个女人哭哭啼啼,如何做帝国领袖!下旨召拓跋嗣入宫。
太子东宫的亲信对拓跋嗣说:“太子,你不能去!皇上很气愤,你如果进去,恐怕出不来了。”拓跋嗣纯孝,对母亲孝,对父亲也孝,父皇召见,怎么能不去。侍从们连忙劝:“孝子事父,小杖则受,大杖避之。父亲处罚儿子,骂几句,打两巴掌,你得受着,往死里折腾,你得跑,万一把你打死了,你就陷皇上于不义,不如暂时回避一下,等皇上怒气平定之后再进宫。”
拓跋嗣一听,有道理,离开平城,逃往外地,随行的只有两名侍卫,王洛儿和车路头。王洛儿是平城人,东宫属官。拓跋嗣在一次冬季游猎时,纵马踏冰渡河,连人带马一起掉冰窟窿里,王洛儿把拓跋嗣救出来,自己差点冻死,他和车路头都是拓跋嗣死党。
拓跋嗣前脚出平城,后脚宫廷发生一起杀父惨剧,造反的是拓跋珪的二儿子,清河王拓跋绍。
拓跋绍的母亲是贺太后的妹妹,论起辈分来,那是拓跋珪的姨母,人长得貌美如花。贺兰部避难时,拓跋珪一眼相中姨母,想纳为己有。草原民族不注重伦理,贺太后没有拿伦理道德来反对,而是说了一句经典名言:“过美不善。”况且她已经有丈夫,不可强夺。
太美的东西,一定有不好的地方。一说这话,可能全天下漂亮女人会齐声反对,歧视美女嘛,幸亏这话是贺太后说的,她也是靓女。贺太后并非单指女人,是指所有的事物。她的想法和王猛心心相通,王猛说过善始者不必善终,十全十美原本就是没有的事,太完美的东西必定有它不如意的地方,早晚会暴露出来。
拓跋珪当年意气正锐,锋芒在外,怎么会放过合心意的漂亮女人呢,派人把她丈夫杀死,纳为夫人,生下拓跋绍。
这个儿子,拓跋珪好的地方一点没有,坏的基因全部继承。为人凶狠无赖,游手好闲,喜欢在大街小巷里游逛,抢劫行人,剥光别人衣服逗笑取乐。拓跋珪非常不满,曾经把他倒悬在井中惩罚,奄奄一息的时候才拉上来,身为长兄拓跋嗣多次教训责备。拓跋绍本性难移,恶习不改。
公元409年十一月十三日,冬日凄迷。
因为一点小事,拓跋珪大骂贺夫人,将她囚禁,准备处死,天黑推迟未决。贺夫人害怕,同床这么多年,会不知道丈夫什么脾气,满朝权贵说杀就杀,同甘共苦的刘夫人说赐死就赐死,弄死自己哪里会顾念夫妻情意,赶紧秘密通知儿子拓跋绍来救人。
怎么救?年仅十六岁的拓跋绍一不做,二不休,当天深夜,与帐下武士以及宫中侍卫几个人联络谋划,由宦官引路跳越宫墙闯入拓跋珪的卧室。
拓跋珪终于吞下了自己种出的恶果,左右侍从因拓跋珪近年的凶狠残暴,个个恐惧异常,可能都盼他死,没人打援手,只是高喊“有贼!”拓跋珪睡梦之中惊醒坐起,随手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被拓跋绍等人乱刀砍死。可怜开创北朝一百多年基业的大魏开国皇帝终年只有三十九岁。
砍死父皇,拓跋绍紧闭宫门。第二天中午,皇宫的门没开。总关着门也不是办法,拓跋绍谎称奉诏,把文武百官集合在端门之前,面向北方站立,从门缝中对大臣们说:“我有叔父,也有哥哥,你们打算听谁的?”说得大家愕然失色,一时间全愣住,这都哪跟哪儿?
问了半天,没有一人回答。一阵难堪的沉默过后,老臣长孙嵩说话了:“拥护大王。”众人这才知道拓跋珪已死。不明白死的原因,也没人胆敢出声。一会,拓跋珪的弟弟拓跋烈放声大哭,转身离去。
平城闹翻了天,朝野汹汹,人怀异志。肥如侯贺护到安阳城北,点起警报烽火,贺兰部的人纷纷赶来,其他部落都各自把旧有族人集合在一起。拓跋绍听说人心不定,拿出大量的绸缎布匹,尽情分发,希望以此收买人心。
拓跋珪不得人心,没有人为他报仇。文武官员和各部落首领也不支持拓跋绍,他们似乎在等待,等谁呢?太子拓跋嗣。
还有一个人也在找拓跋嗣,谋杀犯拓跋绍。他更急,只有除掉太子哥哥,才能理所当然地做皇帝。
他得到了第一个消息:拓跋嗣回来了,住在王洛儿家里。
叛党即刻去抓,还是扑空,只抓到王洛儿的邻居李道。有一点可以肯定,拓跋嗣回京了,因为李道在为拓跋嗣送饭。
侍卫中有个叫叔孙俊的人自告奋勇去捉拿太子,说他知道太子藏身之处。拓跋绍喜出望外,派两个亲信和叔孙俊一同前往。
他们确实见到了太子,太子拓跋嗣藏在京城外的一座深山中。两个亲信大喜,正要抓拿太子,却发现叔孙俊和侍卫们的钢刀已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拓跋嗣与平城内的官员们取得联系,老将军安同率文武官员出城迎接,皇宫侍卫们抓住拓跋绍,押送过来。
拓跋嗣杀掉拓跋绍母子,诛杀拓跋绍手下武士以及做内应的宦官等宫中人员,也就十几个人。其中最先刺杀拓跋珪的人,被大臣们剁成肉酱吃了。一场杀父闹剧落下帷幕。
拓跋嗣回宫登基,史称明元帝。追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后世太武帝拓跋焘改谥为道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
拓跋珪伴着茫茫草原,守护着拓跋鲜卑人龙兴之地。他可以骄傲地告诉拓跋鲜卑人的祖先,我不仅复兴了我们的国家,而且开创了一个帝国,一个拥有草原和农耕文明的帝国。令他想不到的是,他是中国历史北朝第一任君主。
拓跋珪不算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名好丈夫,却是一位好君主。
回顾拓跋珪的一生,十六岁起兵复国,逐鹿四方,戎马一生。高柳城击败窟咄,弥泽湖大破刘显,千里破柔然,渡河灭匈奴,北攻高车,饮马北海,南下中原,大败强燕。为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呕心沥血,虑尽心机,奠定一百四十八年北魏基业,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树立了榜样。无论是忽必烈,还是多尔衮,从他们的身上都可以看到拓跋珪的影子。他是拓跋鲜卑的英雄,也是华夏民族的英雄。
正当拓跋珪在民族矛盾困扰下焦头烂额,最终惨死之时,大江之南,年仅三十五岁、正值春秋鼎盛、取得淝水战争辉煌胜利的东晋孝武帝却因一句戏言莫名其妙地死去。一颗长长的彗星、一位年近三十的宫廷贵人、一个婢女、一床厚厚的锦被构成一幅不可思议的诡异画卷,加速了东晋王朝的灭亡,也诞生了一位气吞万里如虎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