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历史之经济文化的鼎盛——盛唐气象
从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北方到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分裂为南北朝。南朝东晋之后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朝为北魏(于386年建立)。北魏后来分裂为 东魏、西魏;后来,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凉州属于北魏和以后的西魏、北周。当时的凉州辖武威等10郡。公元439年10月,魏太武帝拓跋焘离开姑臧东迁,迁北凉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3万户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洛阳,其中有大量知识分子、能工巧匠、佛教僧侣等。这对凉州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损失。但这些人在北魏时,或充任博士,置馆授徒,著书立说;或参与议定朝廷律令,修治国史;或身居要职,决策国事,有些人后来成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中坚人物;或开凿石窟,设坛讲经,成为佛教东传南渐的重要力量。这些凉州名士以自己的才学优势驰骋北魏官场社会,大大影响了正在向封建化更高层次上迈进的北魏统治者及北魏的政教文化。陈寅恪先生指出:“其文化(凉州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 ,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北魏时期,凉州成为中国北部唯一的安定地区,中原人到河西避难者不减于五凉。他们把中原发达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到了这里,使凉州继续保持了西北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为日后隋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北魏著名诗人温子升《凉州乐歌》:“远游武威郡,遥望姑臧城 。车马相交错,歌吹日纵横”,就是对凉州经济、文化生活盛况的真实写照。
从汉末黄巾起义到隋朝统一,在这400年间,中国大地上相继出现过30多个政权,除西晋短暂的统一外,其他均为割据政权或半壁江山。这些政权之间互相攻取,战事不断,整个国家笼罩在战争的烟云中。隋朝的重新统一,凉州也和全国一样趋于安定。在隋朝短暂的统治当中,除与西北少数民族发生个别争战外,凉州一带基本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至焉支山下,接受27个西域国家的朝拜,并令凉州、甘州一带的百姓穿上漂亮衣服出来观看,以显示富强和繁荣。隋末大乱,姑臧人李轨趁势占据河西,自称河西大凉王。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平定了李轨割据政权。由于凉州的重要地位,唐高祖李渊任命能征惯 战、富有雄才大略的二子李世民为凉州总管(实际未到任)。当时唐王朝将全国分为10个道, 凉州属陇右道;后来在黄河以西设河西道,以姑臧为首府,辖凉、甘等7州。唐朝时,西北高 原的吐谷浑、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崛起,经常与唐朝争夺河西走廊和西域各镇。唐王朝围绕凉州或以凉州为指挥基地同这些少数民族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而这些战争无不直接或间接对河西地区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凉州在战略上的地位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 在凉州设置了河西节度使,统兵7.3万,下管7个军州,范围相当于今天甘肃西部、青海南部和新疆东部。它的职责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守护河西走廊。凉州总管和河西节度使是唐朝最重要的地方军政首脑,一直由杰出的将领担任,如历史上有名的李大亮、 郭元振、崔希逸、王孝杰、哥舒翰等。这些优秀的将领,在这里都建树过卓著的政绩和显赫的战功。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时代,特别是前期,整个社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当时的凉州,同样是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唐人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把凉州作为重点描写对象。小说《集异记》中写道:唐明皇于元宵节观灯,京师长安张灯结彩,如同白昼,人山人海,繁华异常。道士叶法善对明皇说:今夜灯火之盛天下没有比得上京师的,唯有凉州还算不错。明皇有点不信,表示要到凉州观灯。叶法善运用法术将明皇送到凉州上空,果然见“千条银烛,十里香尘,红楼逦迤如白昼,清夜荧煌而似春。”故事虽属离奇,却反映了当时凉州的繁荣景况。著名大诗人岑参到凉州时,以白描手法,写下了著名的《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一诗:“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这首诗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与洛阳、扬州、益州、荆州、汴州、广州等并列为全国第一流 城市的凉州市容繁华、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情景和一片繁荣昌盛、和平安定的气象。元稹的《 西凉伎》一诗,对凉州的繁华景象更是流露出深深的羡慕和未到过凉州的遗憾:“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这种繁华生活,使五百年以后的宋代大诗人陆游都为之赞叹神往:“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如此,在历史书籍也有类似记载。据《通典》记载:天宝八年全国屯田总的收成数为1913960石,其中河西地区总收入700990石,占全国总数的37%。《资治通鉴》中道:“自(长安)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里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读史方舆纪 要》一书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其地。”唐朝国力强盛,版图广大,凉州因地理位置的重要和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成为我 国西部的都会。因此,“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明皇在决定迁都时,有人建议可以迁往凉州 。这并不是人们的爱好和感情用事,而是由当时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决定的。
整个唐朝近300年间,河西地区的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期间虽有战争,但安定繁荣局面占主导地位。武则天时郭元振任凉州都督,他广置屯田,大兴水利,农业生产有了更大发展。 农业年年丰收。凉州一带的植桑养蚕也相当发达,生产的白绫、葡萄酒成为贡品。由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凉州人口剧增,到天宝年间,武威有户27510、人口137493,比西汉末年增加了一倍左右。凉州的商业贸易也盛极一时,成了一个重要的商业都会。外来商人以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为多,贩进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等,而中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交通也极为便利,从京城长安到凉州一带,沿途都有酒肆店铺供旅客食宿。《通典》载:当时以长安为中心……“西至蜀州、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 里,不持寸刃。”著名高僧玄奘西行路过凉州,曾有“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侣往来,无有停绝”之记载。凉州土沃物富,水草丰美,远在晋朝时就有“凉州大马,走遍天下”的歌谣, 唐时,多民族长期活动,牧业也空前发展,出现了“汉人耕耘,蕃人畜牧”,互为依靠,各 得其所的局面。
经济的发达,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凉州是中国西部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也是西北地区仅次于长安的通都大邑,达官显贵、外交使节、商贾游客、文人学士过往较多,使凉州诗歌、乐舞等文学艺术和民间文艺得到了空前发展,其人才之多,作品之众,成就之高,达到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超越的水平,为我国文学艺术增添了光彩。凉州诗歌特别是边塞诗成为诗园中的奇葩,曾留下了王维、岑参、高适、王翰等人的 足迹和他们千古传唱的诗篇,也留下了李白、杜甫、王之涣、王昌龄、刘长卿、元稹、白居易、刘禹锡、张籍、杜牧等歌咏凉州的诗篇,更孕育了杰出的诗人李益。“凉州词”成了唐诗中独特的命题,王翰、王之涣的《凉州词》则代表了唐代七言绝句的最高成就,当时就广泛传唱,家喻户晓,至今不衰。唐朝诗人们的咏凉诗,或描绘边城之繁华,或抒写郊野之风情,或描述战争之悲壮,或感怀叙事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和诗歌相映辉的是凉州乐舞和西凉伎,对唐朝的音乐、舞蹈产生了重大影响。唐朝宫廷著名乐舞《霓裳羽衣曲(舞) 》就来源于《西凉乐》和印度乐舞《婆罗门曲》。至今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伎狮子舞( 即耍狮子),也脱胎于《西凉伎》。大诗人白居易、元稹曾以同名长诗《西凉伎》予以描绘和盛赞,说明狮子舞影响广泛和艺术魅力之大。白居易诗歌写道:“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首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奋迅毛衣摆双耳, 如从流沙来万里……”,把街头演出西凉伎的装饰、表情、动作描写得栩栩如生。西凉伎以其特有的艺术生命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河西因优秀将帅和驻防兵力内调,边镇空虚,吐蕃趁虚而入。公元764年,凉州及河西、陇右诸地尽陷吐蕃。吐蕃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属古羌族的后裔。7世纪初,吐蕃第三十二世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落,他在加强王权的同时,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许之,双方和好。松赞干布死后,双方关系趋于紧张。凉州陷入吐蕃后,由于战争频仍,人民流离失所,不堪其苦,凉州人民渴望唐军收复失地。上文提到的元稹、白居易写的《西凉伎》,诗人正是通过对凉州优美艺术和丰富物产的描写,批评了统治者不能收复凉州失地的耻辱行径,表现了全国人民渴望凉州回到唐朝怀抱而实现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凉州地区已不是战争的主要战场,情况才有所好转。直到公元848 年,张议潮领导沙州起义收复了河西诸州,凉州重又回归唐朝,结束了吐蕃占有凉州近一个世纪的局面。张议潮收复河西后,唐朝任张议潮为河西节度使。张议潮死后,由其后代继任,一直到唐朝灭亡。张氏在河西执政共历三代,约70年时间。在此期间 ,凉州及河西一带一直维持着较为安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