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旋风——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简史
作者:冯涛 来源:崎峻军史周刊
二战中,德国军队为了扩大兵源,扩充部队,在整个欧洲范围内征集志愿者入伍,组建外籍兵团,投入作战,而这一现象在党卫军中更为普遍,以至于在战争期间组建的38个党卫军作战师中,以外籍人员为主的师甚至超过了以德国人为主的师,即便那些由德国人组成的师中亦不乏外籍志愿兵的身影。本文的主角便是以丹麦和挪威志愿兵为主的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11. SS 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Nordland)。
组建背景
1940年初,为规避国防军对党卫军征兵工作的阻挠,党卫队总局局长戈特洛布·贝格尔(Gotttlob Berger)向希特勒建议,在占领区为党卫军征召泛德意志人口兵员。最初,希特勒对于征集外国人入伍有所顾虑,但他最终还是被希姆莱和贝格尔说服了,授意新组建一个由外籍士兵和德国军官组成的党卫军师。截止1940年6月,来自丹麦、瑞典和挪威志愿兵组成了党卫军“北欧”团(SS Regiment Nordland),而来自荷兰和比利时弗莱芒地区的志愿兵则组成了党卫军“威斯特兰”团(SS Regiment Westland)。这两个团后与来自“特别任务”师的“日耳曼尼亚”团一起,在1940年底组成了党卫军“日耳曼尼亚”师(SS-Division Germania)。
■ 1940年,党卫军“威斯特兰”团在荷兰发布的征兵海报,征兵年龄要求为17至25岁。
■ 1941年,党卫军中的丹麦志愿兵高举着“丹麦”自由军团的旗帜举行宣誓仪式。
苏德战争进入1943年后,德军在广袤的东线损失了大量兵员,急需组建更多部队弥补损失。1943年初,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党卫队全国领袖希姆莱下令组建一个由外籍志愿者组成的党卫军作战师,该师将包括来自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志愿者。此时,党卫军精锐师第5“维京”装甲师中的“北欧”团已经在战场上赢得了声誉。
■ 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师徽与袖标。
1943年3月,原属于“维京”装甲师的党卫军“北欧”装甲掷弹兵团(SS-Panzergrenadier-Regiment Nordland)被抽调出来,作为组建新作战师的核心。
番号变迁
该师在组建期间曾使用过“瓦良格”战斗群(Kampfverband War?ger)、“日耳曼尼亚”志愿师(Germanische-Freiwilligen-Division)和党卫军第11“日耳曼尼亚”装甲掷弹兵师(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11 Germanische)等名称,最终在1943年7月确定为党卫军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11. SS-Panzergrenadier-Freiwilligen-Division Nordland),到10月间又改为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11. SS-Panzergrenadier-Division Nordland)。据说,希姆莱起初为党卫军第11师起名为“瓦良格”(War?ger),这是古代维京海盗的一支,曾经一路劫掠到君士坦丁堡,后来成为拜占庭帝国禁卫军的一部分,但是希特勒不同意这一命名,他认为先前存在的“北欧”团的名称应该得到继承,于是党卫军第11师就定名为“北欧”师。
■ 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师徽。其与“维京”师师徽非常相似。
■ 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袖标(原品)。
编制划分
值得一提的是,“北欧”师下属的三个主要作战单位也各有名号。以“北欧”团为基础组建了该师的两个主力团:党卫军第23、24装甲掷弹兵团,前者也被称为“挪威”团(Norge),顾名思义,“挪威”团主要由挪威籍志愿兵组成,其中除了来自“北欧”团的挪威志愿兵,亦包括一些在1943年5月解散的“挪威”军团(Den Norske Legion)成员。“丹麦”团主要由丹麦志愿兵组成,除来自“北欧”的丹麦志愿兵外,也包括同样于1943年5月解散的“丹麦”自由军团(Freikorps Danmark)成员。
■ 党卫军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袖标,以及“挪威”团、“丹麦”团袖标和国籍臂章。
■ 1943年夏天,一些挪威应征青年正在接受党卫军的体检。
此外,“北欧”师最主要的装甲作战单位,党卫军第11装甲营被命名为“赫尔曼·冯·萨尔扎”营,源自12世纪条顿骑士团第四任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Hermann von Salza),他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曾在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之间进行了成功的斡旋,此外他还确立了普鲁士的军事制度。
■ 赫尔曼·冯·萨尔扎(1165-1239),1210年至1239年担任条顿骑士团第四任大团长。
SS第11“北欧”装甲掷弹兵师
SS第23“挪威”志愿装甲掷弹兵团
SS第24“丹麦”志愿装甲掷弹兵团
SS第11炮兵团
SS第11防空营
SS第11通信营
SS第11“赫尔曼·冯·萨尔扎”装甲营
SS第11装甲侦察营
SS第11反坦克营(后并入党卫军第11突击炮营)
SS第11战斗工兵营
SS第11突击炮营(合并了党卫军第11反坦克营)
SS第11野战补充营
在战争后期,党卫军高层多次计划将党卫军第11装甲营扩编为党卫军第11装甲团,这也意味着“北欧”师将由装甲掷弹兵师升级为装甲师,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 党卫军第11装甲营的一辆“黑豹”坦克正在补充弹药,照片可能摄于1944年的纳尔瓦前线或1945年初的库尔兰包围圈战役期间。
组建与训练
“北欧”师的组建命令于1943年3月22日正式下达,并在波兰开始组建工作,首任师长为党卫军少将弗兰茨·奥格斯贝格(Franz Augsberger),他于5月1日将指挥权移交弗里茨·冯·舒尔茨中将(Fritz von Scholz)。
■ 弗里茨·冯·舒尔茨(1896-1944),一战期间曾服役于奥匈帝国军队,1932年加入纳粹党奥地利分部,1933年流亡至德国。二战爆发后,舒尔茨先后在“元首”团内担任营长,后担任“北欧”团团长,后又先后担任党卫军第1步兵旅和第2步兵旅旅长,继而在1943年5月升任新组建的“北欧”师师长。1944年7月在纳尔瓦地区作战时伤重身亡。舒尔茨曾在1942年1月18日担任“北欧”团团长时获得骑士十字勋章,后在1944年3月12日获得橡饰,并在同年8月8日被追授双剑饰。
1943年9月间,“北欧”师被调往克罗地亚,一面进行训练,一面参加当地的反游击战。在克罗地亚驻防期间,“北欧”师还补充了部分从当地征召的德意志人,而原计划加入该师荷兰志愿兵由于后来组成了自己的独立部队,因此没有成为“北欧”师的一部分。“北欧”师的兵员尽管主要为丹麦籍和挪威籍志愿兵,但包括少量来自瑞典、芬兰的志愿兵。“北欧”师最后于1943年10月间形成完整的战斗力,被调往东线战场,作为党卫军第3“日耳曼尼亚”装甲军的一部分,在北方集团军群编成下作战。
■ 1943年夏天,希姆莱视察正在组建阶段的“北欧”师的一支瑞典志愿兵单位。
波罗的海磐石
1943年11月至12月间,“北欧”师被部署在列宁格勒前线的奥拉宁堡地区(Oranienbaum)。1944年1月,苏军在列宁格勒前线发动大规模攻势,“北欧”师在惨烈的战斗中蒙受了严重损失,被迫与其他德军部队一道向西撤退。
奉命执行后卫任务的“北欧”师以顽强的阻击迟滞苏军的进攻,一路且战且退,于5月间抵达爱沙尼亚东北部的纳尔瓦地区(Narva),后于7月退守到坦能堡防线(Tannenberg Line),并在此坚守了近两个月时间。在防守坦能堡防线的战斗中,“北欧”师再次遭受重创,失去了多名高级指挥官,在7月27日的战斗中,该师两个主力团的团长均阵前毙命,师长弗里茨·冯·舒尔茨中将也身负重伤,于次日不治身亡,由约阿希姆·齐格勒少将接任师长。
■ 1944年2月,纳尔瓦前线的一处党卫军“北欧”师的战地。
■ 1944年3月19日,“北欧”师4名军官获颁骑士十字勋章仪式。从左向右分别为装甲侦察营营长鲁道夫·萨尔巴赫上尉(Rudolf Saalbach)、装甲侦察营第5连连长格奥尔格·朗跟多夫少尉(Georg Langendorf)、“丹麦”团第5连连长瓦尔特·泽巴赫中尉(Walter Seebach)和“挪威”团第2营营长阿尔布雷希特·克吕格尔上尉(Albrecht Kruegel)。这4人的骑士十字勋章书面获奖日期为1944年3月12日。
■ 1944年夏天,在纳尔瓦地区的战斗中,1名“北欧”师摩托车传令兵向一个半履带车车组传递指示。这辆半履带车尾部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北欧”师师徽标志。
■ 1944年春,2名党卫军士兵站在纳尔瓦地区的本泽桥(Bunse Bruecke)前。这座大桥是以“北欧”师装甲工兵营营长弗里茨·本泽中校(Fritz Bunse)的名字命名的。
■ 约阿希姆·齐格勒(1904-1945)。1923年参军,后跟随“秃鹰”军团参加过西班牙内战。二战爆发后曾担任第3装甲师第3装甲旅副官。1943年6月转入党卫军,担任党卫军第3(日耳曼尼亚)装甲军参谋长。1944年7月接管党卫军“北欧”师,后在8月1日晋升为党卫军少将。柏林战役期间,他在1945年4月底被解职,后在5月2日的突围行动中阵亡。
1944年9月中旬,“北欧”师放弃坦能堡防线,奉命向拉脱维亚撤退,在里加(Riga)附近地区建立防御阵地,随后逐渐撤退到著名的库尔兰桥头堡中,并再次坚守到1945年初,该师在第一、二、四次库尔兰战役中都经历了激烈的战斗,表现出色。“北欧”师于1945年1月从里堡登船,沿海路撤回德国本土,投入到波美拉尼亚地区的防御作战,进而在1945年3月中旬退守柏林东北方向奥德河沿岸的防御阵地中,为保卫第三帝国的首都做最后的努力。
■ 1945年1月,“北欧”师的士兵在库尔兰包围圈内的阵地中躲避苏军的空袭。
■ 威龙模型封绘:1945年3月在奥德河前线作战的“北欧”师兵人反坦克小组。
■ 彩绘:1945年4月的“北欧”师官兵。
帝都保卫战
1945年4月16日,苏军发动柏林战役,以猛烈的炮火和优势兵力突破了德军沿奥德河部署的外围防线,迫使包括“北欧”师在内的德国守军向柏林市区退却。尽管在战役前夕得到了补充,但“北欧”师仍然严重缺编,只能以有限的兵力组织防御。从4月17日至20日,“北欧”师各部始终在前沿激战,在苏军的压迫下退入柏林城区。4月24日,苏军的主要进攻矛头指向由“北欧”师工兵营和第11装甲营残部守卫的特雷波尔公园(Treptow Park),党卫军中校考施(Kausch)组织少量坦克和装甲车实施了一次成功的反击,暂时阻止了苏军的推进。中午时分,苏军重新发动攻势,而“北欧”师的另一次装甲反击因为一名苏军士兵的神勇表现而被挫败,他用3具缴获的“铁拳”火箭筒连续击毁了3辆德军突击炮。
■ 彩绘:柏林战役中的“北欧”师“丹麦”团的一名反坦克猎手。
在4月24日夜间,大约300名来自党卫军第33“查理曼”武装掷弹兵师(33rd Waffen Grenadier Division of the SS Charlemagne)的法国志愿兵经过漫长的撤退后抵达柏林,随后被编成“查理曼”突击营(Sturmbataillon Charlemagne),纳入“北欧”师的编制,这对该师来说是非常及时的增援,此时“挪威”团和“丹麦”团都在与苏军中持续激战中损失惨重,已经缩水到营级规模。4月25日,党卫军少将古斯塔夫·克鲁肯贝格(Gustav Krukenberg)接替齐格勒担任“北欧”师末代师长,他同时也被任命为柏林城区C防区司令。
■ “北欧”师末任师长古斯塔夫·克鲁肯贝格少将(1888-1980)。一战结束后以上尉军衔退役,1933年加入党卫队,后重新加入国防军。1943年12月,他以中校军衔转入党卫军,此后曾担任党卫军第5山地军参谋长,党卫军第6志愿兵军(拉脱维亚)参谋长、波罗的海帝国专区党卫军司令、党卫军法国部队总监、党卫军第33“查理曼”武装掷弹兵师师长,并最终担任“北欧”师师长。
4月26日,随着苏军部队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克鲁肯贝格准备将C防区的部队逐步后撤到赫尔曼广场(Hermannplatz)周边地区布防,同时将他的司令部转移到歌剧院。在“北欧”师主力向赫尔曼广场后撤时,“查理曼”突击营和100多名希特勒青年团员负责掩护,他们使用“铁拳”在街道废墟中击毁了14辆苏军坦克。在哈伦赛桥(Halensee bridge)附近,一个机枪火力点甚至阻止了苏军长达48小时。“北欧”师仅剩的8辆坦克和几辆突击炮奉命在柏林动物园附近占领阻击阵地,以阻止从第56装甲军防区突破的苏军部队。
■ 柏林战役中遗弃在街头的1辆“北欧”师大众桶车,阵亡的司机仍坐在驾驶座上,地面上遗落着他的步枪。
苏军部队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终于突入柏林城区中心,与德国守军展开逐屋巷战,苏军甚至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推进到近距离实施直瞄射击,将任何隐藏有德军的建筑物夷为平地。4月27日,“北欧”师残部退入柏林市中心的政府区,克鲁肯贝格的司令部也转移到中央地铁站。在苏军的逼迫下,德军渐渐被压缩在国会大厦、帝国总理府等少数坚固据点中。4月30日,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传来,“北欧”师残部及守卫在政府区的其他德军部队接到了分头突围的命令。
■ 柏林战役中遗弃在街头的1辆“北欧”师Sd.Kfz.251装甲运兵车。
5月1日深夜23时,残余德军分为十个战斗群从总理府出发向西北方突围,战斗极为残酷血腥,尤其在魏登达默桥(Weidendammer Bridge)附近,克鲁肯贝格指挥“北欧”师残部试图由此突围,但遭遇苏军猛烈的炮火和反坦克火力,该师的最后一辆坦克在试图过桥时被击毁在桥头。最终,仅有少数“北欧”师官兵从柏林市区突围,抵达易北河附近的美军占领区,向美军投降,包括师长克鲁肯贝格在内的大部分人都没能逃出柏林。克鲁肯贝格在柏林东南的达姆勒(Dahlem)躲藏一周,最后不得不投降。“北欧”师的历史至此落幕。
■ “北欧”师分散从柏林突围后,一支突围失败后散落在柏林街头的该车车辆和阵亡官兵的遗骸。
后 记
在二战时期武装党卫军各作战师当中,“北欧”师属于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经受了东线艰难防御战的考验,而且也是少数参加柏林保卫战并战斗至最后一刻的党卫军部队之一。
在战争期间,大约有7800名(约2000人来自北石勒苏益格的德意志族群)丹麦志愿兵。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中服役,其中绝大多数服役于党卫军“北欧”师,3980名官兵阵亡。在德军中服役的挪威志愿兵大约有6000人,其中在1944年1月服役于党卫军中的挪威志愿兵为3878人,其中绝大多数在“北欧”师中。
“北欧”师先后有32名官兵荣获骑士十勋章,其中5人获得橡叶饰,1人获得双剑饰。